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0-2020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时间:2021-10-23 13:10:16 来源:网友投稿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 2019- -0 2020 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 4 分,共 15 个小题,共 60 分)

 1.考茨基等人指责列宁,他们把十月革命比喻为一个怀孕的妇女,想通过“疯狂万分地猛跳”“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断言“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据此判断,考茨基等人认为十月革命 A. 开创了俄国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B. 创立了城市中心的革命新道路 C. 实践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D. 违背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考茨基认为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婴儿,是活不成的,指责列宁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时的俄国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故他认为十月革命违背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 项正确;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使落后的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排除 ABC。所以选 D 2. 拉尔夫·达伦道夫在 1998 年写道,20 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 20 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 世纪 A. 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 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 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 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答案』C 『解析』A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 20 世纪随着冷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瓦解,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当今世界总的趋势走向缓和,一体化程度逐渐加强。材料告诉我们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而非全球剧变令人忧虑。故 A 项错误。B 项,材料并未体现国家之间对抗激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 世纪伴随着冷战结束,国家之间对抗缓和而非激烈。故 B 项错误。C 项,材料告诉我们 20 世纪,随着冷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瓦解,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当今世界总的趋势走向缓和,一体化程度逐渐加强,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故 C 项正确。

 D 项,首先,材料并未体现民族矛盾问题。并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 世纪世界某些地区的矛盾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变得紧张。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

 3.下图是战国水利工程图。春秋战国时期,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颇有成效;秦“渠就……,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水利兴修影响地方治理 B. 区域位置决定经济水平 C. 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D.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依据“关中为沃野”“秦以富强”,结合所学可知,秦王政时期兴建的郑国渠,使关中为沃野,秦国富强起来,并兼并了其他诸侯国,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之所以取得成功,也与兴建水利工程直接相关,说明水利兴修影响地方治理,故 A 正确;B 项表述太绝对,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唐朝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C 错误;争霸战争造成社会动荡,不利于经济发展,D 错误。

 4.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门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賜“江南第一家”这种现象的出现是 A. 君主专制的需要 B. 分封制度的遗留 C. 封建国家的倡导 D. 宗法观念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材料中“郑氏义门”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但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源,排除 A;材料这种现象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不是分封制的产物,排除 B;材料这种现象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封建国家的倡导不是材料现象出现

 的最主要原因,故 C 错误;材料这种现象体现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体现出宗法制的影响,故 D 正确。

 5.“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A. 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B. 出现了“三罢斗争” C.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答案』D 『解析』“五四”运动之所以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在革命任务不变的前提下领导阶级发生了变化,即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故选 D 项;提出口号和进行“三罢”斗争都是“五四”运动的表现,无法体现其实质,故排除 A、B 项;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对“五四”运动的评价,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 项。

 6.宰相俾斯麦提交的议案因下议院的反对而遭到否决后,他采取强硬的手段把议员请到了宫里,并直接对议员宣称议案已经得到了君主的认可,并解散了议会。这反映了 19 世纪晚期德国 A. 上下议院都不拥有立法权 B. 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C. 宰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D. 君主形式上掌管着国家大权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宰相俾斯麦提交的议案因下议院的反对而遭到否决后,采取强硬的手段……并解散了议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宰相俾斯麦掌握行政权,议院掌握立法权,材料体现了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故 B 项正确;德国议院拥有立法权,故 A 项错误;宰相解散帝国议会属于现象,不是本质,故 C 项错误;德国君主实际上掌管着国家大权,故 D 项错误。故选 B。

 7.明中期以后,“生活”的内涵从耕织扩大到了商业买卖。时人将商业买卖视为一种“治生”的合法手段,甚至是致富途径,于是在“生活”一词之外,在小说中出现了“生意”一词。这反映出 A. 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B. 政府经济政策发生转变

 C. 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D. 工商业与传统农业分离 『答案』C 『解析』材料“时人将商业买卖视为一种‘治生’的合法手段,甚至是致富途径”反映了当时传统的轻商观念发生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故冲击了传统观念,故 C 正确;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体现新的生产方式,故 A 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政府经济政策,故 B 错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工商业与传统农业分离,故 D错误。

 8.下列关于“传说”的史料价值叙述正确的是:

 A. “传说”就是口耳相传的故事,基本不能相信 B. “传说”本身具有研究价值,可以帮助认识过去 C. 文字出现前“传说”不可以直接作为史料引用 D. 文字出现后“传说”是对历史的追记,史料价值高 『答案』B 『解析』 “传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其价值高低需要具体分析,故 A 错误;“传说”本身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有助于人们认识过去,故 B 正确;文字出现前的“传说”也由后人以文字记载,故可以引用,故 C 错误;文字出现后“传说”史料价值不一定高,故 D 错误。故选 B。

 9.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A.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D. 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大量掠夺中国原料,侵占中国市场,冲击了中国的小农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因此 A 选项正确;B、C 选项不是“商业性农业”发展的原因,排除;D 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 A。

 10.图表数据源于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图表数据不能反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类别 年份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A. 中国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 B. 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冲击 C.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 D. 中国重工业发展很快,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答案』D 『解析』 近代中国由于帝国主义侵占中国的矿产资源,重工业发展缓慢,并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表格显示中国原料输出比例逐渐上升,说明中国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故A项正确;表格显示手工制品逐渐下降,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冲击,故B项错误;机器产品有所上升,说明民族工业有所发展,故C项错误。

 11.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答案』C 『解析』 根据“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等,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与传统自然经济不同的新经济模式即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其表现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故选 C 项;私营手工业、工商业市镇和货币白银化,不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变异”,不属于新的经济模式,ABD 三项错误。

 12.1952 年,我国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 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 35.5%……针对这种状况,国家的决策是 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时间是在 1952 年,重工业发展比例高是因为国家政策的结果,所以 B 正确,C 是 1958 年中共八大的方针 D 是 1958 年 A1960 年实行的。

 13.某一时期的《人民日报》曾报道:“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提出 B. 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钢为纲”的号召 C. “大跃进”全民炼钢运动的迅速兴起 D. 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可知,这是 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运动,故 C 项正确;“一五计划”开始于 1953 年,故 A 项错误;“以钢为纲”是大跃进的口号,故 B 项错误;1960 年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故 D 项错误。

 14.1953年11月1日,北京市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之后食用油票、布票相继面世,全国 2000 多个市、县都分别发放和使用各种商品票证。这说明当时中国 A. 国民经济极端困难、物资奇缺 B. 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控制 C. 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业城镇已建立 D. 规范市场经济、统一消费行为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1953 年”、“1955 年”、“发放和使用各种商品票证”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种商品票证反映了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控制,B 项正确。1952 年底,国民经济已经实现恢复发展,而不是国民经济极端困难、物资奇缺,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容,无法推断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城镇建立,排除 C。当时中国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会存在规范市场经济的信息,排除 D。

 15.1956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鉴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现象,我们要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 A. 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 B. 修改了“一五”计划的部分指标 C.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 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答案』C 『解析』 毛泽东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而发表上述言论的,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一五”计划的指标,排除 B;根据题干“1956 年”、“《论十大关系》”、“提出鉴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现象,我们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可以知道,中共开始破除苏联迷信,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 C 正确;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是在 1960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 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40 分) 16.“熊猫外交”在中国有上千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达到顶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熊猫就作为礼物随着日本的使者跨越重洋。……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熊猫外交”是在 1957 年,接受这份大礼的是苏联。1957 年,平平成为第一只作为国家礼物送出的大熊猫来到苏联,象征着当时中国与苏联老大哥之间的深厚感情。两年后,安安又作为配偶被送到苏联。

 ——引自新华网 材料二

 1956 年至 1957 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饲养场和美国芝加哥动物园分别先后两次致信给北京动物园,希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的一对大熊猫”。……对外文化联络局最终的答复是,必须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动物园访问和领取交换的动物。如因美国政府阻挠而交换不成,那就算了。这件事最终没有办成。……1972 年堪称“熊猫外交年”。熊猫

 玲玲和兴兴赠送美国,这是 1949 年以后,熊猫第一次被送到西方国家。

 ——《熊猫外交简史》 材料三

 现在在日本、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泰国、德国、奥地利有熊猫。2017 年 6月 24 日,载着大熊猫“梦梦”“娇庆”的专机在万众瞩目下抵达柏林。外界似乎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熊猫大使的足迹足以说明两国关系之冷热。地...

相关热词搜索: 泸州市 泸县 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