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油藏试验水平井开发建设工程环评报告公示

时间:2021-10-31 13:18:50 来源:网友投稿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项

 目

 名

 称:七东 1 区石炭系油藏试验水平井开发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新疆油田分公司开发公司

  编制日期:2020 年 11 月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七东 1 区石炭系油藏试验水平井开发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 新疆油田分公司开发公司 法人代表 刘卫东 联系人 薛伟 通讯地址 新疆克拉玛依市迎宾路 66 号

 联系电话 0990- 传真 0990- 邮编 834000 建设地点 本项目行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中心城区约 6km,西南距白碱滩城区约 27.3km。

 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B0710 石油开采 占地面积(平方米)

 5733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1965.24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40.6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7.15%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计投产日期 /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1 、任务由来

 克拉玛依油田七东 1 区石炭系油藏由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管辖,于1980 发现该区有较好的油气显示,已探明地质储量 89.75³104 t,含油面积1.01km2 ,油层厚度在 3.1m~37.3m 之间,平均 17.5m,其中中部古 48—7560—白 709_H 井所在区域油层厚度最大,达 30m 以上,油层跨度 40m~90m,平均跨度 63m。新疆油田分公司在该区部署的水平井试油效果较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为此,新疆油田分公司拟在七东 1 区石炭系部署 5 口水平井,并建设集输工程及公用工程。

 本项目为油田老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 年 4 月 28 日)的规定,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2 2 、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判定

 (1)大气环境

  2 运营期废气主要为无组织挥发性有机物,根据项目工程分析污染物参数,选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推荐的 AERSCREEN 估算模式进行预测,无组织挥发性非甲烷总烃的最大浓度占标率为 7.36%,小于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判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

 (2)水环境 ①地表水 项目距白碱滩水库约 1.5km,井下作业废水集中收集后送至 81#集中处理站采出水处理系统处理,不外排,与白碱滩水库无水力联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规定,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B。

 ②地下水 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判定结果知: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

 (3)声环境 本工程所在区域以油田开发为主要功能,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2 类功能区,项目区周边无声环境敏感目标,噪声主要对工作人员产生影响,项目实施后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有关要求,确定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

 (4)土壤环境 本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为污染影响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964-2018)(试行)附录 A 中判定本项目为Ⅰ类项目;本项目占地面积为 0.5733hm2 ,小于 50hm 2 ,占地规模为小型;位于荒漠区,敏感程度属于不敏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964-2018)(试行)中的表 4 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分级划分表判定土壤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5)生态环境 根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判定结果知: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6)环境风险

  3 根据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专题判定结果知: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

 3 3 、 七东 1 1 区石炭系油藏概况

 (1)区域位置 本项目行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中心城区约 27.3km,西南距白碱滩城区约 6km,西北 217 国道约 0.95km,东北白碱滩水库最近距离约 1.5km。区域位置见图 1,与新疆油田公司“一张图”的位置关系见图 2。

 图 1

 项目区域位置示意图

 图 2

 本次拟部署井与新疆油田公司“一张图”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4 (2)油藏物性 七东 1 区石炭系油藏原油及伴生气的性质分别见表 1、表 2;地层水型为 NaHCO 3型,地层水矿化度平均 26668.4mg/L,氯离子含量平均 13686.4mg/L。具体见表 1和表 2。

 表 1

 七东 1 区石炭系油藏原油性质一览表 密度(g/cm3 )

 粘度(50℃)(mPa.s)

 含蜡(%)

 凝固点(℃)

 0.876 43.10 3.08 -5.88 表 2

 七东 1 区石炭系油藏天然气主要组分一览表 相对密度 甲烷(%)

 乙烷(%)

 丙烷(%)

 CO 2 (%)

 硫化氢(mg/m3 )

 0.7061 81.74 7.03 3.78 0.22 434(类比周围油井硫化氢含量最大值)

 3 3 、产能方案

 拟在七东 1 区石炭系油藏部署 5 口水平井,合计钻井进尺 1.361³104 m,新建产能 2.25³104 t/a,产能指标预测详见表 3。

 表 3

 七东 1 区石炭系油藏部署井产能预测指标一览表 时间 年产油量 (104 t)

 年产气量 (104 m 3 )

 年产液量 (104 t)

 累积产油量 (104 t)

 累积产气量 (104 m 3 )

 累积产液量 (104 t)

 含水率 (%)

 采出程度(%)

 1 0.68 35.78 1.04 0.68 35.78 1.04 35.0 0.36 2 2.12 137.48 3.37 2.80 173.25 4.41 37.3 1.50 3 1.59 111.04 2.61 4.38 284.29 7.02 39.2 2.35 4 1.35 101.12 2.27 5.73 385.41 9.29 40.7 3.07 5 1.19 94.92 2.04 6.92 480.33 11.34 41.9 3.71 6 1.07 90.77 1.88 7.98 571.10 13.21 43.1 4.28 7 0.98 88.42 1.76 8.97 659.52 14.97 44.1 4.81 8 0.92 87.73 1.67 9.89 747.25 16.64 44.7 5.30 9 0.87 86.81 1.58 10.76 834.06 18.22 45.2 5.77 10 0.82 86.59 1.52 11.58 920.65 19.74 45.6 6.21 11 0.78 86.18 1.45 12.37 1006.83 21.19 46.0 6.63 12 0.74 85.59 1.40 13.11 1092.42 22.59 46.7 7.03 13 0.71 84.85 1.35 13.82 1177.27 23.94 47.8 7.41 14 0.67 83.96 1.31 14.49 1261.23 25.25 48.6 7.77 15 0.64 79.76 1.28 15.13 1340.99 26.53 50.0 8.11 4 4 、改扩建工程建设内容

