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华东地区,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东连江苏,西接河南、湖北,东南接浙江,南邻,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安徽省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内容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安徽省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内容5篇
【篇1】安徽省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内容
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
为优化人居环境,树立良好形象,提升镇区品味,营造文明整洁、和谐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近年来,根据“整治常态化,管理长效化”的总体要求,在全镇范围内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基本概况
位于东部,XX高速XX出口处,XX距县城X公里,距XX火车站X公里、XX机场X公里,XX高速及其XX连接线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XX的东大门和“窗口”重镇。国土面积X平方公里,辖X个村(居),X个村民小组,X万人口。
对照农村清洁工程“六个一”要求(即:成立一个理事会;落实一名保洁员;开展一次“三清”工作;配备一批垃圾处理设施;举办一次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制定一套约束机制),着力完善配套设施。成立了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并按“八有”要求(即:有人员分工、有环卫服装、有电脑电话、有工作计划、有收支账目、有流程图表、有议事记录、有规章制度)正常运转。同时,探索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面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二、经验做法
1、镇村引导,发挥理事会作用。政府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做好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和监督检查等方面工作,主要由村级组织实施,重点发挥村民理事会的积极作用,参与整治和建设。
2、开屋场会,调动群众参与。利用村民晚上空余时间,召开屋场会,宣传有关政策,征求建设意见,坚持村民自愿与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发挥群众智慧和力量建设并维护美丽家园。
3、门前三包,转变村民意识。每个村点选好村庄公益性岗位保洁员,明确工作职责,同时下发环境整治倡议书,逐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挂责任牌,进一步明确各户的责任和义务,定期组织督查评比。
4、评比表彰,推动以点带面。选出乡贤理事会先进工作者、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等大肆宣传,并举办了“共创文明、共建美丽、共筑和谐”文艺演出暨表彰大会,对他们进行表彰。通过优秀典型以点带面,让村民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5、垃圾分类,引领治理新路。推出“垃圾积分兑换超市”有偿回收新模式,通过垃圾换生活用品,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探索出一条农村垃圾治理新路径。
三、存在的问题
1、建设资金缺口大。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由于镇财政困难,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限,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过程中,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除镇自筹解决资金外,负债较多,缺口较大。
2、长效机制待健全。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重一时整治而忽略长期有效的管理。我们仍需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更加平稳快速发展。
3、其他基础设施急需完善。除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我镇其它基础设施较为欠缺。如XX村现有其他公共基础设施急需完善,如XX桥倒蹋了一半,只能限宽放行,给农户生活带来严重不便;XX公路公路损毁严重,今年已立项但因资金缺口太大,目前还未动工。与目前完成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相比,群众呼声较大等。
四、措施及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基础设施已基本到位,但由于这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需要持续投入资金进行优化提升。
2、投入资金支持长效机制建设。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一方面不定期组织人力进行集中环境整治,另一方面创新管理办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门前三包、试点垃圾分类、选树先进典型、保洁员配备、环卫设施投入、公益岗位设置等都需要投入资金去长期维护。
3、转变村民意识。持续深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洁工程等,按一事一议规划纳入村规民约,约束村民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变村级组织活动为村民的共识共为。积极组织农户开展文明户、清洁户评比,激励农户互相监督、赶超,浓厚卫生保洁氛围。
【篇2】安徽省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内容
安徽省一体化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
作者:;
作者机构:;
来源:江淮
年:2017
卷:000
期:006
页码:P.5-5
页数:1
中图分类:F810.4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农村环境 大革命 安徽省 一体化 农村人居环境 乡村建设 专项整治
