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武汉发展历程的启示三篇

时间:2021-10-23 16:28:48 来源:网友投稿

历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ì chéng,指经历过的事情,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汉发展历程的启示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武汉发展历程的启示3篇

第1篇: 武汉发展历程的启示

华为的国际化历程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今天的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是当今世界上一家大型通讯设备生产厂商,并成为全球第二大通讯供应商,同时也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讯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辉煌的国际化历程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和教训,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借鉴。那么,华为的国际化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和教训呢?接下来我将重点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先大致了解一下华为的国际化历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这样一个年轻的公司在成立当年就突破了数字程控交换机硬件技术,填补了我国该项技术的空白,此后,91年底大容量空分用户交换机HJD48在年底推出。93年底数字局用交换机C&C08EAST8000年底的全数字多功能ISDN华为公司一年一个新台阶。95年年产值14亿,销售额12.7亿;96年年产值26.3亿,销售额24.2亿;97年年产值则攀升至54.3亿,销售额达到了41.9亿元年超过100%的增长速度,使得华为公司由94年深圳市高科技企业综合排名第一名,95年中国电子百强第26名,上升至96年中国电子百强第21名,97年中国电子百强第18名。到98年底,华为公司已在全国设立了33个办事处,35个用户服务中心,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技术援助部门,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公司。目前,华为在通信领域的众多技术上,已形成一系列突破,研制了众多产品。短短数年,华为发展速度之快、势头之猛令人惊叹。

华为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并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其留下的启示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启示之一:目标

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企业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追求企业的最大利润率,而华为公司的追求是相反的,华为公司不需要利润最大化,只将利润保持一个较合理的尺度。华为追求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来为他的顾客提供服务。正因为这种目标导向,才使华为从昨天走到了今天。

启示之二:人才

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和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华为的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华为要求员工要认真负责,但认真负责不是财富,还必须管理有效。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华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华为公司容许个人主义的存在,但必须融于集体主义之中。另外,华为公司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每年为此的付出是巨大的,这在华为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了作用。

  启示之三:技术

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放合作地发展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用华为卓越的产品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华为的技术理念有以下几点:
  1、紧紧围绕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发展,不受其它投资机会所诱惑。
  2、高度重视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引进了很多工业,为什么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呢?关键核心技术不在自己手里。掌握核心,开放周边,使企业既能快速成长,又不受制于人。 只有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才能进入世界竞争。

 3、遵循在自主开发基础上广泛开放合作的原则。重视广泛的对等合作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使自己的优势得以提升。优势更优势。

启示之四:管理

华为已经基本上建立起一套与国际接轨完善的管理体制,这对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和促进员工的工作,提高公司的效益,进一步推动华为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华为的管理文化也成为其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然,华为的国际化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失败教训。华为在发展过程中的有很多成功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我们往往比较难去复制,相反华为的失败教训却会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

  教训 一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1993年华为研发JK1000产品时,缺乏对竞争对手的了解和研究,特别是缺乏对于国际竞争对手产品和技术的研究,正因为这样华为对于当时的中国通信市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但是从这个产品的惨败之后华为认识到对于竞争对手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了对于竞争对手产品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不仅这样,华为在分析和研究竞争对手的同时也进行着技术的更新与创新。

  教训二: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

  JK1000的惨败让华为认识到产品必须满足客户需求,而不是凭空想当然的推出自己认为是好的产品,"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客户永远是对的,他需要什么,你就应该给他什么,而不是先造出一个产品,然后去寻找可能需要它的客户。"

  教训三:品质是产品永恒的话题

华为的JK1000凭借华为人苦口婆心和持续努力终于在中国的偏远农村卖出了200多套,但是由于技术的粗糙和品质管控的却是让华为的产品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从JK1000之后华为强烈意识到产品品质的重要性,开始致力于产品品质的提高。

从华为的国际化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才,技术,管理,企业文化,信息等对一个企业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因此,当代企业要想长久的发展下去,实现国际化,就必须重视这些因素,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第2篇: 武汉发展历程的启示

武汉纺织大学发展历程概述

康存辉,邱宏伟

【摘 要】作为原中国纺织工业部直属的八所普通本科院校之一的武汉纺织工学院,经历50多年的办学历程后,于2010年成功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全面突破,为学校“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由总到分,较为详实的概述了武汉纺织大学的发展历程,做到了以史为鉴。

【期刊名称】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1(024)001

【总页数】4

【关键词】纺织;大学;发展历程;概述

一、学校发展历程概况

武汉纺织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原中国纺织工业部直属的八所普通本科院校之一。在52年办学历程中,学校经历了创建、停办、恢复招生、选址重建、改名、合并等过程,最终于2010年成功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实现了建校以来的新的跨越式发展。

