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或者称个体,一般指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中的特定的主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个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个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3篇
第一篇: 个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十四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十四五规划 关于十四五规划的调研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四五规划 关于十四五规划的调研材料
按照领导安排,为推动河东新区的近远期高质量发展,分局经认真研究准备,现就相关情况汇总如下。
一、河东新区基本情况
(一)河东新区简介
遂宁市河东新区地处遂宁城区涪江河畔以东,与遂宁市船山区、蓬溪县、经开区接壤,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所在地。新区成立于2002年9月,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6平方公里,辖有2个街道、3个管理办公室,12个村、17个社区,是遂宁市正着力打造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绿色宜居幸福城市典范。201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万人,常住人口16万人,均属于城镇人口。
新区人文厚重,秦汉开埠,隋唐繁荣,区内佛教胜地灵泉寺,隋朝开山以来,高僧辈出,声名远播海内外,享有盛名的语言学家李实、贾岛、苏轼、林则徐、郭沫若、赵朴初等古今名人、文坛大师都曾登临于此,挥毫泼墨,赋诗作文。根据遂宁市委、市政府的发展定位,河东新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会展、健康养老、科创教育、总部经济五大产业和数字经济。现有4A级景区2个,五彩缤纷路在“四川最美街道”评选中被评为“十大最宜商街巷”第一名。城市绿地率达到6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55%,观音湖水域面积达18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占遂宁市80%以上。2018年GDP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7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5亿元,增长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7%,占GDP比重为23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亿元,同比减少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6亿元,工业增加值09亿元。
(二)现状及发展历程
第一个阶段,是从2002年9月新区成立到2004年9月的开发建设启动阶段。刚成立的河东新区几乎是白手起家,只有市政府注入的2000万元作启动资金,当时主要采用由施工企业垫资建工程,待政府出售土地后支付工程欠款,或以土地折价抵付工程款的方式开始启动城市建设,相继建成了涪江东岸防洪堤、东平干道和涪江三桥。
第二个阶段,是从2004年9月到2007年12月与中铁八局合作,进入以道路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经过多方考察,引进了中铁八局合作整体开发河东新区,由河东新区所属的河东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与中铁八局成都铁路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出资2亿元人民币,组建"四川成工河东实业有限公司"。其中,中铁八局出资2亿元,河东新区出土地资产折资8000万元,计划融资9亿元人民币对河东新区实施整体开发建设。在此基础上,中铁八局又以自己的资质和信誉,以及在河东的开发项目与农行四川省分行签定了银企合作协议,获得了银行对该项目4亿元人民币的授信。全面拉开了河东新区以城市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08年底基本完成了城市交通主次道路建设。
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以后,进入以形成城市经济支柱产业为主的全面开发建设阶段。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配套建设,以美化、黑化、亮化为主的环境建设全面实施,房地产开发、文化教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河东新区"人居第一城"新城形象得到全面提升。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西部农村职业教育基地";以灵泉风景区、五彩缤纷路景观带、观音文化园为重点的旅游休闲产业;以光电高科技产业园为平台的电子高科技产业;以河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的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河东新区建设成就(产城相融,高标建设)
昔日滩涂成绿洲、荒地变新城,见证着河东新区十七年的成长变迁。
城市拓展全面提速。行政中心、会展中心、体育中心、观音湖隧道投入使用;观音湖湿地公园、五彩北路城市公园、观音文化园、莲里公园等滨水绿地惊艳呈现,不断创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实施全域海绵,让城市在绿水青山中自然生长,生态优美已成为河东的城市标签。
产业协同全面提升。万达集团、保利集团、金科集团等纷纷抢滩河东,拉动产业河东、现代河东加快成型,以文化旅游、科创教育、健康养老、商贸会展、总部经济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初显。
民生福祉全面改善。构建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形成15分钟生活圈;联福家园、紫竹美庭媲美高端商住小区;河东小学、洋渡实验学校等有效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成功承办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在遂宁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贡献“颜值担当、文明担当”,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直线攀升。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市特色不明显,城市规划建设略显滞后。河东新区现在城市风貌特色有待优化,特别是城市的天际线,临山、滨水、门户等重点片区的建筑风貌管控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程度仍不够,体现在前期设计考虑不够详尽,后期管控未沉下心。二是产业载体不显著、文化旅游产业特色不明显。从产业分布上来看,河东新区产业载体不显著,次区域产业重合性较高,文旅相关产业载体竞争激烈,健康养老、休闲度假、文旅古镇已经成为产业重合集中地带,从城市规划上来看,河东新区从规划细节入手,将观音文化融入整个城市规划设计中,但是基于观音文化的产业差异化竞争策略尚待明确和细化,特别是灵泉寺周边区域,市政规划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协调性不强,城市空间的产业活力不够,导致河东新区文旅产业特色不明。三是配套功能不完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受限。河东新区健康养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整体水平偏低、产品类型单一,尚未形成集中的产业链条,明显滞后于大众消费需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是产业链条不全面、商贸会展产业空间受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新区已经拥有旅发大会、绿博会等区域知名会展品牌,但是商贸会展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发展不全面,导致商贸会展产业无法与本地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格局,致使产业成长空间有限。五是科技创新产业平台不够。从人才成长环境来看,河东新区具有较大优势,但是协助人才成长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国开区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研究院,推进电子科大学研究人员为国开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取得很好的人才孵化效果。而我区甲骨文研究院刚刚兴建,产业服务功能尚待彰显,人才孵化功能尚待发挥。六是民生社会保障不足不优。河东新区正处于开发建设的攻坚阶段,公共服务中的民生社会保障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和公共该服务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教育公共产品领域尚未建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公办与民办、职教和培训协调发展的较为完备的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医疗社会保障领域,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网络尚待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尚待细化。
