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年 1 月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Al-27
S-32
Fe-56 1.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是 2020 年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紫外线可杀死病毒且对人体无害 B. 注射“84消毒液”用于杀死体内病毒 C. 喷洒高浓度酒精时要注意防火 D. 新冠疫苗无需冷藏保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紫外线可用于杀死照射到的细菌和病毒,照射身体容易引发人体疾病,故 A错误; B.“84 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注射“84 消毒液”用于杀死体内病毒,故 B 错误; C.乙醇属于可燃性液体,喷洒高浓度酒精时要注意防火,故 C 正确; D.为了防止蛋白质变性,新冠疫苗需要冷藏保存,故 D错误; 故答案为:C 2. 2020 年 3月,某化学类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为“异丙醇,一直被国外青睐的消毒剂,能否成为国内消毒界的后起之秀”的文章。下列关于异丙醇[CH 3 CH(OH)CH 3 ]和乙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异丙醇和乙醇互为同系物 B. 异丙醇和乙醇分子中均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C. 异丙醇和乙醇均可由烯烃与水反应获得 D. 异丙醇和乙醇灭活病毒的原理与双氧水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异丙醇和乙醇都是饱和一元醇,结构相似,且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 2 -,故二者互为同系物,故A 正确; B.异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 2 CHOH,乙醇的结构简式为 CH 3 CH 2 OH,二者分子中均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 B 正确; C.异丙醇可由丙烯和水加成得到,乙醇可由乙烯和水加成得到,故 C 正确;
D.异丙醇和乙醇灭活病毒的原理是醇类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容易渗透在细菌体内,从而溶解并破坏细菌的细胞结构,双氧水灭活病毒的原理是利用双氧水的强氧化性,二者原理不相同,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D 3. 近年来,科学工作者致力于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甲醇等技术研究,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以下关于二氧化碳甲烷化的技术(如图所示)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程Ⅰ中,CO 2 分子内的化学键没有断裂 B. 过程Ⅰ中,La 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 过程Ⅱ中,H 2 →2H•为吸热过程 D. 该技术的总反应为 4H 2 +CO 2 催化剂 CH 4 +2H 2 O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根,化学键断裂了,A错误; B.加入的是二氧化碳分子,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La 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 正确; C.化学键断键是吸热过程,化学键的形成是放热过程,H 2 →2H•是断键,为吸热过程,C 正确; D.通过图片可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制甲烷的过程,方程式正确,D正确; 故选 A。
4. 科学家利用四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 W、X、Y、Z“组合”成一种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超分子,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实线代表共价键)。W、X、Z 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 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 Z>Y>X>W B. Y与 W、X、Z 均可形成至少两种化合物 C. 1molZW 与水发生反应生成 1molW 2 ,转移电子 2mol D. Y与 Z 可组成阴阳离子数之比为 1∶1 的离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W、X、Y、Z 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Z 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系,且 W、X、Z 分别位于不同周期,易知,Z 为 Na,W 为 H;X、Y 位于第二周期, 由超分子的结构示意图知,X 连四条键、Y连两条键,则 X为 C,Y为 O,据此解答。
