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古代传递宾主之言的人。绍,绍继、接续。介绍指相继传话;为人引进或带入新的事物。见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余与和希斋 大司空,全无介绍,而蒙其矜宠特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研组的团队建设经验介绍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教研组的团队建设经验介绍5篇
教研组的团队建设经验介绍篇1
政治教研组介绍
昆明第一中学西山学校 政治教研组是一个由15人组成的优秀团队,是很有特色的教研组。本组成员特点趋于年轻化,高学历,其中有中学一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4人。本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能力培养,以有限的时间争取最大的教学效益”。本组教学特色:精诚合作,群策群力,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教学效益”。
政治组倡导师德高尚、吃苦奉献的行为规范,奉行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创设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教研氛围,追求创新争先、和谐共进的奋斗目标。本组的政治课教学对不同的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总纲是“培养健全人格;增强法律意识;关心天下大事,坚定个人理想”。在这些目标的激励下,全体教师在合作奋进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
教学效果显著:我校政治中高考成绩均保持西山区前列、合格率遥遥领先于其他同类类学校,高考成绩喜人,自学校创办以来在同类学校都居于领先地位。 多位老师的论文发表于省市区教学研究杂志 ,本组青年教师分别获全国、昆明市优质课一等奖;二等奖,多位老师的教研、德育论文获国家级、省市级一等奖、二等奖。
教研组的团队建设经验介绍篇2
教研组介绍
我校数学教研组随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不断进取,求实创新。近年来,伴随着我校的快速发展,数学教研组汇聚了一批教学骨干。他们以校为家,忠于职守,始终坚持服务学生、严谨治学、团结进取、精益求精的方向,认真抓好备教改导考各教学环节,体现了高标准、严要求、重思维的教学特色,为我校各类成绩的稳步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照片2 )
我校数学教研组根据学校整体改革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以年级备课组为基础的教学研究模式,集中开展了对思维与数学教学的研究,高考与中学数学教学关系的研究,数学竞赛与中学数学培训的研究以及如何培养数学能力的研究等。教研组所承担的课题,不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照片3,4 )
近十多年来,数学教研组针对我校学生求知欲较强、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的实际,教学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增补数学知识和方法,打好基础宽、厚、实,攀登高峰不封顶;开展学法指导,布置作业落在实处,控制作业量,避免题海战术和滥发资料;常年坚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试验等,提高了教学质量,数学课堂教学初步形成了特色。(照片5,6 )
目前,学校数学教研组有教师10人,年龄梯队结构合理。在组长张坤老师的带领下,教师们积极参加国家及省、市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积极投入到学校的课程改革,积极承担与组织大型教学观摩课。数学组教师积极外出学习,参与学校资源建设,强化教师集体备课,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数学组教师紧紧围绕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过程撰写了几十篇有较高质量的论文,获得了多次数学大奖,并用理论指导实践,使学生在高考中数学成绩逐年提高,取得了令学生和家长满意的成绩。
教研组的团队建设经验介绍篇3
团结协作再铸辉煌
体育组----姜少兵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团结协作再铸辉煌》。
有人说当教师难,当教研组长更难,而当好一个教研组长更是难上加难。我从当上过教研组长至今,品尝过当教研组长的酸甜苦辣,我深信说这句话的人和认同这句话的人,肯定是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积极进取、负重拼搏的优秀教研组长。
教研组长的工作也是千头万绪的,但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对学科教学做出宏观的规划,确定好学科教学的方向;二是抓好团队建设,协调同组教师做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工作,组织好新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我校体育组共有六位教师,老中青三结合,是一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勇挑重担的队伍;又是一个勤奋团结、充满活力、互帮互学、求实创新的集体。我们教研组高度重视基础体育传统达标项目,注重增强学生体质;其次在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基础上,学校从一年级开始,逐渐设立了乒乓球、足球等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使每个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且强健了体魄。在形成自身特色的同时,我校通过积极向社会展示近年来的特色体育教学成果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 在教研活动中达成共识。
几年来体育教研组几位教师认真学习 “新课程”精神,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在“新课程”内涵、“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环节的研讨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转变教学思想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加强常规建设,夯实教学基础。每学期开学初我们就认真讨论、研究制定出清楚、规范、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我们坚持开展每星期一次的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记录,每学期结束有工作总结。平时共同探讨教学疑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开展教法研究,做到教法有创新。我们组向40分钟课堂教学要质量,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主攻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攻方向。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探索“游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具有教育亮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推动本组教师探讨新教法,提高教学效益。
