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指示精神,发扬并传承好 XX 的红色文化,切实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全面打造红色文化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国家认同。
校情、学情分析 XX 区实验中学是齐鲁法制文化建设示范校、区党建示范校、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基地,有着深厚的红色教育传统与底蕴。“习红色之美,筑坚强堡垒”是学校党建工作的品牌与抓手,更是“习美”文化的特色内涵之一。几年来,学校成立了红色“天福山文化研究室”,开发了《天福丰碑》校本教材。根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创新开展系列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山东省小小金牌红色讲解员、山东省文明少年、山东省国学小名士。
德育目标 (一)了解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传统,感知中华民族的苦难史,根植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涵养家国情怀。
(二)树立和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远大的志向,使爱国主义成为青少年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三)做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规范行为习惯,让红色教育触动每个人的心灵,促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做社会有用人才。
实施途径
以常规教育为切入点,建设红色校园文化、实施红色校本课程、开展红色实践活动,提升红色教育理念,夯实立德树人根基。
(一)营造红色氛围,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1.分区域多主题,打造校园红色宣传阵地 校园环境是校园内在精神的外化,建设红色校园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能释放爱国情怀的文化场。户外、办公楼、教室内外分区域进行红色文化宣传,引领师生了解家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分序列多形式,创建校园红色活动品牌 丰富生动的课外文化活动是红色教育最直观的教材,学校将创新节日活动、活用仪式活动、序列班会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
(二)研发序列课程,发挥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将红色教育融入各学科课程及校本课程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1.活用“思政课堂”功能,挖掘红色内涵 首先,活用思政课的红色基因。思政教师从当代的红色精神、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回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大主题入手,对学生进行红色德育渗透。其次,细化年级红色德育目标,如初一年级“讲红色故事识英雄”等,引导学生接受红色教育。
2.研发“红色教育”读本,弘扬红色文化 学校成立天福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将带领学生实地调查、阅读史料、采访取证等,探究 XX 的红色历史,编写《天福礼赞》红色教
育读本,培养家国情怀。
3.开展“平语近人”阅读,根植红色信仰 编写印发《习近平总书记用典集锦》,学生人手一册,每天诵背三句经典;印制《学“习”进行时》学习卡、《习语轩》摘抄卡,随时诵读,随学随得。学校将红色课程的研发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考核中,推动校园红色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突出知行合一,拓展校外实践领域 实践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做到知行合一,红色精神的传承,良好品德的养成,都在实践中得到内化和涵养。
1.建立校外红色研学基地,丰富红色体验 XX 作为革命老区,有着众多的红色资源,如昆嵛山红军纪念馆、XX 红色文化展馆、天福山革命遗址等,它们是培养学生使命担当的宝贵资源,必将激发 XX 儿女接力革命传统,使红色文化焕发“别样红”的光彩。
2.开发红色社会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我校充分利用红色研学实践基地,以创建红色文化校园为抓手,分年级有计划的开展校外红色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师生走进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刘公岛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研学中追溯历史、反思现实、传承红色基因。
3.开展家校携手共育活动,放大红色效能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文化的传播方面责任重大。学校开展形式
多样的育人活动,如向家长发放倡议书,开展争当“红色文化宣传员”,争做“红色文化小卫士”“小手拉大手,红色精神一起走”书信大赛等活动,鼓励家长充分参与,让家庭成为情怀培育的摇篮,促进家校共育。
条件保障 1.组建红色研究团队,保证育人力量雄厚 学校将成立由教导处-政教处-班主任三级链接的红色研究小组,以天福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教师为核心成员,吸纳历史、思政课中的骨干教师,进行课程研发和德育实施,构建系列德育体系,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
2.做好红色研究预算,保障教育经费充足 经校委会、支委会研究通过,做好年度支出预算,保障红色研究系列费用。
3.完善红色评价制度,保障德育效果落实 实施“红色之星”评选评价机制。充分发挥 “班级-级部-校内校外”的途径实施推选,通过公众号推送、校报刊登等方式进行表彰,培育学生的红色品质,确保红色德育落到实处。
相关热词搜索: 实施方案 文化教育 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