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原是指整体的一部分,或更一般地,任何数量相等的部分。表现形式为一个整数a和一个整数b的比(a为b倍数的假分数是否属于分数存在争议)。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事件与所有事件的比例。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北师大版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北师大版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3篇
【篇1】北师大版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听课记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听课记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听课记录篇一: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PPT课件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听课记录篇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三单元《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梁湖乡中心小学 杨佳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再认识》第34、35页 。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学生参与具体操作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难点: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 1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四、教具学具:课件、教具、苹果、刀子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请学生说说课前查阅到的有关分数资料,学生发言、板书。 2、现场组织活动:请两位同学到讲台来,每人拿出自己笔的二分之一。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师:在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发现了什么? 你有什么疑问?想提什么问题? 师:看来研究整体“1”,可以加深我们对分数的了解,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分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2 1、情景一:唐僧师徒四人分果子 师:之前,老师想先讲一个故事,一天,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又累又渴,于是孙悟空、沙和尚和猪八戒去摘果子解渴。不大一会三人腾云驾雾回来了。唐僧很高兴的说:“你们把各自摘到的果子的二分之一拿出来吧,其余的就算奖赏你们的啦!”(课件出示) 学生仔细观察并质疑,小组讨论 师:他们拿的都是全部果子的1/2,但拿出的个数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同学们语言表达的清晰准确,老师真的为你们的进步而高兴。) 板书: “1” (整体) “1/2”(部分) 3 小结: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 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 (三)运用新知,拓展延伸 1、情境一:分数片演示 2、实践活动:分苹果 通过出示两个情境,让学生展开交流,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四)巩固反馈,发展能力 1、画一画 师:机灵狗也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可是被一道题目难住了,你们愿意帮助它吗?(课件出示题目) 师:看懂题目了吗?你觉得这三个小朋友画的对吗?为什么? 生:我觉得他们画的对,因为一个图形的是□,就 4 说明这个图形有4个□,而这三个小朋友画的都是4个□,所以都是对的。 师:哦,原来这个图形只要是4个□就可以了,形状可以不同。你们还有其他画法吗?在作业本上试一试。 学生独立画一画,然后交流展示。注意让学生判断画的是否正确。 2、选一选 3、解决生活当中分数的应用问题(课件出示) 师:通过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活动不但看出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更使我们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五)引导发散,训练思维 1、捐零花钱。 前一段时间,为了帮助四川地震受灾地区的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1/4。小军捐献了零花钱的3/4,小军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计算 5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听课记录篇三: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国培2016小数班 范连池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一课。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 一、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整体1”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数的再认识不但为本单元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为六年级学习分数应用题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第二次接触分数,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次体验分数意义的相对性,分数意义范畴开始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也会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感受分数的相对性,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通过“说一说”、“画一画”、“选一选”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分析、概括、估计、推理的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的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价值。 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道分数对应的“整体”不 同,它所对应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的多少也不相同。 四、设计思想: 借助具体的操作活动:拿一拿、画一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不同的整体1,同一分数对应的部分数量不相同。通过部分数量的计算,在学生解释算理的过程,逐步理解分数意义的相对性。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 请学生说分数,并结合生活情境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意图:针对前测中学生对分数意义掌握较差的情况,通过课前复习铺垫,强调分数意义与平均分的关系,进而揭示新课。 ) 2、探索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总数不同的铅笔盒中拿出其中的1/2,通过交流发现不同,质疑讨论,小结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意图:在操作中强调平均分的过程,弥补前测中所呈现学生对分数意义理解不透彻的不足,同时体会分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练习活动: 选用教材“练一练”第1、3、4、5题。 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指名学生重点说一说第2、4、5幅图的思考过程。 第2题:先让学生猜测大小是否一样,同时陈述理由,再分一分予以验证。 (意图: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结合前测中出现的问题,利用第1题中第2、4、5幅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度。) 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说思考过程。利用课件操作演示,验证学生的推理。 第4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时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意图:第3题培养学生估计与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第4题结合“捐零花钱”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相对性。) 5、全课小结。 请学生回顾小结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引导学生从获取知识的过程角度谈收获。 板书设计: 整体1表示的总数 分数 对应的部分的数量 绿铅笔12枝 绿铅笔6枝 蓝铅笔18枝 蓝铅笔9枝 红铅笔12枝 红铅笔6枝 不同的整体1,同样的分数对应的部分数量不相同。