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中考语文阅读训练——齐白石选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从砍柴牧牛到学做木匠 齐白石 ①同治十年,我九岁。十一年,我十岁。十二年,我十一岁。这三年,我在家,帮着挑水、种菜、扫地、打杂,闲着就带着我两个兄弟。最主要的是上山砍柴,砍了柴,自己家里有得烧了,还可以卖了钱,补助家用。我那时,不是一个光会吃饭不会做事的闲汉子,但最喜欢做的,却是砍柴。邻居的孩子们,和我岁数差不多的,一起去上山的有的是,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上了山,砍满了一担柴,我们在休息时候,常常集合三个人,做“打柴叉”的玩儿。打柴叉是用砍得的柴,每人取出一捆,一头着地,一头靠在一起,这就算是“叉”了。用柴耙远远的轮流掷过去,谁能掷倒了叉,就赢得别人的一捆柴。掷不倒的算是输。也就输掉自己的一捆柴。三人都掷倒了,或者都没曾掷倒,那是没有输赢。两人掷倒,就平分输的那一捆,每人赢到半捆。因为三捆柴并在一起,柴耙又不是很重的,掷倒那个柴叉,并不太容易,一捆柴的输赢,总要玩上好大半天。这是穷孩子们不用花钱的娱乐。我小时候也挺高兴玩的。
②后来我作客在外,有一年回到家乡,路过山上,看见一群砍柴的孩子,里头有几个相识的邻居,他们的上辈,早年和我一起砍
过柴,玩过打柴叉的,我禁不住感伤起来,做了三首诗,末一首道:来时歧路遍天涯,独到星塘认是家。我亦君年无累及,群儿欢跳打柴叉。
③光绪三年,我十五岁。父亲看我身体弱,力气小,田里的事,实在累不了,就想叫我学一门手艺,预备将来可以糊口养家。但是,究竟学哪一门手艺呢?父亲跟我祖母和我母亲商量过好几次,都没曾决定出一个准主意来。那年年初,有一个乡里人都称他为“齐满木匠”的,是我的本家叔祖,他的名字叫齐仙佑,我的祖母,是他的堂嫂,他到我家来。向我祖母拜年。我父亲请他喝酒。在喝酒的时候,父亲跟他说妥。我去拜他为师,跟他学做木匠手艺。隔了几天,拣了个好日子,父亲领我到仙佑叔祖的家里,行了拜师礼。吃了进师酒,我就算他的正式徒弟了。
④仙佑叔祖的手艺,是个粗木作,又名大器作,盖房子立木架是本行,粗糙的桌椅床凳和种田用的犁耙之类,也能做得出来。我就天天拿了斧子锯子这些东西,跟着他学。刚过了清明节,逢到人家盖房子,仙佑叔祖带了我去给他们立木架,我力气不够,一根大檩子,我不但扛不动,扶也扶不起,仙佑叔祖说我太不中用了,就把我送回家来。父亲跟他说了许多好话,千恳万托地求他收留。他执意不肯,只得罢了。
⑤我在家里,耽了不到一个月。父亲托了人情,又找到了一位粗木作的木匠,名叫齐长龄,领我去拜师。这位齐师傅。也是我们远房的本家,倒能体恤我,看我力气差得很,就说:“你好好的
练罢!什么事都是练出来的,常练练,就能把力气练出来了。” ⑥记得那年秋天我跟着齐师傅做完工回来,在乡里的田塍上,远远地看见对面过来三个人,肩上有的背了木箱,有的背着很坚实的粗布大口袋,箱里袋里装的。也都是些斧锯钻凿这一类的家伙,一看就知道是木匠,当然是我们的同行了,我并不在意。想不到走到近身,我的齐师傅垂下了双手,侧着身体,站在旁边,满面堆着笑意,问他们好。他们三个人,却倨傲得很,略微地点了一点头,爱理不理地搭讪着:“从哪里来?”齐师傅很恭敬的答道:“刚给人家做了几件粗糙家具回来。”交谈了不多几句话,他们头也不回地走了。齐师傅等他们走远,才拉着我往前走。我觉得很诧异,问道:“我们是木匠,他们也木匠,师傅为什么要这样恭敬?”齐师傅拉长了脸说:“小孩子不懂得规矩!我们是大器作,做的是粗活,他们是小器作,做的是细活。他们能做精致小巧的东西,还会雕花,这种手艺,不是聪明人,一辈子也学不成的,我们大器作的人,怎敢和他们并起并坐呢?”我听了,心里很不服气,我想:“他们能学,难道我就学不成!”因此,我就决心要去学小器作了。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第①段中白石老人详细讲述了童年“打柴叉”的游戏,是为了说明自己早年是一个穷苦孩子,并且也交代了自己童年的乐趣。
B.第②段中“我禁不住感伤起来”是因为看到这些砍柴的孩子想到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同时又想自己中年生活的艰辛,并且家乡人们的生活仍然艰难。
C.因为白石老人小时候身体弱、力气小、为了能够养家糊口,白石老人便拜了本家叔祖齐仙佑为师,后因力气不够被送回了家,之后又托了人情拜了齐长龄为师。
D.第⑥段中白石老人回忆师徒二人遇到“小器作”木匠的故事是为了说明过去木匠艺人之间是有等级的,手艺好的人地位高,受人尊敬。
E.白石老人在文中用了工笔细描的手法,如对三个“小器作”木匠的倨傲、爱理不理的逼真地、细致如微地精雕细刻,透露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
(2) 结合原文具体概括一下白石老人的两位木匠师傅的性格特点。
(6 分) 答:
(3) 文章大部分是齐白石晚年口述,由晚辈记录下来的。后人对这本传记的评价是“我手写我口”。请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并
简要分析。(6 分) 答:
(4)齐白石能从木匠成长为“中国人民艺术家”,除了过人的天赋,更因为有一种“不服气”的劲头。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体会,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8 分) 答:
答案:
(1) C、E(C.是作者的父亲看作者身体弱、力气小,想叫作者