 本次改扩建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钻前工程、钻井工程、集输工程及公用工程

  5 四部分。

 (1)钻前工程 钻前工程包括井场、道路、放喷管线、岩屑堆放场地等设施的建设,各井场均不新建生活营地。

 ①施工井场 每座施工井场尺寸为 85m³75m,泥浆不落地系统位于井场内,井场采用砂石料铺垫,本次共新建 5 座井场。

 ②岩屑堆放场地 新建岩屑堆放场 5 座,每座均紧邻井场,占地尺寸为 30m³10m。

 ③道路 本次新建井场至油区已有道路网的探临道路约为 217m,宽度为 7m,钻井结束后探临道路占地进行生态恢复。

 ④放喷管线 每座井场两侧各设一根放喷管线,放喷管线长度为 25m,在井场右侧预留一座应急放喷池。

 (2)钻井工程 本次新钻 5 口水平井,其井号、井位坐标详见表 4,井位分布详见图 3,合计钻井进尺为 1.361³104 m,完钻层位为石炭系。

 表 4

 井号、井位坐标、钻井进尺等参数一览表 序号 井号 井位坐标 设计井深(m)

 大地坐标 经纬度坐标 1 HW72101 X=.2

 Y=5.6 N 45°42′12"

 E 85°12′28" 2950 2 HW72102 X=.2

 Y=5.6 N 45°42′12"

 E 85°12′17" 2920 3 HW72103 X=.2

 Y=9.6 N 45°42′14"

 E 85°11′53" 2620 4 HW72104 X=.2

 Y=5.6 N 45°42′11"

 E 85°11′43" 2590 5 白 713_H X=.1

 Y=1.6 N 45°42′21"

 E 85°11′54" 2530 ①井身结构 拟部署水平井均采用三开井身结构,井身结构设计见表 5、图 3。

  6 表 5

 井身结构设计说明 开钻 次数 钻头尺寸 (mm)

 套管尺寸 (mm)

 设计说明 一开 444.5 339.7 采用444.5mm 钻头钻至井深 200m,下入339.7mm 表层套管,水泥浆返至地面。封隔地表松散易塌地层及水层,并为井口控制和后续安全钻井创造条件。

 二开 311.2 244.5 采用311.2mm 钻头钻至井深 700m 左右,下入244.5mm 技术套管,固井水泥返至地面,封隔克拉玛依组复杂压力层位,以利于三开石炭系安全钻井。

 三开 215.9 139.7 使用215.9mm 钻头钻至 B 点设计井深完钻,下入139.7mm 油层套管,固井水泥返至井深 600m。

 图 3

 井身结构示意图 ②钻井设备 钻井工程设备包括提升系统、循环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见表 6。

 表 6

 钻机选型及主要设备(单井)

 序号 名

 称 型 号 载荷 (kN) 功率 (kW) 数量 一 钻

 机 ZJ40L 2250

 1 台 二 井

  架 JJ225/42-A2 2250

 1 架 三 提升 系统 绞

 车 JC32B

 735 1 套 天

 车 TC2-225 2250

 1 套 游动滑车 YC250 2500

 1 套 大

 钩 DG250 2500

 1 套 水龙头 SL225 2250

 1 个

  7 续表 6

 钻机选型及主要设备(单井)

 序号 名

 称 型 号 载荷 (kN) 功率 (kW) 数量 四 转

  盘 ZP520B1

  1 个 五 循环系统 配置 钻井泵 1#、2# F-1300

 960 2 台 钻井液罐 13000³3000³2500

 总容量:196m3

 搅拌器 NJ-7.5

  12 个 六 钻机动力系统 柴油机 1#、2#、3# GV12V190B-3

 930 3 台 七

  发电机组 发电机 1#、2# PZ8V-190D-2

 300 2 台 八 钻机控制系统 自动压风机 2V6.5/12

 55 2 套 九 固控系统 振动筛 1#、2#

  2.2 1 套 除 砂 器

 1 套 除 泥 器

  1 套 离 心 机 LW400³8

 24 1 套 十 加重装置 加重漏斗

 1 套 电动加重泵

 1 台 十一 井控 系统 二、三开 单闸板防喷器 FZ35-35

  1 套 双闸板防喷器 2FZ35-35

  1 套 节流管汇 JG-35

  1 套 压井管汇 YG-35

  1 套 控制装置 FKQ5606

  1 套 除气器 ZCQ1/4

  1 台 十二 仪器 仪表 钻井参数仪 八参数仪

  1 套 测斜仪 自浮式测斜仪

  1 套 H 2 S 监测仪 便携式

  ≥1 套 十三 液压大钳 Q10Y-M

  1 台 十四 不落地系统

 1 套 ③钻井液体系 钻井工程采用水基钻井液,一开采用坂土-CMC 钻井液体系,主要成分为坂土、Na 2 CO 3 、CMC(中);二开、三开为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主要成分为坂土、Na 2 CO 3 、NaOH、MAN104、复配铵盐、润滑剂、重晶石等。钻井液性能指标见表 7,材料用量详见表 8。

  8 表 7

 钻井液性能指标一览表 开钻次序 密度 (g/cm3 )

 粘度 (s)

 失水 (ml)

 泥饼 (mm)

 pH 塑性粘度 (mPas)

 动切力 (Pa)

