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甘肃光伏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样例范文

时间:2021-10-28 11:28:03 来源:网友投稿

 甘肃光伏材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机构

 报告说明

 随着国家对智能微电网政策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以及电力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智能微电网将会迎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以分布式光伏电站为基础的智能微电网,可以充分利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对用电客户的渗透,扩大智能微电网的用户基础,从而推动智能微电网的建设和发展。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21565.34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8957.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7.91%;建设期利息 367.5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0%;流动资金 2240.0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0.39%。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626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50196.55 万元,净利润 7542.57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2.37%,财务净现值 3004.01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5.03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综合判断,我省“十三五”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依据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和进入新阶段的发展任务,准确把握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增速转变、动力源头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区位观念由偏远内陆向开放前沿转变、机遇政策由多重叠加向加速释放转变、资源开发由存量优势向集约利用转变、环境条件由基础薄弱向加快完善转变、发展层次由传统经济向新兴产业转变、整体形象由落后状态向后发优势转变的趋势特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趋利避害、主动作为,在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在发展动力上实现新转换,在化解矛盾上打开新局面,在补齐短板上取得新进展,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甘肃精神,弘扬“铁人”精神、“南梁”精神,带领和团结全省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报告深入进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工程选址、工艺技术方案和主要设备方案、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环境影响问题、项目建成投产及生产经营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计划、所需投资进行详细估算、融资分析、财务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综合评价等。

 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概论

 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

 市场分析

 第四章

 产品方案

 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

 第六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 案

 第七章

 原辅材料供应

 第八章

 技术方案分析

 第九章

 项目环境保护

 第十章

 劳动安全评价

 第十一章

 节能可行性分析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

 第十三章

 项目规划进度

 第十四章

 投资方案

 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

 第十六章

 招标方案

 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评估

 第十八章

 项目综合评价说明

 第十九章

 附表

  附表 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 2: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

 附表 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附表 4: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 5:总投资估算表

 附表 6: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附表 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 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 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第一章

 项目概论

  一、项目名称及投资人

 (一)项目名称

 甘肃光伏材料项目

 (二)项目投资人

 xx 有限公司

 (三)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待定)。

 二、编制原则

 按照“保证生产,简化辅助”的原则进行设计,尽量减少用地、节约资金。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辅助、服务设施及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和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使生产中的排放物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和规定,重视安全与工业卫生使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中国制造 2025》;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4、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等。

 四、编制范围及内容

 本报告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概况、市场需求预测和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计划、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对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和准确的依据。

 五、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光伏产品的单位成本已明显的降低。这更加速了光伏产品的普及。结合上述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产业升级的正面效应,未来光伏产业将从当前产品生产、电站开发建设等相对分割的市场业态,逐渐过渡到业务的复合化,即对包括原料初加工、元器件生产、电站开发与并网方案设计、场地资源储备与整合、后期运营维护管理等在内的产业要素进行资源整合,并最终向用户或开发业主交付太阳能综合利用解决方案。

 光伏产业的行业供求主要通过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进行传导。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既定战略方向决定了我国对于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将持续推进,未来市场对于光伏电站及光伏产品等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光伏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先后经历了“产品供不应求—产能严重过剩—经产业整合后整体复苏”的产业周期,当前市场供求整体相对平稳。未来行业供求将会在国家政策扶持、外部市场回暖、供给侧改革及产业结构转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整体保持平稳。

 综合判断,我省“十三五”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依据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和进入新阶段的发展任务,准确把握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增速转变、动力源头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区位观念由偏远内陆向开放前沿转变、机遇政策由多重叠加向加速释放转变、资源开发由存量优势向集约利用转变、环境条件由基础薄弱向加快完善转变、发展层次由传统经济向新兴产业转变、整体形象由落后状态向后发优势转变的趋势特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趋利避害、主动作为,在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在发展动力上实现新转换,在化解矛盾上打开新局面,在补齐短板上取得新进展,发扬“人一之、

