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技能与策略
一、“诵读”要义概说
( ( 一 ) 概念分辨:“朗读”“美读”“诵读”“吟诵”
近些年,中小学语言教学研究领域里,“朗读”“美读”“诵读”“吟诵”这四个概念经常交错使用,对它们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我在这里简要分辨一下,主要目的是探求“诵读”的要义。
“诵”这个词先秦即有,一般认为是依照语言的节奏朗声而读;“歌”“吟”则更注重表现音乐性,与“诵”还是有区别的。《墨子•公孟篇》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诵”后来与“读”联结成“诵读”,意思还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陈少松语,《古诗词文吟诵》第二版第 7 页)。
20 世纪前期,“诵读”这个词在教学研究中普遍使用,和它并行且意思相近的概念还有“朗读”“朗诵”。有的学者把“朗诵”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称“诵读”,适合读古代散文;第二类称“吟读”和“咏读”,大致等同于“吟诵”,即比较随意地吟哦咏唱,分别适合于读短的诗词韵文和读长诗长篇韵文等;第三类称“讲读”,其“讲”取“说”“谈”之意,也就是用平时说话、对话的语调来朗读,这适合于读语体文(白话文)。(概述黄仲苏语,见《朗诵法》,上海开明书店 1936 年版)20 世纪后期至今,语文教学界多用“朗读”这个概念。因为“吟诵”后来几乎断绝,暂且不论。那么,“朗读”便大致涵盖了原来的“诵读”和“讲读”这两种类型。
新时期以来,叶圣陶先生等前辈在三四十年代使用过的一个概念,被发掘出来,使用率比较高,即“美读”。美读的要义有三条:带着感情朗读文学作品;读出文学作品语言之美;通过美读获得美感。这是一种带有一定的审美取向的朗读方式,对于内化和积淀语言、培养文学鉴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大致作出分辨:
其一,“朗读”“美读”和“诵读”,共同点是出声地读;与它们相对的乃是“默读”,只看而不读出声。
其二,“吟诵”主要不是读,而是近于哼唱,当然还仅仅随意吟哦,与按照乐谱严格地演唱尚有一定区别。这种语文学习方法延续几千年,百余年前开始逐渐衰落,以至于几乎断绝,这是非常可惜的。近年来已经有人在倡导和实验。
其三,“美读”是专门针对文学作品而设置的一种审美式朗读类别,与艺术界所说的“朗诵”更为接近,能够看作是较高层次的“朗读”“诵读”。它也具有重要的语文教学价值。
其四,“朗读”和“诵读”,这两个概念不大好区分。鉴于当前使用上比较混乱,我建议:把“朗读”看作一般的教学概念,与“默读”相对应,涵盖了“诵读”;把“诵读”看作是“朗读”中一个带有一定特殊性的教学概念。至于“诵读”的特殊性是什么,这就要研究 2001 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中相关“朗读”与“诵读”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情况了。
( ( 二) ) “诵读”要义
1.语文新课标中的“诵读”概念 “教学标准”
“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条,贯穿四个学段。此外四个学段各有具体要求:
第一学段:“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 诵 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第三学段:“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60 篇(段)。” 第四学段(初中):“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使用中,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建议”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增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综合的评价” “能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能够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实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注意增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2.“诵读”的基本含义 从语文新课标的表述与指示中,我们能够探求到“诵读”的基本含义。
从概念关系上看,“朗读”是一般概念;“诵读”是被涵盖在“朗读”之中一个特殊概念。
从概念的内涵(特殊性)看,“诵读”被赋予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三点:
