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清初乡野教育家颜元细致书写

时间:2021-10-27 11:47:37 来源:网友投稿

 对清初乡野教育家颜元的细致书写

 一 在“教育薪火书系·第一辑”中,由河北大学吴洪成教授等撰写的《颜元实学教育思想与实践》一书位列其中,著作对清初教育家颜元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细致书写,对颜元的教育精神进行了精要提炼。我们知道,自先秦时期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及庄子等一批伟大的教育家,其后伴随着跌宕起伏的中国社会演进及教育变迁历程,先后又出现了一大批著名教育家,而以董仲舒、韩愈、朱熹、王守仁、蔡元培、黄炎培、陶行知等人为杰出代表,可谓名家荟萃、巨擘云集,为我们呈现了一座内容丰富、充满智慧且异彩纷呈的教育思想宝库。在众多的教育家当中,颜元作为一位出身乡野的教育家、一位飽含教育情怀的平民教师,极为特殊且值得关注。

 颜元是清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教育活动,培养了众多学生,创立了以“实学”为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与其弟子李塨一起形成了著名的“颜李学派”,并使其影响由河北一地扩展至全国。颜元一生的生活及教学活动主要集中于今天河北的蠡县、博野县及肥乡县等地区,作者撰写此书,自然有着地域的合宜与亲近感。颜元出身乡野,一生从未入仕,是一位典型的以教育为志业的草根教育家和平民教师,凭借自己求真务实、为国育才的济世情怀,以一己之力与其时功利且僵化的教育体制进行抗争。在科举盛行、传统教育弊病丛生的清初,其声音振聋发聩,其思想独放异彩,其精神令人感佩,颜元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于中国实学思想及启蒙思想的演进中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曾于二十余年前求学期间阅读颜元的相关著作,便为其曲折丰富的人生经历、敢于质疑批判的为学精神以及矢志不渝的教育追求深深吸引,撰写《颜元与卢梭教育思想之比较》一文,刊登于《教育史研究》1996 年第 1 期,后又赴河北博野颜元故里访其遗迹,对颜元之为人、为学、为教中所包含的力排俗见而唯求“真”“实”的精神又多了一层理解与领悟。

 教师的成长为教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而向历史上杰出的教育家学习则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方式。颜元这样一位充满济世情怀、敢于批判且勇于突破创新、坚持求真务实的乡野教育家和平民教师,通过教育史学工作者的细致书写使其进入当代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之中,可谓正当其时。《颜元实学教育思想与实践》一书可以使广大教师近距离地接触颜元这位有独特教育品性的教育家,感受其至真至纯的教育情怀、敢于批判的教育勇气与善于创新的教育智慧。

 二 颜李学派产生后短短数十年影响遍及全国,其后由于诸种原因湮没无闻,直到清同治年间戴望“收拾遗书”并“抉择精言”以撰成《颜氏学记》,颜李学派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时至今日,对颜元及颜李学派的研究主要通过文献整理、人物评传以及相关专题研究等方式展开,而吴洪成教授等人撰写的《颜元实学教育思想与实践》一书则是最早专门围绕颜元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进行专题研究的著作之一。

 著作共分六章,分别对颜元的教育理想、教育哲学、教育思想、漳南书院的办学活动、颜李学派的产生与传承流变、颜李学派教育思想的现代性等进行了专题阐述,附录中又专门对清同治以来有关颜李学派的研究历程进行了梳理,通过对颜元实学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具体分析,力求对其济世情怀与教育精神作一精要概括,以使读者察其缘由、识其流变而知其大要。

 其一,以生动的教育故事刻画颜元丰满的教育家形象,彰显颜元作为乡村教师的家国情怀。颜元一生经历丰富曲折,8 岁发蒙,从学于能骑、射、剑、戟且精战守机宜、医术及术数的吴持明,从小所受教育与众不同,后又师从贾珍,受其崇实主张影响,成年后“遂弃举业”而“究天象、地理及兵略”,并学习医术及技击等,涉猎广泛,其学术思想历经多次转折,心怀教育且仁爱济世,特立独行而意志坚定。颜元虽为一介乡村教师,却能心系家国天下,将教育和国家之前途和个体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认为“无人才则无政事,无政事则于治平,无民命”,提倡经世致用,强调以教育正一身、一