3、树立榜样,形成合力。体育教研组中袁老师虽然年龄最大,但是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体育队训练,都能做到扎扎实实、保质保量。年轻教师赵佳新老师以袁老师为榜样,也能做到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通过不断地学习、交流、互帮互助,强化了体育组老师们对校本教研的关注和探索,促进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的统一,提高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本组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 在反思交流中不断进步。
教学反思是实实在在的教研行为,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我们校体育教研组的成员坚持做到课上针对每个教授环节进行即时教学反思,及时且有针对性的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并在课后进行系统全面的教学反思,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和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通过课上及课后动态的教学反思使得我们更加客观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促使我们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科学的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技巧,并最终拓展提高了大家的教学能力。
三、 在成绩面前相互勉励。
我们体育组校成立了校乒乓球、足球、田径队等,老师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练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拥有了好的开始是令人兴奋的,如何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则是我们面临的巨大考验,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时时刻刻的关注学生的带队情况,对于不符合标准的班级将就地给与批评和纠正。让我们的课堂成果不白白的流走,让学生养成“站的稳、行的正”良好习惯。
四、体育比赛,再上台阶
我们团队团结协作,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提高我校的运动技术水平。首先,我们明确分工,制定训练计划。并按基础和水平,因材施教,使学生懂得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学校田径运动队和乒乓球队的训练工作,在每年的县运动会上都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州运动会上取得团体总分第三的好成绩,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未来的变化日新月异。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成绩是新的起跑线,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刻,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才能出类拔萃。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以饱满的斗志使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使教科研水平再上一个新高度,创造出新的教育教学成绩,创建一流教研组。教研组长应顾全大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发挥率先垂范作用“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羊一定能打败由一头羊率领的一群狮子”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头”的重要性。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就是一个好的学科,要清醒地认识“教研组长”这个“小头目”所承担的责任,决不可辜负学校的重托,学生、家长、社会的期望。
教研组的团队建设经验介绍篇4
数学教研组特色建设发言
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们数学教研组是一个年轻的大组,近几年来,经过全体组员的团结协作,更加上辛勤的付出,教学成绩有了稳步的提升。拿高考来说,就在几年前,我们的高考数学平均成绩与省平均还有几分的差距,近几年,我们的高考数学平均都是超过省平均7、8分左右,实现了较大的跨越,与周围的兄弟学校相比,我们也明显的缩小了差距,虽然我们还缺一次突破,但我们每一个数学老师都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我们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08年获得了区先进教研组称号。反思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随着我们学校地位上升,我们老师得以参加各种大型的教学研讨会,开拓了视野,再加上大量网络资源与信息的利用,让我们一下子拉近了和一些强校在教学理念与具体操作策略方面的距离,保证了我们教学工作在大方向上不至于偏离。每个学年开始或结束时,动辙几个G容量的资料的相互交流与共享,正是我们老师平时的辛勤付出与团结协作精神的最好反映,这里面除了有外校的各种练习与试卷,更多的是浸透了我们数学老师大量心血的每日的作业、每天的限时训练、大量的课件,专题复习的教学案,周周练,月考试卷等等,这里面的每一道题,都曾经被认真审视过是否符合现在的课程标准与考试要求,是否适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是否能达到最好的巩固效果与最大程度的考查目的!所以可以说,现在的数学组已经逐渐远离了曾经的目标缺失、单打独斗和疲于应付,我们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积极向上的同时又是勤奋与团结的教研组。
当前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实施,我们组内大部分老师基本上能够带着一些新课程的理念去上课,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手段落后的状况,课堂也能适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表现出了不少的亮点。但是总体上我们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还显得底气有些不足!我们数学组每一个老师可以尝试反思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1.我的教学理念是否正确?课堂教学中是否坚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所追求的课堂的效果是天花乱坠还是顽石点头?
2.我的学科素养如何?有否通晓整个教材的体系?对每一节课在重难点以及在高考中的地位是否心中有数?能否前瞻性的为后面教学中将遇到的难点提前埋设一些伏笔予以化解?
3.我能否保证我传授的知识的科学性?课堂教学中能否保证不犯科学性错误?
4.我能否保证我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适合我的学生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5.我的媒体运用是否恰当?板书设计是否规范合理?
6.我的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简洁、严谨?能否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适时作出准确的评价和灵活的应对?
7、我的学法指导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让学生在智力及非智力方面都能逐步提高?
