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三篇】

时间:2021-10-23 10:46:58 来源:网友投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3篇

【篇1】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201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计划

徐成秀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本学期首先还是要强调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预习及复习,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2014学年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第一周

9.1—9.5

第一单元

1.秒的认识

1

2.时间的计算

1

练习一

1

第二单元

1.两位数加两位数

1

2.两位数减两位数

1

第二周

9.9—9.12

练习二

1

中秋节放假一 天

3.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

4.加、减法的估算

1

练习三

1

第三周

3 9.15—9.19

5.整理和复习

1

练习四

1

单元考试

1

第三单元

1.毫米、分米的认识

2

第四周

9.22—9.26

1.毫米、分米的认识

1

练习五

1

2.千米的认识

3

第五周

5 9.28—9.30

练习六

1

十一放假三天

第六周

6 10.8—10.11

3.吨的认识

3

练习七

1

单元考试

第七周

10.13—10.17

第四单元

1.加法

3

练习八

1

2.减法

2

第八周

10.20—10.24

练习九

1

3.整理和复习

1

练习十

1

第九周

10.27—10.31

第五单元

1.倍的认识

2

2.解决问题

2

练习十一

1

第十周

11.3—11.7

期中复习

3

期中考试

第六单元

1.口算乘法

1

练习十二

1

第十一周

11.10—11.14

2.笔算乘法

4

练习十三

1

第十二周

11.17—11.21

2.笔算乘法

3

练习十四

1

3.解决问题

1

第十三周

11.24—11.28

3.解决问题

2

练习十五

1

4.整理和复习

1

练习十六

1

第十四周

12.1—12.5

数字编码

1

第七单元

1.四边形

1

练习十七

1

2.周长

1

练习十八

1

第十五周

15 12.8—12.12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练习十九

1

单元考试

第十六周

12.15—12.19

第八单元

1.分数的初步认识

4

练习二十

1

第十七周

12.22—12.26

2.分数的简单计算

3

练习二十一

1

3.分数的简单应用

1

第十八周

12.29—1.2

3.分数的简单应用

2

元旦放假一天

练习二十二

1

复习

1

第十九周

1.5—1.9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2

练习二十三

1

第二十周

1.12—1.16

第十单元

总复习

4

练习二十四

1

第二十一周

1.19—1.23

期末复习

第二十二周

1.26—1.30

期末复习

第二十三周

2.2—2.6

期末考试

【篇2】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中心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科计划

三(3)班

刘斌

中心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科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拟订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本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好,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比较扎实。但也有一些学生粗心大意,灵活性不够,多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家庭作业更是问题,对数学科的学习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端正他们学习态度的同时,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尽快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4、了解不同形式的复式统计表,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8、了解数学广角,学会解决搭配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年、月、日。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简易的指南针、年历卡、 24 时计时法的钟面模型、面积单位卡片。

六、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10、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提质备考、教学进度表附后)

提质备考

1、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强化与训练,如口算、笔算要让学生细心、认真计算,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位置与方向让学生知道绘制平面图的条件下会适时辨别方向,能根据指定的方向辨认其他方向。

2、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加以归类和整理,不能对概念模糊不清,如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不能相比,不能混用。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和比较大小。

3、动手实践操作题的练习,如绘制一个指定的长方形,求它的周长和面积,或者根据统计表完成相关的内容等。

4、解决问题方面,这部分分值占得比较大,通常在25分左右,学生容易失分,看似简单,稍不注意一做就错,要么粗心大意、要么没化单位、要么题目意思没弄懂,针对学生出现的情况多出一些不同类型(贴近学习、贴近实际生活)的题目让学生分析,学生讲解,汇报交流,提升学生做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6、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7、对各差生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学困生表现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彰显其个性发展。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单元

内容

课时

一、位置与方向(一)

1、认识东南西北(1)

4

2、认识东南西北(2)

3、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1)

4、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2)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1)

