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用心施教,以爱育人

时间:2021-10-27 14:31:39 来源:网友投稿

  用心施教,以爱育人

 —— 凸显 学生的“个性” 魅力

 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第三中学 袁舜芝

 【内容摘要】: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实质上要求我们要改进现有的班级管理模式,实施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对传统眼光下的个性学生,教师应如何引导?本文提出了固执、倔强是一种品格,需要尊重;好动、调皮是一种素质,需要引导;孤僻、内向是一种力量,需要点燃;骄傲、自负是一种危险,需要排除等四个方面的观点,从新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只要打破思维定势,更新观念,转换视角,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有其独到之处,可爱的一面。要求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倾注爱,鼓励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凸显“个性”魅力。

 【关键词】

 师爱

 尊重

 引导

 点燃

 排除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讲:“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然而有的教师常常这样感慨:“有的学生真是爱不起”,究其原因就在于有的学生太有特点,太有个性。一些老师对这些学生采取压制或放弃的态度,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和做法,主要是由于老师按照传统的观念要求学生,戴着有色眼镜审视学生和缺乏爱心的结果。如果我们打破思维定势,更新观念,转换视角,多一份热爱,对症下药,立足于疏导,进行情的“沐浴”、理的“洗礼”,就会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有其独到之处,可爱的一面。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使其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笔者多年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下面简述自己的教育体会:

 一、固执、倔强是一种品格,需要尊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朝龚自珍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人才标准是多层次的,不能拘泥于一格。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不同的性格各有特点。有所长也有所短,不同的个性造就不同的人才,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倔强的人,性格虽然固执、强硬,易冲动,容不下批评,但他们自尊心强,有着意志顽强、毅力坚韧的品格,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有的老师总是喜欢以自己的“心”度学生之“腹”,用自己的行为习惯来设计规定,强迫学生去执行。殊不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怎能预先设计和定势,为何要按同一标准把有棱有角的学生加

  工成符合自己需要的产品呢?固执、倔强的人,你越扳,他越犟,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对这样的学生只能尊重个性,而非压制和强加。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南澳县是一个海岛县,我校的学生家长有 50%以上是渔民,出海捕鱼存在较高的风险性,偶尔会有学生家长葬身海底的惨剧发生。有一年,我所带班级中一位女生的父亲被大海吞噬。当时这位女同学显得很坚强,在学习之余打零工。我组织同学们捐款,她很固执,不接受捐款,说:“我不想欠同学们什么,不需要同情。”我反问她:“假如这件事发生在其他同学身上,你会不会给他帮助?”她非常肯定的回答:“我会。”我开导她,同学们都非常关心你。同学们是想让你早日走出困境。一个拒绝关心的人,以后怎么会懂得感恩?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是不是很可怕?你是这样的人吗?她接受了。后来她和同学的关系更融洽,更愿意帮助别人。固执往往与坚强同行,这样的学生要我们耐心施爱,坚强也好,固执也好,当她学会接受与感恩,相信她的人生之路会走得更加踏实和稳健。

  二、好动、调皮是一种 天性 ,需要引导

 求新猎异、好奇好动好玩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会因不安分守己而经常受到批评、指责。这类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关爱和尊重,便产生一种失落感,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情绪,跟老师唱对台戏,同时产生厌学心理,成绩逐渐下降。调皮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好出风头,搞一些“恶作剧”,他们的反应灵敏,思维缜密,创造力强。这种素质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取而代之的是批评、指责、排斥。其实教师只要能够公正地看待他们,用诱导、迁移的方法,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智力用在学习上,用在发展自己的特长上,长大以后大多能成大器。