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听课记录篇四: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课件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听课记录篇五: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再认识》课件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听课记录篇六: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一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听课记录篇七:北师大版五上《分数的再认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听课记录篇八: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再认识》练习题 分数(一)练习题库 1、用最简分数表示黑色、白色部分在整个图形中所占的大小。(8分) 三、解决问题。 1、在一次知识竞赛中,共有40道题。小红做对了28题,做错了12题。请你 用最简分数表示小红做对的题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2分) 2、旅游公司计划买两辆车,比较一下,哪辆车更贵?(5分) 2、圈出最简分数,把其余的分数约分。(4分) 一、填空题。55 1.6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就是6, 它分数单位是( ),再增加(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就是1。 B C D E F G 2.一条线段,如右图,A└─┴─┴─┴─┴─┴─┴─┘H ⑴AE是AH的6.一根钢材3米,截成相等的5段,每段占总长的5 3 4 37 26217 二、选择题.。XX (1)要使 8 是真分数,7 是假分数, X的值应该是( )。 A.7 B.8 C.9 D.无法确定 7 (2)把 8 的分子增加到21 ,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应该( )。 A.增加21 B.乘上3 C.缩小3倍 D.增加24 23 (3)比5大而比5小的真分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无 数个 (4) 下列分数中,最接近“1”的是( ) 1421 A.2 B.5 C.3 D.16 3 (5)与8相等的小数是( ) A.0.125 B.0.375 C.0.625 D.025 三、我会判断。(5分) 1.真分数的的分子一定比分母小,假分数的分子一定比分母大 ( ) 36 2.因为 8和16的意义不相同,所以它们的分数大小也不相等。 ( ) 3.一个分数,如果分子乘上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乘上2。 ( ) 1 4.李老师把100本图书分给4个班,每个班平均分得总数的 4,每个班分得25 本。 ( ) 5.分数都 ( ) 四、我会算。1.直接写出答案(8分) 比整数小。 3277172 5+5= 9-9= 15-15= 2+ 0.5= 114274 2+7= 1-12= 5+5= 5-5 = 2.把下面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8分) 63 (1)21 (2)15 1824 (3)24 (4)40 3.求出下列各数的最大公因数(8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听课记录篇九: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听课记录篇十: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再认识》课件
【篇2】北师大版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
3.情感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的观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讲解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教学新课
活动:这里有两盒铅笔,你能从每盒铅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你准备怎么拿呢?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1/2,结果两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学生拿出的是3枝。
他们两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2,拿出的铅笔枝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总枝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
“使用‘学乐师生’APP录像\录音\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二、探究新知
(一)自学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65页量一量的内容。
(二)检测
做教科书65页的“分数墙”。
(三)精讲
1.分数单位的概念。
2.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1、2、3,体会分数之间的关系,说说发现了什么。
2.第4题让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举例说明。
3.第5、6题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
4.思考:小红和小明都吃了1/2块蛋糕,谁吃的多?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想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1/2---------4枝 整体“1”不一样
1/2---------3枝 分数所表示的具体的数量也就不一样
【篇3】北师大版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二)
1教学目标
1、从度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分数意义。
2、通过利用测量活动的结果,形成“分数墙”。认识分数单位。
3、给学生创设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2学情分析
我对五年级6班的25人进行了前测:
调研目的:了解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以及用分数表示度量结果的情况。
调研题目:
请你用纸条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表示出它的结果,并说明你测量的过程。
调研结果:
通过对学生的调研,我们发现学生会表示结果但没有人能够说明测量过程。说明学生没有用单位度量的意识,这引发了我的思考。
学生会表示结果,会利用 表示,而不是用单位的累加表示结果。要想让学生能够用单位的累加表示结果,就要让学生经历一个过程,需要设计一个成功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这样的用单位测量的过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用单位进行度量的意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引入
1、回忆生活中测量物体的长度怎么办?用什么作单位?
2、如果用1米长的纸条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行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用尺子测量长度为切入点,有刻度可以准确测量,没有刻度能不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2【活动】探究活动
(一)活动一:创造三分之一
利用1米长的纸条测量文件袋的长,看看你能表示出它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活动,使学生能够选取合适的单位,体会单位的固定性,这样的设计更贴近学生今后的生活实际,使其更具实用性。)
(二)活动二:创造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 ,五分之一 ……分数单位
小组合作,再次利用1米长的纸条,测量课桌上三条边的长度,完成小组学习单。
1、小组合作完成测量任务。
测量要求:
(1)请把选取的单位涂上颜色。
(2)利用你找到的单位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2、小组交流。
1)整理本组测量结果。
如何找到测量单位?如何利用测量单位进行测量?
3、全班交流汇报。
4、像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 ,五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动脑解决问题,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明白分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以及分数单位的重要意义。给学生创设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5、完善“分数墙”。
观察分数单位,发现并完善“分数墙”。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思维,感受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数单位与“1”之间,分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活动3【活动】总结
谈谈本节课的感受。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再认 教案 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