 一开 1.05~1.15 50~80

 二开 1.45~1.95 45~90 ≤5 0.5~1 8~10 15~45 5~15 三开 1.40~1.80 45~90 ≤5 0.5~1 8~10 10~35 5~15 表 8

 钻井液材料用量一览表 井号 钻井液用量(m3 )

 一开 二开 三开 合计 HW72101 135 169 312 616 HW72102 135 169 308 612 HW72103 135 169 266 570 HW72104 135 169 261 565 白 713_H 135 169 254 558 合计 675 845 1401 2921 ④钻井井场布置 钻井期井场本着结构简单、流程合理的原则进行布局。井场布置相似,井场布置有值班房、钳工房、录井房、配电房、发电房、罐区、不落地系统等,岩屑堆放场地位于井场一侧。具体平面布置见图 4。

 图 4

 钻井井场平面布置图(单井)

 ⑤钻井周期 单井钻井周期为 48 天,施工人数 35 人。

 (3)集输工程 ①采油井口装置

  9 新建采油井口装置 5 座,均采用 6 型节能抽油机,配套 15kW 电机,井口设保温盒,配 150W 防爆电加热器。设置清蜡和热洗接口,同时设安全标志牌。

 ②计量站 新建 12 井式一体化计量站 1 座,站内设计量间一座,计量间内设 12 井式多通阀、橇装计量分离器、橇内设置压力、温度、液量、气量等计量仪表。

 ③集输管线 新建井口至计量站的单井出油管线 2.5km,管径为 DN50 2.5MPa,管材为柔性复合管,管底埋深-1.7m;新建计量站至已有集油干线的集油支线管线 2km,管径为DN150、2.5MPa、管材为耐温 90℃玻璃钢管。管线采用埋地不保温敷设方式,管底埋深-1.9m。管线走向见图 5。

 图 5

 管线走向示意图 ④各井进站情况 本次部署的 5 口水平井进站情况具体见表 9。

 表 9

 各井进站情况一览表 序号 站号 计量管汇井式 空头数(个)

 接入井数(口)

 新井井号 1 新建1号计量站 12井式 12 3 HW72103、白713_H、HW72104 2 7824计量站 12井式 3 2 HW72101、HW72102

  10 (4)公用工程 ①给排水 给水:施工期不设生活营地,无生活用水,用水节点为管道试压用水;运营期不新增劳动定员,无生活用水,用水节点主要为井下作业用水。项目区周围无成熟的供水管网,因此,用水由汽车就近从白碱滩区拉运至井场。

 排水:施工期排水主要为管道试压废水,主要为污染物为悬浮物,用于施工区洒水抑尘;运营期废水主要为井下作业废水,收集至专用储罐中,由罐车拉运至 81#集中处理站采出水处理系统处理,处理达标后回注油藏。

 ②供配电 钻井时井场内设柴油发电机发电,运营期用电设施主要为采油井、计量站,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供电电源依托油区已建 6kV 采油二线,本次新建 6kV 架空线路0.6km。

 ③仪表自动化 在三采 1#注聚站外已建通讯塔上新增一套无线网桥主站,新建井口及计量站数据通过无线网桥方式上传至采油二厂机关楼生产管理中心已建 SCADA 系统。

 ④消防 12 井式标准化计量站配备 8kg 干粉灭火器若干。

 (5)工程组成 本项目工程组成汇总情况详见表 10。

 表 10

 工程组成一览表 工程类别 规模 备注 主体工程 钻前工程 新建井场、岩屑堆放场地、放喷管线、探临道路等 钻井工程 新钻 5 口水平井,合计钻井进尺为 1.361³104 m,单井钻井周期为 48天,施工人数 35 人。

 集输工程 井口装置 5 座 均采用 6 型节能抽油机,配套 15kW 电机 单井采油管线 2.5km 管径 D50

 2.5MPa、管材为柔性复合管 集油支线 2km 管径为 DN150

 2.5MPa、管材为耐温 90℃玻璃钢管 计量站 1 座 新建 12 井式一体化计量站 1 座,站内设 12 井式多通阀、橇装计量分离器、橇内设置压力、温度、液量、气量等计量仪表

  11 续表 10

 工程组成一览表 工程类别 规模 备注 公用 工程 给排水 给水:本项目用水就近从白碱滩区由罐车拉运至项目区。排水:管道试压废水用于洒水降尘,井下作业废水由罐车拉运至采油二厂 81#集中处理站采出水处理系统处理 供配电 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供电电源依托油区已建 6kV 采油二线,本次新建 6kV 架空线路 0.6km 通信及仪表自动化 在三采 1#注聚站外已建通讯塔上新增一套无线网桥主站,新建井口及计量站数据通过无线网桥方式上传至采油二厂机关楼生产管理中心已建 SCADA 系统 环保工程 扬尘 材料及临时土方采用防尘布覆盖,逸散性材料运输用苫布遮盖 噪声 采用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 井下作业废水 井口收集罐进行收集 固体废物 岩屑不落地处理系统 生态保护 完工后迹地清理并平整压实、临时占地释放后植被和土壤的恢复 依托工程 采出物 (包括采出液和伴生气)