二、新区发展思路
(一)当前发展的重点
当前要重点突出河东作为城市新中心的核心地位,彰显“绿色河东、美丽新城”的魅力。一是全速推进河东二期建设。全速推进“五路一环一湖”建设进度,五彩缤纷北路景观建设和东湖引水入城建设,全面完成联盟河水系治理,成型东湖及周边景观,全线贯通环湖道路,快速建成任家渡片区城市新区,开工建设钟灵寺、马田、二教寺等安置房。二是精品打造仁里古镇。先行先试城市“双修”,重塑仁里特色文化小镇的人文风貌。修复城市公共设施,加快提升古镇老街“两横三纵”风貌,优化小街小巷空间环境,加快建设静音别院等精品大院;修复城市生态环境,加快推进联盟河堤景观提升,统筹推进古镇海绵化改造,改善古镇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快启动古镇营销,鼓励居民、吸引企业参与古镇产业发展,为古镇特色及产业聚集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加快建设科教园区。加快建设A2线、科教园安置房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要加快推动能源学院和经济技术学院落地建设,再引进1-2所大专院校、科研科创机构落户科创园区,加快河东二小、二幼的建设进度,保障公共教育资源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四是积极构建以健身、养生文化为主题的产业体系。尽快建成养生谷保利花卉公园,加快荣海温泉酒店建设,打造高品质养生旅游地。打造高品质的诗画绿道,承办到水平国际马拉松比赛。
(二)近期发展计划
在全速建设二期、科教园及养生谷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构建以文化旅游、科创教育、商贸会展、健康养老、总部经济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一是要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仁里古镇、保利花卉博览园、仁里水乡等旅游项目建设进度,营销“拜观音、游古镇、赏花海、逛万达”的精品游线,加快建成成渝周末休闲度假目的地。二是要加快发展科创教育业。围绕东湖创想东岸,积极承接智能化、大数据的创新创意产业,中关村高科技孵化中心、清华大学启迪创新中心等高科技孵化项目力争签约落地;围绕能源学院,加快构建大学与高职、民办与公立同步发展的教育体系,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三是突破发展健康养老业。支持医养融合发展,开工建设宇帆医疗健康城,做强养生谷健康养老项目,支持一批特色高端的民办医疗、养老机构做大做强,打造辐射全省的医养基地。四是谋划布局总部经济。依托东湖ECBD核心商圈,重点引导银行、保险、证券等企业总部入驻河东,形成总部办公聚集区。五是快速推进省市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今年新区共计省市区重点项目63个,总投资金额56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0亿元,近期要确保二期海绵城市建设、科教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民中心、二期污水厂、医疗健康城等重大向项目建设如期开工建设。
(三)发展设想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勇担使命责任、积极有效作为,坚持绿色引领、产城共进、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推动各项工作终端落实见效,高品质打造河东二期,努力构建现代服务业“5+1”产业体系,着力优化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努力实现民生保障从“七有”到“七优”,推动城市空间协同一体、现代产业协作共兴,在中心城区极核发展中勇当主力军,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绿色宜居幸福城市典范。
“四大主题功能区块”
行政商务区,重点发展行政办公、商业商贸,实施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宜居幸福指数。
养生度假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建设仁里古镇、保利花卉博览园、灵泉禅意养生区,打造以养心文化为主题的国际知名特色康养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科创教育区,重点发展教育培训、科技研发,构建本专科、职业教育、国际学校等多类别、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培养高端人才,营造科创优环境。
乐活水都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科创文创、会议会展产业,建设智慧园区。实施“引水入城、河湖联通”,塑造“岛状发展、蓝绿交织“的城市形态,呈现”水城相融、产城一体”的水都盛景。实施交通外联内畅,抢抓高铁发展机遇,全面融入成渝;构建小地块密路网,水陆有效衔接零距换乘的绿色交通体系,三级绿道串联滨水空间、居住空间、公共空间;33座桥梁,一桥一景,一桥一故事,打造最具诗意的桥梁博物馆;塑造“蜀风横溢、旷幽清雅”的西蜀园林,建设中国西部水都、“东方威尼斯”。
找准目标定位。按照全市“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的定位,围绕建设“绿色宜居幸福城、现代产业创新城、观音文化旅游城”的要求,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按照“三城四区五产业”的总体定位,坚持“生态为底、绿色发展、规划引领、高点起步”,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遂宁城市新中心,打造绿色宜居幸福城市典范,力争在2025年新区建成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人口突破23万,为中心城区形成百万人口大城市提供城市空间载体、科教人才支撑、产业协同升级,建成中心城区经济极核的“绿色核中核”。
加快空间拓展。坚持“南北撬动”,有序推进空间扩张,建成绿色生态的公园城市。大力实施城市“北进”,全面推动河东二期建设,重点推进东湖引水入城、五彩北路城市景观、联盟河水系治理3个PPP项目包,力争3年内城市路网、水系、景观全部建成,全面展现西部水都的水城盛景。大力实施城市“南延”,匠心营造仁里古镇,实施城市“双修”,重点推进道路海绵改造、房屋修缮复古、景观文化重塑等项目,全面展现特色小镇风貌,同步有序推进科教园、养生谷建设。
加快交通衔接。对接交通规划,启动高铁“无轨站”、水陆交通枢纽规划,参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规划,完善河东交通体系。完善路网建设,对外加快建成遂蓬快捷通道、永兴大道、凤台大桥等重点工程,与市域其他区域快速连接;对内推动五彩北路、东平北路、香林北路、芳洲北路、环湖路等“主骨架”建设,打通中环线与城市主路的道路衔接;启动清汤湖及周边水系、码头建设,完善东湖等内湖水系,贯通河东二期水上游线。
加强产业协作。坚持发挥优势、错位融合,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融合“大文旅”产业,重点依托仁里古镇、保利花卉博览园等精品文旅项目,融入全市全域旅游大环线;融合“大健康”产业,布局基因检测、精准治疗、高端体检、美容抗衰等专科特色医疗,建设专业性的特色康养首选地;融合绿色“新经济”,依托科教园、东湖ECBD打造文创中心、科创中心、智慧中心,加快推动金融中心项目落地,为建设金融办公、总部经济聚合力,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应用,为全市产业发展配套提供创新平台、人才培养。
三、区域合作开展情况
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全会后,新区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和革军书记关于推进“一核三片、四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把实施“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战略作为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大使命,加快新区城市建设和产业培育步伐,推动城市空间协同一体、现代产业协作共兴,积极为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贡献力量。
