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意思是改变旧有情况,使有所进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研讨材料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研讨材料5篇
第一篇: 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研讨材料
加强和改进高校教代会提案工作研究
作者:甘亚
作者机构:安徽工业大学工会,安徽马鞍山243002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1671-9247
年:2012
卷:029
期:004
页码:138-139
页数:2
中图分类:G647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高校;教代会;提案工作
摘要:高校教代会代表提案是代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的重要渠道,是集思广益,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要增强代表的主人翁意识和调查研究意识,搭建网络管理平台,细化与规范工作流程,不断提高提案工作质量。
第二篇: 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研讨材料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
为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提供组织保证
中共永康市委组织部
(2011年3月6日)
按照省委、金华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主题的调研要求,我部结合永康实际和近几年来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根据上述精神,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是要把服务凝聚群众作为基本任务和开展工作的切入点。“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组织部门同样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和切入点,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创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新举措、新手段,把基层党建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凝聚群众、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二是要着力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然要求推进基层党建科学化建设。要根据党员流动性增强,组织活动、党员教育难度加大的现状,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推进基层组织设置科学化。要拓展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完善联系服务群众网络,推动基层党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基层实际的科学化体制机制,推动基层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要适应社会发展信息化趋势,以科学的手段、现代的方法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提高基层党组织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三是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基层党员干部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最为重要的组织基础。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和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推进党内民主,健全党内制度,建立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经常性工作,按照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的要求做好群众工作。
四是要领导支持人民群众依法当家作主。按照“加强党的领导、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要求,切实加强党组织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的职能作用,保证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采取“五议三公开”等形式,组织群众参与和监督基层组织的工作和事务,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
五是要进一步强化对基层党建工作的保障。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也在基层。为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基层党建工作的保障。要坚持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通过多种方式使那些适合基层工作、作风好能力强的干部留在基层,让那些在基层工作有经验、有实绩的优秀干部得到更好的培养和使用。要在继承和运用以往群众工作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帮助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要改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件,建立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的物质保障机制,保护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近年来基层党建工作的特色做法
1、开展乡镇党建科学化试点,推进基层组织科学化建设。2010年,我市在古山镇开展了以“一统五化”为载体的乡镇党建工作科学化试点工作,并在全市进行推广,有效推进了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一统”即构建“区域统筹、城乡共建”区域化党建平台,建立了“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问题共解、实事共办”。“五化”:一是推进组织设置科学化。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支部建在异地商会上”等组织设置方式。目前,已建立在外商会党组织6家,在城西新区小东陈、前山头等5个村联合成立五星社区党委。二是推进管理服务网格化。建立了信息收集平台、信访接待平台、办事服务平台,构建“信息收集全覆盖、服务工作全方位”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推动基层党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三是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立市镇村三级视频互动系统、网上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LED信息发布平台等三个信息平台。四是推进城乡资源统筹化。制定全市3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运转资金补助办法,发放补助资金630多万元,积极探索发展物业、物流经济等6种模式,编印下发《富村二十例》。五是推进管理考核规范化。制定出台乡镇干部“三·三”管理考核办法、“五议三公开”村级组织议事决策制度、村主要干部“二考三评”考核办法,有效规范了村级运行管理机制。
2、健全农村基层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农村民主管理。一是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在2009年推行农村基层组织和谐共事、激励保障、监督管理、帮扶互助“四项机制”的基础上,去年以村级换届试点为契机,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积极探索“跨村任职”、“下派任职”,向36个重点村派出第一书记,通过推行“先定事、后选人”选举模式等,精心组织村级换届试点和全市面上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举办苏州农村干部学院“领头雁”培训班和“对话领头雁”第二届支部书记论坛,有效提升村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推行村干部辞职承诺制,探索建立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享受事业岗位副局级工资报酬待遇制度,激励农村干部创业干事,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农村领头雁队伍。