【详解】A.原子半径 Na>C>O>H,即 Z>X> Y > W,故 A错误; B.O与 H可形成 H 2 O、 H 2 O 2 ,O与 C 可形成 CO、CO 2 ,O与 Na 可形成 NaO、Na 2 O 2 ,故 B 正确; C. 1molNaH 和 H 2 O发生反应生成 1molH 2 ,NaH十 H 2 O= H 2 ↑十 NaOH,1molNaH 反应转移 1mol 电子,故C 错误; D.O与 Na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 Na 2 O和 Na 2 O 2 ,其中,Na 2 O 2 的阴离子(O 2- ):阳离子(Na + )=1:2,故 D错误。
故答案选 B。
5. 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 Fe 2+ 和 Fe 3+ 性质时,发现:往 FeCl 2 和 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红色,但当氯水过量时,红色却会褪去。为此,他们设计如图装置进一步探究。
已知:①X为 NaClO溶液,Y为 FeCl 3 和 KSCN 的混合溶液。②持续缓慢滴入 NaClO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圆底烧瓶中红色变浅,有大量气泡产生;Ca(OH) 2 溶液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氯水可以将 Fe 2+ 氧化成 Fe 3+
B. 烧瓶中还可能产生红褐色沉淀 C. 烧瓶中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 SO 2
D. KSCN 中的 N元素一定被氧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氯水中有氯气和次氯酸,都有强氧化性,可以将 Fe 2+ 氧化成 Fe 3+ ,故 A正确; B.烧瓶中有 NaClO,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Fe 3+ 碱性条件下会产生红褐色沉淀,故 B 正确; C.烧瓶中有NaClO,有强氧化性, 在溶液中KSCN中的会直接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故C错误; D.氯水过量时,红色却会褪去, NaClO溶液至过量圆底烧瓶中红色变浅,都说明SCN- 会被氧化剂氧化,SCN - 中S:-2价,C:+4价,N:-3价,故N元素一定被氧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6. 2017—2020 年,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图 1 是太阳能电池工作示意图,与图 2 装置联合可实现能量的转化和储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太阳能电池可将光能直接转换 电能 B. Y接太阳能电池的 P电极 C. 工作一段时间后,图 2 左池 pH减小 D. 每转移 1mol 电子,图 2 右池溶液中 n(H + )的变化量为 2mol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太阳能电池可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故 A正确; B.Y 电极反应为- - + 2+2 2VO -e +2H =VO +H O ,Y 极发生氧化反应,是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由图 1 可知,电池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 P 电极是太阳能电池的正极,故 B 正确; C.Y 电极反应为- - + 2+2 2VO -e +2H =VO +H O ,右池需要氢离子参加反应,所以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池,左池 pH会变大,故 C 错误; D.Y 电极反应为- - + 2+2 2VO -e +2H =VO +H O ,每转移 1mol 电子,右池中有 2mol 电子参加反应,故 D正
确; 故答案为:C。
7. 亚磷酸(H 3 PO 3 )是有机磷水处理药剂的原料,有强还原性,容易被银离子氧化为磷酸。右图为向某浓度的亚磷酸中滴加 NaOH溶液,其 pH与溶液中的 H 3 PO 3 、H 2 PO 3、HPO23的物质的量分数 α(X)(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与整个物种浓度之和的比值)的关系。下列关于亚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磷酸与磷酸相似,均为三元酸 B. 亚磷酸的 K a2 的数量级为 10 -7
C. 亚磷酸与银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D. pH 为 5~9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 3 PO 3 +2OH - =HPO23+2H 2 O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亚磷酸的结构为 ,且根据图示知,溶液中不存在 PO 3,则亚磷酸是二元酸,故 A错误; B.亚磷酸的2- +32-2 3c(HPO ) c(H )ac(H PO )K ,根据图示 pH=6.5 时,c(HPO23)=c(H 2 PO 3),则 K a2 =c(H + )=10 -6.5 ,即数量级为 10 -7 ,故 B 正确; C.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反应中银离子是氧化剂,氧化产物的化学式为 H 3 PO 4 ,则 H 3 PO 3 是还原剂,根据转移电子守恒,n(Ag + )=n(H 3 PO 3 )×(5-3),即 n(Ag + ):n(H 3 PO 3 )=2:1,故 C错误; D.根据图示知,pH为 5~9 时,H 2 PO 3转化为 HPO23,主要的离子方程式为:H 2 PO 3+OH - =HPO23+H 2 O,故 D错误; 故选 B。