 由管线管输至 81#集中处理站,在站内分离出的原油依托站内原油处理系统,分离出的采出水依托站内采出水处理系统,分离出的伴生气依托 81#天然气处理站处理 井下作业废水 收集至专用收集罐中,由罐车拉运至 81#集中处理站采出水处理系统 6 6 、产业政策及选址选线合理性分析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石油开采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本)中的鼓励类——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选址选线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新钻采油井、计量站、新建采油管线、输电线路等均位于已开发的油田老区块—七东 1 区开发范围内,占地面积为 8.9133hm2 ,选址处植被稀疏,项目区野生动物较少,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产生量较少,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项目区东北距离白碱滩水库约1.5km,项目与其无水力联系;采油管线、输电线路占地面积为 5.1508hm2 ,路由避开了植被茂密区,减少了对周围植被的破坏,项目区经过多年开发,野生动植物较少,项目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且沿线无居民、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保护目标。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选线合理。

 7 7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①施工人数及施工周期

  12 单井钻井周期为 48 天,施工人数 35 人;地面工程施工周期 180 天,施工人数20 人。施工期均不设施工营地。

 ②运营期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运营期不新增劳动定员,由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工作人员进行巡检。

  13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 1 、七东 1 1 区石炭系油藏开发现状

 七东 1 区石炭系勘探始于七十年代末,已探明地质储量 1233.99³104 t,含油面积 10.2km2 ,截至 2020 年 10 月,七东 1 区石炭系油藏采油井数 14 口,日产液 35.4t,日产油 32.1t,含水 15.4%,累积产油 1.16³104 t。

 2 2 、地面工程现状

 七东 1 井区内建有计量站、单井至计量站的单井管线、计量站至处理站的集油干支线,油气集输均采用密闭集输工艺,布站工艺采用“单井—→计量站—→油/气处理站”的流程。

 3 3 、公用工程

 (1)供配电 七东 1 区属于气站 35kV 变电站 6kV 出线采油二线线的供电范围。气站变主变容量 2³16MVA,电源等级 35/6.3kV,两台主变分列运行,35kV 电源进线 2 回,分别引自 110kV 克电厂电乌气线和 110kV 801 变电站八气线。

 (2)仪表自动化 区块目前已建有 5.8GHz 无线网桥主站(接入负载较高),该区块所有井口数据均通过无线网桥汇聚至 81#联合处理站通讯主站后上传至采油二厂机关楼生产管理中心已建 SCADA 系统进行集中监控。

 4 4 、现有工程环境影响回顾

 (1)七东 1 区石炭系油藏相关工程环保手续履行情况 七东 1 区石炭系油藏相关工程环保手续履行情况见表 11。

 表 11

 七东 1 区相关工程环保手续履行情况一览表 序号 工程名称 环评批复机关、文号 环保竣工验收批复 机关、文号及时间 1 克拉玛依油田七区油藏调整开发建设工程 原克拉玛依市环境保护局 克环保函[2014]277 号 2017 年 11 月通过自主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2 克拉玛依油田七东 1 克下组砾岩油藏二元复合驱试验地面工程 原克拉玛依市环境保护局 克环保函[2017]382 号 正在建设 3 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区克下组砾岩油藏 30 万吨聚合物驱开发建设工程 原克拉玛依市环境保护局 克环保函[2013]210 号 2018 年4 月通过自主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14 (2)废气 废气主要为无组织挥发性有机物(以非甲烷总烃计),参照《环境影响评价实用技术指南(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中提供的无组织排放源强估算系数,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为原料年用量或产品年产量的 0.1~0.4‰,现有工程均采用密闭集输工艺,产污系数取 0.1‰,现有工程原油产能为 0.96³104 t/a,排放量为 0.96t/a。根据该区块竣工验收监测数据知非甲烷总烃排放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3)废水 废水主要为井下作业废水,产生量为 190m3 /a,集中收集后送至 81#联合处理站采出水处理系统处理,出水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329-2012)中相关要求后,回注油藏。区块无废水外排。

 (4)噪声 噪声源主要为井场抽油机、注水泵、计量站机泵运行产生的噪声,采取基础减震措施及消音降噪措施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根据现状监测,区块内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声功能区限值要求。

 (5)固体废物 井下作业单位实施井下作业带罐操作,作业管架下部地表铺设防渗膜,做到原油不落地,集输采用密闭式管道输送,不产生落地原油,正常工况下项目区无固体废物产生。

 (6)生态环境 现有工程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占地对植被、野生动物的影响。工程占地分为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施工期尽量减少了施工用地,施工结束后,及时清除施工垃圾,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回填平整,尽可能覆土压实,使其恢复至相对自然的状态,对井场周围已建成的永久性占地进行砾石铺垫,临时占地范围内的植被正在恢复中。

 5 5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可知:井场已平整,由砾石铺垫,钻井岩屑已妥善处置,施工结束后施工场地已进行清理,无遗留的环境问题。油区道路总体规范,目前井区部分地段有车辆乱碾乱轧的痕迹。

  15 针对已开发区域遗留的环境问题,在本次开发建设过程中,要重点采取以下措施:项目建设中应严格规定施工车辆、施工机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不得乱碾乱轧,随意开设便道,减少对油田区域地表的扰动和破坏,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平整施工场地,清理施工废弃物,以便临时占地自然恢复。

  1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1 、地理位置

 本项目行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该区北与托里县接壤,南同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连接,西南是克拉玛依区,东北是乌尔禾区,地处东经 84°57′~85°15′,北纬 45°34′~45°43′,地形轮廓呈条形,全区总面积 1306km2 。项目地理位置见图 6。

 图 6

 地理位置示意图 2 2 、地形地貌

 白碱滩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西北方向紧邻扎依尔山,东南接玛纳斯河下游冲积/湖积平原,分为构造剥蚀地貌、堆积地貌两类。构造剥蚀地貌分布于 217