学门手艺,预备将来养家糊口,让作者先后拜了两位木匠为师;E.作者用的是白描的手法,以朴实的文字描绘生动的人物形象。)
(2)【参考答案】①齐仙佑师傅:性格倔强,为人固执,难以通融,对徒弟要求高。因为年幼的齐白石力气小,干活不中用,就辞退了他,齐父“千恳万托地求”他,他却“执意不肯”。(3分)②齐长龄师傅:能体恤人,能包容徒弟的短处和缺点,并且态度诚恳,循循善诱,看到齐白石“力气差得很”,就鼓励他,只要好好练,就能把力气练出来。(3 分)
(3) 【参考答案】①口语化浓。如“光绪三年,我十五岁。父亲看我身体弱,力气小,田里的事,实在累不了,就想叫我学一门手艺”。②叙事简洁生动、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如“这三年,我在家,帮着挑水、种菜、扫地、打杂,闲着就带着我两个兄弟。”③多用短句,准确简洁。如“同治十年,我九岁。十一年,我十岁。十二年,我十一岁”。④白描手法运用得很好,三言两语即能刻画一个人物。如“我的齐师傅垂下了双手,侧着身体,站在旁边。满面堆着笑意,问他们好”。⑤ 通过对比展示故事情节。如拿两个师傅进行对比,大器作与小器作的对比。(答出其中 3 点即可,一点 2 分)
(4)【作答示例】
齐白石的“不服气”的劲头是在游戏中培养的;文中他想学小器作正源于他“不服气”,这种好强上进的性格会给人成长的动力。(3 分)
(学生的体会 5 分)
【评分标准】无真知灼见,不能自圆其说,缺少理性概括与阐发的作答,要酌情扣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这种文化产品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的特殊地位。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圣经》却有《诗经》,这种以诗为“经”,是华夏独有的文化现象。从春秋的诗经开始,诗这种形式虽然千变万化,却始终占据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其他艺术形式之中。汉语词汇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特点,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特点,在语音上还具有音乐性特点。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诗是远离逻辑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艺术形式,其赋、比、兴的“兴”字,学者们至今也说不透。究其原因,这种诗性的智慧,既不是简单的感官享受,也不是纯粹的理性思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这一特点恰恰有利于形象性表达和艺术性思维,说明汉民族的语言与艺术有着天然亲和的关系。这一独特的表达和思维方式的存在,说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一种诗性的感受和态度对待世界,以诗性的语言表达情感。从这一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画具有诗的特点,诗的意境,诗的追求,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国画与中国诗历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徐复观在分析诗画合璧的历程时指出:首先,题画诗的出现,开创了诗画在构成形式上的结合。其次,以诗意作画开创了诗和画在意和景层次上的结合。
第三,以诗的意境作画,以画的意境作诗,诗画在精神上相融合、相启发,实现了在意境层次上的融合。
苏东坡在总结前人艺术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考察诗与画的关系。首次明确提出“诗画本一律”的艺术主张,认为诗与画有相同的审美规律与创作规律。诗求言外意,画求象外声。诗以文辞为语言,画以笔墨为语言,把所感、所思塑造为意象。它们因同样用意象抒怀、寄意的方式表情达意而相通、相近、相融。中国诗学提出由形似走向神似,进而达到形神兼备,要求“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不似而似”,即不能太粘著物之形迹,也不能离开物自身。所以中国诗学之精神,认为“形神兼备”是诗歌艺术形象创造所追求的目标和打动读者的关键所在,要求艺术形象做到外表形状与内在精神的完美统一。
国画同样如此。在唐宋文人与画师共同努力下,形成了重在画意而不求逼似的传统,直接导致文人画的产生。在中国艺术家眼中,诗中情与画中意的创造都有赖于意象的获得。这种艺术形象创造的共通之处,正是诗与画之所以合璧的缘由所在,也就是古哲所说的“诗画同源”。中国诗与画都讲究形神兼备,神似高于形似,讲求得意忘象。“形神说”影响深远,一直发展到王渔洋的神韵说。诗画合璧成为中国画艺术的特色。
(选自齐白石《国画诗境论》,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言论和以诗为“经”的文化现象,说明了“诗”这种文化产品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B.诗性的智慧介于简单的感官享受和纯粹的理性思维之间,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所以学者们至今也说不透“兴”为何物。
C.诗画在精神及意境层次上的相融合、相启发,体现在以诗的意境作画,以画的意境作诗。
