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每个人惜别

时间:2021-10-23 11:52:32 来源:网友投稿

 我读《惜别》,几乎每一段都能引起我的“惜别”。

 每个人的惜别

 谢其章 《 中华读书报 》( 2014 年 11 月 12 日

  11 版)

 《惜别》,止庵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年 8 月第一版,45.00 元

  止庵先生出过很多书了,但是似乎没有哪一本像他的新书《惜别》这样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我认为这次的“广泛”是由于《惜别》的题材是极其“大众化”的。我们都有母亲或失去过母亲,可是我们很难将母子之情写作成一本丰满的深刻的书,勉强写了,也就是一般化的“人之常情”罢了。《惜别》将“大众话题”转化成“个人话题”,我认为这是《惜别》最独特的地方,也可以看作是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的另类延续。

 对于《惜别》是没法子写评论的,你只能“感同身受”。一万个读者就会有一万个“惜别”,其间大同小异者居多。止庵的《惜别》之所以脱颖而出,我认为除了上述“写作风格”之外,本书的素材也是同类书所无法追摹的。譬如止庵母亲的日记和通信。书中有个附录“记梦”,止庵简略记了一百多个涉及母亲的梦。出书前他问过我要不要这部分,我建议保留;他又问要不要挑选,我说一挑选就显得假了,还是不管有意义没意义都留下为好。这算是我对《惜别》的一点儿贡献。

  从另一个角度读《惜别》,哲理意味几乎覆盖全部篇章。如果你只看到目录这些题目:“存在与不存在”、“曾经存在”、“在死者”、“不存在之后的存在”、“向死而生”,十有八九你会觉得被书名误导了。就算你开始读了,也是踉踉跄跄,一段聱牙诘屈,一段明白如话。因此我说,《惜别》实质是一本思想随笔,思想简单的读者可以跳着读只读止庵母亲的日记和书信;思想复杂的读者则通读全书。

  我读《惜别》,几乎每一段都能引起我的“惜别”。

  止庵在书里说:“这是我平生唯一一次亲历一个人从生到死。”他说的是他的母亲,却使我想到我的母亲。母亲一九七零年二月脑溢血病故,等我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死了。母亲生命最后那一个多小时的“从生到死”,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后来只听得母亲同事说“她最后一句话是快叫孩子来。”母亲在绒线胡同东口的北京新华书店发行所上班,发行所右边不远是著名的北京第三十一中学。如今发行所已改作他用,周围的建筑也大变模样,唯有大门洞还是最初的样子,“门庭虽依旧,物是人已非”,我每次骑车路过,都要瞥上一眼。

 《惜别》有云:“那个夜里,接着大哥报告母亲病危的电话,我和两个姐姐赶到医院,走进病房,看见母亲在病床上大声倒气。”去年十一月十九日晚九时三十分我岳父(八十八岁)病故,十六日早晨护工小聂给我发短信“谢哥,大伯今天让你早点来,一定啊。”后来,我才明白岳父一定是自己感觉“暮色四合,大限将至”,而我们错以为是又一次的“狼来了”(每天探视,岳父都会说明天早点来啊)岳父当天昏迷,“大口倒气”,手不停地抓氧气罩,他抓下,我们给按上,如此反复,最后只好就将他的手捆在床栏杆上了。

  止庵接下来写到的“火化”、“葬礼”等等一系列必须的程序,我全部在母亲和岳父那亲历过了。母亲的骨灰是我和妹妹在一九七四年春送回老家宁波安葬的。后来才知道当晚我们拿着骨灰进的是三伯父家院子的旁门,正门是不宜携骨灰出入的。我还保存有母亲死后买棉袄买骨灰盒等五张发票。母亲火化前从医院太平间抬出来换新衣,尸体直接放在水泥地上,工人们给换衣,我当时的念头就是“草率”和“简陋”。父亲从青海赶回北京处理丧事,火化完从八宝山回来的半路,父亲急性胃穿孔,马上住院抢救,医生说父亲受了大刺激。