  17 国道西北侧,由中新生代地层组成,海拔 280~500m,地势向东南平缓倾斜,上覆第四系堆积物,“V”形冲沟发育,走向近东南-北西向,切割深度 2~20m;堆积地貌分布在 217 国道东南侧,由冲洪积平原和湖积平原两个地貌单元构成。

 项目区地貌类型属于山前冲洪积平原中部的砾质荒漠区,地表植被稀少,地貌类型单一,地形起伏较小。

 3 3 、水文及水文地质

 项目区附近的地表水体及水文地质情况介绍详见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

 4 4 、气象条件

 白碱滩区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多风、温差大,大风、寒潮较多。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冬夏两季漫长,春秋季时间短,季节更替不明显。年平均气温为 8.4℃,历年极端高温达 48.6℃,极端低温-44.5℃,年平均降水量为 169mm,蒸发量 2558mm,年平均大风(8 级以上)日数 72 天,无霜期 225 天。

 5 5 、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分区,项目区为Ⅶ度区。

  18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982 年设立白碱滩区政权机关,1984 年撤销。1991 年 8 月恢复组建设立白碱滩区,2019 年 2 月,更名为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白碱滩区”,管理范围为:金石街以东,G217 国道以南,金龙大道以西,奎北铁路以北,面积约 34km2 。

 2019 年,白碱滩全区生产总值增长 6.5%左右,经济总量接近千亿大关,突破历史新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总量位列全疆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6%。在大规模实施减税降费情况下,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5.7 亿元,增长 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4 亿元,增长 4.5%。三次产业比重为 1.5:70:28.5。其中,第一产业占比由 2018 年的 0.6%提升至 2019 年的 1.5%。第三产业增长 13.8%,高于第二产业增速 10.6 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疆前列,产业结构战略性布局不断优化。

 建设项目周围无名胜古迹、无文物保护单位。

  19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本次评价采用实测和资料收集方法说明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见图 7、图 8。

  图 7

 大气、土壤及噪声监测布点示意图

  图 8

 地下水监测布点示意图

  20 1 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达标情况判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6.1.3,三级评价项目只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根据生态环境部“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技术支持服务系统”数据知:2019 年项目所在地克拉玛依市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具体数据见表 12。

 表 12

 大气质量及评价结果一览表 监测因子 年评价指标 现状浓度 (μg/m3 )

 标准值 (μg/m3 )

 占标率 (%)

 达标情况 SO 2

 年平均值 6 60 10 达标 NO 2

 年平均值 25 40 62.5 达标 PM 10

 年平均值 59 70 84.3 达标 PM 2.5

 年平均值 26 35 74.3 达标 CO 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 1.3(mg/m3 )

 4(mg/m 3 )

 32.5 达标 O 3

 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 126 160 78.8 达标 (2)特征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①监测因子、监测点位 监测因子:非甲烷总烃、硫化氢。

 监测点位:在项目区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向布设 1 个监测点,坐标为 E 85°12"42.81"、N

 45°42"2.73"。

 ②监测时间、监测单位 监测时间:2020 年 10 月 20 日~2020 年 10 月 26 日。

 监测单位:新疆国环鸿泰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③评价标准、评价方法

 评价标准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的推荐值 2.0mg/m3 ,硫化氢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D 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评价方法采用标准指数法评价。具体如下:

 P i = C i / C oi

 其中:P i ——污染物 i 的标准指数;

  21 C i ——污染物 i 的实测浓度,μg/m3 ; C 0i ——污染物 i 的评价标准,μg/m3 ; ④监测数据及评价结果 NMHC 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 13。

 表 13

 大气监测值及评价结果一览表 点位 编号 监测点位 监测因子 标准值 (μg/m3 )

 浓度范围 (μg/m3 )

 最大值占标率(%)

 超标率(%)

 达标情况 G1 E 85°12"42.88" N 45°42"2.59" NMHC 2000 180~230 11.5 0 达标 硫化氢 10 5~8 80 0 达标 由表 13 知:NMHC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推荐值的要求,硫化氢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D 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要求。

 2 2 、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

 项目区地下水属于Ⅴ类水体,地下水具体的监测因子、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结果详见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

 3 3 、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监测布点 项目区周围除油田生产设施外,无声环境敏感目标,本次在拟部署井位处各布设 1 个监测点,共布设 5 个监测点。

 (2)监测时间和监测单位 监测时间:2020 年 10 月 20 日~2020 年 10 月 21 日。

 监测单位:新疆国环鸿泰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3)评价标准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

 (4)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及评价见表 14。

  22 表 14

 噪声监测及评价结果

 单位:[dB(A)] 点位名称 昼间 夜间 监测值 标准值 评价结果 监测值 标准值 评价结果 Z1 44 60 达标 40 50 达标 Z2 44 60 达标 38 50 达标 Z3 40 60 达标 38 50 达标 Z4 49 60 达标 43 50 达标 Z5 54 60 达标 45 50 达标 由表 14 知:区域背景噪声值昼、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限值要求。

 4 4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监测点位 本次土壤评价等级为二级、项目占地范围内仅有一种土壤类型——灰棕漠土,采用均布性和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区共布设 6 个监测点,监测点坐标见表15。

 表 15

 土壤监测点位 编号 坐标 性质 采样要求 N E 占地范围内 T2 45°42"11.67" 85°12"16.61" 柱状样 在 0~0.5m、0.5~1.5m、1.5~3m 处取样 T3 45°42"23.31" 85°12"4.30" T4 45°42"10.97" 85°11"42.94" T1 45°42"12.09" 85°12"28.38" 表层样 在 0~0.2m 处取样 占地范围外 T5 45°42"17.65" 85°11"45.44" T6 45°42"12.72" 85°12"32.02" (2)监测时间及监测单位 监测时间:2020 年 10 月 20 日。

