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地理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共 80.0 分)
1. “阳光动力 2 号”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2015年 3 月 9 日驾驶员驾驶着“阳光动力 2 号”从阿布扎比出发,经过十段航程试飞,于 2016年 7 月 6 日顺利返航。读图,完成 1~3 题。
此次航线(
)
A. 跨越七大洲 B. 穿越南北半球 C. 途经地球五带 D. 横跨过太平洋 2. “阳光动力 2 号”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2015年 3 月 9 日驾驶员驾驶着“阳光动力 2 号”从阿布扎比出发,经过十段航程试飞,于 2016年 7 月 6 日顺利返航。读图,完成 1~3 题。
通过此次航行,可以说明(
)
A. 地球是个球体 B. 地球不停运动 C. 海陆不断变迁 D. 四季周而复始
第 2 页,共 43 页 3. “阳光动力 2 号”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2015年 3 月 9 日驾驶员驾驶着“阳光动力 2 号”从阿布扎比出发,经过十段航程试飞,于 2016年 7 月 6 日顺利返航。读图,完成 1~3 题。
新能源一般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的可再生能源。除太阳能以外,新能源还包括(
)
①石油 ②风能 ③煤炭 ④地热能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4. 看极光需要三个最基本的条件“近极地、天气晴、夜够黑”。某天,北京的小明看到小红发的朋友圈“极夜来临,向北望去,极光如彩”。读图,完成 4~6 题。
根据看极光的基本条件判断,小红拍照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5. 看极光需要三个最基本的条件“近极地、天气晴、夜够黑”。某天,北京的小明看到小红发的朋友圈“极夜来临,向北望去,极光如彩”。读图,完成 4~6 题。
小红拍摄极光的时间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6. 看极光需要三个最基本的条件“近极地、天气晴、夜够黑”。某天,北京的小明看到小红发的朋友圈“极夜来临,向北望去,极光如彩”。读图,完成 4~6 题。
看到此时北京的景色,小明想用一句古诗回复小红,最适合的是(
)
A. 正值万株红叶满 B. 小荷才露尖尖角 C. 雪晴云淡日光寒 D. 夜热依然午热同 7. 某小组选择了北京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南锣鼓巷作为实践活动考察地。实地走访后,他们发现南锣鼓巷主街是南北走向,东西各有 8条胡同,从主巷向西可以到达地安门外大街,往东是交道口南大街。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据说以前在南锣鼓巷的最北处有两眼古井,恰好就成了这条蜈蚣的两只眼睛。结合实地考察,他们手绘了一幅“南锣鼓巷导览图”。读图,完成 7~10 题。
第 4 页,共 43 页
绘图同学想在图中标出传说中街区最北处的古井,选择了甲乙丙丁四个位置,最有可能的是(
)
A. 甲地附近 B. 乙地附近 C. 丙地附近 D. 丁地附近 8. 某小组选择了北京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南锣鼓巷作为实践活动考察地。实地走访后,他们发现南锣鼓巷主街是南北走向,东西各有 8条胡同,从主巷向西可以到达地安门外大街,往东是交道口南大街。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据说以前在南锣鼓巷的最北处有两眼古井,恰好就成了这条蜈蚣的两只眼睛。结合实地考察,他们手绘了一幅“南锣鼓巷导览图”。读图,完成 7~10 题。
该小组准备在导览图中搭配一幅能反映老北京传统民居的简画,最符合的是(
)
A.
B.
C.
D.