8. 铵明矾[NH 4 Al(SO 4 ) 2 ·12H 2 O]是分析化学常用基准试剂,在生产生活中也有很多重要用途。实验室以
NH 4 HCO 3 为原料制备铵明钒晶体的过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1)试写出过程Ⅰ的化学方程式___。
(2)过程Ⅱ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___,若省略该过程,则会导致制得的铵明矾晶体中混有__杂质(填化学式)。
(3)过程Ⅲ获得铵明矾晶体,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过滤、洗涤、干燥。
Ⅱ.为测定铵明矾晶体纯度,某学生取 m g 铵明矾样品配成 500 mL 溶液,根据物质组成,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每个方案取用溶液的体积均为 50.00 mL)。请结合三个方案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方案一:测定 SO24的量,实验设计如下:
(4)老师评价这个方案不科学,测得的 SO24含量将__(填“偏高”或“偏低”),理由是__。
方案二:测定 NH 4的量,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5)准确测量氨气的体积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①读取量气管的读数时应注意__。
②量气管中所盛液体可以是__(填字母)。
a.水
b.乙醇
c.苯
d.四氯化碳 方案三:测定 Al 3+ 的量,实验过程如下:
(6)取 50.00 mL 待测液,调节溶液 pH约为 3.5,加入 V 1 mL c 1 mol/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 2 H 2 Y)标准溶液,加热至沸腾,使 Al 3+ 与 Na 2 H 2 Y迅速反应;待反应完成后调节溶液 pH至 5~6,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再用c 2 mol/L 的 Zn 2+ 滴定液滴定过量的 Na 2 H 2 Y,至滴定终点时消耗 Zn 2+ 滴定液的体积为 V 2 m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 3+ +H 2 Y 2- =AlY - +2H + ,Zn 2+ +H 2 Y 2- =ZnY 2- +2H + 。通过计算确定铵明矾晶体的纯度__。
【答案】
(1). 2NH 4 HCO 3 +Na 2 SO 4 =2NaHCO 3 ↓+(NH 4 ) 2 SO 4
(2). 除去溶液 A 中剩余的 HCO3
(3). Al(OH) 3
(4).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 偏高
(6). 铵明钒中混有硫酸钠
(7). 保持量气管两侧液面相平;眼睛平视量气管内液体的凹液面
(8). cd
(9). 1 1 2 2453 (c V - c Vm) % 【解析】
【分析】
Ⅰ. NH 4 HCO 3 饱和溶液加入稍过量的饱和 Na 2 SO 4 溶液,利用 NaHCO 3 溶解度较小,NH 4 HCO 3 和 Na 2 SO 4 发生复分解反应:2NH 4 HCO 3 +Na 2 SO 4 =2NaHCO 3 ↓+(NH 4 ) 2 SO 4 ,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硫酸铵、硫酸钠和一定量的NaHCO 3 ,加入稀硫酸调节溶液 pH=2,可除去 HC3O ,最后加入硫酸铝溶液制取铵明钒晶体。
Ⅱ.方案一是利用氯化钡测定溶液中的 SO24的量,由此求出铵明矾晶体的量; 方案二是使用量气管量取产生的氨气体积,利用氨气的体积和铵明钒晶体的化学式,求出铵明钒晶体的质量,再除以样品的质量,即可求出样品的纯度; 方案三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 2 H 2 Y)标准溶液测定 Al 3+ 的量,由此求出铵明矾晶体的含量。
【详解】Ⅰ.(1)根据以上分析过程Ⅰ为 NH 4 HCO 3 和 Na 2 SO 4 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 HCO 3 +Na 2 SO 4 =2NaHCO 3 ↓+(NH 4 ) 2 SO 4 ,故答案为:2NH 4 HCO 3 +Na 2 SO 4 =2NaHCO 3 ↓+(NH 4 ) 2 SO 4 ; (2)过程Ⅱ中加入稀硫酸的可除去溶液 A中剩余的 HCO 3,使之生成 CO 2 ,得到含有(NH 4 ) 2 SO 4 、H 2 SO 4 和少量 Na 2 SO 4 的溶液,若省略该过程,溶液中还有一定量的 HC3O ,加入 Al 2 (SO 4 ) 3 ,Al 3+ 会 HCO 3与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 Al(OH) 3 沉淀,导致制得的铵明矾晶体中混有 Al(OH) 3 ,故答案为:除去溶液 A中剩余的 HCO 3;Al(OH) 3 ; (3)过程Ⅲ为从溶液中获得铵明矾晶体的过程,则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Ⅱ.(4) 方案一是利用氯化钡测定溶液中的 SO24的量,由此求出铵明矾晶体的量,由于铵明钒中混有硫酸钠,测得的 SO24含量将偏高,故答案为:偏高;铵明钒中混有硫酸钠; (5)①一定温度下,气体体积与压强有关,所以读取量气管的读数时应注意保持量气管两侧液面相平,同时眼睛平视量气管内液体的凹液面,避免造成读数误差,故答案为:保持量气管两侧液面相平;眼睛平视量气管内液体的凹液面; ②方案二是使用量气管量取产生的氨气体积,利用氨气的体积和铵明钒晶体的化学式,求出铵明钒晶体的质量,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尽可能不让氨气溶于量气管中的液体,由于氨气易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苯和四