 监测单位:新疆国环鸿泰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3)监测因子 T1 样监测因子:《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 1 中的基本项目、石油烃,共计 46 项。

 其余点监测因子:石油烃。

 (4)评价标准

  23 采用《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

 (GB36600-2018)中筛选值中第二类用地的限值要求。

 (5)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计算公式为:

 S i,j =C i,j /C si

 式中:, i jS—单项土壤参数 i 在 j 点的标准指数; , i jC—土壤参数 i 在 j 点的监测浓度,mg/L; siC—土壤参数 i 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mg/L。

 (6)评价结果 土壤基本项目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 16,石油烃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 17。

 表 16

 T1 监测点土壤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基本项目)

 序号 名称 标准 限值 监测值(mg/kg)

 标准指数 评价结果 序号 名称 标准限值 监测值(mg/kg)

 标准指数 评价结果 1 砷 60 12.2 0.203 达标 24 1,2,3- 三氯丙烷 0.5 <1.0³10-3

 / 达标 2 镉 65 4.65 0.072 达标 25 氯乙烯 0.43 <1.5³10-3

 / 达标 3 铬 5.7 0.011 0.002 达标 26 苯 4 <1.6³10-3

 / 达标 4 铜 18000 34.8 0.002 达标 27 氯苯 270 <1.1³10-3

 / 达标 5 铅 800 36.4 0.046 达标 28 1,2-二氯苯 560 <1.0³10-3

 / 达标 6 汞 38 0.090 0.002 达标 29 1,4 二氯苯 20 <1.2³10-3

 / 达标 7 镍 900 41.8 0.046 达标 30 乙苯 28 <1.2³10-3

 / 达标 8 四氯化碳 2.8 <2.1³10-3

 / 达标 31 苯乙烯 1290 <1.6³10-3

 / 达标 9 氯仿 0.9 <1.5³10-3

 / 达标 32 甲苯 1200 <2.0³10-3

 / 达标 10 氯甲烷 37 <3.0³10-4

 / 达标 33 间、对-二甲苯 570 <3.6³10-3

 / 达标 11 1,1-二氯乙烷 9 <1.6³10-3

 / 达标 34 邻二甲苯 640 <1.3³10-3

 / 达标 12 1,2-二氯乙烷 5 <1.3³10-3

 / 达标 35 硝基苯 76 <0.09 / 达标 13 1,1-二氯乙烯 66 <0.8³10-3

 / 达标 36 苯胺 260 未检出 / 达标 14 顺-1,2- 二氯乙烯 596 <0.9³10-3

 / 达标 37 2-氯酚 2256 <0.04 / 达标 15 反-1,2- 54 <0.9³10-3

 / 达标 38 苯并[a]蒽 15 <0.1 / 达标

  24 二氯乙烯 16 二氯甲烷 616 <2.6³10-3

 / 达标 39 苯并[a]芘 1.5 <0.1 / 达标 17 1,2-二氯 丙烷 5 <1.9³10-3

 / 达标 40 苯并[b]荧蒽 15 <0.1 / 达标 18 1,1,1,2-四氯乙烷 10 <1.0³10-3

 / 达标 41 苯并[k]荧蒽 151 <0.1 / 达标 19 1,1,2,2-四氯乙烷 6.8 <1.0³10-3

 / 达标 42 䓛 1293 <0.1 / 达标 20 四氯乙烯 53 <0.8³10-3

 / 达标 43 二苯并[a,h]蒽 1.5 <0.1 / 达标 21 1,1,1-三氯乙烷 840 <1.1³10-3

 / 达标 44 茚并[1,2,3-cd]芘 15 <0.1 / 达标 22 1,1,2-三氯乙烷 2.8 <1.4³10-3

 / 达标 45 萘 70 <0.09 / 达标 23 三氯乙烯 2.8 <0.9³10-3

 / 达标

  表 17

 土壤监测结果一览表(石油烃)

 标准限值 监测值(mg/kg)

 T2 0~0.5m 标准指数 评价结果 0.5~1.5m 标准指数 评价结果 1.5~3.0m 标准指数 评价结果 4500 78.4 0.005 达标 <6 / 达标 <6 / 达标 T3 0~0.5m 标准指数 评价结果 0.5~1.5m 标准指数 评价结果 1.5~3.0m 标准指数 评价结果 <6 / 达标 <6 / 达标 <6 / 达标 T4 0~0.5m 标准指数 评价结果 0.5~1.5m 标准指数 评价结果 1.5~3.0m 标准指数 评价结果 23 0.005 达标 <6 / 达标 16 0.004 达标 监测值 T1 T5 T6 0~20cm 标准指数 评价结果 0~20cm 标准指数 评价结果 0~20cm 标准指数 评价结果 90.3

 达标 <6 / 达标 <6 / 达标

  25 由表 16、表 17 知:项目区土壤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筛选值第二类标准限值。

 5 5 、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本项目区域土壤类型为灰棕漠土,项目区的植被类型主要为主要群系类型为梭梭荒漠,项目分布有一些啮齿类、爬行类及鸟类等小型动物,没有国家及自治区级保护动物。具体详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项目周围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民区、学校等环境保护目标,生态保护方面主要为梭梭,相关保护级别见表 18。

 表 18

 区域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保护要素 保护对象 数量及规模 距离(m)