9. 某小组选择了北京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南锣鼓巷作为实践活动考察地。实地走访后,他们发现南锣鼓巷主街是南北走向,东西各有 8条胡同,从主巷向西可以到达地安门外大街,往东是交道口南大街。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据说以前在南锣鼓巷的最北处有两眼古井,恰好就成了这条蜈蚣的两只眼睛。结合实地考察,他们手绘了一幅“南锣鼓巷导览图”。读图,完成 7~10 题。
根据“南锣鼓巷导览图”,可以帮助其他前往南锣鼓巷进行实地考察的小组(
)
A. 计算到古井的距离有多远 B. 读出南锣鼓巷的海拔有多高 C. 设计寻找古井位置的路线 D. 查找出行当天的游客数量 10. 某小组选择了北京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南锣鼓巷作为实践活动考察地。实地走访后,他们发现南锣鼓巷主街是南北走向,东西各有 8条胡同,从主巷向西可以到达地安门外大街,往东是交道口南大街。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据说以前在南锣鼓巷的最北处有两眼古井,恰好就成了这条蜈蚣的两只眼睛。结合实地考察,他们手绘了一幅“南锣鼓巷导览图”。读图,完成 7~10 题。
第 6 页,共 43 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南锣鼓巷的历史文化风貌,正确的做法是(
)
A. 扩宽胡同变为停车场 B. 拆旧建新,接轨国际风格 C. 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 D. 限制客流,逐步减少商业化 11. 门头沟区爨底下村是传统古村落。如图是该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 11~14 题。
登高才能望远,拍摄爨底下村的村庄全貌,最佳拍摄地点是(
)
A. A点附近 B. B 点附近 C. D点附近 D. E 点附近 12. 门头沟区爨底下村是传统古村落。如图是该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 11~14 题。
爨底下村(
)
A. 村庄所在地的海拔比周围高 B. 公路沿鞍部南北延伸 C. 气候条件限制当地交通发展 D. 聚落形成受地形影响大 13. 门头沟区爨底下村是传统古村落。如图是该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 11~14 题。
在爨底下村,能见到大片的(
)
A. 水稻田 B. 橡胶林 C. 核桃树 D. 鱼塘 14. 门头沟区爨底下村是传统古村落。如图是该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 11~14 题。
第 8 页,共 43 页
如图所示区域,在夏季要特别注意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A. 地震 B. 台风 C. 寒潮 D. 泥石流 15. 亚洲象一般栖息于热带地区,目前仅分布在我国云南省西南地区。由于毛少易生皮肤病,需要经常洗澡或泥浴,常生活在海拔 1000 米以下的沟谷、河边、丛林等地带。但历史上,亚洲象生存北界可以达北纬 41°.读图 1“中国行政区划图”,完成 15~17 题。
在黄河流经的某省,曾出土过大量的象骨化石和带有大象图案的文物(如图 2),有学者认为,该省曾经是亚洲象的生活地区。结合亚洲象的习性特点,图 2 的文物出土于(
)
A. 黑龙江省 B. 河南省 C. 台湾省 D. 青海省 16. 亚洲象一般栖息于热带地区,目前仅分布在我国云南省西南地区。由于毛少易生皮肤病,需要经常洗澡或泥浴,常生活在海拔 1000 米以下的沟谷、河边、丛林等地带。但历史上,亚洲象生存北界可以达北纬 41°.读图 1“中国行政区划图”,完成 15~17 题。
图 2 的文物,距今至少有 2500 多年历史。与现在比,2500 年前该省气候特征最有可能是(
)
①年平均气温高 ②年平均气温低 ③年降水量多 ④年降水量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7. 亚洲象一般栖息于热带地区,目前仅分布在我国云南省西南地区。由于毛少易生皮肤病,需要经常洗澡或泥浴,常生活在海拔 1000 米以下的沟谷、河边、丛林等地带。但历史上,亚洲象生存北界可以达北纬 41°.读图 1“中国行政区划图”,完成 15~17 题。
该省传统的饮食习惯(
)
A. 以米制品为主 B. 以面食为主 C. 以肉制品为主 D. 以海产品为主 18. 莲藕原产于印度,习性喜暖,低于 5℃易受冻,整个生长期不可缺水,适宜种植在平原地区的低洼池塘、沼泽等地,目前我国多地均有种植。读图,完成 18~20 题。
第 10 页,共 43 页
莲藕的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9. 莲藕原产于印度,习性喜暖,低于 5℃易受冻,整个生长期不可缺水,适宜种植在平原地区的低洼池塘、沼泽等地,目前我国多地均有种植。读图,完成 18~20 题。
在莲藕集中产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水稻 B. 小麦 C. 青稞 D. 甜菜 20. 莲藕原产于印度,习性喜暖,低于 5℃易受冻,整个生长期不可缺水,适宜种植在平原地区的低洼池塘、沼泽等地,目前我国多地均有种植。读图,完成 18~20 题。
如果要了解某区域是否适合种植莲藕,需要查找该区域的地图资料是(
)
①主要气候类型图 ②人口密度图 ③地形图 ④主要矿产分布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1. 2 月乍暖还寒之时,中国天气网发布了“全国穿衣指南地图”。读图,完成 21~23题。
从“穿衣指南地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
A. 从北向南递减 B. 南北温差大 C. 从西向东递减 D. 东西部气温相同 22. 2 月乍暖还寒之时,中国天气网发布了“全国穿衣指南地图”。读图,完成 21~23题。
第 12 页,共 43 页
黑龙江省和海南省穿衣差异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类型 D. 人类活动 23. 2 月乍暖还寒之时,中国天气网发布了“全国穿衣指南地图”。读图,完成 21~23题。
“寒意仍浓,棉服护身”和“昼暖夜寒,衣服叠穿”的分界线大致接近我国(
)
A. 地势的第一和第二阶梯分界线 B. 400mm等降水量线 C.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D. 一月 0℃等温线 24. 如图是我国 1950 年-2010年每十年人口净增长统计图。读图,完成 24~25 题。
从 1950 年起,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是(
)
A. 人口总量逐年下降 B. 人口总量逐年增长 C. 每十年净增长都在 1亿人以上 D. 人口总量先增加再减少 25. 如图是我国 1950 年-2010年每十年人口净增长统计图。读图,完成 24~25 题。
我国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背景是(
)
A. 人口数量多就业困难 B. 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 C. 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 D. 受教育程度差异 26. 作为一个有 3000 余年历史的城市,北京将成为全球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读图,完成 26~27 题。
现代北京城区与金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古城相比,面积虽不断扩大,但位置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北京城区(
)