二是不断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围绕管好人、用好钱、干好事等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不断完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加强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自2005年全市所有的行政村全面推行以“村级创业承诺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和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制度”建设以来,按照“巩固一批、提升一批、整改一批”的方法不断深化和完善创业承诺制,实行“年初定诺、每季析诺、年中督诺、年终评诺”的村干部践诺“四步法”,完善村级班子议事规则,使村干部干事更加规范化、民主化,村级财务管理更加严格化、透明化。同时,先后制定出台《永康市农村党支部书记管理办法》、《永康市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管理考核办法(试行)》,规范村主要干部的管理、考核和监督。三是推行“村级民情接访”制度。将每月的5日定为民情接访、矛盾化解、村务商讨的固定时间,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管理村务,带动村级各种组织开展活动,通过构建干群交流沟通平台,打开监督村务工作窗口,畅通村民诉求渠道,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3、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着力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一是扩大“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覆盖。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较为发达,一直将“两新”组织党建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紧扣“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党建双扩工程,“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时,为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和研究,我市在2003年12月创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理论研究会,近年来以研究会为平台,连续开展了党建质量年、党建规范年、作用发挥年、工作提升年等一系列主题党建年活动,不断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两新”党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的作用。目前,全市组建了498家“两新”组织党组织(非公企业437家,新社会组织61家),其中党委10家,党员7295名。有省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示范点1家,金华市级示范点17家(包括5家新社会组织),永康市级示范点32家。二是将党组织建在外来建设者聚居地上。针对外来人员和外来党员较多的实际,在党员数已达3名以上的外来建设者之家,积极探索建立外来建设者党支部。2004年6月,我市率先在古山镇青后叶村安居苑建立了外来建设者党支部,2009年又在柿后村“新永康人之家”建立党支部,并以党支部为依托组建团、妇、计生、治安调解、文化宣传等基层配套组织,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带头作用,有效促进了外来人员的教育管理。。三是将党组织建在在外商会上。针对长期外出党员,2009年开始采取“属地管理”和“永康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支部建在在外商会上”。目前,已在全国29个永康在外商会中(省会城市)建立了7家党支部(青海、南京、长沙、兰州、贵阳、合肥、西安),其中,组织关系隶属永康管理的有2家(合肥、西安)。通过异地商会党组织平台,永康在外经商党员实现“他乡有家”,同时还进一步凝聚了他乡永康企业家的力量。
4、健全联系服务群众体系,提升党组织服务功能。一是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以镇(街道、区)为主体,划分管理服务网格,整合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农村党员干部等服务资源,组团式开展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在落实好每月5日村级民情接访制度的基础的上,建立村党组织和党员走访服务群众“一、二、三”工作机制,党支部书记每周接待一次群众、党支部委员每年走访二次群众、普通党员重点联系服务困难户、信访户、计生重点户等三种对象,提高服务群众水平。二是健全结对帮扶机制。市级层面建立市领导联系重点村制度,帮助好的村建设培养成示范村,帮助后进村抓好整改。开展机关部门“双百”结对活动,建立百个机关部门、百强企业联系帮扶后进村制度,构建城乡党的基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建立乡镇班子成员联系难点村制度,帮助农村化解问题和矛盾;建立村班子成员党员、村民代表联系困难群众制度,确保人人有责任、户户有联系,形成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健全党员服务中心。为适应党建工作的需要,我们在2004年9月率先成立了古山镇首家党员服务中心、星月公司和青后叶村外来建设者党员服务站,2005年又相继在科技五金城、经济开发区成立了外来建设者党员服务中心,在市人才交流中心成立了外来建设者党员服务站。到目前止,全市已建市、镇两级党员服务中心17个,受理外来党员的咨询求助电话1000多个,提供各类服务4200多人次。四是提升远教服务功能。在711个行政村和431家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建立远程教育站点,将站点建设成为集教育、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建立了远教“三级服务团队”,市级团队抓好站点维护、镇级团队重点抓好业务辅导、村级团队抓好播放管理。为进一步拓展远程教育学用功能,充分整合远程教育和法律援助优势资源,深化法律援助团队、站点服务团队、技术支持团队建设,扎实推进“远程法律援助进农家”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一年来,共开展远程“法律援助进农家”连线659人次,其中,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服务528人次,提供律师当面援助131人次(办理民事仲裁案件25起)。
三、加强基层党建、做好群众服务工作的对策措施
1、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切实增强社会管理能力。社会管理主体是党委、政府和各级基层党组织,而基层党员干部是具体的执行者、落实者,直接关系着社会管理成效和质量。因此,要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领头能力和做群众工作本领。一是注重提高服务意识。围绕以提升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为核心,通过举办报告会、开展宣讲活动、召开专题学习会等形式,深入学习沈浩、杜洪英、孙炎明等先进典型。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开展领导干部“换位体察”,“百名干部回企业”、“百名局长窗口服务月”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下基层、入企业,切实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二是注重提高领头能力。重点抓好农村党组织书记和“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两支队伍的能力培养。要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领头雁队伍培训,采取农村基层干部实践培训、支部书记论坛交流、赴外地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带领新农村建设和服务基层的工作能力;要积极举办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对话身边典型”等活动,提升书记队伍的综合素质。三是注重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围绕提高社会管理水平,重视和加强群众工作培训,教育帮助党员干部掌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掌握正确方向和手段,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社会管理和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2、以创先争优为契机,突出抓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带头人队伍。创新选拔方式,大力推进乡镇党政正职“海推”、副职“公开比选”,基层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努力把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工作突出的优秀人才选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打造一支真正为群众干实事、谋福利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二是培养一支服务型党员干部队伍。