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 启用前 2021 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 第一模拟
【亮点试题】41 题考查近现代粮食问题,属于长效热点问题。
45 题考查近代人口普查问题,契合当下热点。
【热点预测】2020 年 11 月 20 日,我国开启了第 7 次人口大普查。对于第 7 次人口大普查的全国人口总数,结果需要到 2021 年 4 月份开始公布,也就是说到 2021 年 4 月份第 7 次人口普查工作基本结束。
开展人口普查的作用:
(一)做好人口普查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普查将全面摸清人力资源结构和空间布局,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人口素质提升、人口有序流动,充分发挥人力因素在城乡、区域、产业、消费和需求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为全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统计数据支撑。
(二)做好人口普查是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迫切需要。人口状况是治国理政与谋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础信息。全面摸清我盟人口最新情况,有利于为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各项规划和政策措施更准确、更有针对性,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治理理念。
(三)做好人口普查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迫切需要。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深入分析人口发展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收入、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政策,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同时,为编制全盟“十四五”规划,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坚实保障。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2021·重庆市巴蜀中学)夏商西周时期,各诸侯国都城的规划礼制是首先置宗庙、立社坛,凡国之大事均在宗庙和社坛中进行,而东周时期,在举行朝议的“大朝”之外的宗庙和社坛则成了附属建筑。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极权政治体制趋势萌发 B.官僚政治制度形成 C.周天子权威性日益强化 D.传统礼制影响深远 【答案】A 【详解】本题考察先秦政治体制的转型。材料的主旨是通过该时期的都城设计理念,夏商西周受传统礼制的影响深远,到了东周时期宫廟分离,朝廟独立,这一变化反映出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故选 A;官僚政治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时期,B 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周天子权威下降,C 错误;东周时期礼崩乐坏,传统礼制崩溃,中央集权理念影响扩大,D 错误。
25.(2021·甘肃兰州)观察《战国主要货币图》,图中反映出的史实是
A.商业萧条 B.分裂割据 C.货币出现 D.柜坊问世 【答案】B 【详解】从《战国主要货币图》可以看出,当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货币,说明国家并没有统一,战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B 正确;材料看不出萧条,排除 A;货币在战国之前就出现了,排除 C;D 项是唐朝出现的,排除 D。
26.(2021·山东济宁)宋代,理学家程颐、张载、朱熹都主张恢复古代的宗法家庭制度,编纂族谱,建立
宗祠。朱熹认为儒者应该努力从事个人修身,并进而扩展到家族。他们的这些主张反映出 A.商品经济发展侵蚀传统思想 B.宗族成为重要社会基层力量 C.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意识 D.传统家庭生活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C 【详解】材料反映了宋代理学家们主张恢复宗法制,儒者应该率先垂范提高个人修养,进而带动家族修养水平提升,这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意识,故 C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对传统思想的影响,故排除 A;材料没有体现宗族在社会基层的作用,故排除 B;材料未涉及到传统家庭生活的重大改变,故排除 D。
27.有学者提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据此推断,所谓的“合”是指(
)
A.铲除了唐后期以来的地方割据势力 B.延续了两宋时削弱地方权力的传统 C.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加强了对地方军事和政治上的控制 【答案】C 【详解】材料“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可知这里的“正”指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反”指藩镇割据下地方的自主权过大,那么“合”应为既发挥中央的集权又照顾地方分权,C 正确;消除封建割据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A;B 强调的是“反”,而非合,排除;D 强调的是“正”而非合,排除。
28.在 1842 年的《南京条约》中,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补偿了鸦片被销毁的英国商人,并开放五个中国港口以进行国际贸易。另外作为此协议的一部分,这些港口中的每一个,均由不从属于中国法律的英国顾问管理。这些规定,致使中国客观上 A.沦落为英国的殖民地 B.司法主权已完全丧失 C.逐渐解决了中外纠纷 D.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化 【答案】D 【详解】材料反映了《南京条约》和附件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主要意图在于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这在客观上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故 D 项正确;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故 A 项排除;领事裁判权体现的是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侵犯,但并不是丧失殆尽,故 B 项排除;鸦片战争并没有满足英国的利益,英国又勾结法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故 C 项排除。 29.在近代中国,洋货到达通商口岸后,都是经由大大小小的中国各式商业资本来运转的。如英美烟草公司就是充分利用了中国旧有的商业资本和店号,建立起由 15 个甲级经销人→总经销人→批发商→零售商所组成的流通网络,才得以把大量的烟草投入到中国各城市乃至农村的分散零星的消费点上。这种局面的形
成主要是由于 A.近代社会动荡不安 B.列强控制了中国商品流通 C.工业资本发展滞后 D.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 【答案】D 【详解】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最基本的特征是个别口岸城市的社会化机器工业与广大的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生产并存一体。这两种生产体系由于其生产力基础的根本性质差异·不能直接建立产销供求渠道,因此由社会化机器生产体系提供的商品以及由个体性手工生产体系提供的更大量的产品,都需要借大大小小的商业资本所组成的多层次中转环节,才能在这两种体系间实现社会产品的交換。商业资本作为沟通城乡二元体系之间的桥梁。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故选 D 项;社会动荡不利于商业资本的发展.排除 A 项;列强只是利用了中国旧有的商业资本和店号建立流通网络而非完全控制了中国商品流通.排除 B 项;工业资本发展滞后不利于商业资本的运转,排除 C 项。
30.1949 年 1 月,南京国民政府照会各国驻南京大使馆迁都广州的秘密决定,各国派使节随迁广州,但西方国家继续保留在南京的使馆。同年 10 月,国民政府再度迁都重庆,各国使节拒绝随迁。这一变化表明 A.国民政府的统治不得人心 B.西方国家对华政策根本改变 C.新民主主义革命大局已定 D.人民政权获得国际社会承认 【答案】C 【详解】