A. 河湖密布 B. 地处平原 C. 雨热同季 D. 植被茂密 27. 作为一个有 3000 余年历史的城市,北京将成为全球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读图,完成 26~27 题。
第 14 页,共 43 页
适宜的气候和地形是冬奥会选址的重要条件。北京延庆和张家口崇礼作为冬奥会赛区,两地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①冬季气温低,降雪不易融化 ②冬季多风沙,积雪漫天飞 ③地势平坦 ④地处山地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8.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读图,完成 28~29 题。
亚洲(
)
A. 经纬度跨度大,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B. 绝大部分地处热带,植被种类丰富 C. 面积广阔,与四大洋都相临 D. 受地势影响,所有河流均自西向东流
29.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读图,完成 28~29 题。
从地理位置看,亚洲的文明古国位于(
)
①河流上游 ②河流中下游 ③高原地区 ④平原地区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30. 中国自 2016 年起,每年特定时间段对湄公河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缓解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旱情。读图,完成 30~32题。
除受气候异常的因素影响外,东南亚部分国家发生旱情的主要原因是(
)
A. 年降水量大,且各月降水量均匀 B. 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C. 年降水量大,但时间分配不均匀 D. 降水集中在 11 月到次年 4 月
第 16 页,共 43 页 31. 中国自 2016 年起,每年特定时间段对湄公河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缓解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旱情。读图,完成 30~32题。
我国对湄公河应急补水的时间段是(
)
A. 3-4 月 B. 7-8 月 C. 9-10 月 D. 全年 32. 中国自 2016 年起,每年特定时间段对湄公河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缓解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旱情。读图,完成 30~32题。
东南亚地区适合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是(
)
A. 沙漠骆驼园 B. 冲浪潜水区 C. 高山滑雪场 D. 室外溜冰场 33. 南极“暴风雪的故乡”每年 8 级以上的大风天气有 300 多天,曾观测到极端最大风速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观测到极端最低气温-89.2℃最长的暴风雪时间340天/年,南极地区作为科考宝地,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读图,完成 33~35 题。
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面临的挑战是(
)
①酷寒 ②干燥 ③湿热 ④缺氧 ⑤烈风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⑤ 34. 南极“暴风雪的故乡”每年 8 级以上的大风天气有 300 多天,曾观测到极端最大风速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观测到极端最低气温-89.2℃最长的暴风雪时间340天/年,南极地区作为科考宝地,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读图,完成 33~35 题。
南极地区的动物极少生活在陆地上,大都生活在海洋或沿海地带,而且普遍脂肪层厚、耐黑暗、耐高盐。这些特征主要是适应南极地区的(
)
A. 地形条件 B. 气候特征 C. 河流状况 D. 植物种类 35. 南极“暴风雪的故乡”每年 8 级以上的大风天气有 300 多天,曾观测到极端最大风速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观测到极端最低气温-89.2℃最长的暴风雪时间340天/年,南极地区作为科考宝地,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读图,完成 33~35 题。
第 18 页,共 43 页
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 11 月到次年 2 月 B. 3 月到 5月 C. 6 月到 8月 D. 9 月到 12月 36.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读图,完成 36~37题。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
A. 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 B. 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北部 C. 热带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广 D. 适合发展渔业和林业 37.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读图,完成 36~37题。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
A. 三面临海,全年高温 B. 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 C. 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D. 河流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 38. 土耳其有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古迹。读图,完成 38~40题。
土耳其(
)
A. 地跨亚欧非三大洲 B. 南部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 C. 首都是伊斯坦布尔 D. 境内河湖众多,气候湿热 39. 土耳其有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古迹。读图,完成 38~40题。
第 20 页,共 43 页
“蜂巢屋”用泥土混合茅草筑成,且墙体厚度大。这样的建筑特点是为了(
)
A. 造型美观,便于拆除 B. 应对夏季多雨,利于排水 C. 冬季保暖,夏季隔热 D. 应对全年炎热,保持通风 40. 土耳其有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古迹。读图,完成 38~40题。
暑假到土耳其旅游,最常见的天气状况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0 分)
41.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020 年初,中国举国上下合力抗击疫情,国际社会也向我国提供援助。读图 1、图 2、图 3,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来自上海和广东的首批医疗队,通过______运输方式,以最快的速度驰援湖北。湖北省的简称是______,行政中心武汉市位于图 2 中的______地。