 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甘肃精神,弘扬“铁人”精神、“南梁”精神,带领和团结全省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六、结论分析

 (一)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待定),占地面积约 81.96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光伏材料 50000 套的生产能力。

 (三)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24 个月。

 (四)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21565.34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8957.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7.91%;建设期利息 367.5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0%;流动资金 2240.0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0.39%。

 (五)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21565.34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 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4065.34 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 7500.00 万元。

 (六)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62600.00 万元(含税)。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50196.55 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7542.57 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2.37%。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03 年(含建设期 24 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8234.25 万元(产值)。

 (七)社会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54639.95

 约 81.96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60650.34

 容积率 1.11

 1.2

 基底面积

 ㎡

 34423.17

 建筑系数 63.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206.49

  1.4

 基底面积

 ㎡

 34423.17

  2

 总投资

 万元

 21565.34

  2.1

 建设投资

 万元

 18957.78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5258.95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3259.97

  2.1.3

 预备费

 万元

 438.86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367.51

  2.3

 流动资金

  2240.05

  3

 资金筹措

 万元

 21565.34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4065.34

  3.2

 银行贷款

 万元

 75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626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50196.55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0056.76

 ""

 7

 净利润

 万元

 7542.57

 ""

 8

 所得税

 万元

 2514.19

 ""

 9

 增值税

 万元

 2173.40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346.69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7034.28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7106.45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8234.25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03

 含建设期 24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2.37%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3004.01

 所得税后

 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

  一、行业背景分析

 1、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本行业的下游行业依据最终光伏电站发电所生产的电力直接去向的不同,分为两大类:所发电力用以并网售电的部分,其下游行业为电网运营商;所发电力由电站业主自用的部分,其下游行业为该用电业主,即太阳能发电的直接终端用电客户。由于电力向电网销售的最终流向也是终端用电客户,因此,太阳能发电的下游行业可统一认定为电力终端用电客户。

 2、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

 行业上游发展状况对本行业的影响直接体现在行业整体生产成本上。上游硅矿石/砂采选及非金属半导体粗加工行业的产能直接影响光伏产业的原料供应;上游产业的整体成本上升,产能下降,则光伏产业的原料紧缺,原料采购成本上升,导致行业整体成本上升。若最终传导到光伏产业的发电端,成本高晶体硅料生产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光伏组件生产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开发、建设及并网等电站运营及维护于电价收入(包含政府补贴部分),则行业整体陷

 入亏损,光伏产业发展受到高成本的阻碍;反之上游产能扩张,产品供应充足,则光伏产业整体成本下降,利润率上升,有利于行业发展。

 行业下游发展状况对本行业的影响直接体现在行业产品及服务的最终销售上。行业下游的终端用电客户发展状况持续低迷,则对于光伏发电直接需求或整体电力需求降低,传导到光伏发电端则体现为电站发电消纳程度降低,电站发电开工率下降,并进一步传导到太阳能电池片或光伏组件、硅片等产品销售端,导致光伏产品整体需求量降低;反之,若下游用电需求持续上升,对太阳能发电直接用电需求以及电网运营商对各光伏电站购电需求持续增长,向上传导至光伏电站即体现为发电开工率上升,甚至对于电站开发建设需求上升,并最终传导至光伏产品的生产端,促进光伏产品的生产、销售。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无论在未来用户直接消费方面还是在电网运营商采购上,光伏发电都将成为下游行业的优先消费选择之一。特别在当前东部沿海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不断得到普及的背景下,未来市场对于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的状态。同时,经过近几年上游晶体硅原料粗加工产能的充分释放及合理整合,上游的成本将长期处于下降通道中,因此未来行业上下游的运行都将有利于光伏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光伏发电技术的开发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随着全球能源形势趋紧,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能源替代方式,于近年迅速发展,并首先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在国际市场和国内产业政策的拉动下,我国的光伏产业逐渐兴起,并迅速成为后起之秀,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光伏企业,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光伏发电产业链主要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电站等五个主要环节。行业属于分布式光伏行业,主营业务主要涉及分布式光伏开发及服务、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营以及硅片等光伏产品的研发制造。