要积极开展党员人才“三培养”活动,努力把服务业绩突出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服务业绩突出的优秀党员培养成干部,把服务业绩突出的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大力培养一支能力强、作风正,愿服务、懂服务、会服务的服务型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完善全市发展党员规划和党建考核导向,鼓励引导乡镇发展年轻化、高文化的农村、企业党员,指导各镇街区做好重点村发展党员工作,出台规范“两新”组织党员发展工作意见,制定私营企业主等“七类人员”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三是打造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要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平台,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通过深化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形成“市-镇-片区”服务网络;深化党员关爱基金建设,建立党员关爱平台,积极扩大党员基金覆盖面和关爱面;结合“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整合远程教育、农民信箱、文化共享工程,建立“网上服务平台”,通过搭建“一中心三平台”为基础的党员综合性服务平台,努力为加强社会管理提供服务。四是构建一个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完善“乡镇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推进组织设置科学化,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在异地商会、社区楼宇、专业合作社等新兴领域组建党组织,并积极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构建“活动网格共建、基础设施公用、党员教育共抓、活动载体共享”的区域党建新格局。
3、加强基层党建科学化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一是推进规范化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做好群众工作,就要在强队伍、抓制度和建阵地等方面加强系统性、规范性建设,打牢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为社会管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城市社区和农村,要重点推广和规范“三项制度”、“三有一化”、“一定三有”、“五议三公开”、“村级民情接访”、“周三服务日”等制度,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设岗定责、在职党员与社区联动管理等制度,促进基层党组织管理、党员发展等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推进示范化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把规范化程度高、各方面业绩一流的各类型党组织建成基层党建工作的示范点,使之成为旗帜和榜样,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后进组织,全面提升基层党建的整体水平。在城市社区、农村大力开展“五好”党组织建设、培训示范基地建设、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建设,在企业要深化“双强”示范点建设,重点培育好市、县两级示范点,发挥市委社工委统筹抓总作用和党建理论研究会平台作用,示范带动,实现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双强。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切实发挥党建信息网、手机信息平台、远程教育站点的党员教育、创业富民、民情沟通、文化宣传“四位一体”平台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运用信息技术和新兴媒体做好党建工作的手段和效能。发挥党建信息网、市镇村“三级视频互动平台”功效,通过政策宣传、网络直播、会议互动、学用监督等功能,及时将上级政策传达至基层,使信息服务群众的效果更加明显;积极鼓励远教站点开展“远教影院”、“远教广场”建设,特别是在外来建设者较多的行政村,通过“露天影院”模式,加强对党员群众进行教育服务;发挥网络信息在促进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开展“法律援助进农家”和“远程诉求”等工作,化解基层不稳定因素;以基层远教站点建设为基础,加强乡镇综合信息平台运用,为基层的管理、服务和宣传提供网络平台。
4、健全基层诉求表达机制,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一是健全机制,畅通基层诉求表达。健全党代表参与干部选拔和重大工程监督制度、党代表列席市委全委会和市委常委会的制度,联络关怀制度、动态调整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等,注重强化党群联系,根据党代表职业身份,分层分类突出联系重点,健全基层党员群众诉求表达机制。二是构筑平台,搭建党群关系“连心桥”。围绕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工程项目推进等工作搭建沟通诉求平台。建立健全市委常委与党代表、党代表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的“三联系”制度,架构了解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渠道,积极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 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治保持总体稳定、社会问题多发凸显。社会问题多发凸显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有的社会管理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而深刻的变化。加强社会管理,就要做好群众工作,而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在发展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有的基层组织不健全,有的制度难落实,有的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好,有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不强。这些问题的存在警示我们,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对新时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社会经济利益格局调整加快、社会矛盾急剧增多、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一系列矛盾,给当前做好群众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群众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教育卫生、就业社保、居住条件、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服务型党组织都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群众对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追求幸福生活的要求日益强烈。二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深化,党员群众的参与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监督意识和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对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益越来越重视,群众民主参与决策和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识逐步增强。三是由于对群众的正面教育和引导不够,个别群众总认为矛盾问题的处理是“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甚至认为只有上级大部门、大领导才能保证自己实现更多的利益,故而出现层层上访,越级上访。四是与群众的沟通还不够,对群众诉求的反馈不及时、互动还不够,特别是对关系民生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向群众宣传解释说明不够,引起群众的误解。五是当前群众工作还不完全适应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需要,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不愿意也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引起群众积怨和不满,伤害了党与群众之间的朴素感情。一些群众反映的利益问题,比如征地农民拆迁安置问题、“以租代征”农民的利益诉求问题等等,一时还得不到解决。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必须紧紧围绕中心,努力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保证。