(2)湖北省山地、丘陵、平原兼备,地势呈现的大致特征是______。
(3)武汉又称江城,我国第一大河______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因武汉地处______(地形区),地势低平,河流流速______,适合航运,水陆交通便利。
(4)1956年毛泽东在武汉写下著名诗篇《水调歌头游泳》,其中一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高峡出平湖”指的是当时还在酝酿,如今已经成为现实的三峡水利枢纽。河流流经巫山,产生巨大水能,原因是______。
(5)蒙古国总统是在我国发生疫情后第一位访华的外国元首,蒙古国在前期捐款的基础上又向中方赠送 3 万只羊,表达了蒙古国人民的心意和对我国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读图 3,填写空项,完成框图,归纳蒙古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农业特征。
第 22 页,共 43 页
42. 传唱至今的民歌《好一朵茉莉花》是根据江浙一带的民谣《茉莉花》改编。浙江金华等地曾是茉莉花主要产地,但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和加工基地。读图 1、图 2和表 1,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浙江省金华市气温、降水资料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月均温(℃)
5
7
12
17
22
26
30
29
25
19
14
6
降水量(mm)
70
92
144
167
204
247
120
103
102
60
58
49
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气温、降水资料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月均温(℃)
13
15
19
24
27
29
30
29
28
25
20
15
降水量(mm)
30
30
52
58
134
165
177
127
80
39
29
17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______海,是我国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除了汉族外,还有 11 个少数民族世代在此生活。与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不相符的是______。(单项选择)
A.大散居 B.小聚居 C.界线分明 D.交错杂居 (2)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一半以上的地区海拔超过 500 米,地形以______为主,耕地面积______(大/小),当地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千百年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农田景观是______。(单项选择)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我国茉莉花主产区由东南沿海江浙等地逐渐向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横县转移。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一般在 25℃左右育花,28℃至 33℃成蕾开花,10℃以下进入休眠生长缓慢,此时需移至室内,否则会影响第二年发芽;5℃以下枝条会受冻死亡。
(3)浙江与广西两地在气候特征、河湖状况等方面具有相似的特点。气温特征是冬季______,夏季______,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季节,属于______(气候类型)。两地多河湖,河湖水量______(多/少),冬季______(有/无)结冰期。
(4)浙江与广西两地都适宜种植茉莉花。但受气候条件影响,横县茉莉花的开花时间比浙江金华地区______(早/晚),花谢时间晚,花期更______(长/短),种植条件有利。
(5)浙江金华地区茉莉花种植以盆栽为主,冬季需要挪到室内,种植成本较高,产量逐渐减少;广西横县的茉莉花几乎都是在露天田野种植,可以自然越冬。浙江金华茉莉花能否改为露天种植?理由是______。
第 24 页,共 43 页 (6)除了茉莉花产地的“西移”,横县还抓住“东糖西移”的机遇,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大量发展______(糖料作物)种植,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糖业基地之一。
43. 北美和北美洲是两个不同的地理区域。由于北美与欧洲在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相似,北美又有“第二欧洲”的别称。读图 1、图 2,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北美位于美洲北部,通常指的是美国、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等地区。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美加两国都属于______国家,经济实力雄厚。
(2)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区域的地势起伏特点。符合沿北纬 40°,北美地势起伏特点的是______。(单项选择)
(3)北美临三大洋,来自______(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的气流更容易进入大陆内部,试说明理由______。北美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地处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多______。
(4)美国的饮食习惯和欧洲类似,都是以乳制品和肉制品为主,美国发展乳畜业的条件优越。结合美国自然、社会条件特征,选择正确的选项,将框图中所缺内容补全。
A.临近大西洋 B.气候湿冷
C.交通便利 D.适合牧草生长
44. 成语“泾渭分明”源自《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由于含沙量不同,泾河渭河在汇合处,会出现一清一浊、互不相融的景观,常用来比喻界线清楚或是非分明。但泾渭清浊是在不断变化的,甚至“泾渭分明”的现象在某些时候都已经不明显了。读图,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渭河、泾河都属于黄河水系,两条河汇合后在黄河______(上游/中游/下游)地区注入干流,这个地区也是我国______(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渭河流域号称“八百里秦川”,农产品丰富,自古就是农业发达地区之一。除了地势平坦外,渭河流域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双项选择)
A.灌溉水源充足 B.有肥沃的黑土 C.劳动力充足 D.雨热同期 (3)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全程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历史早期由于植被覆盖率高,泾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并不突出;但随着人类活动加剧,过度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黄土高原出现了严重的______(环境问题),地表变得支
