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一完全中学 2019- -0 2020 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 . 单选题
1.《尚书·召诰》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大宗)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 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 C.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答案』 B 『解析』 根据“有王虽小,元子(大宗)哉!”可知题意反映的是宗法制。宗法制并不能“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故排除 A 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的制度,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故选 B 项;宗法制不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故排除 C 项;西周时期属于贵族政治,没有形成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故排除 D 项。
2.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的选官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 D 『解析』 科举制在隋唐时创立,成为后来历代主要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一种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的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客观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政府机构办事效率。因此 D 正确。
3.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 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 B. 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 C. 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 D. 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决策机构的有关内容。明朝内阁首辅权压众臣,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但内阁始终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权力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张居正生前大权在握,死后被削夺官秩,正说明其权力在否关键看皇帝旨意。明朝所设内阁是顾问、咨询机构,非法定决策机构。故内阁成员的权力源于皇帝旨意,具有随意性、不稳定性。A 正确。故本题选 A。
4.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下列官职,按其最早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同平章事
③卿大夫
④司隶校尉 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④② 『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御史大夫最早出现在秦朝,同平章事最早出现在唐朝,卿大夫最早出现在西周,司隶校尉最早出现在汉朝。由此,按其最早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①④②,故 B 项正确,ACD 错误。
5.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度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是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 评价是 A. 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 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是片面的 C. 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 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答案』 C 『解析』 首先,科举制并非是秦朝时所创,而是隋朝所创。初时也并未以八股为试,而是明清时候才出现的。其次,该网友对科举制的评价持否定态度,主要论述的就是科举制的消极作用。因此,该网友对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是有问题的。
6.“长兄如父”是中国流传久远的俗语,语出《孟子•跬道》。大意是家中的长子、老大,应协助父母照顾弟妹,主持家务;家中父母不在(外出、世故)时,家中的老大要担当起父的责任,照顾好弟妹尽扶养、教育之责。下面关于这一俗语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体现 B. 是封建社会 糟粕 C. 反映了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D. 反映了传统中国社会人伦关系的混乱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大意是家中的长子、老大,应协助父母照顾弟妹,主持家务;家中父母不在(外出、世故)时,家中的老大要担当起父的责任,照顾好弟妹尽扶养、教育之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强调血缘关系,明显体现出宗法制的特点,故 A 项正确。“长兄如父”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可取之处,而且是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开始流行,故排除 B 项。题意强调的是责任,非上下级关系,故 C 项错误。“长兄如父”指的是长兄要协助父母担当父母的责任,非人伦关系的混乱,故排除 D 项。
7. “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 皇位世袭 B. 家天下 C. 皇帝独尊 D. 君权神授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句是“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制度中的皇帝地位独尊,并未体现皇位世袭、君权神授、家天下。故选 C 项。
8.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来,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这反映了 A. 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 B. 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 C. 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 D.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答案』 D 『解析』 近官“外化”是为了通过近官转移相权,从而加强了皇权,故 D 项正确;这些近官本来就是统治阶级,因此近官“外化”不能扩大统治基础,故 A 项错误;这些近官不是监察官员,故 B 项错误;近官“外化”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机构的臃肿,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 C 项错误。
9.钱穆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度 A. 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B.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C. 孕育了中央集权的雏形 D. 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是指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可以看出,这种思想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故 B 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的信息,故排除 A。从材料中看不出有关“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C 项不正确。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后,“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 D。
10.《甲骨文合集》记载: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 12 个奴隶。这反映了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神权高于王权 B. 国王没有实现集权 C. 宗法制成为主导 D.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答案』 D 『解析』 由“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 12 个奴隶”可以看出商朝时期商王处理事物要去占卜,说明神权和王权是紧密结合的,故 D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题干看不出神权高于王权;B 项与题干材料无关,不选;C 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出宗法制。
