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朗读者每期嘉宾的故事集合2篇

时间:2021-10-29 18:46:11 来源:网友投稿

《读者》创刊于1981年,是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综合类文摘杂志。1980年12月,《读者文摘》开始筹备。1981年4月,正式创刊,1993年第七期,正式改名为《读者》。截至2019年8月,《读者》杂志的累计发行量超过20亿册,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朗读者每期嘉宾的故事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朗读者每期嘉宾的故事2篇

第1篇: 朗读者每期嘉宾的故事

朗读者素材积累(七)-----礼物

一、精美台词

1、节目卷首语: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述,就有多少种礼物。父母忘我的爱的养育;阅历苦难以后的成长;不断地学习所累积下来的智慧,这都是最佳的礼物。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取得者切·米沃什,在诗歌《礼物》之中所写到的:这是幸福的一天,我散步在花园,至于这个世界,我已经一无所求。这是诗人馈赠给自己心灵的一份礼物。在我们这期节目之中,最使我打动的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赵家和教授,尽管他已在五年前离开了这个世界,然而他所播种下的一颗善的种子,是留给这个世界所有孩子的最佳的一份礼物。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具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

2、节目开场白:

我们这期节目的主题辞是礼物。礼物,多美妙的一个词。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想是时间的礼物。那在我们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块儿去打开一个个颜色各异,却一样充溢情感的礼物。

二、朗读者的故事:

 父爱如山 李亚鹏大方分享教育心得

  知名演员李亚鹏,本期节目也走进了《朗读者》的现场。他是《将爱情进行到底》中的青春偶像,是《射雕英雄传》里的郭大侠,

他是一位商人,更是一位父亲。对他来说,女儿李嫣是上天给他的最好的礼物。女儿的到来甚至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十几年时间,嫣儿成长为了一个阳光自信的女孩儿。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父亲的李亚鹏都做了些什么?为何令董卿发出“如果拼爹的话,嫣儿赢了”的赞叹?李亚鹏坦言,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教育真的是有方法的,但如果缺少了爱,一切方法都是教条。”

倪萍为儿子求医退出舞台 回顾多年心路历程

  倪萍曾是一代人的春晚回忆,她的声音陪伴大家度过了13个辞旧迎新的日子,是无数观众心目中的“女神”。然而在2004年,倪萍4个月大的儿子被诊断出一种罕见的疾病,如果不治疗,他的眼睛就会慢慢看不见,甚至会死亡。

2014年,倪萍重回央视舞台,对倪萍来说,守候她的观众是失散多年的“礼物”。

胡玮炜:

  摩拜单车是一种新型的出行方式,创始人胡玮炜用它改变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放慢生活节奏,细心品味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城市的美好。胡玮炜朗读苏童的《自行车之歌》,送给热爱骑行的你!

胡玮炜,摩拜单车创始人,1982年出生浙江东阳,毕业于浙江大学新闻系,从事记者工作10年,2014年辞职,2015年创办摩拜科技。

胡玮炜迅速从汽车朋友圈里拉了一支团队。2014年,摩拜单车项目成立,2015年1月份,摩拜科技成立,并拥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工厂。

2016年4月22日,摩拜单车正式上线,并在上海投入运营,9月1日,摩拜单车正式宣布全面进入北京。

赵家和把大爱送给人间 

赵家和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金融学家和金融学教育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一生情系中国教育事业,不仅为之奉献了毕生的才华和精力,而且大爱无疆,捐资助学。他身家千万,却把一件1美元的化纤毛衣穿了十几年。他有一儿一女,却把全部积蓄都捐给了素不相识的孩子们。

 去世后遗体运往医院供研究使用。那天晚上,协和医院依循惯例,举行了简单的遗体接受仪式。没有花圈簇拥,也没有白菊黑纱,只有那句映在大厅屏幕上的话语,从此刻在送别者心中:“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

三、美文欣赏:

自行车之歌

               作者:苏童

  一条宽阔的缺乏风景的街道,除了偶尔经过的公共汽车、东风牌或解放牌卡车,小汽车非常罕见,繁忙的交通主要体现在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上。这是一部西方电影对七十年代北京的描述,所有人都知道,看到自行车的海洋就看到了中国。

  我父亲的那辆自行车是六十年代出产的永久牌。从我记事到八十年代离家求学,我父亲一直骑着它早出晚归。星期天的早晨,我总是能看见父亲在院子里用纱线擦拭他的自行车。现在,我以感恩的心情想起了那辆自行车,因为它曾经维系着我的生命。童年多病,许多早晨和黄昏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来往于去医院的路上。

