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朱自清《春》教材分析(通用3篇)

时间:2021-10-29 19:04:20 来源:网友投稿

朱自清:中国现代作家朱自清:舞剧作品朱自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图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朱自清《春》教材分析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朱自清《春》教材分析3篇

朱自清《春》教材分析篇1

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教材分析篇2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4.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 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 难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法国有一位雕刻家,叫罗丹。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相信大家一定听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美。春天也是一种美,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过春天,歌颂过春天,由此产生了许多不朽的篇章。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忆江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咏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钱塘湖春行》《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以上背诵的古诗句、成语,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我们学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令人陶醉的春色! (课件出示课文题目及教学目标)。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 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酝 酿 嘹亮 撑 伞 蓑 笠 稀 疏 抖 擞 安巢

二、整体把握文章。

1.配乐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读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

问题:(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

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4)根据以上归纳,我们看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思想? 
归纳出: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地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品读课文,体会美感 
(一)指几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作者盼望春天到来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词上可以看出? 
( 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盼望着,盼望着 ,连用两个“盼望着”,是一种反复的写法。反复可以更形象生动地突出急切之情。) 
2、除了两个盼望着,还有两个了,“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起读一下,读着给人什么感觉? 一种亲切柔和的感觉,充满了喜悦之情。 
而且讲“春天的脚步近了”,这里还用了一个什么修辞?拟人。 
3、小结: 
这一段,看似简单实际也是耐人寻味的。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作者通过抒情的手法,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方法给我们写出了他渴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还有对春天的亲近感,喜欢春天的感情。 
4、齐读第一节,注意读出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欣喜之情。再来思考一下,文章一开头就表达了急切、喜悦之情,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呢? 

点题,总领全篇,引起下文,奠定了全文热爱春天的感情基调 。 
(二)朱自清是那样的期盼春天,春天来了,他美妙如诗的妙笔又给我们勾勒出怎样美丽的图画呢?(全班齐读第二段,五幅图画每人读一节) 
1.作者第二段一开始便用拟人的手法(刚睡醒)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的描绘,突出万物复苏的特点,“欣欣然” 则包含了作者喜悦的心情,千盼万盼的春天来了。那么接着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一切睡醒、春回大地的景象呢? 
2. 有了粗笔勾勒的背景之后,作者才开始用他那细致的笔触,工笔细描富有特征的春天的景物,绘出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 

第二课时

1.学生分组完成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勤图,开展小组竞赛。

春花图:

① 作者笔下的春花有什么特点?

多 艳 甜

② 从哪些感官角度写草?

视觉:⑴“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儿”, “野花遍地是”写花朵多;

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花色艳;

味觉:“花里带着甜味儿”写花味甜。

③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作方法)?

⑴“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用拟人,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⑶“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用比喻、拟人,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⑷“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由眼前的春花联想到秋实。

⑸写蜂闹蝶舞侧面衬托春花竞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

⑹“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将野花比喻成眼睛、星星,不仅写出野花多,而且描绘出随风轻轻摆动,色彩明丽的美景。

春风图:

1作者笔下的春风有什么特点?

柔和 温暖 芳香 和悦

② 从哪些感官角度写出春风的特点?

⑴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柔和。

⑵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

⑶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

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③ 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作方法)?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

⑵“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柔和。

⑶运用拟人,写鸟儿迎春的欢悦。

春雨图:

1从哪些感官,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征描写?

⑴“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写出春雨的经常。

⑵“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写出春雨的细密多。(视觉)

⑶“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春雨的轻盈。(视觉)

⑷“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写出春雨的润物。(视觉)

② “春雨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拟人。

迎春图:

1文章怎样描写迎春图?

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② 为什么要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

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2.末尾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

3.总结:

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在五幅春景图中,作者描述春天景物的特征,表达美好的感受。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对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有突出作用。

4.课堂小练习:你还知道古人笔下描写春天的诗句吗?

5.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春》,背诵《春》。

请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多角度地描写事物。

6.[ 板书设计](课件出示).



(散文)朱自清
思路: 中心:
↓ ↓
一.盼春 春天终于来了 (总领全文)

二、绘春
↓春草: 软、青 春天

↓春花: 多、艳 充满

↓春风: 轻、柔 活力

↓春雨: 密、轻盈 希望
三、游春: 快乐、信心 力量。

六.教后反思:

我在朱自清《春》教学中任务完成好,但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一、品读活动中,把整文交给学生去品读处理过于粗糙,如能做细化些更好:分四人小组,每组自由选写草、花、风、雨、人的图景来进行品读活动效果更好。二、教态不美,缺少活力,压制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三、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有几句话表述不够严密,所以一定要细心。

