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发展特色安全无公害养猪问题调研报告(1)]

时间:2021-10-27 14:22:28 来源:网友投稿

 发展特色安全无公害养猪问题调研报告 (1)

 我国养猪生产的安全无公害问题涉及三个方面:①公共

 安全问题,包括人畜共患病、急性传染病、药物残留、重金 属残留,其中,人畜共患病问题和急性传染病问题发生几率 很小,一旦发生容易引起媒体的广泛报道而受到政府重视, 因而可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而药物和重金属残留长期、广泛 地存在,到目前为止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②环保问 题,包括规模化猪场及个体养殖户的粪污排放问题和土壤中 矿物质富集问题,其中,规模化猪场及个体养殖户的粪污排 放问题在部分地区得到较好解决,但大部分地区还没有解决, 而土壤中矿物质富集和重金属残留是同时发生的问题,在全 国各地普遍存在。③猪肉食用品质问题,主要是宰前应激造 成生理异常肉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猪肉产品的药物残留 已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及产品出口,是当前亟待解 决的问题。药物残留问题的由来 猪肉产品的药物残留是肉猪养殖中没有贯彻执行休药 期制度造成的。休药期是生猪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的间隔 时间。《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规定生猪饲养过程中许可使用的 17 种抗寄生虫药物、 79 种抗菌药物及 《无 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允许在无公害生猪饲料中 使用的 13 种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休药期见表 1。我国生猪养殖经营结构见表 2。肉猪主要的来源有:① 肉猪散养农户, 主要饲养生长育肥猪, 通过猪贩进入肉联厂, 占我国总肉猪市场的 70%?80%②自繁自养的专业户和商品 猪场,在提供生长育肥猪的同时,也产生一定量的淘汰种猪 作为肉猪;③种猪扩繁场,在生产父母代种猪的同时,生产 占本场总出栏头数 50%以上育肥肉猪及淘汰种猪 ; ④种猪选 育场,在生产纯种种猪的同时, 一般也生产占总出栏头数 50% 以上的不合格种猪及淘汰种猪作为肉猪。我国生猪养殖经营结构及猪肉流通体系和美国等发达 国家有明显差距。在美国占总饲养户 26%左右的年出栏 500头以上规模的饲养场提供市场总量 94%的肉猪,而%的小饲养

 规模农户提供 1%左右的肉猪, 且所有散养农户基本实现合同 制养猪。而我国养猪经营结构正好相反,占总养猪户 %的小规模散养农户占据了肉猪市场 80%的份额,且基本上没有实

 现合同制养殖。

 据作者对猪场技术员的调查表明,多数猪场技术员并没 有认识到休药期制度,更不知道各自猪场使用兽药相应的休 药期为多少天,自然也谈不上执行休药期了; 而对饲料厂的 调查也表明,大多数饲料厂没有执行休药期制度。而我国大 量的散养户由于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检查监督和有效奖惩 机制,休药期制度的执行也无从谈起。因此我国肉猪生产中 普遍存在的药物残留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国内外解决安全无公害问题的措施 欧美养猪发达国家由于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农民经 济组织经过 100 多年的建设已经非常完善,对养猪生产流通 等也形成了成熟的产供销体系,而且政府对养猪生产提供了 大量的补贴。在解决安全无公害问题的措施中,主要政策及 技术包括:极其严厉的环保法律、实现合同订单生产、采用 无抗日粮、 建立产品可追溯制度、 执行严格的休药期制度等。值得一提的是,欧美养猪发达国家单位动物产肉量显著 高于我国,除了屠宰率较高外,主要原因是猪屠宰体重比我 国高。

 根据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现有的瘦肉型商品肉猪在 90 千克~120 千克阶段具有很高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潜力, 只要适 当控制饲料营养成分,可以控制体脂沉积的问题。而我国目 前采用的屠宰体重往往控制在 90 千克体重,白白浪费了肉 猪巨大的产肉潜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学习国外经验,先后采取了 一些措施来解决安全无公害问题。主要措施有:①定点屠宰 措施,目前全国有肉猪屠宰场 5万多个, 其中屠宰能力在 10 万头?50万头的1500余家,50万头?100万头的300余家, 超过 100 万头的 100 余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私屠滥宰问题, 从而有效地预防了猪肉的人畜共患病及猪肉微生物感染问 题,但对药物残留问题没法解决。②行政检查制度,采用抽 样检测,目前主要局限于部分规模化猪场,且主要集中在个 别社会上比较敏感的指标,如瘦肉精等违禁药物,而其他大 量指标无法进行全面监测。③市场准入制,主要是超市面向 肉联企业,肉联企业面向猪场和养猪协会,这种措施在部分 地区可行,如内地向香港出口肉猪,由于供猪企业都是生产 管理水平较高的集约化猪场,基本上可以保证肉猪的安全, 但前提是肉猪收购价格显著比一般市场价格高,这在内地大 多数地方没法实行。④可追溯制度,通过条形码、信息网络 和电子耳标技术,实行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信息 链接。由于成本、基础建设及农户科技素质等因素制约,这 个措施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无法大规模实施。⑤产业化措施, 我国发展产业化养猪已有 20 多年历史,除极少数企业外, 大多数企业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并不能实现相互促进,平衡 利益, 因此也解决不了药物残留问题, 特别是“公司 +农户” 的产业化模式,具有很大的安全漏洞。总之,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一定规模上解决了肉猪的安全问题,但由于我国养猪业规模大、经营结构以散

相关热词搜索: 养猪 无公害 调研报告 特色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