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业经营主体情况调研报告]农业产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1-10-23 13:42:02 来源:网友投稿

 农业经营主体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玉屏镇紧紧围绕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 土地流转为载体,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培育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 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合作经济 组织为纽带,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生的农业经营格局, 有力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在对 近年来全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对专业大户、 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 上,现就玉屏镇培育状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进行以下报告

 一、发展现状

 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镇着力培育了专业合 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三大类新型经营主体,各 经营主体正茁壮成长。1、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镇共12家,经工商登记 注册的7家,涉及种、养、加及供销服务等众多领域, 其中种植业4个、畜牧业5个、渔业2个、加工运输 仓储业1个、其他行业2个。其中康淋农产品加工专 业合作社于XX年度获县级先进示范社;成员总数200 余人,户均纯收入高于全镇农民户均收入 2倍以上。其缺点是制度不够健全,尚有部份未通过工商注册。

 2、 家庭农场。现有家庭农场5家,还未经工商登 记注册,农场通过示范引领、土地流转、雇工等形式 带动农户生产经营,经营面积100余亩,户均纯收入 高于全镇农民户均收入3倍以上。3、 专业大户。全镇专业大户已成为农村中当前比 较有活力和影响的新型经济体,现有 9户,其中种植 业5户、养殖业2户、其他2户,户均纯收入高于全 县农民户均纯收入倍以上。二、作用和成效

 1、 加速了土地流转,解决了 “谁来务农”的问题。

 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租赁土地,农户以土地入股等形式, 加速了土地流转,充分利用了农村的“四荒”,同时 也避免了农村土地的揭荒问题;同时新型经营主体带 动全镇800余户,有力构建起“经营主体+农户”的有 机衔接的利益共同体和产业链条,解决了 “谁来务农” 的问题。2、 优化社会服务,拓展“怎样务农”的途径。在 各类经营主体的带动下,玉屏镇努力打造"一村一品”, 产业实现全覆盖,由传统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向转变,由单一要素合作向劳动、技术、 资金、土地等多要素合作方向转变,由各自为阵向联 合发展推进,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分工分 业和规模经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 提高,现代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和优化,实现了提质增 效。3、 推进绿色生产,夯实“吃得放心”的基础。玉 屏镇力争省级生态乡镇,近年来努力引导各经营主体 依靠科技,推进绿色生产,确保“吃得放心”,抵制 生产转基因食品原料。蚕、茶、竹、畜、粮五大产业 不断向优质农业推进。努力争创“无公害农产品整体 推进镇"、"绿化模范镇"。目前在本镇同尧村建立 了初具规模的"林下生态乌鸡养殖发展专业合作社" 玉联村和九角村建立了 “无公害蔬菜生产专业合作 社”,还将打算在玉联、鱼池、九角等村打造无公害 蔬菜生产基地,兴阳村的生态养牛,中棉村的生态养 羊、兔,以及黑豚鼠,中心村的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 河畔村的珍稀菌类一竹茹的生产。所有的生产和养殖 都力求绿色,无公害。4、 转变发展方式,支撑“农业出路”的模式。围 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采取放活土地、改善手段的方 式,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流 转,着力把农村有经管能力的农民培养成为“专业大 户”、“小农场主”,大力培育新型产业化经营主体, 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 断提高。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 业,使农村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获得更多增收渠道。

 通过科技示范、良繁品种、生态精品、农产品加工等 建设,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水平和综合效益, 逐步提高科技水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 变。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1、 土地流转难。土地零碎化,农业集约化、规模 化水平偏低,需要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全 镇农户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且分布零散,加上丘陵山 区的地理条件,既不利于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 又增加了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的难度,制约了机械化 和规模经营程度的提高,劳动力和土地资产效益没有 充分发挥。加之承包农户不断分化,兼业化倾向明显, 农村大量土地复种指数不高甚至闲置搁荒。专业大户 和家庭农场尚处于发展早期,数量少、规模小,亟待 加大培育力度。2、 思想认识滞后,务农意愿淡薄。我镇农业劳动 力结构性短缺,与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不相适应,需 要加快培养职业农民。农业劳动力已经呈现老龄化、低文化,出现了年龄段、季节性、区域性等结构性短 缺,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务农意愿淡薄。如果这 一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善,将严重影响今后一个时期现 代农业建设。为此,必须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确 保现代农业后继有人。3、 农户分散经营,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需 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前, 农户家庭经营多数仍属于分散经营,存在着"小生产" 与"大市场”的矛盾,面临着自然、市场和质量的"三 重风险”。实践已经证明,发展各类经营主体是从根 本上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目前,全镇家庭农场尚处于起 步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间的利益 联结机制还不健全。为此,迫切需要推进多形式的联 合与合作,加快各类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4、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设施配套差,经济比较薄 弱,人才缺乏,内部管理不到位,农业社会化服务不 足。与当前专业化分工发展要求不适应,需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伴随农业生产向专业化 分工、社会化协作转变,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强 烈需求。目前,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普遍缺乏为 农民提供“统”的服务能力;经营性服务组织发育不 充分,经济实力弱,政策扶持不够;公益性服务供需 衔接不紧密,服务机制尚需健全。为此,迫切需要加 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以 生产性服务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服务组织。四、加快发展的建议

 1、 更加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改田改土,加快推 进土地流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现适度规模 经营,完成土地流转是必经之路。要整合项目资金, 加大投入,努力实施改田改土,改变土地零碎化现状, 为规模经营和实施农业机械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快 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 制,盘活农民手中的土地资源。帮助农民算好经济账, 在引导广大农民维护自身合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 上,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向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流转。2、 创新方式,更加有效解决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

 聚力研发,全力推广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是促进传 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大型农业机械,不但 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节约劳动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还可以推 动土地流转,带动土地规模经营,改变农户经营规模 过小、过于分散、过于粗放状况。要加大研发力度,开发适宜高县丘陵山区推广使用的小型农业机械,同

 时,加大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快推广农业机械。

 3、 多管齐下,加大扶持,做强做大经营主体。要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按照“确定标准、分级扶持”的 要求,设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专项扶持资金,在专业 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技术推广、 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等重点支农项目申 报和资金安排上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鼓励支持 有条件的示范社申报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 励科技创新,支持并鼓励经营主体开展自主创新,引 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与涉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农业技术推 广部门对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科技含 量和农产品核心竞争力。金融部门要创新信贷方式, 简化贷款手续,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

 同时,通过部分无偿资助、无息、低息专项贷款、贷 款贴息和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的发展。要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不断 建立健全相关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4、 强化管理,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运作。

 加大加强培训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适度规 模经营,除了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更需要一支有实力、 懂管理、会经营的农村“能人”队伍。要进一步整合 农村教育资源,对农业科技、农业技术、农业发展、 农业管理、农业生态以及法律政策进行系统培训,努 力培养一支"农村'老板'+农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 民”的现代农业生产队伍。同时,要从政府补贴、社 会保障、项目扶持、金融服务、土地流转、职称评定 等方面创新制度和政策,吸引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 识较强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扎根农村、投 身农业,在农业领域大显身手。

相关热词搜索: 调研报告 主体 情况 经营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