第 26 页,共 43 页 离破碎、千沟万壑,泾河含沙量经历了由______(大/小)变______(大/小)的过程。相同的环境问题也导致了渭河含沙量增大,河水变浑浊。治理泾河、渭河流域环境问题的合理措施是______。(单项选择)
A.依靠科技力量,改变土质特点 B.增加牲畜数量,大力发展畜牧业 C.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D.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4)泾河、渭河在汛期泥沙含量明显增多。每年从春季开始,泾河、渭河的水量逐渐增多,但主汛期一般是在______(季节)。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知,此次航线穿越亚洲、非洲、北美洲、欧洲四大洲,只在北半球,途经北温带和热带,横跨过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故选项 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地球上的陆地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七个大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四个大洋,大洋之间彼此相通。
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23.5°N~23.5°S为热带地区,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本题考查了世界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结合图示记忆解答此题。
2. 【答案】A
【解析】解: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自地球表面某点出发一直向西(或向东)航行可以回到原点。驾驶员驾驶着“阳光动力 2号”从阿布扎比出发,经过十段航程试飞,并顺利返航,通过此次航行,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A。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要理解记忆,属于基础题。
3. 【答案】B
【解析】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 14 种:太阳能、地热能、风力、潮汐能、波浪能、海洋能、薪柴、木炭、生物能、畜力、油页岩、焦油砂、泥炭和水力,故选项 B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 1978 年 12 月 20 日第三十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 148号决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 14种:太阳能、地热能、风力、潮汐能、波浪能、海洋能、薪柴、木炭、生
第 28 页,共 43 页 物能、畜力、油页岩、焦油砂、泥炭和水力。除油页岩、焦油砂和泥炭是非常规矿物能源外,其它 11 种都属可再生能源。
考查了对主要的新能源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以选择题形式出题。
4. 【答案】A
【解析】解:依据题干信息“极夜来临,向北望去,极光如彩”和看极光的基本条件,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北极圈上,向北望去可以看到极光现象。由此可判定,小红拍照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甲地。
故选:A。
极光是出现于星球的高磁纬地区上空,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
本题考查极光的相关知识,在把握看极光的条件及极光出现的范围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
5. 【答案】D
【解析】解:由题干提供的材料可知,看极光需要三个最基本的条件“近极地、天气晴、夜够黑”,因此北半球处于冬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能够看到极光;故选项 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 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为 12月 22 日前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的变化、极地出现的极昼极夜现象,结合图示记忆解答。
6. 【答案】C
【解析】解:选项 A描述的是北京秋季的景观,B 描述的是春季景观,C 描述的是冬季景观,D 描述的是夏季景观。北京的小明看到小红发的朋友圈“极夜来临,向北望去,极光如彩”,此时是北京冬季的景观,所以小明想用一句古诗回复小红,最适合的是 C。
故选:C。
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北京属于冬季,此时昼短夜长。
本题考查北京不同季节的景观,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题干中的信息得出北京的季节,在此基础上解答即可。
7. 【答案】A
【解析】解:读题干“南锣鼓巷主街是南北走向,东西各有 8 条胡同,从主巷向西可以到达地安门外大街,往东是交道口南大街”可知,此图可以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传说中街区最北处的古井应在甲地附近。
故选:A。
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的好习惯。通过认真阅读材料获取有用信息解答此题。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图文资料获取提炼地理信息的能力,属于生活应用类试题。
8. 【答案】B
【解析】解: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方式,辽代时已初成规划,经金、元,至明、清,逐步完善,结尾变成北京最有特色的寓居方式。故 B 图四合院是最能反映北京传统民居的简画。高脚屋是东南亚等湿热气候区的传统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土楼主要是福建省部分地区的传统民居。
故选:B。
结合图片来看,ABCD 分别是高脚屋、四合院、窑洞、土楼,依据不同民居所分布的地区来解答此题。
考查部分地区的传统民居,结合图示分析解答即可,题目常见,难度不大。
9. 【答案】C
【解析】解: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根据“南锣鼓巷导览图”,可以帮助其他前往南锣鼓巷进行实地考察的小组设计寻找古井位置的路线;图中没有比例尺、地势高低数据及游客数量的信息,ABD 无法计算,故选项 C 符合题意。
故选:C。
我们要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如:查找世界国家和地区的位置,选择世界政区图;查找旅游景点的位置,选择旅游图;查找地形的分布,选择地形图;查找气候类型分布,选择气候图;查找工业的分布,选择工业图等。
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学生需要认真读图,从中提取解题信息,分析解答。
第 30 页,共 43 页 10. 【答案】D
【解析】解:结合题干信息“保护历史文化风貌”结合选项分析,D 符合题意,“限制客流,逐步减少商业化”有利于保护南锣鼓巷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文化遗产,发挥历史文化价值。D符合题意;ABC 都与“更好地保护南锣鼓巷的历史文化风貌”的要求不符。