  曾经有一次,我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骑了二十里路,去乡村寻找一个握有家传秘方的赤脚医生。我难以忘记这二十里路,大约有十里路是苏州城内的那种石子路、青石板路,另外十里路就是乡村地带海浪般起伏的泥路了。我像一只小舢板一样在父亲身后颠簸,而我父亲就像一个熟悉水情的水手,他尽量让自行车的航行保持畅通。

  这世界变化快——包括我们的自行车,我们的人生。许多年以后我仍然喜欢骑着自行车出门,我仍然喜欢打量年轻人的如同时装般新颖美丽的自行车,有时我能从车流中发现一辆老永久或者老凤凰,它们就像老人的写满沧桑的脸,让我想起一些行将失传的自行车的故事。我曾经跟在这么一辆老凤凰后面骑了很长时间,车的主人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他的身边是一个同样骑车的背书包的女孩,女孩骑的是一辆目前非常流行的橘红色山地车,两辆自行车在并驾齐驱的时候仿佛也在交谈,黑色的老凤凰说:“你走慢一点,想想过去!”橘红色的山地车却说:“你走快一点,想想未来!”

       握紧你的右手 (毕淑敏)

  常常见女孩郑重地平伸着自己的双手,仿佛托举着一条透明的哈达。看手相的人便说:男左女右。女孩把左手背在身后,把右手手掌对准湛蓝的天。

  常常想:世上可真有命运这种东西?它是物质还是精神?难道说我们的一生都早早地被一种符咒规定,谁都无力更改?我们的手难道真是激光唱盘,所有的祸福都像音符微缩其中?

当我沮丧的时候,当我彷徨的时候,当我孤独寂寞悲凉的时候,我曾格外地相信命运,相信命运的不公平。

当我快乐的时候,当我幸福的时候,当我成功优越欣喜的时候,我格外地相信自己,相信只有耕耘才有收成。

渐渐地,我终于发现命运是我怯懦时的盾牌,当我叫嚷命运不公最响的时候,正是我预备逃遁的前奏。命运像一只筐,我把对自己的姑息、原谅以及所有的延宕都一股脑儿地塞进去。然后蒙一块宿命的轻纱。我背着它慢慢地向前走,心中有一份心安理得的坦然。

有时候也诧异自己的手。手心叶脉般的纹路还是那样琐细,但这只手做过的事情,却已有了几番变迁。

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三山交汇的高原上我当过卫生员,在机器轰鸣铜水飞溅的重工业厂区里我做过主治医师。今天,当我用我的笔杆写我对这个世界的想法时,我觉得是用我的手把我的心制成薄薄的切片,置于真和善的天平之上……

高原呼啸的风雪,卷走了我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并以浓重的阴影,倾泻于行程中的每一处驿站。

岁月送给我苦难,也随赠我清醒与冷静。我如今对命运的看法,恰恰与少年时相反。

当我快乐当我幸福当我成功当我优越当我欣喜的时候,当一切美好辉煌的时刻,我要提醒我自己--这是命运的光环笼罩了我。在这个环里,居住着机遇,居住着偶然性,居住着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当我挫折和悲哀的时候,我便镇静地走出那个怨天尤人的我,像孙悟空的分身术一样,跳起来,站在云头上,注视着那个不幸的人,于是我清楚地看到了她的软弱,她的懦怯,她的虚荣以及她的愚昧……

年近不惑,我对命运已心平气和。

小时候是个女孩儿,大起来成为女人,总觉得做个女人要比男人难,大约以后成了老婆婆,也要比老爷爷累。

生活中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幸运。对于女人,无端的幸运往往更像一场阴谋一个陷阱的开始。我不相信命运,我只相信我的手。

因为它不属于冥冥之中任何未知的力量,而只属于我的心。我可以支配它,去干我想干的任何一件事情。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蓝天下的女孩儿,在你纤细的右手里,有一粒金苹果的种子。所有的人都看不见它,惟有你清楚地知道它将你的手心炙得发疼。

那是你的梦想,你的期望!