 家及一国之德,利一身、一家及一国之用,厚一身、一家及一国之生,其心志之高远、其理想之纯粹至死不渝,令世人钦佩。作者通过对明末清初社会环境和文化教育状况的深度分析,通过大量生动的教育故事,立足于对颜元人生历程的细致梳理,指出颜元作为乡村教师,在办理私学的基础上对传统理学教育的流弊加以揭露,并在以儒学为本位之个人、家、国、天下的框架内,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民胞物与”情怀,构建起集政治、经济及文化教育为整体的实学思想体系,充分彰显了其作为乡村教师的济世情怀。

 其二,力求对颜元实学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其实践活动作全面具体的分析。著作以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与实践为基点,探究教育理念背后的哲学根由,兼顾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表达,将个案呈现与学派分析、历史书写与现实观照等结合起来。具体而言,通过对颜元“非气质无以为性”的人性论、辩证统一的义利观、以行得知的认识论及实体实用的体用观等哲学观念的分析,阐明其教育主张与哲学观念之间的关联。既关注对颜元重视实学以及批判传统教育弊端的教育思想的分析,又注意叙述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的具体呈现;既注意以颜元作为核心个案人物对其心路历程、思想体系、实践活动及历史影响等进行全方位剖析,又能将颜元这样一位极为特殊的教育家放在其所属的颜李学派之中,借助对整个颜李学派形成与发展演变历程的分析,使分析更具历史感、整体感。另外,通过对颜元实学教育思想与实践所涵具的现代性特征分析,力求做到古今结合。

 其三,注重对颜元独具特色教育精神的提炼。教育家之立身虽不离教育实践,其依凭在于其教育思想,其灵魂则在于教育精神,因此对于教育家的书写,其形式在于独特教育思想之理解与阐发,而其根本则在于不朽教育精神之领会与传承。颜元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教育家,敢于冲破重重罗网而不苟同于世俗,思想广泛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艺术等不同领域,其教育精神特别显著者有两点,这在著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一为批判意识,深刻批判传统教育,尤其程朱理学教育,所谓“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认为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将义、利对立起来,批判八股取士制度,认为“八股之害,甚于焚坑”,胆识出众,不同凡响;二为求实态度,竭力提倡“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教育,创立了以“实学”为特征的教育理论体系,其教育活动极具特色,重“实”重“习”,重视劳动教育、军事教育与体育。其思想之敏锐、其情怀之纯粹、其胆识之过人给人们以深刻的影响,给当时强调读书穷理、追求学为举业的空疏、僵化且功利的教育吹进一股清新之风,也为当代教育和广大教师树立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三 值得注意的是,颜元及颜李学派本身也具有时代局限性,不免有复古与保守的一面,作者在对颜元教育思想及其内在精神进行充分提炼和肯定的同时,也对其局限性进行具体分析,力求做到实事求是、辩证分析,如认为颜元提出的恢复“封建制”与“乡举里选”等主张虽不乏积极思考但却不合时宜;颜元恪守古礼,提倡等级制度与君主权威,一些教育主张和教育内容(如性教育)不免带有浓厚的封建教条色彩;对于颜元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影响也应理性看待等。作者又专门对颜李学派数十年由兴而衰的波动沉浮缘由进行了分析,认为除了清初专制主义进一步强化的思想环境、树敌太多以及后继乏人等种种不利因素外,颜李学派思想本身所固有的不完整、不成体系等局限性也是重要原因,故称“颜李学说在学理构建或阐发方面始终少了些厚度,更显粗糙”。这些认识是中肯的,也是必要的。

 此外,本书的写作也较为鲜明地体现了史学研究的历史感,对颜元人生及教育经历的叙述,对颜李学派形成、发展与衰退过程的分析都体现了这一点。另外,本书也较为清晰地呈现了颜李学派在近现代以来的种种遭遇,并以“附录”的方式细致地梳理了自清同治以来不同时期对于颜李学派的研究历程,尽可能地结合不同时代的具体社会历史背景加以阐述,以使读者识其大略而明其是非。

 当然由于诸多原因,本书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如由于多人撰写,在内容呈现上存在一定的重复交叉现象,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形象化方面也有改进的空间;在研究视域上,如果能将颜元实学教育思想与实践进一步放置在中国实学思想史与启蒙思想史的整体演进进程中加以分析阐述,则更有利于对其思想的深度把握与准确定位;对颜元实学教育思想与活动的现代价值挖掘还有待进一步展开等。

相关热词搜索: 乡野 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