(一)空间协同取得新进展。严格落实《遂宁市总体规划(2013-2030)》要求,从产业规划和体系搭建上注重与全市总规对接,河东一期16平方公里全面建成,基本完成疏解老城区城市功能的历史使命;全面拉开河东二期22平方公里开发进程,高效推进“五路一环一湖”基础设施建设,为下一步做大中心城区提供空间载体。
(二)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全力融入市域交通网,全面畅通新区南北向道路“主骨架”,中环线河东段186公里已率先贯通,遂宁至蓬溪快速通道河东段基本通车,已初步形成“一环三向七线”市域公路交通网(中环线,318线、二桥、观音湖隧道、三桥、凤台大桥、遂蓬快捷通道、仁三路),辖区内有遂宁东、永兴两个高速出口。
(三)产业协作取得新进展。与周边区域“错位发展”,新区不发展工业,专注于培育现代服务业。当前,夯实仁里古镇、河东二期、养生谷等产业平台,建成万达广场、体育中心、保利花卉公园、仁里水乡、中心医院河东院区、嘉慧妇儿医院等产业项目,以文旅为引领,康养、科创、商贸融合配套的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科教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建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大学可望在年内落地,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四)环境共治取得新进展。建立了大气监测信息共享、水环境污染共治等合作机制。与船山区实行上下游联动,协调配合抓好联盟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
十四五规划 关于十四五规划的调研材料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按照省市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部署,为提前谋划好汉滨区“十四五”规划编制、重大项目、专项课题研究等工作,因地制宜编制出适合全区高质量发展的五年规划。近日,汉滨区发展和改革局围绕汉滨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发展布局等核心内容开展调研。此次调研通过召开部门和镇办座谈会、实地到镇、到村、到项目建设地点的方式进行。
在部门座谈会和镇办的座谈会上,听取了相关各部门及镇办的发展思路和项目谋划工作。该局要求,“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汉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全区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要性,在全面充分摸底查清区情的同时,要学深悟透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走向以及受当前疫情影响出台的相关政策,把项目谋划作为重点任务,在大生态、大交通、大产业、大民生以及新兴产业等方面,谋划一批强基础补短板引领发展的优质项目,搭建好高质量发展平台,解决一批经济发展中的瓶紧,为汉滨争取更多的重大项目和工程纳入中省市发展规划大盘子。
同时,调研组还到村到社区,了解基础设施补短板方面的情况,较为详实地掌握了规划编制的第一手材料,为研究编制具有较强针对性、前瞻性的高质量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篇: 个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某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内容提要】保证规划编制进度。学校“十四五”发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分五个阶段,各处室要按照进度要求,制订规划编制时间表,明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保证每个环节按照既定进度完成编制任务。规划编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到上下衔接、左右照应,要根据区教育规划进度安排做好规划衔接,做到学校总规划、专项规划与区教育发展规划、区教育专项发展规划紧密衔接。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市区教育大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是推进学校跻身省市一流名校的历史机遇期。科学制定并认真实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提升,对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做好“十四五”时期教育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省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以及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紧紧围绕打造特色鲜明的高品质示范性学校的战略目标,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学校发展蓝图,全面部署学校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推进学校高质量提升、高水平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为推进全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做出积极贡献。
二、组织机构
(一)成立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任组长。负责领导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各分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统筹谋划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思路和举措,及时指导并协调解决规划编制重大问题。
组 长:**(党总支书记)、**(校长)
副组长:**(常务副校长)
组 员:其他校级领导干部、工会主席
(二)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负责按照领导小组要求开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和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协调;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展情况,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各部门、各分院高度重视、科学安排,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按时有效推进;立足地方、抢抓机遇,描绘好学校发展的远景蓝图;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让《规划》成为一个凝聚共识、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好纲领。
三、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学科专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三五”期间,我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秉承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学科专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石油主干学科为特色,以工为主、文理管结合的学科格局,学科门类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和文学。专业由“十三五”初的XX个发展到“十三五”末的XX个,专业规模逐渐扩大。XX个专业中,理工类专业XX个,占XX%;文管类专业XX个,占XX%。