D.苏东坡首次从理论角度提出“诗画本一律”的主张,认为诗画的审美规律和创作规律相同,意象抒怀和寄意方式一样。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从春秋的诗经开始,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诗都占据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其他艺术形式之中,中国画和中国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B. 汉语具有词汇的多义性、模糊性,语法上的灵活性、随意性,语音上的音乐性等特点,所以诗这种语言艺术远离逻辑思考和理性判断。
C.毫不夸张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因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充满诗性,有诗性的感受和态度,也有诗性的语言。
D. 诗求言外意,画求象外声,诗画相通、相近、相融,中国画也和中国诗一样,要求艺术形象做到外表形状与内在精神的完美统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和诗最初都注重追求“形似”,后来经过唐宋文人与画师的共同努力,形成了重在画意而不求逼似的传统,产生了文人画。
B.“形神说”影响深远,“形神兼备”既是中国诗歌形象创造的追求目标,也是中国画特别是唐宋文人画的创作传统。
C. 诗画合璧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古哲的“诗画同源”、苏东坡的“诗画本一律”和王渔洋之的“神韵说”,都属对其研究的成果。
D. 诗画的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表达和思维上的相似、诗画的形式结合和精神融合、审美规律与创作规律的一致。
答案:
一、(9 分)
1.D(A 项,根椐原文第 1 段的“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这种文化产品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的特殊地位。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圣经》却有《诗经》,这种以诗为‘经’,是华夏独有的文化现象”,转述正确。B 项,根据第 1 段中“其赋、比、兴的‘兴’字,学者们至今也说不透。究其原因,这种诗性的智慧,既不是简单的感官享受,也不是纯粹的理性思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转述正确。C 项,是对原文第 2 段“徐复观在分析诗画合璧的历程时指出:首先,题画诗的出现,开创了诗画在构成形式上的结合。其次,以诗意作画开创了诗和画在意和景层次上的结合。第三,以诗的意境作画,以画的意境作诗,诗画在精神上相融合、相启发,实现了在意境层次上的融合”信息的正确整合。D 项,“苏东坡在总结前人艺术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考察诗与画的关系”并未说明苏东坡是首次从理论角度提出“诗画本一律”的主张;“意象抒怀和寄意方式一样”错误,原文相关语句是“它们同样以意象抒怀、寄意的方式表情达意而相通、相近、相融”)
2.C(A 项根据原文第 1 段“从春秋的诗经到战国的楚辞,到汉魏的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诗这种形式虽然千变万化,却始终占据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其他艺术形式之中”,“中国画具有诗的特点,诗的意境,诗的追求,也就是理所当然
的事”“国画与中国诗历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行整合。B 项是对原文第 1 段“汉语词汇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特点,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特点,在语音上还具有音乐性特点。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诗是远离逻辑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艺术形式。”的转述,C 项首先是前后关系错位,非因果关系,而是现象与本质的表里关系,其次是扩大性解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一种诗性的感受和态度对待世界,以诗性的语言表达情感。从这一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D 项对原文第 3、4 段相关内容进行信息整合,见“诗求言外意,画求象外声”“它们因同样用意象抒怀、寄意的方式表情达意而相通、相近、相融”“中国诗学之精神,认为“形神兼备”是诗歌艺术形象创造所追求的目标和打动读者的关键所在,要求艺术形象做到外表形状与内在精神的完美统一”“国画同样如此”)
3.A(A 项,“中国画...
相关热词搜索: 齐白石 选文 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