(1)“诵读”的对象是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文,其中一部分篇目要求熟读成诵,语文新课标在附录里推荐了数十首古诗,其他让教材编者和语文教师自行选定。
(2)“诵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以至于达到“在积累、感悟和使用中,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能够积累、培养、发展语感。由此,我们大概能够把“诵读”看作与“美读”非常接近的一种朗读方式,在“使用普通话准确、流利地朗读”的基础之上,对朗读者的情感投入提出较高的标准,带有审美体验的某些特征。
(3)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诵读”的教学标准在逐步提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练习的梯度,给予具体有效的指点和引导。
二、诵读技能训练指要
( ( 一 ) 语文教师要苦练诵读技能
从一般的教学实况看,诵读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诵读方法,不断提高诵读水平呢?最关键的一条,乃是语文教师要苦练诵读的“内功”,深谙个中滋味,达到较高的水准。如此,则必定能够引领学生走向诵读的教学高地。语文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有赖于两方面条件发生变化:一是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二是自身提高语文能力、发展语文素养;二者实现一,便能演化为良好的专业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能力是他语文教学能力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越厚实,其教学能力则越强大;反之便会虚弱乏力。这样,认识到苦练“内功”的重要性,才能产生自觉训练诵读机能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效果。
所谓“诵读技能”,包括几种要素呢?我认为涉及两个层面的若干要素。
第一个层面,属于比较纯粹的基本技术层面,主要有:用标准的普通话诵读,读准字音,努力克服方言土音(含北京土话)的干扰;能够正确、流利地读出每一句,努力不读破句子,不犯语义方面的逻辑错误;朗声诵读,具有自信力和课堂环境中的声音传播效果,让现场每一个听众都能够清晰无误地听到。这个层面的诵读要求,教师学生都应该达到;若偶有欠缺,希望及时弥补。
第二个层面,属于纯粹技术层面之外的专业技能,也联系着相关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诵读基本技能训练及其扩展,便是和这个层面密切关联着,包括对于文学作品语言的感受力和鉴赏力;“美读”的技巧运用,主要涉及情感投入、语气语调的处理和声音传送等问题。
( ( 二) ) 诵读技能的训练路径
1. 从“吟”古诗到“诵”古诗 —— 诵读技能训练之起步 “诵读”与“吟唱”(也称“吟诵”)是有明显区别的。但从训练诵读技能 的角度看,借助吟唱更多体现音乐元素这种优势,把带有“美读”色彩的古诗诵读,与带有音乐色彩的古诗吟唱加以比照,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校正诵读的偏误,弥补缺憾,获得新的感受和改进。
例如,诵读唐诗《枫桥夜泊》。最好先听一听采用老调子如何吟唱,可参照根据陈少松老师吟诵所记录的曲谱,见《古诗词文吟诵》第二章。(吟诵和诵读演示)
月落乌啼霜满天,第一句调子起得高,表现秋夜霜天的凄厉感。
江枫渔火对愁眠。次句旋律线往下滑落,结尾下降 4 度,表现沉沉入梦的愁绪。
姑苏城外寒山寺,承接上句,过渡,音高基本持平。
夜半钟声到客船。逐渐舒缓,旋律线下滑,结尾比上一句下降约 5 度。
以前我诵读这首古诗,“天”“眠”和“船”这三个韵脚音高基本相同,只是把“寺”字略为压低一些。比照吟唱之后,感觉人家处理得更合乎诗的意境,遂加以改进。里面还有一些细节,比如“寺”诵读的时候要不要拖腔、如何拖腔等,可以借鉴吟唱的处理方法,在细微处精心打磨。
以此为例,提出两个需要关注的细节:
(1) 避免生硬。
五言或者七言的诗句,切分出节奏,用斜线标出停顿,这种辅助方法在学习初期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帮助。但是,止步于此就不一定恰当了。语文教师最好能够借鉴音乐里的“旋律”“节奏”这两个基本概念,迁移到古诗诵读方面,思忖一下:咱们诵读的古诗,多数不是“进行曲”风格的,而是抒情性比较强的,优美的,内涵深邃、温情蕴藉的。机械地切分诗句节奏,硬性规定节奏,往往让诵读变得比较“僵硬”。请看《静夜思》。(对比诵读演示)
床前 / 明月 / 光, 疑是 / 地上 / 霜。
举头 / 望 / 明月,
低头 / 思 / 故乡。
(2) 练习运气吐字,做到停顿处隔而不断、气韵绵连,读出韵味和音乐感。
这一条,让学生做到是非常难的,可能只有少数尖子生能够理解运用。但是,语文教师经过训练应该能够基本做到,并经过常年课堂教学的历练而不断精进,达到较高水准。课堂上,语文教师的每一次示范诵读,要表现出自身的最好状态和最高水平,——这样才能感动学生,激发学生,引领学生。积年累月,耳濡目染,接受最佳的汉语文熏陶,其语感积淀或许能纯净得多。