氯化碳,故选 cd,故答案为:cd; (6)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3+ +H 2 Y 2- =AlY - +2H + ,Zn 2+ +H 2 Y 2- =ZnY 2- +2H + ,50.00mL 待测液中含n(Al 3+ )=n(H 2 Y 2- )-n(Zn 2+ )=(c 1 V 1 10 -3 - c 2 V 2 10 -3 )mol,则 mg 铵明矾样品配成的 500mL 溶液中含n(Al 3+ )=(c 1 V 1 10 -3 - c 2 V 2 10 -3 )mol500mL50mL =(c 1 V 1 10 -2 - c 2 V 2 10 -2 )mol,铵明矾晶体的质量=(c 1 V 1 10 -2 - c 2 V 2 10 -2 )mol 453g/mol=4.53(c 1 V 1 - c 2 V 2 )g,铵明矾晶体的纯度= 1 1 2 24.53 c V c V gmg 100%=1 1 2 2453 (c V - c V )m%。
故答案为:1 1 2 2453 (c V - c V )m%。
9.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硫、氮等元素形成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处理成为科学研究热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SO 2 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燃煤发电厂常利用反应2CaCO 3 (s)+2SO 2 (g)+O 2 (g)2CaSO 4 (s)+2CO 2 (g) ΔH=-681.8 kJ/mol 对煤进行脱硫处理以减少 SO 2 的排放。T℃时,将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收集于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各物质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 -1 ) 0 10 20 30 40 50 O 2
1.00 0.79 0.60 0.60 0.64 0.64 CO 2
0 0.42 0.80 0.80 0.88 0.88 (1)10~20 min 内,平均反应速率 v(SO 2 )=__;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0 min 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填字母)。
A.通入一定量的 O 2
B.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粉末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Ⅱ.NO x 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NO x 的脱除方法基本一致,即设法将其转化为氮气。
(3)已知:2NO(g)+O 2 (g)=2NO 2 (g)ΔH 1 =-113 kJ/mol 6NO 2 (g)+O 3 (g)=3N 2 O 5 (g)ΔH 2 =-227 kJ/mol 4NO 2 (g)+O 2 (g)=2N 2 O 5 (g)ΔH 3 =-57 kJ/mol 则 2O 3 (g)=3O 2 (g)是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O 3 氧化脱除氮氧化物的总反应是
NO(g)+O 3 (g)=NO 2 (g)+O 2 (g)ΔH 4 =___kJ/mol,最后将 NO 2 与恰当的还原剂反应转化为 N 2 而脱除。
(4)常见的汽车尾气处理原理是使尾气(含适当比例的 NO、CO)通过装有高效催化剂的处理装置,发生反应:
2NO(g)+2CO(g) N 2 (g)+2CO 2 (g)。请根据以下相关数据,分析采用此法能否有效消除 NO、CO尾气污染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通过必要的计算加以说明)。
反应 25℃时的平衡常数 反应 I:2NO(g) N 2 (g)+O 2 (g) K 1 =1×10 30
反应 II:2CO 2 (g) 2CO(g)+O 2 (g) K 2 =1×10 -92
(5)用 NH 3 催化还原 NO x 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其反应原理为:NO(g)+NO 2 (g)+2NH 3 (g) 2N 2 (g)+3H 2 O(g)。一定温度下,在某恒定压强为 P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NO 2 和 NH 3 ,达到平衡状态后,容器中含 n(NO)=a mol,n(NO 2 )=2a mol,n(NH 3 )=2a mol,n(N 2 )=2b mol,且 N 2 (g)的体积分数为13,请计算此时的平衡常数 K p =__(用只含 P的代数式表示,且化至最简式。已知: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用某组分的平衡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平衡常数,记作 K P 。某组分的平衡分压=P×该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答案】