 方位 保护级别 大气环境 项目区大气环境 / / / GB3095-2012 二级浓度限值 地下水 区域地下水 / / / 地下水水质不进一步恶化 声环境 区域声环境 / / / GB3096-2008 2 类区限值 土壤 项目区土壤环境 / / / GB36600-2018 筛选值第二类标准限值 生态环境 梭梭 植被盖度10%~20% / /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自治区一级保护植物 野生动植物 / / / 禁止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生境及捕杀野生动物

  26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中基本污染物 SO 2 、NO 2 、PM 10 、PM 2.5 、CO、O 3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浓度限值;非甲烷总烃参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的推荐值 2.0mg/m3 ;硫化氢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D 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 2、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值; 3、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Ⅴ类标准,其中石油类因子参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 4、土壤环境各污染物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筛选值第二类标准限值。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颗粒物周边无组织排放限值 1.0mg/m3 ;运营期无组织排放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排放限值 4.0mg/m3 ,硫化氢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 1 中的限值; 2、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表 1 规定的排放限值;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2 类功能区标准; 3、钻井岩屑处理标准执行《油气田钻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中的相关要求。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目前国家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进行总量控制。本项目采用常温密闭集输,井场采用电加热,无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设备,废水处理达标后全部回注不外排,无新增需进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排放。

  27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 1 、施工期

 施工期主要包括钻前工程、钻井工程、集输工程等工程的建设。

 (1)钻前工程 钻前工程主要包括井场、道路、岩屑堆放场地、放喷管线的建设,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扬尘、燃油机械废气、噪声、钻井岩屑等,工程占地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钻井工艺流程 钻井是采用旋转的钻头给所钻的地层一定的压力,使钻头的牙齿嵌入地层,然后旋转钻头,利用旋转钻头的扭矩来切削地层,并用循环的钻井液将钻屑带出井眼,以保证持续钻进。钻井工程作业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 9。

  图 9

 钻井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3)集输工程 地面工程主要为部署的 5 口采油井井口装置安装、管线敷设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集输工程建设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详见图 10。

 钻井 钻井液 柴油机不落地设备固控设备发电机套管完井岩屑临时晒场 钻井岩屑循环利用动力生产用电废气 噪声

  28

  图 10

 集输工程建设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2 2 、运营期工艺流程

 油气集输采用密闭集输工艺,布站方式为二级布站方式,即 5 口采油井的采出物由管线单井采油管线集输至计量站,在计量站计量后由集油支线集输至 81#联合处理站处理,集输流程见图 11。

  单井 计量站油气混输81#联合处理站油气混输

 图 11

 运营期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场地恢复 试压回填 管线敷设 管沟开挖场地平整扬尘、噪声扬尘、噪声、试压废水计量站、井口装置的建设扬尘、噪声、建筑垃圾验收扬尘、噪声、建筑垃圾

  29 主要污染工序:

 1 1 、主要污染工序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污染工序见表 19。

 表 19

 主要污染工序一览表 时段 污染物 产污环节 污染因子 施 工 期 废气 施工扬尘 颗粒物 柴油机和柴油发电机燃烧烟气 施工机械及车辆燃料废气 NO x 、CO、烃类 废水 管道试压废水 SS 噪声 动力设备 等效连续 A 声级 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 / 钻井岩屑 岩屑 运 营 期 废气 井口及油气输送过程中 非甲烷总烃、硫化氢 废水 井下作业 COD、悬浮物、石油类 噪声 动力设备 A 声级 2 2 、施工期

 (1)废气 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柴油机、发电机燃料烟气和施工机械、施工车辆燃烧烟气。

 ①施工扬尘 钻前工程井场、探临道路、岩屑堆放场地、集输工程及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施工扬尘,以及项目所用材料的装卸、运输、堆放以及施工车辆运输扬尘等,污染物主要为 TSP。

 ②柴油机、发电机燃料烟气 钻井期和试油期燃料烟气包括柴油机、发电机工作燃料消耗排放的烟气以及运输车辆尾气。

 根据国家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制的《社会区域类环境影响评价》一书中提供的资料,柴油燃烧产污系数为:SO 2

 2.24kg/t,NO x

 2.92kg/t,总烃 2.13kg/t,本项目单井柴油消耗量总计 96t,5 口井合计 480t。则钻井期及试油期污染物排放总量为:SO 2

 1.1t、NO x

 1.4t、总烃 1.02t。

 ③施工机械、施工车辆燃烧烟气

  30 施工期各类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较多,燃烧燃料排放的烟气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2)废水 施工期不新建生活营地,施工人员食宿在白碱滩区,施工现场无生活污水产生,废水主要为管道试压废水,试压用水为清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浓度在40~60mg/L。

 (3)噪声 噪声源主要是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噪声,源强约 80~110dB(A)。

 (4)固体废物 施工期不新建生活营地,施工人员食宿在白碱滩区,施工现场无生活垃圾产生;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石方全部回填,无弃方产生;固体废物主要为钻井岩屑和建筑垃圾。

 ①钻井岩屑 钻井过程中,岩石经钻头和钻井液的研磨而破碎成岩屑,经钻井液循环携带出井口,在地面经振动筛分离出来,岩屑进入钻屑储集防渗池,分离后的钻井液返回井下。废弃钻井液和岩屑产生、排放量与井身结构以及回收率等因素有关,其中岩屑产生量可按下式计算:

 W=1/4³π³D2 ³h³P 式中:W——产生的岩屑量,m3 ;

  D——各井段井筒直径,m;

  h——裸眼长度,m;