  岳父身后的一系列大事小事,全部经我之手。从医生宣布死亡之后的换新衣到骨灰“上墙”。最惊险的是火化的前夜,我检查要带的手续,忽然发现死亡证的死亡日期医生错写成“十月十九日”了,惊出我一身冷汗,赶紧给派出所电话,赶紧给火葬场挂电话,大半夜的,火葬场睡得懵懂的那位男师傅说“没关系。”可第二天到了八宝山,办事的说日期写错了绝对不行。我赶紧差女儿飞车回医院命医生改,同时还要在十几位等候在火葬场的亲属面前假装若无其事。

 《惜别》有云:“如今丧事多是从速办理,难免有赶紧了事之嫌。”随着逝者渐行渐远,我们的古人转“哀”为“敬”。而对于今天的芸芸众生而言,别说“敬”了,连“哀”都像喜马拉雅山顶的空气一样稀薄了。

  止庵讲了一件温馨的小时候的往事:“关于母亲最初的的记忆,是我四岁左右,有一次在从前住的西颂年胡同三十号院子里,和对门住的万姓人家的小女孩一起玩耍,母亲与那孩子的母亲站在一旁聊天,时近黄昏,大人们担心我们着凉,要我们待在有太阳照着的地方,于是我们就随着阴影扩大而不断移动位置。那个情景,回想起来感觉特别美好。”

  “母亲与那孩子的母亲”那时也许会有,更也许没有如丰子恺《送阿宝出黄金时代》里的那般惆怅之情。以后的事情,谁料得到呢。人的一生,如果能够选择永远静止在某一时刻,我会选这个四合院里的这个黄昏。我四岁左右,也有一件事记忆深刻。是个昏暗的天气里,母亲绕毛线,让我帮着撑毛线,绕了一团又一团,似乎永远也绕不完的毛线,我快绕晕了,但一直忍着没跟母亲说。

  止庵的母亲我只见过一面(2009 年 9 月),但是我深知她老人家非寻常老百姓之老太太(止庵的友人冷冰川说“是一位老知识分子的模样”)。《惜别》里说:“谢其章赠送我一套影印的《电影杂志》,从一九四七年十月一日创刊到一九四九年四月十六日终刊,共三十八期,内容中外参半,介绍好莱坞电影和演员情况尤为详细。当下我想:母亲对那一时期的美国电影最是熟悉,假如她还活着,一定爱看,也会勾起她不少回忆。”

 止庵母亲在日记里写道:“我在一九三五年随父母去了好莱坞的拍摄现场,看见秀兰·邓波儿(当时我最迷的影星)和她妈妈坐在汽车中,我们请她签字,我当时太兴奋了。之后我们又去旧金山一位朋友家,他们送我一个秀兰·邓波儿的娃娃,穿了一件大红色白圆点的裙衣,胸前还别着一个秀兰的像章,金黄色的的卷发,一缕一缕垂到耳边,满脸的笑容,嘴角边还有两个小酒窝,和她非常像,可爱极了。当我回国后,我的小朋友多么羡慕我,我是多么幸运的女孩啊。七十多年了,我还清晰记在脑中。”人们常说“回忆是幸福的同时也是痛苦的”,幸福与痛苦的反差,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碰到,但是止庵母亲生平的高峰与低谷着实相差了太多。

  在《惜别》里,止庵列举了母亲“身后这段时间,世上发生的不少事情,有大有小,有些她显然不会感兴趣,有些她可能就会表明一种态度,甚至一点意见”,其中就包括“秀兰·邓波儿病故”这一条。止庵认为:“‘假如死者还活着’这想法和说法虽然寻常,对于死者来说,却是一次又一次具体而特殊的现身。”

  假如也好,不假如也好,都只是人的主观情绪,生命不会不终止脚步,假如一个人永远不死,而是没完没了的活着,从“大禹治水”活到“三峡工程”;从“后羿射日”活到“阿波罗登月”;从“焚书坑儒”活到“世界读书日”,那才是一件可怕之极的事情。我读《惜别》,感觉像是走了一个很大的圆圈,这个圆有始有终,也是无始无终的。

相关热词搜索: 每个人 惜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