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必须严肃党的纪律,切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重要职责,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适应新形势对服务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要组织广大党员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积极探索和总结推广党员服务群众的好做法、好经验。提高执政能力,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不同的政绩观会带来不同的工作作风、产生不同的工作效果。实践证明,只有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 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职责,要切实发挥好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和凝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显示出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二、按照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婺城区围绕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在调整党组织设置、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1.创新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进社会管理服务 “多元化”。近年来,我区以罗店镇试点运行经验为基础,在5个驻镇单位较多的中心集镇全面推行城乡党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区域内部门单位及行业(产业)关联单位党员“双重管理”,促进了党员为镇村建设出谋献策、扶困救助、办实事好事。实行发展党员异地培养、委托培养、跟踪培养、合作社等党组织协助培养,逐步形成了城乡共同培养发展党员的新模式。设立流动党校、网上党校,开设城乡远程教育站点,加强了镇村党员、共建单位党员和流动党员教育培训。进一步整合利用镇域共建单位资源,双向开放城乡党建活动阵地、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等做法,有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共建单位在人才资源上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设置服务项目,形成了服务特色。如部队开放了爱国教育基地,设置了党员志愿者服务等项目;企业推出了技能培训、就业推介等项目;卫生院设立了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健康巡检等项目,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逐步实现了镇域内“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实事共办”,初步形成了“区域统筹、互助共建”的城乡基层党组织服务新格局。
2.优化网格化党建模式,推进社会管理服务“全覆盖”。我区先后在城东街道、罗店镇、沙畈乡等地试点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探索建立建制乡、建制镇、街道等三种本地化模式,由原来乡镇—管理处、片区管理模式。结合推进此项工作,还探索在管理网格上建立特色党支部,将网格服务团队中的党员纳入支部管理,有效促进了服务农村工作重心下移。截止目前,“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已覆盖全区22个乡镇、街道,全区累计组建各类服务组564个,参加服务党员干部数6985人,落实帮扶资金272.3万元,发现问题2126个,解决问题1805个,受惠群众17万余人,依托推进“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在优化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3.畅通服务型党建渠道,推进社会管理服务“无障碍”。依托城北街道红湖路社区城乡党员互助服务中心,指导各山区乡镇成立城区临时党支部(小组),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专门设置服务窗口,由五个山区乡抽派人员轮值坐班,提供政策咨询、困难帮扶、受理代办等服务,并设置了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远教广场、党员集中学习以及文体活动等功能区块,定期面向区内流动党员开放。同时以此为平台积极开展城乡党组织和党员结对互助活动,以“1+1”模式开展结对帮扶,引导机关、社区党员为山区农村党员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心理咨询、解决劳资纠纷和困难救助等帮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金,协调支农贷款,提供创业指导、致富就业信息等。组织有特长的社区党员和流动党员建立法律、文化艺术、电脑维修等7个党员志愿者服务组,以志愿者服务岗、电话预约上门以及集中送服务至社区、进山区等形式,无偿为社区、农村党员群众以及在城区务工经商人员提供服务。同时积极发动流动党员参加社区党员突击队,通过积极参与城市创卫、维稳等活动,为社区建设作出贡献。
三、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服务功能,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在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有效方法。今年来,婺城区着力在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1.切实强化服务理念。树立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服务保障作用,从就党建抓党建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一是确立服务发展的意识。立足于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第一要务”意识,把服务能力作为“第一能力”来加强,以“第一要务”来检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成效。二是确立服务基层的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把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克服“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不良作风,把更多的工作精力和时间用到下基层和为基层服务上,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支持基层、多为基层办实事。三是确立服务群众的意识。牢固确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时刻把群众安危、群众冷暖、群众要求挂在心上,和人民群众建立感情,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座右铭,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反映群众的疾苦,凝聚群众的力量,真正体现执政为民。
2.不断优化组织设置。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以组织设置的调整优化有效整合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一是突破传统模式建立党组织。打破乡镇干部党员按单位建立支部的传统模式,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根据工作岗位落实党员党组织关系。在网格上建立党总支,下辖干部服务团队支部和各村党支部,由党总支牵头区域内党组织的活动。凡区域性服务中心工作的干部,都把组织关系放到中心支部,由中心负责人担任总支书记,同时吸纳各村支部书记、区域内具有较高威信的党员为总支委员。二是立足服务需求建立党组织。建立特色党支部,将服务团队中的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社区责任医生、学校教师、联点民警的党员组织关系纳入特色党支部管理,加强乡、村党员的交流互动,增强服务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服务农村工作重心下移。三是适应产业发展建立党组织。按照农业专业化生产的要求,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坚持“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活动便利”的原则,建立涵盖产、供、销各个环节的产业链党组织,加大在党员集聚区组建党支部或党小组的力度,使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更加贴近党员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抓好农村、城市社区、事业单位等传统领域组织覆盖的同时,切实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等新领域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把党员的教育管理、作用发挥和市场营销、技术培训、产销服务等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在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3.突出加强队伍建设。