(1). 0.038 mol•L -1 •min -1
(2). 减小
(3). AC
(4). 放热
(5). -198
(6). 能
(7). 由反应 I 和 II 的平衡常数,可知 2NO(g)+2CO(g) 垐?噲 ?N 2 (g)+2CO 2 (g)的 K=12KK =2.5×10 121 数值很大,该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程度很大
(8). 5625P4 【解析】
【分析】
【详解】(1)在 10~20 min 内,O 2 的浓度由 0.79 mol/L 变为 0.60 mol/L,减小了 0.19 mol/L,则根据物质反应转 化 关 系 可 知 :
反 应 消 耗 SO 2 的 浓 度 △c(SO 2 )=2×0.19 mol/L=0.38 mol/L , 则 平 均 反 应 速 率v(SO 2 )=0.38mol/L10min=0.038 mol•L -1 •min -1 ;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升高温度时,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 K 将减小;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反应在 20 min 时已经达到平衡,在 30 min 后,O 2 浓度增大,CO 2 浓度增大了 0.08 mol/L,方程式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O 2 、CO 2 是 1:2,说明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通入一定量的 O 2 ,也可能是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最终达到平衡状态,故合理选项是 AC; (3)已知:①2NO(g)+O 2 (g)=2NO 2 (g)
ΔH 1 =-113 kJ/mol ②6NO 2 (g)+O 3 (g)=3N 2 O 5 (g)
ΔH 2 =-227 kJ/mol ③4NO 2 (g)+O 2 (g)=2N 2 O 5 (g)
ΔH 3 =-57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②×2-③×3,整理可得④ :2O 3 (g)=3O 2 (g)
ΔH=-283 kJ/mol<0,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将1( + )2① ④ ,整理可得 NO(g)+O 3 (g)=NO 2 (g)+O 2 (g)
ΔH 4 =-198 kJ/mol; (4)已知:反应 I:2NO(g) N 2 (g)+O 2 (g)
K 1 =1×10 30
反应 II:2CO 2 (g) 2CO(g)+O 2 (g)
K 2 =1×10 -92
将反应 I-II,整理可得 2NO(g)+2CO(g) 2CO 2 (g)+N 2 (g),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12KK =2.5×10 121 ,K的数值很大,说明该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程度很大,因此该法能有效消除 NO、CO 尾气污染; (5)对于反应 NO(g)+NO 2 (g)+2NH 3 (g) 2N 2 (g)+3H 2 O(g),在一定温度下,在某恒定压强为 P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NO、NO 2 和 NH 3 ,达到平衡状态后,容器中含 n(NO)=a mol,n(NO 2 )=2a mol,n(NH 3 )=2a mol,n(N 2 )=2b mol,且 N 2 (g)的体积分数为13,根据方程式可知:每反应产生 2个 N 2 ,就会同时产生 3个 H 2 O(g),可由平衡产生 n(N 2 )=2b mol,得到 n(H 2 O)=3b mol,此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n(气) 总 =a mol+2a mol+2a mol+2b mol+3b mol=5(a+b) mol,由于 N 2 (g)的体积分数为13,则2b 1=5(a+b) 3,解得 b=5a mol,故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n(气) 总 =5(a+b) mol=5(a+5a)=30a mol,所以平衡时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x(NO)=a 1=30a 30,x(NO 2 )=2a 1=30a 15,x(NH 3 )=2a 1=30a 15,x(N 2 )= 10a 1=30a 3,x(H 2 O)=15a 1=30a 2,因此此时的平衡常数K p =2 321 1( ?P) ? ( ?P)5625P3 2=1 1 14( ?P)? ( ?P)? ( ?P)30 15 15。
10.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锂离子电池,常用磷酸亚铁锂(LiFePO 4 )做电极材料。对 LiFePO 4 废旧电极(含杂质 Al、石墨粉)回收并获得高纯 Li 2 CO 3的工艺流程如图:
碳酸锂在水中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1)过程Ⅰ的操作是___。
(2)过程Ⅱ加入足量 NaOH溶液的作用是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过程Ⅲ采用不同氧化剂分别进行实验,均采用 Li 含量为 3.7%的原料,控制 pH为 3.5,浸取 1.5h 后,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序号 酸 氧化剂 浸出液 Li + 浓度(g/L) 滤渣中 Li 含量/% 实验 1 HCl H 2 O 2