8、我有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对每一节课的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总结整理从而使得我们在这一轮教学中留下的遗憾变成下一轮教学的欣慰?
由此,我觉得我们数学组老师迫切需要在课堂教学这一块上有所突破,目前这一突破的时机正在成熟,这是由以下几点决定的:
1.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相信每个数学老师都希望自己再一次面对从前教学中的难点的时候显得底气十足,游刃有余,能够让我们更加自信的站在讲台上坦然面对那一双双眼睛。
2.当前畅通的信息流通方式,使得我们不断有机会倾听那些走在前面的学校、老师的理念与声音,不断完善自我,使得我们的提升变得有目标而更加具体。如这次我听了省锡中的两节风格完全不同的课,其中上一堂课的中年老师的教学环节既不缺乏理念,又严谨、务实,各个环节都很见功底。一个青年老师上的另一堂课则显得清新、活泼,生活气息很浓,看得出老师与学生关系非常好,同学们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甚至是与教学并无关联的,老师都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当然我也好奇如果这位老师上那种见功力的课能否这样从容的娓娓道来。总体上两节课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还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模仿与学习别人上课时的淡定与大气;我们还可以分析别人课件中呈现出来的设计理念与难点化解方式,所有这些都会让我们获益良多。
3.当前学校领导顺应形势,高度重视教研组建设,客观铸造了一个适合个人成长的教学与研究氛围。现在我们的教研组活动不再是以前的学习意识缺乏、学习内容随意、流于形式且研究气氛单薄,而是坚决的走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这一范式,集中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讨论,形成共识:开课老师在别人的评价中获得提升,听课老师也会对照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更好的促进自己的成长。目前我们已经就复习课、概念课等展开了专题的教学研究,接下来我们还要就习题课与讲评课等进行研究,力争形成适合我们学校的各种课型的较好的范式;此外,我们还要把这一研究细化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围绕我们组的子课题,力争使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包括情境的创设,活动展开,概念的建构,练习与反馈,总结与反思等等。我们准备每学期主攻2种课型,以循环滚动的形式,不断巩固已成熟的课型,并积极探索其它的基本课型。
教研组,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研究组织,只有教研组发挥好它的功能,才能最大程度的利于我们每个组员的成长,而只有每个人真正成长起来,我们这个组才能真正强大!我们将坚定的走“学习――实践――反思”的教研之路,建构我们教研组的文化,我们要让数学组的新老师有找到组织的感觉,在组内老师的帮助下,迅速站稳讲台;青年老师在有一定的资历的老师的传帮带下快速成长为骨干教师;而有中年教师能够依托组织,更好的展现风格与发展自我,发挥好辐射与带头作用。我们将认真学习英语组个个敢为人先,人人可独当一面的勇气;学习体育组不怕吃苦,敢于突破的精神,以“研究”搭台,使组内老师的课堂呈献出“规范与严谨具足,灵动与智慧齐备”的局面,使我们的数学组变得有朝气,有志气,有底气,有学术气,努力使数学教研组在和谐勤奋、团结进取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11月30日
教研组的团队建设经验介绍篇5
凝聚科技创新 强化校本教研 实现教研工作跨越式发展
——生物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经验总结
“校本”是20 世纪末在教育舞台上出现的一个新词语,它一问世,便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各种各样的校本形式不断地呈现在教育领域.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学领域从不同的层面都进行着全面刷新,教学研究工作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校本教研 ”这一全新的教研命题应运而生.围绕这一命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基本做法.
一.动因
1995年,受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教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的邀请,有幸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的“中小学生自学能力结构分析、自学能力测量与培养的实验研究”,研究涉及到:主动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善于自练自检能力,促进自治能力,自觉探究能力,加速形成概括能力,能动应变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卢仲衡教授提出了包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自辅教材为客体,即启、读、练、知、结相结合等7条教学原则”.通过实验,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此时,上海市控江中学所发表的“中学六年一贯、四二分段教育整体改革实验报告”引起了校长的关注,校长产生了涉及到教材、教法、学制和课程及管理整体改革的动因,立即召开校务会议,决定要我主持实验班组建工作,将“中小学生自学能力结构分析、自学能力测量与培养的实验研究”与“中学六年一贯、四二分段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进行整合.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把“启(引入新课)、读(据阅读提纲粗读、细读、精读)、练(据阅读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知(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含自学能力和自练能力等)、结(学生或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迁移到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组织生物教师按照这种模式编写学案(自学提纲),组织教学,并进行了独立练习能力、独立阅读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研究,通过研究学生的思想、文化、身心和劳动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较大的发展,学生高层次需要的能力和意识得到较好的发展,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我们撰写的“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实验研究”、“中学生独立练习能力的实验研究”和“中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指标体系建立的实验研究”等报告和“试论‘自辅’实验的领导工作”论文得到了卢教授的充分肯定,并予发表.尤其是“中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指标体系建立的实验研究”被生物学通报评为一等奖第一名,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裘伯川教授称 :“《中学生物学自我评价能力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一文更新了教育观念,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他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和多种能力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的新思路和新观点,代表了我国中等学校生物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所达到的新水平.”作者因此荣获全国第三届《生物学通报》奖励基金二等奖.