2.学科专业特色更加鲜明。积极推进特色办学的各项改革和探索,构建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确立了人才培养总目标:即培养 “适应能力强、创新精神强、创业技能强”的特色实用人才。“十三五”期间,学院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院现有1个省级重点培育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2个某某省战略新兴产业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5个校级重点培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工学学科成为我院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3.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积极探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挖掘专业资源优势,开发和设置特色课程;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特色活动,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创新和完善以“工学结合”为重点的“611”(专科专业“411”)人才培养模式。
4.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全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4755.76万元,较好地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5.教学管理日渐规范。“十三五”期间,学院机构改革,构建院院(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职责,实施目标管理考核,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6.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学院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学生,建立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
7.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考研录取率和就业率连续多年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二)面临形势
由于独立学院在办学地位上的独特性,受庞大的、实力雄厚的公办高校和已有丰富发展经验的高职高专的挤压,办学空间有限,加上自身办学资源有限,这些都影响了我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1.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学科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在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下,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2.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教学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一是专职教师数量逐年上升,但是不同专业教师的数量严重不平衡,特别是城市建设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缺乏自有教师,部分核心课程仍需外聘教师承担。二是教师学历层次仍需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学院的教师学历层次有了很大提升,之前的本科学历的教师基本都硕士毕业或者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但是拥有博士学历的教师还是偏少。三是教师职称以中级为主,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偏少。四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是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二是少数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三是人才培养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就业针对性与可持续发展两者间的矛盾,需进一步探索;四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应用型人才还有较大差距。我院大部分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还有比较浓的长江大学色彩,按照“两个适应”、“两个压缩、两个加强”的原则,我院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了改革,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还不够深入,不能完全满足我院特色人才培养的要求。
5.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全,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力度不够,教学质量检查落实不到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6.教学硬件设施不足。一是教学办公用房不足;二是图书馆、校园网等公共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待改善;三是专业实验室数量不够,特别是针对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的设备偏少,对实践教学和教师科研均有影响。
四、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十四五”期间我院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为: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协调发展,强化特色;注重内涵,提高质量。
1.依托优势学科专业,提升专业整体水平。以优势学科建设引领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强化专业特色和优势,以特色专业建设支撑特色学院建设;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和传统专业建设和改造,办出特色,促进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2.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设立和退出机制,结合学院办学优势和发展定位,新增若干专业或专业方向;淘汰社会需求不旺、专业办学水平不高的专业。
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问题教学”、“启发式”、“讨论式”、 “慕课” 、“微课”等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4. 建立专业评估机制,有效推动专业建设。建立院内专业建设定期评价制度,促进各分院重视并加强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五个内容:一是建设规划,二是师资队伍,三是课程建设,四是实践教学,五是建设成效。改进教学评价和奖励机制,引导教师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的长效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打造一批特色专业,力争在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上有所突破;以石油主干专业为重点,汇聚一支以较高学术水平学科专业责任教授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围绕人才培养和学院特色定位,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突破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瓶颈,满足特色实用人才培养需要;构建校企合作的研究平台,科学研究得到较快发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适时调整本科专业,形成特色突出,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全面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和学院长远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2.具体目标