 (1)硅片

 硅片分为太阳能级硅片和电子级硅片,分别用于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电子产品制造。我国硅片企业主要以生产太阳能级硅片为主。硅片按照材料结构可分为单晶硅片和多晶硅片。硅片企业利用单晶硅生长炉生产单晶硅棒,利用多晶硅铸锭炉生产多晶硅锭,再将其切割成单晶硅片或者多晶硅片,最终用于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生产。多晶硅片由于制造工艺整体较单晶简单,价格低廉,一直是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的主流选择。近两年,单晶硅片和多晶硅片的成本差距逐步缩小,单晶硅片的市场份额也开始呈上升趋势。价格方面,随着硅片

 制造技术和工艺不断进步,硅片的价格不断下降,这在较大程度的降低了光伏行业的发电成本,促进了光伏行业的发展。

 (2)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硅片是组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包括单晶硅(sc-Si)电池和多晶硅(mc-Si)电池两种;另一类是薄膜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最为成熟、转换效率较高、使用寿命较长、设备投资较低、原料资源非常丰富,因此长期占据了太阳能电池主要的市场份额。随着技术的进步,太阳能电池产品质量也在逐年提升,尤其是在转换效率方面增长较快,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单晶和多晶产业化光电转化效率分别达到 19.8%和 18.5%。光伏组件是多个单体太阳能电池互联封装后组成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太阳能电池片是其核心组件和主要的组成部分。光伏组件可直接安装在光伏电站上,是光伏电站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随着晶体硅材料的成本逐步降低,光伏组件价格也呈下降趋势。

 二、产业发展分析

 1、技术水平与特点

 分布式光伏领域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涉及电站材料、设计服务及并网服务等多个领域,其技术基础体现为光学技术、材料科学、电信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运用。

 分布式光伏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门类涵盖了分布式电站设计与施工技术、光伏组件研发生产及装配技术、电网接入技术(并网技术)以及电站运营维护技术等四大门类的技术。上述四大门类的技术构成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的整体技术架构。在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开发、建设及后期运营维护的过程中,上述相关技术相互影响,最终构成统一的整体发挥作用。

 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前期的技术难点在于对于电站开发选址以及针对既定选址的电站优化设计。该阶段需要应用大量的基础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并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最大化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辐射资源,提高电站的发电效率;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中期的技术难点在于按照既定的设计安排符合电站本身设计功能要求的光伏组件和元器件,并在建设安装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后期的技术难点在于对电站的运营维护。

 未来光伏电站的日常运营维护将由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特征的智能化监控替代传统的人工巡线检测,进而实现提升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同时,在未来分布式电站大规模普及的情况下,通过掌握并分析不同电站运行的大数据,智能化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各电站发电的优化调节,或实现在局域用电网络内的电量调剂,提升发电与用电效率。

 硅片技术的发展表现在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两个方面。其中,效率的提高主要从提高硅片的光电转化效率方面来实现;成本的降低主要从硅片材质的选择、浇铸工艺、切割工艺等方面来实现。

 2、行业特有经营模式

 (1)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

 光伏电站开发主要有两种经营模式:投资开发并持有光伏电站和投资开发完成后转让光伏电站。第一种模式下,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主体以自有资金投资建设光伏电站,自行或委托专业服务商提供光伏开发及服务,电站并网完成之后,通过自己运营光伏电站而获取发电收益;第二种模式下,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主体收购由其他方前期开发及建设完成的光伏电站,收购后运营并获取收益。

 (2)光伏产品生产

 行业内的公司通过采购硅料等原材料,以自己生产或者委托加工的形式,生产硅片等光伏产品,销售给下游客户。在安排生产经营时,通常会采用以销定产的形式,即销售部门取得销售订单,生产部门根据订单组织生产。采用该模式的企业统一与客户签订销售协议,按照客户订单进行生产排期,有利于锁定经营业绩,降低经营风险。