女孩,握紧你的右手,千万别让它飞走!相信自己的手,相信它会在你的手里,长成一棵会唱歌的金苹果树。

第2篇: 朗读者每期嘉宾的故事

《朗读者》第六期主题词及嘉宾名单

  在不知不觉中,董卿的《朗读者》已经伴随了我们六个星期了。第六期的主题词是眼泪,眼泪不只是因为悲恸,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感动。眼泪的味道是五味杂陈的,不同的是每次只有一种主味,或酸或甜或苦或辣或咸。每一次的落泪,背后都有着一个故事,眼泪多数是真实的,但不要忘了还有虚假的眼泪。眼泪是水,代表了一种感情。水约占人的70%,男性比女性多,年轻人比年长者多。奇怪的是女性比男性爱哭,年长者比年轻人爱哭,小孩子好像总爱哭。只要人活着,就会留下眼泪,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直至生命的消逝。

  陆川的眼泪为可可西里而流

  xx年的纪录片《可可西里》,至今备受好评。这是导演陆川率领100多人进入可可西里的无人区,用两年的时间才将屠杀和保护藏羚羊的情节记录下来。2016年的自然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火爆社交媒体,背后的陆川同样付出了难忘的艰辛劳动。陆川有言:“可可西里不相信眼泪。”在《可可西里》的拍摄中,陆川经历了一次生死,失去了一个伙伴,流下了痛苦的眼泪。陆川朗读的是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献给可可西里的生灵。“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陆川的朗读,不是看着文本,而是全程背诵,可见可可西里上的神圣而又脆弱生命已深入了他的血液。

  斯琴高娃的眼泪为母亲而流

  演员斯琴高娃,14岁登台,已纵横影坛50余年,塑造了无数母亲形象。斯琴高娃说,戏中很多的母亲角色,其中大部分都有自己母亲的影子。母亲是个刚强的女人,不轻易落泪,却在面对孩子的事时总是泪眼朦胧。在斯琴高娃的心中,母亲对她的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斯琴高娃朗读的是贾平凹的《写给母亲》,献给挚爱的母亲吴云。无论走得再远,永远有个人惦记着你,那就是母亲。“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每每想起阴阳两隔的母亲,斯琴高娃就忍不住热泪盈眶,长声哭泣,现场更是一片哭声。

  丁一舟和赖敏的眼泪为爱情而流

  赖敏患有“小脑共济失调症”,俗称“企鹅病”。她在丈夫丁一舟的陪伴下为爱行走,在漫漫的旅途中谱写了真爱的赞歌。几个月前,赖敏怀孕了。这个原本是高兴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却变成了难题。家族遗传的病魔,让他们喜忧参半,若是不能成功地治疗,就只能含泪割舍腹中的胎儿丁路遥。赖敏早早就给未出生的孩子写下了一封信,“我想每天吃完饭陪你一起散散步。”赖敏朗读的是三毛的《你是我不及的梦》,献给深爱的丈夫丁一舟。“毕竟,就算是一小束吧,也是他的爱情。”丁一舟和赖敏在有限的时光内一路陪伴,让“我爱你”三个字变得弥足珍贵。我们衷心祝愿丁路遥能够健健康康地来到爸爸妈妈的身边。

  张家敏的眼泪为乳腺癌姐妹而流

  张家敏第一次乳腺癌手术后,无法面对自己残缺的身体。除了体肤之痛,更多的是精神与心灵的煎熬。在一番的阵痛后,张家敏艰难地走出来了。面对猝不及防的考验,张家敏没有低下头,而是选择了和更多的姐妹们在一起,为抗击乳腺癌而努力。张家敏先是公开了自己的家庭电话,为患病的姐妹们提供倾诉热线;后又和姐妹们成立了粉红丝带志愿服务队,为更多抗癌的姐妹们提供帮助。张家敏朗读的是泰戈尔的《生如夏花》,献给所有抗击乳腺癌的姐妹。“我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如今78岁的张家敏一直行进在乳腺癌防治宣传的道路上。

  张鲁新的眼泪为青藏铁路而流

  冻土科学家张鲁新,被称为“不哭的男人”。有一次,他和同事外出勘察地貌迷了路,把生命寄托在三根即将燃尽的火柴,那时他流下了庆幸的眼泪。张鲁新把毕生的精力和汗水,献给了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流下了“生死、悔恨、圆梦”之泪。张鲁新的学生们朗读塞缪尔·乌尔曼的《青春》,献给自己的老师。将自己的年华奉献给冻土科研研究,看着青藏铁路从无到有,这是青春的见证。张鲁新和全场观众共同朗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相关热词搜索: 每期 朗读 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