二.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促成学习有效
1.学习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教师教育思想:同一种方式方法,出于不同的教育目的和思想,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
教育教学情境:采用何种学习和教学方式,取决于教育的情境.
教育资源条件:我国基础教育的设备条件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通过“动手做”或发现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
教育内容性质:学习陈述性知识的目标主要是“应知”;学习程序性知识的目标要是“应会”,强调学习者主动的体验和操练;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更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拓展、迁移,以达到“应变”的目标.
学生年龄特征:
学生个别差异:不是“千人一法”,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旨:“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学习方式的分类及其序列:
关于学习方式的分类,我们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性、创新性程度,将学习方式区分为机械接受学习、意义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研究型学习四种主要的类型,并组成学习序列:
机械接受学习 意义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研究性学习
(低) (高)
机械接受学习.但也有一些内容,如语言学科中的“约定俗成”、历史学科中的“既成事实”等,对待这些内容,运用机械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仍然是必要的.
意义接受学习.意义接受学习方式应当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发现学习或探究学习.针对学科内容,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创设情境、揭示问题、提供线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求、操作、体验,最终发现知识的意义及其产生过程.它对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着前两种学习方式所不具有的独特功能.
研究型学习.“研究型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在这种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程度最高.
3.接受性学习的改革:
在信息网络时代提倡“学会阅读学习”,在生物学学习领域应该包含五项要求:
(1)学会检索:检索首先反映的是主体状态,是学习者对信息的取舍态度和处理方法.学习者应该学会在速读或浏览中发现新鲜信息,学会在大量的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学会在不同的著作或篇章中选择相同相关的信息,学会发现信息之间的联系与矛盾,还要学会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既定目标、修正个人认识等.生物科学作为21世纪造福人类的领头学科之一,是文献报道最多的领域,学会检索也代表了一个人的信息能力.
(2) 学会提问:提问是理解的基础,也是阅读的关键.学会提问,就是要学会寻找新旧信息之间的矛盾,寻找信息符号与记忆表象乃至生活实践之间的矛盾,并在诸多矛盾中发现其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传统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学生从来极少提问,最后变得不敢提问和不会提问,提问也是一种中国学生比较缺乏的能力,提问可体现出学习者的认识水平.相比之下,西方学生在这方面比我国学生强.
(3)学会讨论:讨论的基础是倾听,是在阅读中、在生活中主动获取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听取反对的意见.讨论的关键是寻找证据,阐述自己或观点主张的逻辑关系.对学习者而言.学会讨论还需要学会倾听,学会在实际与逻辑的证据面前修正自己的认识,服从科学真理而不为情感或利益左右.讨论应当成为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生物学教师要乐于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讨论的能力,并鼓励学生课外自主讨论,使学生善于讨论.
(4)学会验证:学习者不但要学会搜集现成的数据,搜集文字材料或实际生活中的证据,而且要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设计调研方案,取得新的数据或证据,来证实或修正个人的认识,证实或修正书籍中的观点.包含验证在内的接受学习才是完全意义上的接受学习,前人的认识成果,只有经过验证才能完全转化为个体的认识,而科学是经得起重复检验的.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验证书上的前人的结论,这既包括实验设计和亲身实验,也包括收集证据和间接验证.
(5) 学会否定:尽信书不如不读书.学习者应当逐步培养理性思考能力,培养怀疑精神,形成独立见解,而不人云亦云.在学会验证的同时还要学会否定,学会批判,学会推翻或修正一切未经检验的不正确的结论或观点,不迷信权威,达到接受学习的最高境界,而这也是中西方教育学生的主要差异之一.接受学习的最大弊端就是全盘接受,传统生物学教学最缺乏的也就是对学生理性思考能力的培养,我国的生物学教科书或实验参考书中还几乎没有编入过否定性实验,教科书上缺乏反例,对不同的观点也很少论述,加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普遍低下,值得我们深刻反省.