9 02 0.10 实验 2 HCl NaClO 3
9.05 0.08 实验 3 HCl O 2
7.05 0.93 ①实验 2 中,NaClO 3 与盐酸反应生成黄绿色气体,大大增加了酸和氧化剂的用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②综合考虑 Li + 的浸出率及环保因素,选择的氧化剂最好为__。
(4)浸出液中存在大量 H 2 PO4和 HPO24,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过程Ⅳ:加入 30%的 Na 2 CO 3 溶液得到磷酸铁晶体的原因___。
(5)若滤液 2中 c(Li + )=4mol/L,加入等体积的 Na 2 CO 3 (过程Ⅴ)后,过滤所得粗品中 Li 元素占原 Li 元素总量的 95.5%,计算母液中 c(CO23)=___。[K sp (Li 2 CO 3 )=1.62×10 -3 ] (6)过程Ⅵ首先需洗涤“粗品”,应该用___(填“热水”或“冷水”)洗,理由是___。
(7)工业上将回收 Li 2 CO 3 和 FePO 4 粉碎,并与足量炭黑混合高温灼烧再生制备 LiFePO 4 ,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更好的节省了资源,保护了环境。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 答 案 】
(1). 粉 碎 或 研 磨 等
(2). 2Al+2NaOH+2H 2 O=2NaAlO 2 +3H 2 ↑
(3). ClO3+5Cl - +6H + =3Cl 2 ↑+3H 2 O
(4). H 2 O 2
(5). CO23结合 H + ,c(H + )减小,H 2 PO4⇌HPO24+H + ,HPO24⇌PO34+H + 两个电离平衡均向右移动,c(PO34)增大,与 Fe 3+ 结合形成磷酸铁晶体
(6). 0.20mol/L
(7). 热水
(8). 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Li 2 CO 3 的溶解度减小,则热水洗涤可减少 Li 2 CO 3 的溶解(或损失)
(9). Li 2 CO 3 +2FePO 4 +2C高温2LiFePO 4 +3CO↑ 【解析】
【分析】
LiFePO 4 废旧电极(含杂质 Al、石墨粉)研磨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铝溶解分离,滤液 1 中含有 NaAlO 2 ,滤渣 1 含有 LiFePO 4 和石墨粉;滤渣 1 中加入盐酸、氧化剂可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滤渣 2为石墨粉,浸出液中含有铁离子、锂离子,加入 30%碳酸钠溶液可生成 FePO 4 •2H 2 O,滤液 2 中含有锂离子,加入饱和碳酸钠溶解并加热,可生成 Li 2 CO 3 粗品,处理后得到高纯 Li 2 CO 3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粉碎样品,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粉碎或研磨等; (2) LiFePO 4 废旧电极中含杂质 Al、石墨粉,其中单质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偏铝酸钠,所以过程Ⅱ中加入足量 NaOH溶液的作用是溶解 Al,使其分离出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 2 O=2NaAlO 2 +3H 2 ↑,故答案为:2Al+2NaOH+2H 2 O=2NaAlO 2 +3H 2 ↑; (3)①实验 2中,NaClO 3 与盐酸反应生成黄绿色气体,应生成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 3+5Cl - +6H + =3Cl 2 ↑+3H 2 O,故答案为:ClO 3+5Cl - +6H + =3Cl 2 ↑+3H 2 O; ②实验 2 生成的氯气会污染空气,增加了酸和氧化剂的用量,实验 1与实验 3 相比,Li + 的浸出率较高的是H 2 O 2 ,所以最终选择 H 2 O 2 作为氧化剂,故答案为:H 2 O 2 ; (4)要得到过程Ⅳ得到磷酸铁晶体,可使溶液中 PO34浓度增大,则应使 H 2 PO 4⇌HPO24+H + ,HPO24⇌PO34+H + 平衡正向移动,可加入与 H + 反应的物质,可加入碳酸钠。因此原因是 CO23结合 H + ,c(H + )减小,H 2 PO4⇌HPO24+H + ,HPO24⇌PO34+H + ,两个电离平衡均向右移动,c(PO34)增大,与 Fe 3+ 结合形成磷酸铁晶体,故答案为:CO23结合 H + ,c(H + )减小,H 2 PO4⇌HPO24+H + ,HPO24⇌PO34+H + 两个电离平衡均向右移动,c(PO34)增大,与 Fe 3+ 结合形成磷酸铁晶体; (5)K sp (Li 2 CO 3 )=1.62×10 -3 ,滤液②中 c(Li + )=4mol/L,加入等体积的 Na 2 CO 3 后,Li + 的沉降率达到 95.5%,则混合后滤液中 c(Li + )=4 / L 4.5%2mol =0.09mol/L,滤液③中 c(CO23)=321.62 100.09mol/L=0.20mol/L,故答案为:0.20mol/L; (6)由碳酸锂在水中溶解度数据可知,升高温度,Li 2 CO 3 的溶解度减小,则用热水洗涤可减少 Li 2 CO 3 的溶解,故答案为:热水;Li 2 CO 3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热水洗涤可减少 Li 2 CO 3 的溶解; (7)工业上将回收的 Li 2 CO 3 、FePO 4 粉碎与炭黑混合高温灼烧再生制备 LiFePO 4 ,反应的方程式为Li 2 CO 3 +2FePO 4 +2C高温2 LiFePO 4 +3CO↑,故答案为:Li 2 CO 3 +2FePO 4 +2C高温2 LiFePO 4 +3CO↑。