摘要:安徽省召开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对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作出专题部署,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篇3】安徽省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内容
创建
类别
创建
指标
创建内容
村庄
规划
编制整治
创建规划
突出环境整治,明确整治项目名称、整治内容、整治主体、资金筹措、整治时序等,纳入村规民约。
整治
村容
村貌
三清理
1.完成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
2.完成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
3.完成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清理。
三拆除
1.完成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工作。
2.完成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工作。
3.完成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拆除工作。
三整治
1.整治垃圾乱扔乱放。
2.整治污水乱排乱倒。
3.整治”三线”乱搭乱接。
补齐
基础
设施
短板
村道硬化
自然村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化,通200人以上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化,镇(街道)通行政村公路达到安全通客车条件。
补齐
基础
设施
短板
垃圾处理
基本完成村庄收集点、保洁员及相关清洁设备配置,没有乱扔乱放垃圾情况。
污水处理
自然村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和人畜分离,家畜集中圈养,没有出现污水乱排乱倒情况。
厕所改造
自然村按需求建有标准化公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
集中供水
自然村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
住房保障
完成危房改造任务,农民住房基本需求得到保障。
推进
基层
治理
基层组织
建设
村党组织具备领导和发动村民开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村党组织能充分发挥自然村村民理事会、新乡贤及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组织村民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公益设施建设、日常维护管理和保持村内稳定。
干净整洁村标准
美丽宜居村标准
创建
类别
创建
指标
创建内容
村庄
规划
编制村庄
规划
明确整治创建内容以及农房建设、风貌管控要求,并纳入村规民约。
提升
村容
村貌
环境综合
整治
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村容村貌干净整洁。
村庄美化
绿化
1.农户房前屋后院内、村道巷道、村边水边、空地闲地实现绿化美化。
2.村域内现有水面、水质得到有效保护,河道水质达到功能区划要求,基本消除村庄黑臭水体。
完善
基础
设施
村道硬化
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化,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
垃圾处理
村庄收集点、保洁员及相关清洁设备配置齐全,生活垃圾实现定期有效收集转运处理。
污水处理
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村庄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弃物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得到有效利用。
厕所改造
基本完成”厕所革命”,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管护长效机制健全。
集中供水
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稳定达到100%。
住房管理
规范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程序,基本实现外观整洁、建设有序和管理规范。
公共服务
设施
1.全面完成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中心(站),具备自然村通安全优质电、通广播电视、通物流快递、通光纤信息网条件,行政村通客运车辆。
2.根据群众需要建有幼儿园、养老设施、公厕、防灾减灾、治安防护、体育等配套及公益设施。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
长效管护
机制
1.农村基础设施维护有稳定资金来源。
2.建立村民参与村庄基础公共设施运行维护共管机制,村内有稳定的保洁、管水、治污队伍。
建立
发展
机制
促进农民
增收
培育发展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村闲置资产和资源得到有效盘活利用,农民广泛就业,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完善基层治理
乡风文明
基本达到省级文明村创建要求,村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
基层组织
建设
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的农村组织体系。村规民约和民主公开制度比较健全,村党组织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自然村村民理事会、新乡贤及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明显,村民主动参与村内各项建设、监督和管护,没有发生涉农群体性事件。
特色精品村标准
创建
类别
创建
指标
创建内容
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
完善
编制特色精品村创建规划,明确村容村貌提升以及文化特色、生态建设、产业发展、风貌整饰等要求,并纳入村规民约。
提升村容
村貌
生态环境
优美
1.乡村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农村垃圾、污水得到全面治理。
2.美丽庭院创建取得明显成效,庭院经济持续发展。
