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 文 嚼 字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炼字”并非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在锤炼一种思想感情。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快速阅读提炼中心观点的能力。
2.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3.快速找出论说文中观点和材料的对应关系。
三、德育渗目标
引导学生形成做事认真耐心,追求最佳效果的习惯。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观点和材料的对应关系
难点:炼字为什么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锤炼
解决办法:教学重点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完成。教学难点采用讲解和扩充举例的方式完成。另外要通过对比阅读来引导学生思考“咬文嚼字”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不同美学追求。
学生活动设计
1.朗读
2.概括提练观点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一、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三、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 8 段,1—7 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 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 1—5 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 l、2 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第二层次 3、4 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 5 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 6—7 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 6 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 7 段,承接 6 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第二部分,第 8 段,进一步指出“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并激励读者在阅读和写作中“逐渐培养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做到三个“不能”,“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水到渠成地交代了全文的主旨。
第二课时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表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表明: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表明:不同字眼,意味不同)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表明: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表明:
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3、 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补充资料: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解:
幽居:指隐居处.
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为云根.
幽期:归隐所约的日期.
译文:
幽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归来的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正在飘动,好像山石在移动.我暂时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决不食言.
宋•苏轼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小团月是一种名品茶(在当时是贡茶)第二泉指的是二泉亭品二泉水和眺望太湖 例子: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三、引申:
教师先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用得好、改得好的原因,如: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轻捷的叫天子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2)《故乡》“飞出了八岁的宏儿”
(3)《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与“射、照、落”等字比较 (4)朱自清《背影》写父亲买橘子的几个动作“攀”“缩”“倾”
五、作业布置:
大家回去拿出自己以前的文章的某一段,咬一咬,嚼一嚼,让这一段精练,让它能与你的丰富的情感相吻合,避免因词害意。好不好? 三、自由品读(此环节教师不多做点评,以免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
材料一: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咬文嚼字:比较这组句子中的上下两句,说说在用字上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区别? 材料二: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
咬文嚼字:这三则材料讲的都是李广射虎的故事,但第一则里面有多个“石”字,另外两则里面都只有一个“石”字,你认为哪个写的好?为什么? 材料三:
贾岛诗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韩愈(修改)诗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
咬文嚼字:韩愈修改了哪个字?你认为谁的好? (先向学生讲述“推敲”的故事,再让他们品读。故事: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功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话说有一天,他骑驴走路时,忽然想起两句诗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先是想用“推”字,改成“敲”字后,觉得“推”字也不错。就这样,贾岛在驴背上用手做着推和敲的动作,一时拿不准主意。
这时,正巧京都长官韩愈出门,贾岛只顾沉思,不觉走进了韩愈的仪仗队里,糊里糊涂地被拉到韩愈面前。韩愈问怎么回事,贾岛就把想起诗句,又决定不下来用哪个字的事说了一遍。韩愈是个大文豪,听贾岛说完,也沉思起来。过了好一会儿,韩愈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以后人们就用“推敲”指斟酌字句,反复思考。)
材料四: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天下第二泉。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咬文嚼字:这三句都是苏轼在无锡惠山品茶一事。比较这三句,哪一句更富有文学色彩?试说明理由。
四、课文分析 1、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找出作者对上述四则材料的看法,幷点名上个环节参加品读的学生回答朱光潜先生与自己分析的异同点。同时,教师就四则材料进行课堂点拨讲解。
明确:针对材料一,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是:文学的语言应准确表现情感。(作者对郭沫若两次改字的态度是褒贬不一,关键在于两人对于句式的看法不同。不同的句式,表达不同的情感。“你这没骨气的文人”是《屈原》中婵娟骂宋玉的话。婵娟是屈原的侍女,宋玉是屈原的学生。当屈原受到诬陷的时候,宋玉没有挺身而出,反投向了当时楚怀王公子子兰公子。此时,婵娟对宋玉的情感应该是愤怒且深恶痛绝的。让全班女生扮演婵娟朗读此句,加深体会。“你这革命家的风度”选自郭沫若的新诗《水牛赞》,不适合用“你这”句式。)
针对材料二,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是:文学的语言要有文学的意味。
针对材料三,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是:词语的选择要与表现的意境调和。
针对材料四,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是:文学的语言要富有联想性。(引导学生从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进行的活动、表达的情趣以及修辞运用方面入手对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进行合理想象。)
2、利用诗歌形式对四则材料作结,回顾本节所学知识点:
四个例子,四个角度。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联想与否,意蕴不同。
二、精读品析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七段,回答下列问题。
提问:什么叫“套板反应”?朱光潜先生对这种现象是如何看的?
明确:在写作中,一写就先联想到一些陈词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朱先生非常反感这种做法,他说:“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提问:为什么“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
明确:因为“套板反应”使人安...
相关热词搜索: 咬文嚼字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