【点睛】本题 易错点为(5),要注意 K sp (Li 2 CO 3 )= c 2 (Li + ) ×c(CO23),难点是(4),要注意浓度对电离平衡的
影响的应用。
11. 2020 年 11 月 24 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携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在文昌发射升空,开启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 TiO 2 、Fe 2 O 3 等),月壤中还含有硅、铝、钾、钡、锂、铷、锆、铪和稀土元素等。
(1)钛是 21 世纪重要的金属。基态 T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
(2)铝和铁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金属。
①在周期表中,与 Al 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__,该元素的氯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_。
②氧化铁比氧化亚铁稳定,试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
(3)TiCl 4 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熔点为 250K,沸点为 409K,其固体的晶体类型为___。
(4)BaTiO 3 组成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是___;BaCO 3 热分解温度比 CaCO 3 高的原因是___,CO2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粒子有__(写出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5)FeS 2 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边长为 a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 A ,其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__g·cm -3 。
【答案】
(1). 3d 2 4s 2
(2). Be或铍
(3). 直线形
(4). Fe 3+ 的 3d 能级半充满,稳定
(5). 分子晶体
(6). O>Ti>Ba
(7). Ca 2+ 半径比 Ba 2+ 小,对 CO23中的 O 2- 吸引力更大,且产物 CaO比 BaO更稳定
(8). sp 2
(9). NO 3、SO 3
(10). 303A480 10N a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原子的电子层数及其价电子数。根据原子及其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分析其电离能的相对大小。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原子的杂化类型。根据同族替换和等量代换原则找等电子体。根据原子的空间排列特点分析其堆积方式,根据均摊法确定晶体的化学式,进一步根据晶胞的质量和体积求其密度。
【详解】(1)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2,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3d 2 4s 2 (或[Ar]3d 2 4s 2 ), 22 Ti
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排布式为 3d 2 4s 2 ,故答案为:3d 2 4s 2 。
(2)①根据对角线原则,在周期表中,与Al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Be(铍),该元素的氯化物为BeCl 2 ,因为其价层电子对数为=2-1 22+ =22,σ 键电子对数为 2,孤电子对数为 0,根据 VSEPR 理论,BeCl 2 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故答案为:Be或铍;直线形。
②Fe 2+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 6 ,Fe 3+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⁵ ,Fe 3+ 的 3d 能级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所以氧化铁比氧化亚铁稳定。故答案为:Fe 3+ 的 3d 能级半充满,稳定。
(3) TiCl 4 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熔点为 250K,沸点为 409K,其熔沸点较低,所以其固体的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晶体。