三.反思教师教学行为,促成教学方式的转变
1.教师教育观念的保障
教师角色观.由“道德传播者”转变为“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问题的解决者”转变为“问题解决的顾问”,真正还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地位.
师生关系观.也只有建立这种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才能使“教学相长”在今天的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实现.
教学任务观.即:教学生知识——教学生学会——教学生会学——教学生会创造.
2.教师教学水平的保障
尝试式教学水平:只知道应该“教什么”,不懂得“如何教”,其教学效果必然是少慢差费,学生学习负担重.
因循式教学水平:知道“教什么”,也知道“如何教”,但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教”.
策略式教学水平:它不仅知道“教什么”、“如何教”,更懂得“如何有效地教”.
因此,要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达到课程改革所期待的目标,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育水平.
3.学习方式转变需要处理的若干关系
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教师忽视甚至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一切由教师说了算,→甚至要求学生根据教师与教材提供的信息,自己去发现规律和定理,成为一个有发现的思想家.
弥补劣势与保持优势的关系.中国的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学生的基础打得扎实宽广,书面考试成绩出色,数理化生尤其领先.
动手学习与动脑学习的关系.课程改革特别提倡“动手做”,对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非常有利.需要妥善处理动手学习与动脑学习的关系,使学生变得既手巧又心灵.
培养创新能力与掌握基础知识的关系.在转变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必须注意不能脱离创新的根基,不能因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创新能力而忽视、淡化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四.积极开展课例研讨,更加关注教学细节
课例式研讨是我们进行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一般围绕一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实际问题展开.在选择课例时,不一定是优质课、展示课,更多的是常态课,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的教学设计,也就是说课前有研究的设计意图,课中以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引发多方对话和自我反思进行深度思考.在课例研讨时更关注教育细节从一个个课堂细节的分析对比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我们陆续开展了“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时效性”,“什么是有效地课堂提问”,“如何运用评价语言”等研讨活动,研讨过程中重在直面课堂教学中真实的困惑与需求,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课例研讨中为了研究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或对原来的设计进行改进,我们采取同课异构(一节课多人上,不同人有不同的设计)或者阶梯式(每次研讨改进后在请另一位老师上同一内容的课)的研讨方法,进行对比改进,引发教师反思,使教师在浓厚的研究氛围中不断改进,提升教学理念.
五.专题研讨,基于基于教学问题的解决
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很多,而运用以问题为本的专题研讨,能使教师真正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解决者.问题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方式,其重要的特征表现在问题是学习研究的起点,也是学习研究的依据,能够直接得到研究效果的验证,即问题是否解决.我们指导教师开展专题研究,分析教材的特点,分析学生的特点,分析自己的课堂教学,确立了以问题为本的研究专题,进行问题研究方法的指导,使教师的教育科研真正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如开展“如何驾驭课堂”、“如何指导学生提问”、“如何指导学生作出假设”、“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评价”、“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展示”、“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预期”、“如何指导学生把握实验原理”、“如何解读教材”等等.专题研究的历程可分为以下步骤:分析问题→分析问题→针对问题学习相关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干预→收集改进信息→总结反思问题解决的效果→调整解决方案→进一步实施干预→进一步反思总结→引发新的研究问题.使教师在不断的推理、学习、实践、反思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促进它们从新手向专家型教师过渡.