 3、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1)行业的周期性

 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主要受到下游电力消费规模和电力能源结构两方面的综合影响,因而行业在整体上与宏观经济整体发展保持一定的同步性。目前,光伏行业规模与产业成熟度正在稳定成长的过程中,未来光伏产业的市场机遇将持续扩大。

 目前整个光伏行业的景气度与政府政策紧密关联,会因政策变化而产生周期波动,但政府在光伏行业的政策具有一致性,在可预见的未来,发生根本性骤变或重大转向的可能性很小,行业受此影响的波动周期也会相对较为微弱。

 (2)行业区域性

 ①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的区域性

 分布式太阳能发电行业主要因分布式电站建设区域性特征明显而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点。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不同于集中式光伏电站,其受到土地资源的制约较小,主要受地区光照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双重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点: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除应满足光照条件外,还受到屋顶资源的约束,在满足光照条件的前提下,因经济发达地区工商业屋顶资源相对较为多,且发电自用比例较高,其更易于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

 ②光伏制造领域的区域性特征

 经过多年的发展,光伏制造行业已经实现了向全国范围的拓展。特别是在硅片、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等光伏产品生产领域,行业具有较为一致的生产标准和产业模式,不存在明显区域性特征。

 (3)行业季节性

 太阳能光伏产业对各产品的生产或对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几乎不受季节的影响。除少数区域在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雨季停工或在寒冬酷暑等极端气候条件下暂停室外作业之外,行业的运行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对于光伏发电业务而言,由于每年二、三季度日照条件较好,发电效率较高,存在一定的季节性。

 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总的趋势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增长方式、供需关系和治理结构深刻调整,发达国家在抢占技术优势的同时强化经贸规则主导权,新兴市场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性调整,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快重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通道,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转型升级阶段,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为主的新旧转换时期。我省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调整在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上日益发挥着核心作用,资本、技术、人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结构性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从面临机遇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采取超常规措

 施对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倾斜支持,释放了一系列发展利好政策,为我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小康增添了新动力;“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加快向西开放步伐,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及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速度加快,为我省以开放促开发带来了新契机;经济文化生态三大国家战略平台深入实施,经济转型升级产生巨大需求等政策、市场机遇多重叠加,为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新空间。从面对挑战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延续疲弱复苏态势,对我国经济增长带动力减弱,对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需要努力化解。国内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下行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减速、工业品价格下跌、实体企业盈利弱、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负面传导效应需要努力化解。我省属欠发达地区,发展阶段滞后,经济总量小,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原材料工业占比高,产业链条短、产品层次低,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弱外送不足,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重化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传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和成本压力风险加大;交通、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依然突出,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工程性资源性缺水并存,水土资

 源不匹配,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薄弱、保障水平低,脱贫攻坚任务繁重;非公经济发展缓慢,对外开放程度低,市场主体发育不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创新创业活力不强;高精尖和实用型人才缺乏、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难,人才支撑能力较弱,这些困难和矛盾需要下大力气化解。

 第三章

 市场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一)国家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及技术标准

 1、《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

 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并创新管理模式,特别是采用智能微电网技术高比例接入和运行光伏发电,不断创新微电网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要求电网企业要配合落实示范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方案并提供相关服务,本着简化程序、便捷服务的原则,规范并简化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电网标准和管理程序,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应用;鼓励各省(区、市)利用自有财政资金,在国家补贴政策基础上,以适当方式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建设。

 2、《关于做好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

 电网企业应积极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为接入系统工程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点的电能质量以及工程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国家标准;建于用户内部场所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发电量可以全部上网、全部自用或自发自用余电

 上网,由用户自行选择,用户不足电量由电网企业提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免收系统备用容量费。

 3、《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明确对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 0.42 元(含税),并鼓励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确定光伏电站上网电价或分布式光伏发电电价补贴标准,提高光伏发电市场竞争力。

 4、《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通过行业准入和规范,促进光伏行业产能整合,加快推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