1958年,为满足纺织工业的需要,在武昌创建武汉纺织工学院,学校隶属武汉市领导,1962年,因故停办。湖北轻工业学校1958年创建于武昌,学校隶属湖北轻工业局领导,1962年,也因故中途停办,1970年,学校恢复招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发文,在湖北轻工业学院纺织专业的基础上重建武汉纺织工学院,学校实行中国纺织工业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以纺织部为主。1998年,学校隶属关系变更为中央和湖北省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1999年,学校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02年,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整体并入。2006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省教育厅将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委托武汉科技学院管理。2010年成功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武汉纺织大学已经建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艺)、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纺织服装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万余人,校园面积2354亩,分布在武汉市三大湖泊周围(南湖、东湖、汤逊湖),有20个院部教学单位,15个省级研究机构。

二、学校的创建与沿革(1958—1978)

第3篇: 武汉发展历程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启示
作者:高国庆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8年第10期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可分为殖民地学院的产生、州立大学的兴起、赠地学院的兴起和现代大学的产生、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普及化等五个阶段。这一进程反映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普遍规律,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教育强国

        美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虽不到400年,比起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短得多,但其以独有的多样性、开放性、自治性、竞争性闻名于世,无论是其发展速度、规模,还是水平,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高等教育进程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缩影,具有高等教育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基本历程

        (一)殖民地学院的产生(1636年至1776年)

        美国高等教育滥觞于英国殖民地时期由教会创办的殖民地学院。1636年,英国殖民者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开办哈佛学院,宣告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开端。从哈佛学院建立到北美独立之前,北美殖民地先后创立了九所学院。

        (二)州立大学的兴起(1776年至1862年)

        1776年,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年美国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美国迫切需要一批具有政治、管理才干的管理人员。1819年,托马斯·杰佛逊创建了美國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州立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州立大学与殖民地学院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公立的,经费由州政府提供,接受州立法机关的控制,校董事会由州长任命。同时是完全世俗的,不允许宗教势力的渗透,不设神学讲座。美国州立大学贯彻学以致用的办学方针,使美国高等教育进一步走向了世俗化。

        (三)赠地学院的兴起和现代大学的产生(l862年至1940年代)

        南北战争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分水岭。南北战争后,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职能扩展到服务社会方面。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赠地法案》,即《莫里尔法案》,开创了联邦政府资助教育的先河,标志着古典的尖子高等教育已逐步让位于以应用技术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从而带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次大发展,使美国一跃而成为新的高等教育中心。1876年,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成立,专门创办研究生院,正式培养研究生,标志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开端,美国大学开始尝试将培养研究生作为重要职能。之后,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

        (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l940年代至1970年代)

        20世纪4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一是社区学院大量发展。目前,美国社区学院学生总数占全美国高等学校学生的三分之一,电视大学、广播大学、网络大学亦成为高等教育办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颁布了《军人权利方案》《国防教育法》,美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政府成倍增加教育投入,并且实行贷款计划来资助贫困大学生,极大提高了美国大学的入学率。三是重视普通科学文化教育,大力支持文理等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课程。四是不断改革、调整高校的课程内容,使课程迅速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增设跨学科和边缘学科课程,以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从而在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保持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地位。从1950年到1970年,美国四年制本科生增加1.5倍,二年制社区学院学生增加了9倍,研究生增加了2倍多,1965年毛入学率达到41.18%。

        (五)高等教育普及化时期(1970年代至今)

        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适龄青年的入学率达到了50%,进入了普及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和调整时期,政府开始转向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兼收并蓄、守正创新

        美国高等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学习、借鉴了他国的优秀经验,然后创造性地发展和更新。在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过程中,不曾发生过传统高等教育的断裂,也不曾发生过外来高等教育制度的生搬硬套,几乎是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先学欧美,再学苏联,又学欧美,具有采世界高等教育之所长的历史,经过历史的比较鉴别,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高等教育。

        (二)在宏观布局上,注重形成良性的大学生态

        美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基本上呈现为一个与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的五层金字塔形:第一层,即金字塔的最下层是社区学院和高等专门学校;第二层是普通的四年制学院;第三层是一般综合型大学,主要到硕士层次,授予的博士很少;第四层是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一般可以授予上百名博士;第五层即金字塔的塔尖,为一流研究型大学。我国高等教育也应该合理布局,合理定位,分类发展,引导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高校各安其道,各展其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三)在办学体制上,支持大学多样化发展

        美国大学分为公立、私立两类,公立大学受州议会和州政府领导,而私立大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不受政府部门的控制。在许多国家,要么是公立大学占优势,要么是私立大学占优势,而美国联邦政府则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在平等基础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美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在管理体制上,充分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

        美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分为联邦、州、学区、学校四个层级,各司其职,分权而治。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国家财政援助、宏观决策;州政府负责审批州内学校及其运作发展;学校则根据州法面向市场进行自主管理。美国联邦宪法对教育未做出任何规定,而是把教育事业的管理权交给各州的议会和政府,各州可以根据本州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州高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管理规则,实施对本州高等教育的规划和管理。联邦政府和国会一般只是通过立法手段、财政资助和签订科研合同等渠道对大学施加影响。由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可借鉴美国的有益经验,合理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支持因地制宜办教育,激发教育活力。