(1)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管、理、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期间,建成2到3个左右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如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建成一批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处及于领先地位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
(2)条件更加完善,资源更加丰富。新建1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2个大学生创新平台基地,新增5个校外实习教学基地。新建多媒体教学系统17套左右,使全院多媒体教室数量占教室总数的80%。
(3)教学建设更加扎实,改革成果更加丰硕。完成15门左右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实现更高层次教学改革成果的突破。
(4)评价机制更加完善,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完善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专业准入和退出机制,改革专业建设评价办法,建立校内专业定期评价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信息快速响应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监控全程化和教学管理精细化。
五、具体措施
(一)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特色专业建设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专业设立与退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建设水平内部评价机制。“十四五”期间拟将生源较少的专业如测控技术与仪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实行隔年招生,个别专业甚至停招。规划建设油气储运工程、工程造价、会计学等专业,并且适时规划建设国民经济新兴领域专业。具体见表1。
2. 协调发展,突出特色,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十四五”期间,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产业的机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相关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寻找新的特色增长点;稳定热门专业办学规模,加大对基础学科专业的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夯实办学基础,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
3.完善专业负责人制度,强化专业建设责任意识。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育优势特色专业,从“十四五”开始,实行专业负责人制度。每个本科专业设一名专业负责人,负责起草专业建设规划,组织拟订或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具体执行培养方案,组织开展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抓好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开展与其他同类院校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本专业的办学水平,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二)完善激励与考核机制,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1.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加大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和科研工作考核办法,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将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作为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
2.鼓励教师参加企业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每年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训,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将青年教师实训计划及其落实情况作为分院(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3.加强科学研究,建立2-3个科研平台,培养和引进一批科研骨干。高水平学术论文每年增加15%以上。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争取获得1-2项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4.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群和科研方向开展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建设。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良、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
(三)投入与增效并举,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十四五”期间,学院力争每年投入XX万元支持教学建设和改革,平均每年投入不低于XX万元,用于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每年生均实践教学经费较上一年增加XX%以上,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
2.建立互利合作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实践教学基地。按照“长期性、综合性、实效性、互惠性”的原则,依托行业,巩固和扩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四)强化内涵建设,实施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程
1.强化内涵建设,提高课程建设水平。高标准完成15门左右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如:《大学英语》、《仪器分析》、《C#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构力学》、《油藏工程》等。要达到的水平: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 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科研和教学改革成果固化为教学内容。 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制度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
2.加强特色教材建设,促使教学形成特色。按照“彰显特色、争创一流”的原则,鼓励教师结合我院专业和学生特点,编写有特色的、高水平的专业课程教材。
3.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展教学空间。建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资源网建设,整合教学改革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网上共享。“十四五”期间,学院将投入10万元建设教学资源网,加大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力度,使80%的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特色人才培养计划