故选:D。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本题考查保护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1. 【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受山脊的阻挡,A点不能拍摄到村庄全貌;B 海拔较低且有山脊阻挡,不能拍摄村庄全貌;C 点海拔低,不能拍摄村庄全貌;D点海拔高,且前方无阻挡,可以拍摄村庄全貌;E 点海拔高,但受山脊阻挡,不能拍摄村庄全貌。
故选:C。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要想从一地看到另一地,两地之间必须是通透的,不能有山脊或山峰等阻挡。要想从一地看到另一地的全貌,还必须一地的海拔高于另一地。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要想从一地看到另一地全貌所具备的条件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2. 【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知,村庄所在地的海拔比周围低;故 A错误。
图中没有指向标,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公路沿鞍部西北-东南延伸;故 B 错误。
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不会限制当地交通发展;故 C 错误。
聚落的形成受地形的影响大;故 D正确,根据题意。
故选:D。
等高线地形图中,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在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方向的判读、影响聚落形成的条件,结合图示理解解答此题。, 13. 【答案】D
【解析】解:爨底下村注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这里引水修塘,随坡开田,在该地能见到大片的鱼塘。
故选:D。
爨底下村尊奉“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应用古代“风水理论”选址定位,确定土地使用的分布及安排,注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以充分发挥自然地利潜力和生态环境条件,与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相结合,依山就势,筑宅建院,引水修塘,随坡开田。
该题考查爨底下村的地理状况,结合该地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解答。
14. 【答案】D
【解析】解: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和数值可知,该地区为山区,周边地势起伏较大,又因为该地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
故选:D。
爨底下村,又名川底下村,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下辖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京西斋堂西北狭谷中部,距京 90 公里,海拔 650 米,村域面积 5.33 平方公里。
本题考查图示区域在夏季要特别注意防范的自然灾害,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信息解答,此题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15. 【答案】C
【解析】解:黑龙江省和河南省主要位于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台湾省被北回归线穿过,该省区的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青海省位于青藏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亚洲象一般栖息于热带地区,所以说图 2 的文物出土于台湾省。
故选:C。
题干中描述:亚洲象一般栖息于热带地区。据不同省区的气候类型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我国不同省区的气候类型,读图解答即可。
第 32 页,共 43 页 16. 【答案】A
【解析】解:读题干可知,亚洲象一般栖息于热带地区,由于毛少易生皮肤病,需要经常洗澡或泥浴,但历史上,亚洲象生存北界可以达北纬 41°,现在,我国北纬 41°地区为北温带,说明与现在比,2500 年前该地的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多。
故选:A。
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此外,由于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考查我国的气候特点和学生从试题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要理解记忆。
17. 【答案】A
【解析】解: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该省区的传统饮食习惯以米饭为主。云南省位于内陆地区,海产品不丰富;云南省畜牧不发达,饮食不以肉制品为主。
故选:A。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内陆地区,该省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云南省的气候类型,理解解答即可。
18. 【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知,莲藕的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故选:B。
莲藕在我国南方水乡种植广泛,根据生长环境差异分为田藕(种在水田里))和塘藕(种在深水塘里),其中塘藕比田藕的淀粉含量要高。
该题考查莲藕分布的地区,结合图示得出结论。
19. 【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莲藕集中产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故选:A。
南方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全国重要的水稻、油菜、生猪、柑橘、茶叶、棉花、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
区。
该题考查莲藕集中产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20. 【答案】C
【解析】解: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有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等;如果要了解某区域是否适合种植莲藕,需要查找该区域的地图资料是主要气候类型图、地形图等,故选项 C 符合题意。
故选:C。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理解各类地图的用途是答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21. 【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得,我国南方地区春意渐浓,轻装上阵,此时南方地区气温较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穿的衣服越来越厚。故从“穿衣指南地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大,自南向北气温递减,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气温不相同。