        (五)在大学功能定位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并重

        美国殖民地学院沿袭的英国人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得到传承,其理念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强调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而借鉴自德国的知识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也在美国得到传承和发扬,其理念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发展知识,强调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科学研究。20世纪以来,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得以确立。该价值观认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服务社会,强调高等教育的首要价值是直接为社会服务。1963年,克拉克·克尔的“多元巨型大学”概念的提出,将三者融合在一起,实则仍是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的代言人,只是将大学“为社会服务”第三职能巧妙地理论化了。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反思、批判和变革”构成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调,但这场风暴并没有削弱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权威,这一时期创办起来的“相互作用大学”“合作大学”与“都市大学”等新兴大学就是最好的例证。21世纪初,美国颁布了《美国教育2002—2007年战略规划》,特别强调高等教育对国家全球性经济、政治及军事竞争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美国政府愈发重视大学智库建设,鼓励大学聚集來自不同专业背景的顶级专家,组建为美国政府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的强大智囊。可以说,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引领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引领了美国社会的发展。难能可贵的是,它没有因此而否定人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与知识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事实证明,美国高等教育在今天的斐然成绩与其多元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点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三者在不同类型、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大学的地位不是完全等同的,但对于我国研究型大学来说,三者之间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六)在支持方式上,十分注重教育公平

        美国每个州,至少有一个州立大学系统。比如加州不但有举世闻名的加州大学系统(10所UC),还有一套加州州立大学系统(23所USC),以及全美国在效仿的社区大学系统。美国联邦政府也有若干所大学,主要是军事学院,向为国效力的军人、退伍军人、打算参军的人和他们的家属服务。近年来,美国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维持大学学费的合理水平,实施免费社区学院计划等,这些都保证了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

        (七)在质量保障上,采取认证的办法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认证制度引入高等教育评估领域的国家,已有百余年历史。高等教育认证分为院校认证和专业认证。前者由取得资格的地区性或全国性认证机构承担,后者由商科、工科、律师等委员会组织。

        地区性认证机构按照地域划分为中部、西部、南部等六大地区联盟,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等综合实力做出认证,确定学校具备发放高等学位证书的资格,以及为政府投放财政援助提供依据,并对高校进行分类定位和排名。全国性认证机构为美国中学后教育鉴定委员会,下设高等院校鉴定协会、高等院校专业鉴定协会等协会。官方管理评价的最高机构是联邦教育部资格与机构评价办公室。全美任何一个教育评价机构只有得到上述组织的承认,其评价结果才能取得社会认可,任何一所新建高校只有通过这些机构的鉴定,才有自治管理权力并得到联邦政府及社会团体的资助。我国应借鉴美国经验,将高等教育评价的普遍规律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适合国情、具有特色的以自我评价为基础、第三方评价为核心的多元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

        (八)在教育教学上,注重学生的选择性

        美国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富有创造性且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招生录取方面,采取多方面综合考察、审核、选拔录取。进入大学后,可以自由选课,在此基础上,后面再选专业,先通再专。课程范围开设、教材使用也比较灵活,可以由教授决定。大学期间还可以自由转学,转专业,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就读的专业、院校。授课方式上,有传统的教授主讲式,有专题研讨会,有教授指导下的科研实践等。

        (九)在政府治理方式上,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美国是一个强调以法立国的国家,在重要的历史时期,相关法律的突破、颁布和实施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一方面实行高等教育的分权制,各地方和各学校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又十分强调教育立法,而且法律条文非常具体。由于分权制,每个州各自制定自己的高等教育法规,通过立法的形式对本州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组织形式和课程设置做出原则性的规定。教育管理人员必须得先把这些法律条文弄明白了,然后才能做学校的管理工作。我们要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并保证有效实施,提升治理能力,健全治理体系。

        (十)在高校内部治理方式上,实行权力制衡

        实行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董事会模式”。董事会作为大学创办者建立的控制机构,基本上掌握了大学的所有权力,具体的教学工作很少介入,其成员通常由社会知名教育家、政府代表、工商界人士、法律界人士、社区代表组成。校长是首席执行官,由董事会任命并向其负责,教授主要是通过评议会(教授会)来参与学校管理,拥有制定学术政策、规章制度和管理学术事务的全权。另外,美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等级性,校、院、系三级都有各自的权力重点和影响范围。我们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基本学习美国高校的治理框架,下一步需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完善,发挥“双一流”建设的牵引作用,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冉.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历程及启示[J].商,2014(45):84.

        [2]刘海涛.集成创新: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及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学科学版,2015(03):62-65.

相关热词搜索: 武汉 发展历程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