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多样化培养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扬个性和发展潜力,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使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又在某一领域具有较为精深系统的知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就业针对性;积极推进“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教学改革研究的经费支持和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在特色化人才培养方面,重点资助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组织力量深入开展改革研究和实践,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激励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对教学业绩特别突出的优秀教师,在职务评聘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将分散于各门课程中的实训逐步分离出来,整合成具有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训项目,把分散的时间集中起来,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使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
1.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树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修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信息收集与分析、信息反馈、质量改进的循环闭合的质量保证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保障和促进作用。
2.强化教学目标管理,控制教学关键环节。改进分院(部)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的检查、评比制度,根据分院(部)教学工作的特点和实际,设计指标体系和确立指标内涵以及改进检查方式,发挥教学促进办的调研、检查、诊断、指导的作用,调动各教学单位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第三篇: 个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十四五规划解析:八大主线看十四五
展望“十四五”规划潜在重点
展望2021~2025的“十四五”期间,我国的内、外部环境和发展重心相较“十三五”期间既有延续,也有改变。当下的中国相较五年前,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但结构性的不平衡仍然存在;除了进一步进行经济的发展,对于发展的方式和驱动因素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但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仍有许多可改进之处;外部环境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国力更强盛的同时外部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带来更多干扰。因此,我们对“十四五”可能的规划重点进行了梳理。
►科技创新支持产业升级
在《产业链在移出中国吗?》报告中,我们指出中国当前具备三个特征(标准化制造;需要有知识含量的劳动力的成本优势;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的制造业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竞争力,这背后是中国大、长、全的产业链带来的优势。然而,尽管中国的制造业已经逐渐积累一定的规模优势,在许多核心技术上我国依然与世界前沿有着较大差距。“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可能会继续强化实体经济地位,促进我国产业进一步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方向,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而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则将是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支持。
在外部环境更加复杂、经济增速换挡的当下,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和产业升级将:
1)带动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高我国工业体系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不可替代性;
2)提高我国的供给体系质量,从战略角度为我国提供保障。而进一步发挥全产业链的优势、深化我国制造业向高端转型的先决条件,就是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一方面将是我国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在全球产业链上提高我国的话语权;另一方面,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则能解决目前外部挑战带来的产业限制问题。十四五期间,我们认为芯片、5G、第三代半导体、量子技术等可能会被写入重要战略规划中,在政策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予以支持和鼓励。
近年来我国的研发投入在全球所占份额不断提升,2018年占到了全球的23%,而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也逐年提升,但在全球大国中仍偏低,甚至低于美国、日本90年代时期的水平。因此,十四五规划期是中国科研创新要攻坚克难的时期,中国可能会继续加大投入,推动教育、人才、产权、激励机制等综合领域的改革,进一步鼓励创新。
由于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十四五”期间的科技发展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进行不断探索。我们认为“十四五”规划期间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将主要分为两个类型:1)一方面,我国可能会特别加大能够实现生产进步、具有商业价值的应用型技术上的创新投入,以增加经济效益,直接提高产业竞争力。我国可能会着重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同时在生产端对企业创新进行支持,加速科技成果落地。持续的创新升级是保证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内外双循环保持活力的关键,也是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前提。相关的产业包括5G通信、芯片自主研发、第三代半导体等。2)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我国也会更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前瞻性基础研究上发力,加大对于高校实验室等领域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即便这类研究可能投入时间较长、离研究成果商业化落地之间的距离较远,但基础理论研究可以助力更加完整、高效的研究体系的建立,同时也是其他科学研究及创新的基石。提高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将解决我国许多技术被“卡脖子”的困境,在重要战略基础上摆脱对进口的依赖。相关领域包括基础科学如物理、数学,应用领域较广但尚在初级阶段的量子技术、新型材料等。
此外,我国可能会更加重视高端人才培养,完善产权制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发展的土壤。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带来的“人口红利”曾使得我国在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上得到了竞争力,但当前人口的高速增长期已经度过,人口金字塔底部呈现萎缩的趋势,“人口红利”不再。但另一方面,“工程师红利”正在出现,截止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人数约为834万人,研究生毕业人数64万人,大量的人才储备将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巨大动力。我们认为“十四五”规划一方面会强化对于高端人才的培养,加大对于教育和研发的投入,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另一方面则会致力于建立适合创新的制度环境,可能会更加着重建立健全、法治的营商环境和研发环境,从制度上保障企业发展、鼓励科研行为,打造适合科技创新落地、生根、发芽的土壤。
►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高经济活力