朱自清《春》教材分析篇3

朱自清《春》


  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名家描写春天的文章推荐一:故园春(柯灵)  故乡的三月,是田园诗中最美的段落。
  桃花奖靥迎人,在溪边山脚,屋前篱落,浓淡得宜,疏密有致,尽你自在流连,尽情欣赏,不必像上海的摩登才子,老远地跑到香烟缭绕的龙华寺畔,向卖花孩子手中购取,装点风雅。
  冬眠的草木好梦初醒,抽芽,生叶,嫩绿新翠,妩媚得像初熟的少女,不似夏天的蓊蓊郁郁,少妇式的丰容盛髻。
  油菜花给遍野铺满黄金,紫云英染得满地妍红,软风里吹送着青草和豌豆花的香气,燕子和黄莺忘忧的歌声,……
  这大好的阳春景色,对大地的主人却只有一个意义:“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
  天寒地裂的严冬过去了。忍饥挨冻总算又捱过一年。自春祖秋,辛苦经营的粮食——那汗水淘洗出来的粒粒珍珠,让“收租老相公”开着大船下乡,升较斗量,满载而去。咬紧牙齿,勒紧裤带,度过了缴租的难关,结帐还债的年关,好容易春天姗姗地来了。
  谢谢天!现在总算难得让人缓过一口气,脱下破棉袄,赤了膊到暖洋洋的太阳下做活去。
  手把锄头,翻泥锄草,一锄一个美梦,巴望来个难得的好年景。虽说惨淡的光景几乎年不如年,春暖总会给人带来一阵欢悦和松爽。
  在三月里,日子也会照例显得好过些。“春花”起了:春笋正好上市,豌豆蚕豆开始结荚,有钱人爱的就是尝新;收过油菜子,小麦开割也就不远。春江水暖,鲜鱼鲜虾正在当令,只要你有功夫下水捕捞。……干瘪的口袋活络些了,但一过春天,就得准备端阳节还债,准备租牛买肥料,在大毒日头底下去耘田种稻。挖肉补疮,只好顾了眼前再说。
  家里有孩子的,便整天被打发到垄头坡上,带一把小剪刀,一只蔑青小篮子,三五结伴,坐在绿茸茸的草场上,细心地从野草中间剪荠菜、马兰豆、黄花麦果,或者是到山上去摘松花,一边劳动,一边唱着顽皮的歌子消遣:
  荠菜马兰豆,姊姊嫁亨(在)后门头;后门春破我来修,修得两只奶奶头。
  女孩子就唱那有情有义的山歌:
  油菜开花黄似金,萝卜开花白如银,草紫开花满天星,芝麻开花九莲灯,蚕豆开花当中一点黑良心,怪不得我家爹爹要赖婚。
  故乡有句民谣:“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船里看姣姣。”
  二月正是扫墓的李节,挑野菜的孩子,遇见城市人家来上坟的,算是春天的一件大乐事,大家高高兴兴,一哄而上,看那些打扮得齐齐整整的哥儿姐儿奶奶太太们,摆开祭祀三牲,在凤灯里点起红烛,一个个在坟前欠身下拜。要遇见新郎新娘头年祭祖,阔人家还有乐队吹奏.祭扫完毕。上坟人家便照例把那些“上坟果”——发芽豆、烧饼、馒头、甘蔗、荸荠分给看热闹的孩子,算是结缘施福。上坟还有放炮仗的,从天上掉到地下的炮仗头,也有孩子们宝贝似的拾了放在篮子里。说说笑笑,重新去挑野菜。
  等得满篮翠碧,便赶着新鲜拿到镇上叫卖,换得一把叮当作响的铜板,拿回家里云交给父母。
  因为大自然的慷慨,这时候田事虽忙,不算太紧,日子也过得比较舒心。——在我们乡间。种田人的耐苦胜过老牛、无论你苦到什么地步,只要有口苦饭,便已经心满意足了。“收租老相公”的生活跟他们差得有多远,他们永远想不到,也不敢想。——他们认定一切都命中注定,只好送来顺受,把指望托付祖宗和神灵。
  在三月里,乡间敬神的社戏特别多。
  按照历年的例规,到时候自会有热心的乡人为首,挨家着户募钱。农民哪怕再穷,也不会吝惜这份捐献。
  演戏那天,村子里便忙忙碌碌,热火朝天。家家户户置办酒肴香烛,乘便祭祖上坟,朝山进香。午后社戏开场,少不更事的姑娘嫂子们,便要趁这一年难得的机会,换上红红绿绿的土布新衣,端端正正坐到预先用门板搭成的看台上去看戏。但家里的主人主妇,却很少有能闲适地去看一会戏的,因为他们得小心张罗,迎接客人光降。
  镇上的侧主也许会趁扫墓的方便,把上坟船停下来看一看戏,这时候就得赶紧泡好一壶茶,送上瓜子花生,乡间土做的黄花果糕、松花饼;傍晚时再摆开请过祖宗的酒肴,殷勤地留客款待。
  夜戏开锣,戏场上照例要比白天热闹得多。来看戏的,大半是附近村庄的闲人,镇上那些米店、油烛店、杂货店里的伙计。

相关热词搜索: 通用 教材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