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建设一支政策执行能力强、推动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高素质的服务型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一是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利用村(社区)组织换届选举“公推直选”的契机,切实抓好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坚持把“配强一把手”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把那些致力于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优秀人才选拔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引导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把精力集中到服务科学发展、热心为民奉献、兴办实事工程上来,增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干部“知政策法规、知岗位职责、知业务知识、知具体情况和会岗位技能、会做群众工作、会沟通协调、会总结推广”的“四知四会”能力培养,着力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监督,进一步推进创业承诺“双述双评”、辞职承诺等制度落实,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服务发展的热情。三是加强基层后备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有思想、有能力的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大学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进入基层党组织,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后备人才队伍库,积极鼓励各类人才向基层流动,逐步优化党员结构,夯实基层党组织人才基础。
4.努力拓展服务功能。突出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这一核心职能,积极整合基层党建资源,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强化服务功能。一是创新服务内容。在继续做好走访慰问、扶弱助残济困、排忧解难、办具体实事好事等一般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向提供产业发展服务、法律法规政策咨询解答服务、生产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健康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等延伸,使服务的内容服从于基层和群众的合理需求。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努力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在农村、社区、医院、学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员服务站、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等,进一步拓宽了解民情、体察民意、服务群众的渠道。三是丰富服务载体。广泛开展“党员社区奉献日”、“农家党员爱心社”“爱心小分队”“党内互助金”和结对帮扶送温暖等活动,全力打造服务型基层党建。
四、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切实加强新形势下队伍建设。
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统筹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激发保持党员先进性内在动力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了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
1.严把入口,疏通出口,突出党员发展的严肃性。一是不断完善农村党员发展程序。为探索建立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我区坚持从源头抓起,把“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机制引入到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在农村党组织探索实施了发展党员“两推三定四公示”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党员发展程序、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使农村党员发展的程序更加民主、公开、规范。二是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员发展制度。逐步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员发展的相关制度,通过简便易行的企业负责人审查程序、民主公正的推优程序和务实有效的党务培训方式,进一步加强了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员发展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党员监督和约束机制。完善量化积分考核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规章制度,对不合格党员及时进行组织处理,畅通了“出口,加强了对党员的监督和约束。四是规范发展党员追责程序。我区对于发展党员的责任追究程序进行了明确:对不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规定,在程序把关、标准掌握、培养考察、材料提供和审查审核等方面负有直接责任的基层党组织和相关负责人,视情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组织处理与党纪处分等处理。因发展党员问题被责任追究的党组织和个人,取消年度党内评优评先资格。对长期未发展党员的农村党组织,连任的村党组织书记无正当理由5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一般不得再担任书记。
2.有的放矢,按需施教,突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针对农村党员素质的千差万别、文化程度良莠不齐的情况,教育培训做到区分层次,有的放矢,按需施教。对那些思想守旧,无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民党员采取集中办班、实地参观、现场示范等形式,用身边的人和事,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观效益促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那些科技素质低,缺乏致富本领的农民党员有计划地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党员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增强致富能力;对那些头脑灵活,率先致富的青年党员,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党校、远程教育的培训,逐步、有意识地把他们培养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3.创新模式,分类指导,突出党员管理的灵活性。一是健全管理制度。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健全完善三会一课、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先进性量化积分考核等党员管理规章制度,促进党员管理的规范化。二是创新组织设置。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的新形势,不断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通过建立产业链党组织、行业性党组织、区域性党组织等组织设置模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将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纳入组织管理,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实施分类管理。通过建立流动党员支部、健全管理台帐等形式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把他们始终纳入党组织的管理;通过划分党小组、指派专人负责等方式,使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管,老有所为;对从事种养加的中青年党员,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促其发挥作用。
五、规范拓展党务公开,积极稳妥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人口流动的加剧,大量的“组织人”实际上已转化为“社会人”,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存在的工作运作指令化、工作关系单向化、工作主体首长化、工作形式简单化的状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区及时适应党员教育管理的应变性的特点,积极探索网络化的教育管理方式,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氛围、完善党内民主评价机制、扎实推进党务公开,积极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保障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