(4)因为 Ba 是第六周期第 IIA族,Ti 是第四周期第ⅣB 族,O是第二周期第ⅥA族,所以根据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BaTiO 3 组成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是 O>Ti>Ba;同主族半径越大金属性越强,越容易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半径越大就越难得电子.形成的盐就越难分解,所以 Ca 2+ 半径比 Ba 2+ 小,对 CO23中的 O 2-吸引力更大,且产物 CaO比 BaO更稳定;CO23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4+2-3 2=3+ =32,VSEPR 模型为平面三角形,所以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 2 杂化;CO23的原子总数为 4,价电子数为 24,所以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粒子有 NO 3、SO 3 。故答案为:
O>Ti>Ba;Ca 2+ 半径比 Ba 2+ 小,对 CO 23中的 O 2- 吸引力更大,且产物 CaO比 BaO更稳定;sp 2 ;NO 3、SO 3 。
(5)分析晶胞结构可知,Fe 2+ 位于棱边和体心,22S 位于顶点和面心,因此每个晶胞中含有的 Fe 2+ 个数=112 +1=44 ,每个晶胞中含有的22S 个数=1 16 +8 =42 8 ,即每个晶胞中含有 4 个 FeS 2 。一个晶胞的质量A A4 (56+32 2) 480m= = gN N ,晶胞的体积=(a×10 -10 ) 3
cm 3 ,该晶体的密度30-3 -3-10 3 3A A480 480 10ρ= g cm = g cmN (a 10 ) N a。故答案为:303A480 10N a 12. 某药物中间体Ⅰ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C的结构简式为___。
(2)反应②中的条件 1 为___。
(3)反应④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
(4)写出反应⑤可能的化学方程式___(写出一个方程式即可)。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
Ⅰ.分子结构中含六元碳环、甲基和羰基 Ⅱ.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 Ⅲ.核磁共振氢谱有 4组峰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以 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三步制备 的合成路线:___。
【答案】
(1). 碳碳双键、羧基
(2).
(3). 浓 H 2 SO 4 、加热
(4). 消去反应
(5). +H 2催化剂,+H 2催化剂,+H 2催化剂
(6).
(7).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信息反应,结合 B 的结构简式可推知:A结构简式是 ,B 与酸性 KMnO 4 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碳碳双键断开,两个不饱和 C 原子形成 2 个—COOH,变为 C:
;C 与甲醇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 D,D与 CH 3 ONa 作用反应产生 E 和 CH 3 OH,E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 F,F 与 CH 3 COOCH 3 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产生 G,G与浓硫酸共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H:(或或 ),H 与 H 2 发生加成反应产生 I:。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 ,C 是 ,H是 。
(1)A结构简式是 ,所含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羧基;C 结构简式是,据此分析解答。
(2)反应②是 与 CH 3 OH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 D和水,因此反应①的条件是浓硫酸、加热。
(3)G是 ,由于羟基连接的 C 原子的邻位 C 原子上含有 H原子,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
消去反应产生 (或 或 )和 H 2 O,所以反应④的化学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4)H是 (或或 ),H与 H 2 在 Ni 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产生 I,所以反应⑤可能的反应方程式为:+H 2催化剂。
(5)F结构简式是 ,其同分异构体满足条件:Ⅰ.分子结构中含六元碳环、甲基和羰基;Ⅱ.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 HCOO-结构;Ⅲ.核磁共振氢谱有 4 组峰,说明分子中含有四种不同位置的 H原子,则该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是 。
(6)1,3 丁二烯与 Br 2 发生 1,4-加成反应产生 , 再与 1,3 丁二烯发生加成反应产生, 与 NaOH 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 ,故以 为原料三步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相关热词搜索: 晋中市 山西省 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