 5、《关于对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征政府性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规定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农网还贷资金等 4 项针对电量征收的政府性基金。

 6、《关于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对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备案、建设条件、电网接入和运行及补贴的计量与结算等方面做出详细约定。

 7、《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

 统筹推进大型光伏电站基地建设,创新光伏电站建设和利用方式,以年度规模管理引导光伏电站与配套电网协调建设,加强电网接入和并网运行管理,创新光伏电站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光伏电站建设运行监管工作,加强监测及信息统计和披露等 11 项规定。

 8、《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通知》

 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定位、应用形式、屋顶资源统筹、项目工程标准、质量管理、项目备案、发展模式、示范区建设、电网介入、并网运行、电费结算、补贴拨付、融资、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信息统计、监测体系、监督 15 个方面做了阐述,从意义、规划、项目范围、电价模式、消纳方式、补贴拨付和融资服务等多方面对此前政策进行了完善和补充,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中的难题,增加了分布式光伏的开发范围和项目收益的确定性。

 9、《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 年-2020 年)》

 加快发展,有序推进光伏基地建设,同步做好就地消纳利用和集中送出通道建设。加强太阳能发电并网服务。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及公

 用设施、工业园区等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到 2020 年光伏装机达1 亿千瓦,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10、《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明确了“三放开、一独立、三强化”的总体思路。“三放开”是指在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的基础上,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通过售电侧市场的逐步开放,构建多个售电主体,能够逐步实现用户选择权的放开,形成“多买多卖”的市场格局。

 11、《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

 统筹年度电力电量平衡,积极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在编制年度发电计划时,优先预留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机组发电空间;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按照本地区资源条件全额安排发电;能源资源丰富地区、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较大地区统筹平衡年度电力电量时,新增用电需求如无法满足清洁能源多发满发,应采取市场化方式,鼓励清洁能源优先与用户直接交易,最大限度消纳清洁能源;政府主管部门在组织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制定年度跨省区送受电计划时,应切实贯彻国家能源战略和政策,充分利用现有输电通道,增

 加电网调度灵活性,统筹考虑配套电源和清洁能源,优先安排清洁能源送出并明确送电比例,提高输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关于完善电力应急机制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

 要求在北京市、苏州市、唐山市、佛山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和上海需求相应试点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完善尖峰电价或季节电价,实施需求侧管理,以化解多年来反复出现的高峰电力短缺问题,未来将进一步复制推广。

 13、《关于完善跨省区电能交易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

 《通知》提出,跨省区送电由电、受市场主体双方在自愿平等基础上,在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的前提下,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协商或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确定送受电量、价格,并建立相应的价格调整机制。

 14、《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

 发挥财政资金和政府采购支持光伏发电技术进步的作用。国家支持的解决无电人口用电、偏远地区缺电问题和光伏扶贫等公益性项目、国家援外项目、国家和各级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各类光伏发电应

 用示范项目、各级地方政府使用财政资金支持的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在各级政府机构建筑设施上安装的光伏发电项目。

 15、《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

 指出新能源微电网代表了未来能源发展趋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措施,是推进能源发展及经营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载体,是“互联网+”在能源领域的创新性应用,对推进节能减排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

 对《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 年-2020 年)》所要求的新能源建设进行了细化,明确了陆上风电及光伏发电项目接网工作具体实施方式以及电价政策,对相关新能源的发电与并网给予了一定的政策优惠。

 17、《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

 制定各省(区、市)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可再生能源比重目标和全社会用电量中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对电网企业等规定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最低比重指标,建立绿色证书制度,2020 年除专门非化石能源生产企业外,各发电企业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应

 达到全部发电量的 9%以上,可通过证书交易完成占比目标的要求为可再生能源应用提供持续的增长空间。

 18、《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单位做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工作,保障风电、光伏发电的持续健康发展。

 19、《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提出要创建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提高工厂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建设厂区光伏电站、储能系统、智能微电网和能管中心;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建设园区智能微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实现整个园区能源梯级利用