1.构建党内信息互动网络。通过对婺城《实践网》的改版和强化,形成立体交叉、覆盖所有乡村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网上建立“党员之家”,开辟“网上党员活动室”。坚持“实际、实在、实用”的原则,设立党建知识、“婺城先锋创先争优活动”专栏、十七大、党日活动、党员风彩、人才天地、直播课堂、文件选登等9个专栏,及时向党员群众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工作动态,广泛收集党情民意,为实时调整政策措施、改进农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全面落实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内情况反映制度等各项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做到上级文件党员先传达、重要工作党员先通报、重大问题党员先讨论、重要决策党员先行动。
2.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氛围。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列席区委常委会议、参与区委有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讨论。同时采取集中活动和分组活动的方式,组织党代表开展视察调研、优秀提案征集评选等活动。在村级组织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认真学习借鉴“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推行以“党员听取联系户意见、党小组听取汇总意见、党支部民情分析会听取提议方案意见、提议方案报乡镇(街道)党(工)委审查”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提议“三听一审”制度,对涉及村级重大事项以及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进行广泛讨论、集体议定,积极落实农村党员民主权利,大力营造民主讨论、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的氛围。
3.完善党内民主评价机制。建立了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党组织书记定期对照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全面开展自查,总结党建工作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并邀请党员群众参加述职会议,定期了解党组织工作状况,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建立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两述一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干部群众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评议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把“群众拥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标准,客观公正地对每位党员干部的岗位胜任度、廉洁自律情况和群众满意度实施评议。同时,健全完善了党组织、党员民主评议、年度测评、满意度测评等制度,采取组织点评、群众测评、党员互评的办法,将评议渗透到执政为民、服务群众、推进发展、廉洁自律等各个方面,并把评议结果融入到评先选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工作中。
4.扎实推进党务公开。针对农村、社区、企业及机关学校党组织工作不同,科学界定党务公开内容,保证重大问题决策和权力行使公开透明。同时,严格遵循“事前征求意见、事中通报情况、事后反馈结果”的基本程序,抓好提出、审核、公开、反馈四个关键环节,力求党务公开规范、有序、到位。公开期间确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和要求,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将处理和落实情况予以公开,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
六、加强基层党组织对社会管理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
根据对前期群众工作的调查研究,结合新时期的实际,可以认为,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从不断探索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的方式和途径、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出发,在工作理念、体制机制、内容范围、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使群众工作的内容更加广泛、方法更加新颖、途径更加多样、效果更加明显。
1.把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把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举措,推动群众工作上新台阶,为婺城“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和群众基层。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抓发展,把满足群众需要作为“第一目标”。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加快发展步伐,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从而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内在的原动力。二是要切实关心群众疾苦,把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作为“第一任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利益。三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群众工作的实质,说到底就是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把为人民造福作为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把评判干部的标准真正交给群众。
2.进一步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一是进一步完善社情民意信息系统。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有关群众思想、工作和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充分发挥党建信息网站的作用,方便群众通过电子邮件、信函、电话等方式,咨询有关政策,反映意见和建议。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信息网络,保证网络高效畅通。二是要高度重视新闻媒体反映的民意。着力培养党员干部新闻意识,高度重视新闻媒体在民意反映、参政议政上的积极作用,对新闻媒体刊登的群众来信和短信平台反映的重要信息进行梳理,做好正确引导和管理工作。要切实做好新闻媒体对群众来信批转或公开曝光事件的查处。有关部门要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对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要组织力量及时进行专查专报。三是要进一步完善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健全党员领导联系点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完善群团组织多渠道、多形式广泛联系群众的制度。坚持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下访活动,加强与群众经常性的思想沟通。
3.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应急处理工作。一是坚持经常性排查各类矛盾纠纷。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增强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能力,防患于未然。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排查相结合、经常性和重点时段排查相结合、分级和分类排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建立健全基层矛盾排查信息报告制度。二是要加大矛盾及纠纷调处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调解矛盾纠纷工作中的作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群众的诉求依法、及时、合理处理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要切实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引导,加大《信访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处理违法上访案件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四是依法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认真分析各类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的原因,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民主和说服教育的方法对待群众,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第三篇: 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研讨材料