3.农户房前屋后院内、村道巷道、村边水边、空地闲地实现绿化美化,村庄绿化美化实现全覆盖。
长效管护
完善
村道养护、村庄保洁、垃圾污水处理长效管护机制比较健全,各类基础设施持续有效运营,村民参与村庄基础公共设施运行维护共管常态化。
村庄布局
合理
完成住房风貌整治,民居岭南特色鲜明,外立面基本统一。
提升
乡风
文明
文化特色
鲜明
1.实现文明和谐,形成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
2.建有小公园、球场、广场、礼堂等文体活动场所,定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3.传统民居院落、古建筑、抗战文物、红色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生产、生活、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发扬。
产业
特色
发展
特色产业
发展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具备一定规模。
集体经济
做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全,村内资产和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集体资产稳定保值增值,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加。
农民持续
增收
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增加,农民实现广泛稳定就业,创业创新氛围较好,农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比重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强化
基层
治理
基层组织
坚强
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领导有力,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具有较为健全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机制,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升,村内持续保持和谐稳定。
公共服务
健全
群众需要的公益设施基本齐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村公共服务平台,村庄行政服务、金融保险、卫生、供销、农技推广、法律、旅游咨询等社区公共服务健全便捷。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筦弦。"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 唐朝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 唐宋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袁氏(袁可立)陆园在鸣凤门内,……每逢佳日节期,州内文人名士在此聚会。所吟诵的诗歌,后来荟为专集,名《蓬莱纪胜》。"
【篇4】安徽省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内容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党建引领·三员两长网格化”管理实施细则
一、坚持基层党建引领
强化村级党组织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强化“村第一书记”抓好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职责。将组织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纳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绩效考核内容。坚持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脱贫攻坚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统筹脱贫攻坚工作力量,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所有帮扶责任人重要工作任务。实行党员联户包片,强化党员表率引领作用。党员要结合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义务卫生清扫,主动认领义务劝导员岗位,配合村支两委搞好卫生评比、垃圾分类等工作。村党组织要将党员的表现情况纳入党员积分管理内容,作为评先评优重要依据。强化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和建立各种社会组织,积极动员村妇委会、共青团、中小学生、义工团体、社会贤达、群众积极分子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二、组建管理“三员队伍”
合理配置“三员”。“三员”即专职保洁员、义务劝导员、兼职督导员。专职保洁员原则上按照每500人配备1名专职保洁员的比例配备;义务劝导主要聘请妇女、儿童、中小学生、义工组织、离退休干部教师,不限名额;兼职督导员为全体村干部,乡镇驻村干部、县直联村干部既是义务劝导员又是兼职督导员,还是义务保洁员。
三、实行“两长”推进模式
(一)总体原则。坚持资源整合、分组负责、网格管理、全面覆盖的原则。
(二)“两长”设置。“两长”即河长与路长。河长设置按照河长办制定的方案落实,全县共设三级路长,即县级路长(可设置多个副路长)、乡级路长、村级路长。县级路长设第一总路长、总路长、路长,乡级路长设第一路长、路长、副路长。县级第一总路长为县委书记,总路长为县人民政府县长,路长为其他有关县级领导,乡级第一路长为乡镇党委书记,乡级路长为乡镇长,乡级副路长为乡镇其他领导干部,村级路长为村党支部书记。
(三)“两长”职责。坚持巡河必巡路,巡路必巡村。河长路长在巡河巡路的同时,要重点巡查沿岸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四)巡查任务与要求。县级河长路长在巡河巡路的同时,对所巡查河流沿岸村、流经区域内县级管养的国省干线沿线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巡查,每年巡查1轮以上。乡镇第一河长路长在巡河巡路的同时,对所巡查河流沿岸村、辖区内国省干线沿线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巡查;乡级河长路长在巡河巡路的同时,对所巡查河流沿岸村、辖区内县乡道沿线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巡查,乡级第一河长路长、乡级河长路长每个月至少巡查1轮以上。乡级副河长副路长巡河巡路的同时,对所巡查河流沿岸村、任务辖区内道路沿线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巡查,每10天巡查1轮。村级路长在巡河巡路的同时,对所辖区内农户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巡查,每7天巡查1轮。