 我班一位学生,上课喜欢画画,课桌、书本、墙壁都有他的“大作”,画工很是了得,尤其是画漫画,经常将科任老师的形象以漫画的形式加以夸张,然后偷偷传阅,经常闹得哄笑满堂。有一次,我联系时政讲到美伊战争,为了引导这位“画家”,我大声问:“谁能给我们画出小布什和本拉登对峙的表情呢?”话音刚落,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出这位同学。这位同学经过数笔勾勒,两个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大家眼前--小布什夸张的鼻子和本拉登夸张的嘴唇。同学们的笑声、赞叹声连成一片。我当众称赞他的画画才能。对待这种学生我们要智慧施爱。青少年的荣誉感尤为强烈。一声褒奖往往能点燃其智慧的火花,激发其进取的信心(这位同学高考考上广东美术学院)。难怪陶行知先生提醒教师们要注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三、孤僻、内向是一种力量,需要点燃

  孤僻、内向的人都有一种自卑的心理,他们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但他们耐得起寂寞,心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孤僻、内向的学生主要是由于生理残疾,心理障碍等所引起的,对待这类学生,惟有爱的温情才能烘干那颗“潮湿的心”。作为老师,应该要特别关爱他们,用温情弥合他们心灵上的伤痕。要多与他们谈心,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信任你,愿意向你倾诉。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大胆参加集体活动,大胆表现自己,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赞扬,激发他们的自信,点燃他们的热情,让他们逐步摆脱自卑的阴影。

 我班一位学生,平时寡言少语,很少和同学交流,成绩总上不来。有一次测试的时候,同学们都很认真作答,我发现这位同学头埋在桌子上。我悄悄地地走到他身后一看,发现他用手机搜索答案。对于这样内向的学生,如果当面拆穿他,他会无地自容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我压制住了自己的怒火,说:“不准给家里发短信,把手机关了。下课后,这位学生找我,承认自己的错误,他感谢我对他的宽容。我耐心开导他,针对他想通过作弊来提高成绩的心理,我肯定了他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只是用的方法不对,希望他能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理,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面对正在犯错误的孤僻、内向的学生,对他们的宽容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时他们仅存的一点自尊,是让他们从善的所有力量,保护它,就等于保护了他们改正错误的可能。要帮助学生学会客观的、全面的辨证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自制力,自觉地自重、自爱、自律、自强不息。

 四、 骄傲、自负是一种危险,需要排除

 长久以来,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往往是“天之骄子”,受同学羡慕、教师青睐;可以说,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教师工作的一个盲点,教师往往对这类学生偏信偏爱,从心理上总认为他们的觉悟高、表现好。这就使成绩好的学生有一种优越感,认为只要成绩好,老师就会对我们好。久而久之,容易出现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集体观念差。而且这类学生精神上又极脆弱,对失败和挫折的心理承受力较小,挫折会使他感到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对待这类学生要爱护其学习、上进的积极性,要从有利于健康成长出发,对他们严格要求,加强管理教育,做到严得合理,爱得真诚。

 我班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没有集体观念,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没时间,我要学习。”同学们向他请教问题时,他也拒绝。在期末评三好的活动中,投票的结果是他落选了。接下来几天,他变得沉默寡言。一天放学后,我主动找他聊这件事,开始他还是觉得很委屈,问:“凭什么?他们的成绩都不如我,我绝对不服气!”我听后很严肃的告诉他:“我觉得结果

  很公正,说明同学们心理很明亮,也很细心,这是评‘三好’不是评‘一好’。你没有客观、全面去看待自己,只喜欢宽于待己严于律人。他陷入了沉默。

 “成绩好是你的优势,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不足,这并没有什么,关键是要知道不足在哪里?如何去面对。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更全面、更有竞争力…”后来,他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积极帮助同学。对待这类学生,我们应该用心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不足,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爱是这条路上不灭的明灯。只要我们本着对学生的热爱,就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去,认真细致地分析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状态,透过现象看本质,随时发现学生身上蕴藏的闪光点,让学生的个性凸显魅力。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启迪吾辈:即使平凡的学生,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参考文献:

  [1]傅维利:《师德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9 月

  [2]何国平:《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

相关热词搜索: 施教 育人 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