从六个方面加强和改进
新形势下民族工作
中央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中,从六个方面提出意见: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②围绕改善民生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④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⑤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⑥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这六个方面旨在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
这就为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指出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明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把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以扶贫攻坚为重点,以教育、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着力点,促进市场要素流动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贯通为途径,把发展落实到解决区域性共同问题、增进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上,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民族地区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
中央要求,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中华文化是包括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把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只要我们按照中央的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各项民族工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努力,共同推进民族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会变成现实。
第四篇: 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研讨材料
“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
民主生活会自我批评材料
(2020年12月25日)
对照《中共玉泉区委组织部关于认真开好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有关要求,我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与有关党员干部谈心谈话,虚心接受意见建议,从政治站位、思想认识、责任担当、工作作风等方面认真查找自己在民族工作中及推进双语教学改革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反思并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明确了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现对照检查如下:
一、谈心谈话征求意见的情况说明
经过和党员教师及领导的谈话,同志们对我提出以下意见:
1、在对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和统编教材实施的背景意义了解不多。对于民族工作,不够积极主动。
2、总是埋头做好自己的工作,很少关注少数民族师生。
我接受以上意见,同时认真对照查找自己问题如下: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对照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学习得不深刻,领会的不透彻。特别是缺乏对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的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效果上还存在看的多思考的少,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另外,作为党员教师,服务大局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一些工作只是站在教导处来思考问题,对学校的整体任务目标思考不足,领悟不够透彻,任教教导处就是搞好教学,导致对学校整体工作缺乏前瞻性、预见性不够,在超前服务、主动服务上做得还不够好。
(二)对照党中央关于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例如:群众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总是自己埋头苦干,很少主动和群众打交道、听意见,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热情和标准不高,真正自己到困难学生家庭了解民情、建言献策的太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还有很大的空间。
(三)对照是否自觉主动地从事关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做好民族工作大局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分管领域的工作;对分管工作中涉及民族因素的工作,是否坚决按照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政策部署推进落实;在可能遇到矛盾和阻力时是否仍然坚定不移向前推进方面:一是没有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创造性。比如,认为推进双语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关怀,学生及群众理所当然会接受和适应形势需要,不会有任何问题,所以在工作上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影响了想干事者的积极性。二是舆论宣传不广,未充分利用新媒体,进一步加强宣传民族工作,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缺乏必要的警惕性,认真分析做的还不够好。
(四)对照是否认识到自治区民族工作中存在一些偏差和不足,分管领域工作是否存在强化民族的差异性,忽视和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的情况,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是否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整改方面:一是求真务实不严,一抓到底不够坚决。对工作要求提的多一些,对解决工作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办法少一些,“严”和“实”的工作作风没有贯彻始终。二是对于在新常态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主动研究不够,知识储备不足,措施办法不多。
(五)对照深刻反思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等方面的问题。是否从政治站位、思想认识、责任担当、工作作风、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水平等方面:一是进取精神有待加强,攻坚克难不够到位。面对推进民族工作形势的新变化、各项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精神。二是对干部缺乏更深的交流与谈心,不能及时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经常以工作交流代替谈心交流,纪律意识有待加强,严管干部方面还缺乏“刀刃向内”的勇气。