 20、《“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提出加快中东部分布式光伏发展,推动多种形式的太阳能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实施光伏领跑者计划,促进先进太阳能技术产品应用和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引领全球太阳能产业发展。到 2020 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 1.1 亿千瓦以上,力争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达到 6000 万千瓦。

 21、《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调整开发布局。按照分散开发、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布局光伏电站。2020 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 1.1 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 6000 万千瓦以上、光热发电 500 万千瓦。

 22、《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

 提出大力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鼓励光伏发电项目靠近电力负荷建设,接入中低压配电网实现电力就近消纳;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较高或具备多能互补条件的地区建设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

 23、《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和“光伏+”综合利用工程。继续支持在已建成且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用电集中区域规模化推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积极鼓励在电力负荷大、工商业基础好的中东部城市和工业区周边,按照就近利用的原则建设光伏电站项目。

 24、《国家能源局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

 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企业(不含分布式光伏发电)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依据相关证明材料申请绿色电力证书,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按月核定和核发绿色电力证书。绿色电力

 证书自 2017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开展认购工作,认购价格按照不高于证书对应电量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金额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或者通过竞价确定认购价格。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出售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后,相应的电量不再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的补贴。绿色电力证书经认购后不得再次出售。

 25、《关于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裁定的公告》

 自 2017 年 5 月 1 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 18 个月。

 26、《关于深化能源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创新能源投资项目业主确定方式。在光伏、生物质能、火电站、水电站、风电等项目开展以竞争性方式确定能源投资项目业主试点。根据资源调查和专项规划,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纳入规划的项目进行咨询评估,通过招标、竞争性磋商等方式,公开、公平、公正确定业主。

 27、《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

 实施光伏(热)扶贫工程。提升农村电力普遍服务水平,推进农业生产电气化,大力发展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农林固废资源化利用,使农村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沃土”。

 28、《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

 分布式发电项目单位(含个人,以下同)与配电网内就近电力用户进行电力交易;电网企业(含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网的企业,以下同)承担分布式发电的电力输送并配合有关电力交易机构组织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按政府核定的标准收取“过网费”。

 29、《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

 在发电行业(含热电联产,下同)率先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逐步扩大参与碳市场的行业范围,增加交易品种,不断完善碳市场。

 30、《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 2018 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

 2018 年 1 月 1 日以后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 0.05 元,即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 0.37 元(含税)。

 二、市场分析

 (1)光伏电站概况

 光伏电站是指通过太阳能电池方阵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站,按照电站设计、开发及施工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是指与公共电网相联接并承担供电任务的光伏电站,电站集中大规模发电,经逆变器、升压变压器在电网的高压侧并网,利用电网远距离传输到终端用户。分布式光伏是指利用闲置屋顶等资源,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单体电站装机规模较小。近些年,我国光伏发电领域发展迅速。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截至 2017 年底,我国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 13,025万千瓦,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 10,059 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 2,966 万千瓦;2017 年新增装机容量 5,306 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 3,362 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新增 1,944 万千瓦,呈迅速发展的趋势。2012 年-2017 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

 未来,光伏发电预计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根据《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目标,到 2020 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要达到 10,500 万千万,为 2015 年累计装机容量的 2.43 倍,年均复核增长率达到 19.45%。国家对光伏发电的支持将会有力的推动光伏发电的发展。

 (2)光伏电站发展趋势

 截至 2017 年底,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分别占光伏总装机容量的 77.23%和 22.77%,对比 2016 年底数据,分布式光伏电站占比有所增加。从装机容量上看,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高于分布式光伏电站,但从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家产业规划来看,分布式光伏发电将会成为光伏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首先,在于相对于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更具优势:1、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资源利用率更高。相对于集中式电站,分布式电站开发与建设不需要额外占用土地,且可根据不同的屋顶等空间进行专门的设计开发,具有较高的土地集约性。同时,由于分布式电站以厂房建筑物屋顶等闲置资源作为发电场地,极大化地利用相对碎片化的太阳能光照资源,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2、分布式光伏电站规模较小,相对易于建设,其发电无论自用还是并网销售都具有较大的便利性。3、分布式光伏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弃光率低,大部分电量可实现就地消纳。该种模式能够对局部区域用电压力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经有效调度调剂,能够降低区域电网的运行压力。