11.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这与英语中将自己父母的兄、弟统称为“uncle”完全不同。可见,这些汉语称谓语体现出 A. 明亲疏的家族追求 B. 辨等级的阶级理论 C. 别长幼的宗法意识 D. 重家庭的人伦观念 『答案』 C 『解析』 伯、叔河父亲具有相同的血缘关系,这受到古代宗法制下长幼关系影响,故 C 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家族宗法观念,并不是表明远近亲属关系,故 A 项错误;该称谓不
存在等级观念的差别,故 B 项错误;人伦观念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 D 项错误。
12.唐监察机关御史台与刑部(司法行政机构)大理寺(最高审判机构),合成三司。每遇重大案件,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三司推事”。这一制度的实行 A. 有利于中央集权 B. 有利于司法公正 C. 强化了君主专制 D. 降低了行政效能 『答 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的“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共同审理”来看,三个机构既相对独立、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且加强监察、监督,有利于保障司法的客观、公正,故 『答案』 为 B 项。材料反映的是监察系统内部的变化,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没有关系,排除 A、C 项;材料反映的是监察系统的变化,不是行政机构的变化,与行政效率没有关系,排除 D项。
13.据《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曾强立鲁武公的少子为嗣君,宣王起兵伐鲁,废嫡而立庶。这一事件说明 A. 嫡长子继承制日渐制度化 B. 分封制受到重大冲击 C. 天子有权干涉诸侯的废立 D. 中央集权制已现雏形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周天子强行干涉鲁国的嗣君问题,不惜动用武力去讨伐鲁国,以使鲁国的嗣君立为自己选定的少子而不是嫡子,说明了周天子对诸侯的废立有干涉权,故 C项正确。材料中提到的是周宣王强立鲁武公少子的事件,因此不能反映出嫡长子继承制日渐制度化,排除 A;题干反映了周天子对诸侯国的控制,排除 B;中央集权制已现雏形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的出现,排除 D。
14.《全球通史》中载:“秦始皇一举废除了分封制度,不过,继秦而起的汉皇帝更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下列属于秦汉时期实行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 C 『解析』 图①依据齐、鲁、宋、卫等分析可知其为西周时的分封制;图②依据长城和咸阳、九原郡等分析可知其为秦朝的郡县制;图③依据“济南郡”“高密国”等分析可知其为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图④依据“中书省”“大都”等分析可知其为元朝的行省制。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 C。
15.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秦朝建立后,面对空前扩大的统治区域,却采用了郡县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 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 B.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C. 官员任用原则的变化 D. 保证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答案』 C 『解析』 郡县制是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总称,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 A。封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政治制度的稳定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排除 B。和分封制相比,郡县制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C 项正确。和分封制相比,郡县制的实施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 D。所以选 C 16.唐贞观初年,因山河形势之便,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23 年)增为十五道,置
采访处置使(职名),职掌与汉武帝所设置的十三部刺史略同。由此可知,唐代设置“道”的目的是 A. 加强全国各地交通往来 B. 削弱藩镇长官的军事势力 C. 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监察 D. 进一步分割地方行政区域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23 年)增为十五道”“ 置采访处置使(职名),职掌与汉武帝所设置的十三部刺史略同”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采访处置使与西汉时期的刺史略同,刺史是西汉时期设置的监察地方的官员,因此唐贞观初年到开元二十一年增设道,并且设置采访处置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力度,故 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道”是唐朝监察区,而与交通无关,故 A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贞观初年到开元二十一年间设置的道数量增加,设置监察地方的官员,没有体现削弱藩镇的问题,并且藩镇是在唐朝安史之乱后逐渐形成,故 B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道的数量增加,设置了监察地方的官员,主要是为了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没有体现分割地方行政区域的问题,故 D 选项错误。
17.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 A.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 B. 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 C. 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 D. 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答案』 D 『解析』 明朝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同时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是通过分割地方政府权力,从而实现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故 『答案』 为 D 项。这一举措是针对地方采取的措施,与削弱相权无关,排除 A 项;这一目的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最终巩固君主专制,与民主化无关,排除 B 项;C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8.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说:“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
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 A. 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B. 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C. 元代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D. 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中“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的信息可得出元代中央集权的程度加强,再依据“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的信息可得出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故 B 项正确;A 选项说法错误;C 选项应该为中书省;D 选项与历史事实不符,故排除。
19.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 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 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 扩大议会的权力 C. 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 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答案』 A 『解析』 君主立宪制的意思是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只有 A 项符合嗣位的目的所在。
20.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 A.
B.
C.
D.
...
相关热词搜索: 通县 西宁市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