(六)对照深刻反思作风顽疾、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工作就是整理出来,会上布置了,老师们按要求完成了,而没有个个严格把关完成的质量。二是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精神。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致使理想信念有所淡化。自己虽然能够始终把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摆在重要位置,作为首要学习内容,由于所在教导处,认为教学工作第一位,自己也有教学任务,因此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其理论体系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忽视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正是其思想精髓在实际应用中的集中体现,没能完全实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理论学习还缺乏广度、深度,在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上下的功夫还不够,离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致使宗旨意识有所淡薄。在民族工作方面自己能够履职尽责、实干担当,但在工作上自我施压不够,进取意识有所淡化,求稳心态比较严重。认为工作规规矩矩地按条款、按规章制度办事,工作不出错,不添乱子,也就问心无愧。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不够,满足于干好分内的工作,比较喜欢干经验丰富、干起来顺手的工作。
(三)大局意识不深化,在统筹兼顾上有差距。在推进民族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虽然体现在表象上,但实质却透视出大局意识不够强。满足于上级安排什么就干什么,没有时刻提醒自己,在应对民族工作时既要站在全局角度去谋划统筹,又要充分结合实际去贯彻落实,没有把推进民族工作考虑得再全面细致一些,做得再周密稳妥一些。
(四)联系群众不紧密,在宣传动员上有差距。宣传方式方法单一、不够灵活,宣传氛围营造得不浓厚。平时联系群众不够紧密,为妇女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不牢靠,深入基层一线主动倾听民情民意时间少,不善于发现和处理群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与群众单向沟通有余、双向互动不足。
(五)自我要求不够严格致使党性修养有所放松。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工作抓实、抓细、抓具体的实干精神还不够,有畏难情绪,怕冒风险,特别是在民族工作等一些复杂疑难矛盾问题上,存在求稳怕乱思想,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斗争精神,统筹协调、科学谋划工作不够细致,不敢直面矛盾和困难。
(六)开拓进取不积极,在责任担当上有差距。工作中的担当意识、担当能力与组织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缺少直面问题的锐气、争创一流的决心,缺少排除万难的勇气、一干到底的韧劲。自认为一直以来对现在的岗位能够胜任,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放松了对自己的高标准和严要求。通过推进民族工作,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想不出、悟不出更多。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民族工作。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以彻底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特别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动力,健全定期学习制度,系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以及最新理论成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用党的政策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
2.转变作风,提升廉政意识。在廉洁自律上为老师们作出表率,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时刻绷紧廉洁从政这根弦;带头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以严格的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正确对待监督、正确对待自我,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时刻警惕“四风”反弹。
3、要密切联系群众,常走进办公室,融入教师当中。真正做到“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清小教师心中牢牢扎根。
4、立足本职,用心履职尽责。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加强教育强引导,既要做好日常教学,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清小的生活;也要做好政策宣传,引导他们正确、全面的认识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
5.提高站位,全力落实整改。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定力、强化政治担当,全力以赴落实问题整改工作。针对自己在民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动进行对照体检,及时反思和查找各项问题在自身的表现,深入剖析落实整改。聚焦个性问题,强化责任担当,严格抓好整改,对照整改要求,严格落实责任,强化工作督导,确保整改到位。
6、立足本岗,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严格自律,以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展各项工作,遇到险阻不退缩,获得成就不骄傲,遇到委曲不抱怨,面对困难我为先,从点滴做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工作。
第五篇: 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研讨材料
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研讨发言
会上, 自 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 记、 常务副主任代表常委会党组作对照检查, 并作个人检视剖析。 随后, 自 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 记和其他党组成员 逐一进行个人剖析。 每位同 志发言后, 其他同 志依次提出批评意见。 大家在发言中 紧密联系 思想和工作实际, 开展了 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 我批评, 做到了 见人见事见思想, 体现了 对事业的高度负责和对同 志的关心帮助, 会议达到了 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促进工作的目 的。
一要以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为契机, 深入贯彻落实习 近平总书 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 央重大决策部署, 结合内 蒙古民族工作实际, 更加富有成效地做好立法、 监督、 代表等工作, 为开创我区民族工作新局面更好地贡献人大智慧 、 人大力 量。
二要提高政治站位、 站稳政治立场、 强化政治担当 ,全部工作都要自 觉同 党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 基本方略对标对表, 同 党中 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 积极主动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去做工作, 切实把“两个维护” 全面地、具体地、 有力 地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要全面、 准确、 深入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 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人大在处理民族问 题、 做好民族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 要重视发挥好法律法规对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的支撑保障作用 , 全面梳理评估、 稳慎调整修订自 治区出台的涉民族工作地方性法规, 确保在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中 更好促进民族团结。 要加强对人大代表的教育管理,查找短板、 完善机制, 确保各级人大代表在政治上始终坚定过硬。 要把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针对查摆出来的问 题, 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 逐条逐项抓好整改落实。 同 时, 要举一反三, 系 统研究解决人大在涉民族工作中 存在的突出问 题, 堵塞政策制度漏洞, 形成整改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相关热词搜索: 研讨 改进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