  P——膨胀系数,取 2.2; 由上述公式计算出各井岩屑的产生量,具体见表 20。

  31 表 20

 钻井岩屑产生量一览表 井号 井段 钻井岩屑产生量体积(m3 )

 单井合计产生量(m3 )

 HW72101 一开 68.2 332.9 二开 83.6 三开 181.1 HW72102 一开 68.2 330.5 二开 83.6 三开 178.7 HW72103 一开 68.2 306.4 二开 83.6 三开 154.6 HW72104 一开 68.2 303.9 二开 83.6 三开 152.1 白 713_H 一开 68.2 299.1 二开 83.6 三开 147.3 合计 1572.8 1572.8 ②建筑垃圾 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废边角料、废包装物等建筑垃圾。

 (5)工程占地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 8.9133hm2 、其中永久占地 0.5733hm 2 、临时占地 8.34hm 2 ,具体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

 3 3 、运营期

 (1)废气 废气主要为油气集输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挥发性有机物,主要产生于井场、计量站及油气集输过程中。油气集输环节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主要包括非甲烷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含氧有机化合物(醛、酮、醇、醚等)、卤代烃、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对本工程而言,VOCs 主要为 NMHC。参照《环境影响评价实用技术指南(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中提供的无组织排放源强估算系数(原料年用量或产品年产量的 0.1~0.4‰)计算非甲烷总烃、硫化氢的排放量,本项目为密闭集输工艺,产污系数取 0.1‰,本项目新建产能 2.25³104 t/a,

  32 NMHC 产生量约为 2.25t/a。

 根据七东 1 区其他采油井测得的硫化氢的最大浓度为 286ppm(434mg/m3 ),根据产能预测表知本项目新增伴生气量约为 137.48³104 m 3 /a,伴生气中硫化氢的含量约为 0.6t/a,根据上述系数知,本项目硫化氢产生量约为 0.06kg/a。

 (2)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井下作业废水,井下作业主要包括油井维修、大修、酸化、压裂等,井下作业废水的主要来源为修井过程中产生的压井水和压井液、修井时的循环水及洗井时产生的洗井废水。根据《未纳入排污许可管理行业适用的排污系数、物料衡算方法(试行)》中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关的服务活动产排污系数计算洗井废水的产生量,见表 21。

 表 21

 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关的服务活动产排污系数一览表

 产品 名称 原料 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污染物指标 单位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名称 排污系数 井下作业 洗井液(水) 低渗透油井洗井作业 所有规模 工业废水量 t/井次-产品 27.13 回收回注 0 化学需氧量 g/井次-产品 34679.3 回收回注 0 石油类 g/井次-产品 6112.1 回收回注 0 七东 1 区为低渗透油井,井下作业每 2 年 1 次。采用表 21 低渗透油井洗井作业产污系数,计算结果详见表 22。

 表 22

 井下作业废水产生量一览表 污染物指标 产污系数 产生量(t/2a)

 工业废水量 27.13 t/井次-产品 135.7 化学需氧量 34679.3 g/井次-产品 0.17 石油类 6112.1 g/井次-产品 0.03 (3)噪声 噪声源主要为场站设备运转噪声、井下作业机械和巡检车辆等。

  33 表 23

 运营期噪声排放情况 噪声源名称 声功率级 [dB(A)] 噪声特性 排放规律 备注 正常 工况 井场 井下作业(压裂、修井等)

 80~95 机械 间歇 单台声源 抽油机 75~80 机械 连续 交通噪声 巡检车辆 60~90 机械 间歇 - (4)固体废物 正常工况下无固体废物产生,井下作业时要求带罐作业,井口采用箱式清洁作业平台防止产生落地油,井口排出物全部进罐,做到原油 100%回收。综上所述,正常工况下本项目无固体废物产生。

  34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 排放量(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井场、计量站、管线 非甲烷总烃 2.25t/a 2.25t/a 硫化氢 0.06kg/a 0.06kg/a 水 污 染 物 井下作业 废水 废水量 135.7t/2a 0 COD Cr

 0.017t/2a 0 石油类 0.03t/2a 0 固 体 废 物 / / / / 噪声 井下作业 80~95dB(A),抽油机 70~85dB(A),巡检车辆 60~90dB(A)

 其他 无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的建设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占地对项目区植被、动物和土壤的影响,占地分为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永久占地改变了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临时占地伴随着永久占地的工程建设而发生,不可避免地对原有地表造成破坏,使原有土壤和植被自然体系受到影响,施工活动和工程占地在井区范围内呈点线状分布,对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等各生态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影响详见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专题报告。

  35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 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及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及车辆燃烧烟气和柴油机、柴油发电机组燃烧烟气等。

 ①施工扬尘 钻前工程、集输工程、公用工程及材料运输车辆建设过程中会产生扬尘,如建筑材料堆积、土壤扰动及施工运输车辆行驶等,均会对环境空气造成一定的影响。项目区远离人群居住区,周围空旷,扩散条件良好,类比同类工程,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不会对环境空气产生明显影响。

 ②柴油机、柴油发电机组燃烧烟气 柴油机组、柴油发电机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料,且施工期短暂、周边无居民区、地域空旷,扩散条件良好,类比新疆油田其他类似钻井井场,井场场界外非甲烷总烃的浓度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周界外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 4.0mg/m3 的要求。

 ③施工机械及车辆燃烧烟气 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燃料燃烧产生的汽车尾气会对环境空气造成影响,各施工机械及车辆均采用合格油品,其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期废气排...

相关热词搜索: 油藏 建设工程 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