根据“1949 年 1 月,南京国民政府……同年 10 月,国民政府再度迁都重庆,各国使节拒绝随迁”可得出解放战争正胜利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大局已定,C 项正确;ABD 项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1.1993 年,马钢 H 股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开创了中国特大型国有钢铁联合企业成功实现股份制改制的先例。马钢的股份制改革
A.得益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D.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详解】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资本是指反映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国家和集体对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占有和支配关系,体现着价值增值的一般经济关系。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马钢 H 股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开创了中国特大型国有钢铁联合企业成功实现股份制改制的先例,该企业原本是由国家资助的资本通过股份制改造,吸收集体、私人和外国投资,个人及其他,扩大了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C 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倡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 A;马钢的股份制改革并未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排除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本世纪初基本形成,排除 D。
32.公元前 5 世纪的雅典陪审法庭在进行审判案件前,会根据案情轻重,在年满 30 岁的雅典公民中临时通过抽签组成规模不等的陪审员团队,多者上千人,少者百余人。审判期间所有的证据、证人都由原告和被告自己提供,法庭不介人;案件-般当天就会进行判决,且审判投票时,陪审员也不得相互交谈。由此可见,当时的雅典陪审法庭 A.审判具备一定理性精神 B.司法程序缺乏公平公正 C.人员臃肿导致效率低下 D.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A 【详解】雅典陪审法庭对陪审团的组成、陪审员的年龄、证据和证人的准备、审判时间和纪律等均有明确规定,反映了当时雅典陪审法庭审判具备一定理性精神,A 项正确;司法程序缺乏公平公正与材料内容不符,B 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雅典陪审法庭人员臃肿、效率低下,C 项错误;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不是陪审法庭,D 项错误。
33 .当威廉三世即位后,他在外交场合既可以代表英国,也可以代表荷兰进行活动。1701 年“嗣位法”做了一条规定:英国人不能由于一个外国国王的利益而卷入一场战争去保卫不属于英国的领土。这一规定 A.限制了英国国王的外事权力 B.完善了荷兰的君主立宪制 C.有效防止了英国君主制复辟 D.恶化了与荷兰的外交关系 【答案】A 【详解】从材料“当威廉三世即位后,他在外交场合既可以代表英国,也可以代表荷兰进行活动”可看出,在嗣位法颁布之前,英国国王拥有一定的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在嗣位法颁布后,外事权力受到限制,A 正确;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逐渐完善,B 错误;“有效防止了”程度失当,英国没有成文宪法,其宪法由许多常规、惯例等组成。王权无疑是应该限制的,但应该限制到什么程度、政府向谁负责等许多重大问题在当时并无先例可援引,也没有一致认识,C 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与荷兰的外交关系,D 错误。故选 A。
34.1921 年,列宁提出政府需要动用黄金储备从国外购买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从 1918-1920 这三年,苏
俄的粮食总进口量略高于 1700 万普特,而 1921 年已达 5000 万普特,比前三年的总数还多两倍。这反映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未达到目的 B.农业集体化造成粮食产量衰退 C.新经济政策比较注重改善民生 D.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比例失调 【答案】A 【详解】材料反映苏俄的粮食进口量不断增长,1921 年苏俄的粮食总进口量激增,说明苏俄的粮食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必然会影响到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说明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政权的目的不能达到,因此,1921 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故选 A;1930 年苏联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排除 B;1921 年 3 月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排除 C;D 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影响,排除 D。
35.“与现实主义试图表达普遍和永恒的价值不同的是,这-艺术流派认为艺术的最终评价标准是艺术家自己的感情,它认同感觉与激情,并承认个人的自主性,因此它的作品又具有主观性质。”这一艺术流派 A.善于发掘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B.突出理性注重画面严整和谐 C.反映西方社会出现精神危机 D.体现科技革命下的社会现实 【答案】A 【详解】由材料“艺术家自己的感情、认同感觉与激情等”,可知这一艺术流派是浪漫主义,故 A 项正确;B项是新古典主义的特征,故 B 项错误;C 项是现代主义的主要表现,故 C 项错误;D 项是现实主义的特点,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41—42 题为必做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5—47 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
41.(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政府召集流民,开垦荒地,但急求成效,于开垦次年就起征新赋,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荒效果不明显。康熙帝即位后,放宽了起科的年限,垦荒颇见成效;康熙极为重视常平仓谷,规定了仓谷的数额;雍正帝也一再谕令,让各地存足额定米谷。康雍乾时期,包谷、番薯等高产粮食作物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贫苦农民的主要口粮。康雍乾三帝通过粮价奏报制度,及时掌握各地粮价,采取了一系列调剂余缺、平抑粮价的措施,对安定民生发挥了一定作用。康熙帝还曾下谕令“蒸造烧酒,多费米谷,须严禁”,雍正曾试图将禁酒推向全国。
——摘编自叶能《清代前期解决粮食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主要是根据粮食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到 1952 年,利用政权力量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利用市场机制使粮食得到正常流通,制定政策刺激粮食生产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1953 年到 1954 年,根据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镇人口发展的情况,采取了控制粮源的措施,制定了统购统销政策,将粮食
的收购和销僐控制在国家手中;1955年之后,则针对统购统销造成的农村关系紧张等问题,为了完善和改进统购统销政策,采取了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
——摘编自马双龙《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
相关热词搜索: 年高 考前 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