4

2、口算除法(2)

3、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

4、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1)

5、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2)

4

6、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

7、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

8、解决问题(1)

9、解决问题(2)

4

10、整理各复习(1)

11、整理各复习(2)

三、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1)

4

2、复式统计表(2)

四、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1)

4

2、口算乘法(2)

3、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1)

4、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2)

5、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1)

4

6、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2)

7、解决问题(1)

8、解决问题(2)

9、整理和复习(1)

2

10、整理和复习(2)

“清明”节放假

五、面积

1、面积和面单位(1)

4

2、面积和面单位(2)

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4、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2

中期检测

十一

5、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4

6、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

计算与进率练习

十二

六、年、月、日

“五一”劳动节放假

3

1、年、月、日(1)

2、年、月、日(2)

3、24时计时法(1)

十三

4、24时计时法(2)

4

5、整理和复习(1)

6、整理和复习(2)

十四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

7、制作活动日历

4

1、认识小数(1)

2、认识小数(2)

十五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

4

4、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

单元练习

十六

八、数学广角——搭配(二)

1、数学广角(1)

3

2、数学广角(2)

3、我们的校园

“六一”儿童节放假

十七

九、总复习

1、数与计算(1)

4

2、空间与图形

十八

3、统计

4

4、数与计算(2)

十九

全册综合练习

2

期末考试

【篇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2019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班级: 科目:数学 册别:5 任课教师 制定日期:

(一)基本情况

班级人数

学力基础(上期末检测成绩)

合计

学科素质

平均分

学科素质优秀

学科素质良好

学科素质合格

学科素质待合格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二)教学内容

单元

序号

单元

名称

单元

篇目

单元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

时数

(一)

(二)

广

1.秒的认识;2.时间的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3.用估算解决问题

1.毫米、分米的认识;

2.千米的认识;

3.吨的认识:

1.加法;2.减法;3.解决问题;4、整理与复习

1.倍的认识;2.解决问题

1.口算乘法;2.

1笔算乘法

3.解决问题

1.四边形;2.周长;

3.解决实际问题

1.分数的初步认识;

2. 分数的简单计算;3.

分数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方法估算时间。

3.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意识,让他们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时间单位的换算和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3.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4.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掌握验算方法。

难点:

1、连续进位加法.

2、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知道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测量,尝试用多种方式测量。

4、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  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实际长度,1吨的实际重量。

2、  会用毫米、分米作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1、  对1千米的长度和1吨的质量形成正确的表象。

2、  恰当选择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和质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及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减法进行验算,逐渐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合理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明白“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具体意义。

3.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灵活运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理解、清晰“倍”的概念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

2.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策略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思路。

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运用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究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猜想,初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2.初步学会用数字进行编码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

3.体会符号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身份证编码的规律,初步学会编码。

教学难点:

如何科学合理的编码。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探索其图形性质及变化规律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3.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渗透集合思想,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集合思想。

2.会借助Venn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维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组复习内容,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习。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7

7

9

4

12

1

6

8

2

4

(三)教学进度

周次

教 学 内 容 安 排

备 注

1

时、分、秒

2

时、分、秒;一单元测试;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3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加减法的估算,第二单元测试

4

毫米、分米的认识

5

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

6

第三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

7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

8

第四单元测试,倍的认识及解决问题

9

第五单元整理复习及单元测试

10

期中复习及测试,口算乘法

11

笔算乘法

12

笔算乘法

13

数字编码

14

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5

第7单元整理复习及测试

16

分数的初步认识及简单计算

17

分数的简单应用,第8单元测试

18

数学广角,总复习

(四)教学措施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把握住教材的教学目标,在备课中多想如何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6、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7、多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对于后进生多关心他,多鼓励他,,只要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也要毫不吝啬的表扬。

(五)教研(改)项目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

(六)教导处审查意见

教导主任签名:

2019年8月27日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计划 上册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