四、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落实完善县级领导挂帅、县直单位联乡挂村(即脱贫攻坚帮扶联系村)、乡镇干部包村的层级管理工作机制,协调配合“两长”开展巡查。
(一)挂帅县级领导工作职责。负责指导所联系乡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参加所挂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动员会,协调、指导、督促联乡县直单位认真履职。
(二)联乡县直单位工作职责。一是协助挂帅县级领导统筹所辖区域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二是协助所联系的乡镇开展季度督查;三是不定期对所联乡镇进行督导;四是参与全县组织的考核检查;五是协助所挂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协助村级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与宣传、文明创建工作。
(三)包村干部工作职责。一是指导所驻联村村支两委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二是入户做好群众的思想教育和劝导工作;三是积极参与村级组织的集中整治行动、月评比和文明创建活动。
五、明确“三员”职责
专职保洁员工作职责:
在规定的保洁范围内,每周开展3次以上卫生清扫;熟悉所分管的卫生责任区,了解卫生责任区的设备设施情况及具体数量,对区域设备设施损坏情况及时报修;配合村支两委开展农户卫生评比;指导农户开展垃圾分类减量。
义务劝导员工作职责:
配合村支两委搞好环境卫生;带头参与村级组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行动;引导农户讲卫生、讲文明、树新风,对脏乱差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对农户房前屋后杂物摆放不整齐的行为习惯进行劝导。
兼职督导员工作职责:
督促村组干部、党员发挥示范作用;督促农户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督促保洁员按时清扫;引导村民爱护公共卫生,积极参加村级组织的集中整治行动。
【篇5】安徽省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内容
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整治实施方案
为贯彻省住建厅、财政厅《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实施办法》精神,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本办法。
一、目标任务
完成6000户自然村常驻农户卫生厕所改造。
二、资金安排
厕具费用由市财政承担,平均改造费用约为600元/户,包含蹲便器、pvc连接管、装配式三格化粪池、水箱建设;施工费用由乡镇(街道)承担,平均每户约为700元,包含施工材料和人工费,不含厕房新建、翻建和厕内修整装饰费用。
三、改厕方式与时限
(一)改造方式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的意愿,统筹考虑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推广使用装配式三格化粪池进行改造;由市卫生计生委牵头,统一负责农村改厕招投标管理工作,并加强对农村改厕工程的质量管理和责任追究;乡镇(街道)负责施工管理及质量监督,以乡镇(街道)和村为单位组织施工;改厕施工结束后,由乡镇(街道)组织验收工作,乡镇(街道)自验后向市卫生计生委申请复验,市卫生计生委收到申请后开展验收工作,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户厕由乡镇(街道)及时组织整改。
(二)完成时限
2021年8月底前完成自然村常驻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年度任务。
四、管理要求
(一)强化农村改厕质量管理
一是严控改厕厕具质量。农村改厕选择的厕具设备必须是正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三格式化粪池、水箱、厕具及主要管件等材料设备一律由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招标工作。
二是加强改厕施工管理。建立健全农村改厕质量管理制度,强化施工现场质量巡查与指导监督,农村改厕必须由经过培训的施工人员及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制。
三是严格改厕验收程序。改厕施工结束后,由乡镇(街道)组织验收工作,乡镇(街道)自验后向市卫生计生委申请复验,市卫生计生委收到申请后开展验收工作,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户厕由乡镇(街道)及时组织整改。验收结束后需填写农村改厕竣工验收表,并由验收人员联合签字确认。
(二)完善运行维护机制
鼓励镇村建立农村卫生厕所服务站或专业公司,统筹做好渣液清运、无害化处理、配件供应、设施维修等工作,着力提升农村改厕管理维护水平。鼓励将农村改厕和城乡环卫一体化统筹考虑,充分利用现有人员和设备,将粪渣、粪液清运和垃圾收运、污水处理有效结合;鼓励种植园区、种植大户回收粪渣和粪液,作为绿色环保有机肥使用。加快建立“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农村改厕“建起来、用起来、管起来”。
(三)强化信息系统管理
要把农村改厕农户档案信息系统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及时准确将每一户改厕农户的家庭情况、改造进展情况录入信息系统。加强农户改厕信息系统的动态维护和管理,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对信息录入的准确性负责,按改厕工程实施时间节点,适时上传改造前、改造后照片。市卫生计生委加强信息录入的审核管理。
(四)广泛开展改厕宣传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改厕相关政策,宣传卫生厕所的好处和使用知识。强化社会监督,开展满意度调查,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和改进工作的标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群众选择,不急于求成,不增加农民的额外负担。
相关热词搜索: 安徽省 三大 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