 其次,国家政策对分布式光伏给予了大力支持。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截

 至 2020 年,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要达到 60GW 以上,为 2015 年底累计装机容量的 10 倍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 60%,预计“十三五”期间,分布式光伏行业将迎来迅速发展的时期。

 第三,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和普及率仍偏低。截至 2013 年底,美国和德国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就已分别达到 6.14GW 和 26.3GW,占光伏总装机容量的 45%和 75%。此外,Google、Apple 等高科技企业也在大力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均在其总部大楼屋顶建设光伏电站,而我国在这方面则相对落后。因此,相对于发达国家,未来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综上所述,结合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自身优势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分布式光伏电站将是光伏电站开发的重点发展方向。

 在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可分为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以及不超过20 兆瓦的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和林光互补等光伏电站。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是以建筑物屋顶为依托搭建的光伏电站,所发电量大部分供工商企业或居民用户自用,剩余电量实行全额上网。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包括工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以及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等。

 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和林光互补等光伏电站分别是以鱼塘水面、农业大棚、宜林地等空间为依托建设的光伏电站。根据国家能源局2014 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单个项目不超过 20 兆瓦的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和林光互补等光伏电站,纳入分布式光伏电站进行管理。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与渔光互补、农光互补、林光互补光伏电站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具体如下:项目优点缺点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发电量大部分可实现自发自用,用电效率高屋顶面积较小,获取难度较大,建设大容量电站难度大渔光互补、农光互补、林光互补面积较大,开发相对较容易,可建设较大规模光伏电站所发电量自发自用比重较小,绝大部分需要上网,用电效率相对较低。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依托的智能微电网智能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以及输配电基础设施组成的小型电力系统,具备完整的发电、输电以及配电功能,可以实现局部的功率平衡和能量优化。目前,智能微电网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国家已在政策层面加大了对智能微电网的支持力度。2016 年,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分别发布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和《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均提出要充分利用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储能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微电网。

 随着国家对智能微电网政策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以及电力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智能微电网将会迎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以分布式光伏电站为基础的智能微电网,可以充分利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对用电客户的渗透,扩大智能微电网的用户基础,从而推动智能微电网的建设和发展。

 光伏产业的行业供求主要通过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进行传导。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既定战略方向决定了我国对于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将持续推进,未来市场对于光伏电站及光伏产品等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光伏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先后经历了“产品供不应求—产能严重过剩—经产业整合后整体复苏”的产业周期,当前市场供求整体相对平稳。未来行业供求将会在国家政策扶持、外部市场回暖、供给侧改革及产业结构转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整体保持平稳。

 第四章

 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54639.95 ㎡(折合约 81.96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60650.34 ㎡。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 xx 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光伏材料 50000 套,预计年营业收入 62600.00 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坚持节能、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效统一,土地利用最优化。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甘肃,简称甘或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兰州。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介于北纬 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总面积 42.58 万平方千米。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气候类型从南向北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四大类型。截至 2019 年末,甘肃省下辖 12 个地级市、2 个自治州、17个市辖区、5 个县级市、57 个县、7 个自治县,常住人口 2647.43 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8718.3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050.5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2862.4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4805.4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12.05∶32.83∶55.1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2995 元。

 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总的趋势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增长方式、供需关系和治理结构深刻调整,发达国家在抢占技术优势的同时强化经贸规则主导权,新兴市场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性调整,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快重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通道,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转型升级阶段,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为主的新旧转换时期。我省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调整在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上日益发挥着核心作用,资本、技术、人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结构性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从面临机遇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正在加快转变,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正在孕育形成...

相关热词搜索: 甘肃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