请诵读(美读)唐诗《渭城曲》,与吟诵进行比照(可借鉴古曲《阳关三叠》的主要旋律),从音乐演绎中获得启发,争取得到技术支持。(吟诵和诵读演示)
渭城朝雨浥轻尘, 旋律比较平稳,为叙事抒情蓄势。
客舍青青柳色新。
前四字旋律上扬,柳色衬离愁凄苦。一二四句后三字旋律接近。
劝君更尽一杯酒, 旋律线下滑,“酒”约下降四度。可见酒之沉重、情之浓深。
西出阳关无故人。
旋律回应一二句。“西出阳关”舒缓悲切,后三字多不舍意味。
2. 从读古诗到读古文 —— 诵读技能训练之扩展 文言文,目前多数小学课本里数量较少。我们认为,从第二学段起,就可以有计划地选编一部分文言语料,抽出少量课时(比如每周 1 课时或者 1.5 课时)安排诵读,进行文言文阅读的启蒙教育,这对于扩充语言含量、培养良好语感、全面发展语文读写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此不详说。作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内功修炼,从诵读古诗到诵读古文,把诵读技能训练加以扩展,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诵读古文,需要使用一种专门的“腔调”,这与朗读白话文具有较大区别。有一些师范生和语文教师,还分不清二者的特点,往往用读白话文的腔调读文言文。这是不对的,要改过来。
古诗的诵读(美读)难度比较大,无论对意境的体会,还是运气吐字、控制语调、修饰和传送声音,要求都要更高一些。借助对古诗的诵读演练心得、技能把握成果,迁移到诵读古文方面,这可能是一条比较有效的训练路径。
采用朗读白话文的“腔调”来朗读古文,主要毛病是以下三点:
第一点, 语速过快,这是最明显的表征; 第二点, 抑扬顿挫的变化不够鲜明,语气不足,力度不够,味道不对; 第三点, 因为语速过快、语调平淡,显得草率、含糊,加大了学生捕捉文字信息的难度,而且严重降低了倾听者所应获得的语言美感。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正确认识文言的语言特点,并通过技能演练,掌握诵读文言。这里,我把相关的要点概括成三条:
第一条,文言句子中单音节词所占的比例非常大,这和“白话”情况迥异。一句话,是由若干个词、词语按照特定规则排列而成的。比如,“学习文化知识,并且经常温习这些知识,这样做不是很快乐吗?”这句是“白话”,我们且分一下句子里的词语:
学习/ / 文化知识/ / ,并 且/ / 经常/ / 温习/ / 这些/ / 知识,这样/ / 做/ / 不是/ / 很/ / 快乐/ / 吗
? 这句话总共有 13 个词和词语;其中,双音节以上的词、词语有 10 个之多。再看意思相近的文言句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总共 9 个字,都是单音节词。朗读的时候,词与词之间,必然要有所停顿,而单音节词多,自然停顿也就多,语速便会慢一些。
(文白对比演示)
第二条,文言句子一般要短于白话句子,字数少的句子更容易读出语调的抑扬和顿挫,而中国古人恰恰又特别注重语言的节奏感、音乐感——说话是这样(如先秦),诵读、吟诵是这样,写作也是这样(先秦两汉到明清乃至于其后文言读写实际操作之实况实绩)。里面的语言实践细节林林总总,留待以后系统探究,这里我侧重说说文言虚字问题。
请看《论语•学而篇》第一则语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中,加方框的 6 个虚字,诵读时都要在语气上加以特殊处理。此外,3 个“亦”字,也需要适当拖长一点、语气加重一点。也就是说,文言句子之中的许多虚字,兼有表示某种语气的特殊功能,这在诵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诵读演示)
第三条,小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听力,如果语文教师使用适宜的语速、语调诵读古文,达到“美读”的较高标准,这对学生理解文义,乃至体验意蕴、获得审美享受、高质量地积淀语感,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了提高训练的有效性,我们也可以参照古文吟诵的调子,合理地借鉴。我试着使用老调子吟诵“学而时习之”那段语录,然后把吟诵改为诵读,谈一谈在借鉴方面的个人心得。(吟诵和诵读演示)
3. 从诵读古诗文到美读白话作品 —— 诵读技能训练之迁移 就一般情况而言,白话作品的诵读要相对容易一些。具有比较好的文言诵读根基,再将这种技能迁移到白话诗文诵读领域,会占据一定的优势。这主要体现的两个方面:
头一个,白话诗文中往往残留着某些文言遗迹,包括文言语料的引用、化用等(这种情况在
中学课本里更为多见),诵读相关语句需要文言诵读技能的支持。例如,老舍先生的《草原》(见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后一段是文白交错的——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
相关热词搜索: 诵读 小学语文 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