六.主题论坛,探究教育问题的本质
主体论坛是选择大家关心的问题为主题,让教师参与其中,互动、探究、研讨、体验,从而得到发展.我们教研组,围绕“校本教研”开展了一系列论坛活动.如开展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当代研究”主题论坛,大家充分认识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和情境观等方面令教育工作者存在着诸多困惑,在教育实践指导中也可能出现诸多问题,我们要预防该理论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偏差的发生,强调知识的个体性但更应追求其普遍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不该轻视教师指导,强调“意义建构”但不应排斥“意义接受”,强调“情境创设”但不应排除“抽象概括”,惟有如此,才能确保和促进教育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我们在开展“生物学学习方式的研究和反思”主题论坛,大家一致认为:接收学习必须改革,但值得指出得是,无论是研究型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还是远程教育网络课程,都只能是课堂讲授的补充,都需要在接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都需要在学习者掌握必需的读、写、推理、交流、分析、综合等基本学习工具或方法的基础上实现.在进行“学习方式转变的热点冷观研究”主题论坛时,大家认识到:学习方式的转变受制约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情境、教育条件、教育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个别差异.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策略式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评价体制和社会文化的变革是学习方式转变的根本保障.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时,必须处理好弥补劣势与保持优势、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动手学习与动脑学习、培养能力与掌握知识等方面的关系.在开展“素质教育在实践”主题论坛时,着重讨论了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深刻领会了在当代教育必需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实现由教师传授转变为教师策划,有一言堂变为百家堂;由单一答案变为多种思维方式、多解答;由教知识变为知识能力并重;有关注少数精英同学变为变为关注全体同学;由课堂安排的整齐划一变成灵活多变;由传统的听说读写变成演、唱、画、做;由抵制对立思想向鼓励对立事件的感受、体验转变;由“供应式”向“超市式、自选市”转变;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 在开展“试论如何摆正信息技术教育在生物学教育教学中的位置” 主题论坛时,大家认识到:信息技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在生物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遵循如下原则:要明确以课程为本的信息技术整合目标,坚持以符合生物学教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方式;在追求课程“效果”的同时兼顾“效益”;不应限于教师使用;在选择或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时,应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要注意处理好技术活动与其他学习活动之间、虚拟交流与真实的社会交往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只有用于学生深层次的探究、理解和表达,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高水平思维,实现深层理解的学习目标.
七.抓科研、重创新
1.编写校本学案.我校已完成了除选修教材之外的学案――《学易》系列,编写过程中以“以学科基础知识为主,注重实验,注重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基础知识的能力,加强研究性学习,关注生命科学新进展”为目标,力求满足授课“知识链结”、“方法探究”、“技巧点拨”、“警示误区”和“学后反思”一条龙,深刻体现“调研”,着力让学生作一题,通一类,彻底摆脱“题海”之苦;突破重点,精选典型例题、习题,将主干知识一一扫描,各个击破,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阐释难点,剖析知识难点,点拨方法、技巧,找出易误点,学会反思;精析精练,给学生留足消化整理时间,让学生独立构建知识网络;拓展视野,倡导研究性学习,培养综合能力,关注前沿热点,及时传递最新科技信息;学以致用,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视实验探究能力和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
2.重视课题研究:我校生物学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以课改的理念和经验为指导探求新课程下的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模式,着力构建了生物课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校生物学教研组教师积极配合学校完成“校本化网络化整合”课题研究工作,该课题被评为省规划办优秀课题二等奖,生物组主持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和“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物学课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实验研究”,两项研究课题分别被评为省一、二等奖.
目前正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设计研究”,旨在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促进学习中发展的核心就是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思维、信息素养、团结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十大高阶能力)的发展,尤其是重视高阶思维能力(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思维)的发展的途径.其内容包括:
(1)反思传统教学设计范型局限的研究
传统教学设计的批判;
教学设计定义重构.
(2)教学设计思维方式的研究
教学设计连续统思维的倾向;
理论连续统群(认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研究;
教学目标连续统研究;
主体连续统(主体角色、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研究;
中介连续统(教学活动类型、学习工具、学习资源、学习策略、教学方法)研究;
评价连续统(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重心)研究.
(3)学习环境设计的实践研究
有效教学环境的研究;
任务、情境与问题的研究;
教师――学习者角色重构研究.
(4)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构建的研究
用技术支持自主性学习;
用技术支持探究性学习;
用技术支持反思性学习;
用技术支持协作性学习.
(5)教学设计的运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促进有意义学习反思工具的开发研究;
客观主义教学设计反思工具的开发研究;
构建主义教学设计反思工具的开发研究.
八.主要成绩
1.省级及以上优秀课件20余件,省优质课7堂,其中一等奖3堂.
2.发表或获奖论文100余篇,主编或者参与编著教育专著1部,教育文集5部,教材1部,教学辅导资料40余本.
3.湖南省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教练3人.
4.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蝴蝶馆一个.收藏了8个科,117属,315种,558多个亚种.
5.被评为省优秀教研组.
九.结语
亲历校本教研过程,鲜活生动的校本教研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尽管我校地处边远地区,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校本教研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压力,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失时机地抓住发展机遇,凭借自身的胆识和战略思想,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形成应对变革的自身机制,提升教研组整体实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希望在座专家和同行支持湘西州民中的校本教研工作,常来我校指导.
相关热词搜索: 教研组 团队建设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