故选:B。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所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
22. 【答案】A
【解析】解:2 月正值我国冬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北端的省份,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端的省份,由于两地纬度位置,造成两地气温差异大,使得两地的穿衣差异也很大,故 A正确。
故选:A。
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 50 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本题考查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理解解答即可即可。
第 34 页,共 43 页 23. 【答案】D
【解析】解: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故A错误;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故 B 错误;
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故 C 错误;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1 月份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故 D正确。
故选:D。
读图可得,“寒意仍浓,棉服护身”和“昼暖夜寒,衣服叠穿”的分界线即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图例得出其分界线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解答即可。
24. 【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知,1950-2010年,我国每十年人口净增长都为正数,有的在 1 亿以上,有的在 1 亿以下,人口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
故选: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增长快。
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从图中获取有用数据是答题的基础。
25. 【答案】C
【解析】解:2015 年 10月 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的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故选:C。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和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26. 【答案】B
【解析】解:现代北京城区与金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古城相比,面积虽不断扩大,但位置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北京城区地处华北平原,该平原属于冲积平原。华北平原又叫黄淮海平原。
故选:B。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边缘,西部太行山,北部燕山,背靠群山,水资源短缺;北京位于北方地区,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本题考查北京的面积变化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北京所处的地形区名称,在此基础上解答即可。
27. 【答案】C
【解析】解:北京延庆和张家口崇礼作为冬奥会赛区,两地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冬季气温低、降雪不易融化,地处山地,有利于冬奥会的一些雪上项目进行比赛。
故选:C。
崇礼和延庆位于北京市的西北部,该地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为主,以此分析来解答此题。
考查北京延庆和崇礼的自然特征,结合该地的气候以及地形解答即可。
28. 【答案】A
【解析】解:亚洲经纬度跨度大,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故 A正确;
亚洲主要位于北温带,故 B 错误;
亚洲不濒临大西洋,故 C 错误;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大河大多自中部流向四周,故 D错误。
故选:A。
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经纬度跨度大。亚洲北部被北极圈穿过,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本题考查亚洲的位置特点及亚洲的地势特点与河流流向,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29. 【答案】A
第 36 页,共 43 页 【解析】解:亚洲的文明古国主要是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中国,结合图示来看,三个区域都靠近河流的中下游地区,且都属于平原。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古印度位于印度河流域;古中国位于黄河流域。
故选:A。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位于亚洲的文明古国有古中国、古印度和古巴比伦(现在伊拉克),以此分析来解答此题。
考查亚洲文明古国的分布地区,结合图示辨认出不同的河流解答即可。
30. 【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中所示的是东南亚的中南半岛,该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该气候的特点为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易造成旱涝灾害。故选项 C 符合题意。
故选:C。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年季变化大,易形干旱和洪涝灾害。
本题考查东南亚部分国家发生旱情的主要原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中南半岛上的气候类型及特点,读图理解解答。
31. 【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每年的 6~10 月为雨季,11 月~次年的 5 月为旱季,在旱季我国对湄公河应急补水;故选项 A符合题意。
故选:A。
(1)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2)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分为旱季和雨季。每年 11月到次年 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 月到 10 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32. 【答案】B
【解析】解:东南亚没有沙漠景观,不适合开发沙漠骆驼园;