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有多处不平衡,例如1)部分产业供给侧的产能与结构与需求端不匹配。我国部分行业生产端的产能过剩,特别是在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工业行业中,库存高企,盈利能力较弱,行业内部竞争激烈。2)高附加值产业比重偏低而低附加值产业比重偏高,劳动力、土地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过多而知识、技术、信息要素投入过少。高附加值产业与低附加值产业的产值比重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许多高端产业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特别是知识要素投入要求较高和附加值较高的产业,例如芯片制造业等。受制于技术、资本限制,仍有许多核心战略企业对进口依赖度较高。3)储蓄较为充裕,而优秀投资标的较为稀缺等等。我国的储蓄率仍然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的投资渠道仍不太通畅,无法高效、准确地将资金导流至能发挥最大作用、取得最大收益的生产部门,优秀投资标的稀缺,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资本也将是未来重要的议题之一。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已经进行了多轮供给侧改革,从“三去一降”对我国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到“破”、“立”、“降”处置低效益企业,培育新动能。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可能会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是以“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为指导方针,以不断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扶持高附加值、高知识要素投入、高战略重要性的相关产业为主要目的。
推行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手段。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可能会在前几轮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的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通过疏通市场流通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优化,促进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而“新基建”则会成为降低市场摩擦力和交易成本的重要支柱。“十三五”期间,我国在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上做出了卓越的成果,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要素市场化改革将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1)我国首创将“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性资源之一,充分肯定科技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我国将继续发挥市场主体的活力,特别是将优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管理等要素配置作为工作重点。此外,前述的创新驱动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在高附加值制造业和知识、技术、信息要素要求较高的制造业方面的生产能力。居民资产配置的拐点临近,资本市场加速改革则会加强资金引流器的作用,将资金通过市场行为向更为有效的部门配置。
►扩大内需与消费,搞活“内循环”
促进国内经济在内部进行正向循环,消费需求共同增长,是未来我国发展格局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国在在全球事务中的参与度大幅提高,早已成为全球产业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环节,而贸易出口则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结构可能会导致我国的发展受到掣肘,特别是在今年疫情的冲击和国际关系风云突变之时,全球化的趋势出现了停滞甚至逆转的倾向。另一方面,伴随居民财富的累积和生产力更为全面的发展,内需市场对我国经济的支撑作用愈发显著。面临这样的内外部环境,今年年中,政治局经济形势分析会重申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味着中国政策正在导向重要的新方向。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可能是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环境特征的重要战略。
我国巨大的市场隐含的内需潜力是中国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仍在增长的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将允许生产的“规模效应”,助力企业发展。我国在大力投资扩产能、打工业基础的阶段,各类与投资相关的原材料、资本品等需求量及占全球的比例已经达到空前的规模及水平;伴随我国人均GDP迈过一万美元的关口,中国的消费市场也在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并且可能是人类史无前例的大市场。庞大的内需市场已经并将继续为中国各类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带来需求及供给侧双方的优势,实现我国生产消费的正向循环和自我完善。另一方面,疫情启发了对于全球化产业链脆弱性的重新思考,发展内部产业链是世界变局中寻求稳健的要求。
基础设施建设将助力提高内循环效率。在“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我国的基建设施网络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硬件方面,2018年我国农村地区通电率达到100%、中国高铁运营里程数截止2019年底已经超过3.5万公里,约占全球高铁网的七成;软件方面,我国的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在“十三五”规划期间超额完成目标达到98%。软硬件两个网络使得中国在人流、物流效率和成本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已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流通及分配环节的效率。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基建设施,特别是“新基建”中,交通、信息网络的建设将仍然是重点,特别是5G通讯基站、高铁网络、航空机场、区域内联通等相关方面,继续减少通讯、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推动居民收入增长,扩大内需市场。同时,“新基建”也可能“一箭双雕”,成为逆周期调控的重要手段,并在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上也有重要效果。
►进一步扩大开放,畅通“外循环”
外循环是内循环的必要补充,对外开放的大方向不会改变。尽管中国的内需未来可能达到空前的规模,但进一步发展带来的更多样化、更多层次的需求,不能仅依靠中国自身来满足。促进外循环很重要的含义之一是,让外循环成为内循环的补充,满足更全面、更多元的中国内需。开放更重要的内涵在于促进竞争、激发新的理念和发展动能。开放带来的竞争与合作,对于更好地实现“内循环为主体”,保持内循环机体的活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中国近些年众多新兴产业的发展表明,开放、公平的环境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崛起。没有外循环和继续开放为前提,“国内循环”最终会缺乏活力、缺乏竞争力。