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气候,适合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是冲浪潜水区;
东南亚地区冬季气温都在 0℃以上,不适合开发高山滑雪场和室外溜冰场。
故选:B。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东南亚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此题考查的是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开发,结合教材解答即可。
33. 【答案】D
【解析】解:南极地区主要属于冰原气候,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面临的挑战是酷寒、干燥、烈风。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气温最低、风速最大、降水最少的地区。
故选:D。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 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熟记南极地区的气温、降水及风速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牢记即可。
34. 【答案】B
【解析】解:南极地区的动物极少生活在陆地上,大都生活在海洋或沿海地带,而且普遍脂肪层厚、耐黑暗、耐高盐。这些特征主要是适应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南极地区气候酷寒,有极昼极夜现象,且降水稀少。
故选:B。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 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极地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气候与动物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第 38 页,共 43 页 35. 【答案】A
【解析】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 11 月至次年的 2 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此时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
故选:A。
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 11 月至次年的2 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考察时间,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南极地区的暖季,理解解答即可。
36. 【答案】D
【解析】解:世界黑种人的故乡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所处的纬度较高,不具备种植热带农作物的条件;故ABC 错误;D正确,林业、水力发电、铁矿开采、渔业、造船业和航运业,均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富有特色的传统经济部门。
故选:D。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其濒临波罗的海、挪威海及北欧巴伦支海,与俄罗斯和芬兰北部接壤,北至芬兰。
该题考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工业部门,理解记忆。
37. 【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被北极圈穿过,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故 A错误;
据图中高度表可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500 米以上,该半岛地形以山地为主,故 B 错误;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河流多东西流向,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故 C 正确;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注入波罗的海,故 D错误。
故选:C。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两个国家即西部的挪威和南边的瑞典,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横亘于两个国家之间,整个半岛长 1850 千米,面积 75 万平方千米,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半岛西部属山地,西部沿岸陡峭,多岛屿和峡湾;东、南部地势较平整,半岛的气候属温带气候,其北端严寒。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特点、河流特点及位置和气候特点,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的信息理解解答,牢记即可。
38. 【答案】B
【解析】解:土耳其地跨亚欧两大洲;
土耳其南部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
土耳其首都是安卡拉;
土耳其境内气候干旱,河湖较少。
故选:B。
土耳其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与希腊以及保加利亚接壤,东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战略意义极为重要,是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土耳其的气候类型变化很大。东南部较干旱,中部安纳托利亚高原比较凉爽。一般来说,土耳其的夏季长,气温高,降雨少;冬季寒冷,寒流带来了降雪和冷雨。
考查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气候、首都和河流,读图解答即可。
39. 【答案】C
【解析】解:“蜂巢屋”一般由 3至 4 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土塔状建筑主体用规则的多边形土坯砌成,站在屋内仰望,仿佛置身于蜂窝中。土耳其主要属于地中海气候。独特的“蜂巢屋”充分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降低夏季室内的温度,冬季保暖,抵御雨水的侵蚀。
故选:C。
聚落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者都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乡村聚落更能体现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主要考查了对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难度不大,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40. 【答案】A
【解析】解:土耳其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暑假到土耳其旅游,最常见的天气状况是晴天;故选项 A正确,符合题意。...
相关热词搜索: 门头沟区 北京市 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