我们认为开放的含义也将更加深刻,而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将会是未来规划的重点。同时“走出去”和“引进来”,增强我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了解,才能促进“外部”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可能会在多个层次、多个领域内进行开放:1)在跨境商品贸易上进行品类、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提高贸易便利度。以海南自由港为例,国务院于2020年6月初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立非关税贸易措施体系,建立自由进出、安全便利的货物贸易管理制度,我国在贸易自由上跨出新一步。除了特殊的自由贸易港外,我们认为简化通关手续、实施负面清单制度等具有普适性的措施可能会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并在跨境贸易的种类和规模上都进一步扩大。2)大力发展跨境服务贸易。尽管传统经济理论普遍认为服务不可贸易,但在数字经济重要性愈发显现的当下,服务贸易正在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Baumol)曾指出,服务业的生产效率低,与其不可贸易的属性有很大关系,而科技则改变了这一属性,使得服务业的效率大大提升。因此,发展中国的服务贸易、增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对于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举足轻重,而促进适当的服务贸易进出口也将是未来五年的政策重点之一。3)坚持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我们将在下文对此进行详细阐述。4)深化文化思想的对外开放交流和人才的跨境交流,探索更加全球化的管理方式和制度,建立法治环境。无论是希望加强对外的贸易交流、文化交流还是资本交流,制度和环境的保障都是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在资本市场上,明晰的市场制度、与全球接轨的监管、高质量的资产标的都是鼓励外资流入的重要因素,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便是监管层释放的重要信号,而中美摩擦下对于中概股需要符合美国会计制度的要求也正在反向倒逼中国企业迅速地适应更加全球化的标准。在贸易交流上,对于产权的保护、商业领域法律制度的健全等因素也都对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形象举足轻重,唯有在制度上有了足够的保障,贸易、文化、人才等要素的跨境流动才能蓬勃发展。
►资本市场与资本账户“双资本”改革与开放,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前述的支持创新、发展基建、产业升级中,资本市场都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发展多层级的资本市场有助于促进市场运转效率,发挥市场资金导流器的作用,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同时,伴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结构的变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全球大环境下,我国的居民资产配置也即将迎来拐点(详见我们的报告《迎接居民资产配置的拐点》),在此背景下,加快我国资本市场建设既是顺应大趋势,也是刻不容缓的急迫需要。
此外,在“双循环”战略下,我国不光要重视“内循环”体系发展,更要加快“外循环”的建设,而对外开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此外,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加大对外开放有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参与中国的发展,拓展中国的盟友,树立开放、友好的中国姿态,增加我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国当前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相较于我国经济体量和贸易水平来看仍然较低(图表15),显示我国资本市场仍有较大的开放空间。具体来说,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可能会通过多种手段来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和对外开放:1)完善资本市场上市、退市制度,规范财务审核,严格管控风险,推动市场保质保量发展;2)进一步放开外资持股限制、入市限制等,鼓励外资参与我国资本市场;3)继续大力发展以科创板、创业板为代表的多层级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财富投资渠道;4)推动养老金、社保资金入市,盘活存量资金,提升资金配置效率;4)全球化配置可能是大趋势,打通对外投资渠道。
此外,我们认为资本账户开放与汇率制度改革可能也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之一。资本账户的开放对于鼓励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受到人民币可兑换性的掣肘,人民币资产对于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将不可避免的打折扣,即便人民币资产的收益率、稳定性可能都较其他资产有优势,但外汇管制、兑换限制会使投资者有所顾虑。因此,资本账户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是鼓励全球增持人民币资产的重要因素。但开放的同时,我们认为可能会保持人民币本币优先、提高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地位,提高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的开放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提高人民币结算的通用性、便利性,不仅方便企业结汇兑汇,也减小投资者交易成本。
►改善收入分配
收入水平差距依然较大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尽管从全球来看,我国的财富分布较为平均(图表10),但局部来看,我国各群体之间收入的不平衡依然广泛存在,例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以及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以城乡居民收入为例,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开始逐渐拉大。201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5万元,而同年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2.8万元,城镇居民则为3.9万元,分别是农村居民的1.9、2.7倍。
消除收入差距除了大力发展经济增长,创造居民部门财富外,政府的民生保障体系和收入再分配系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十三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基本达成的当下,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巩固脱贫成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是工作重点之一。除了财富维度的不平等之外,教育资源、健康资源、社会保障不平等也是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各个群体享受平等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资源也是未来的重点。此外,未来五年我们认为可能会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城乡一体。
城镇化仍然有进一步推行空间。当前中国城镇化率(约60%)及市民化率(约43%)均有继续提升空间,居住在10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占比依然相对落后,即使以国内相对发达的大都市圈(如珠三角、长三角都市圈)相比国际大都市圈来看,人口密度、人均产出、单位面积产出等指标依然存在显著差距,例如粤港澳大湾区相比纽约都市圈、旧金山湾区和东京都市圈,人均GDP仅是这三者的20%~50%,人口密度是30%~50%,单位面积产出是10%~20%;第三产业占比66%低于三者的80%,尤其以专业服务及信息通信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差距大(具体请见报告《要素市场改革”助推“新型城镇化”是战略之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新型城镇化。我国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和减小城乡差距之间密不可分。我国未来可能会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耕种效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城乡优势互补,统筹发展。同时,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土地、户籍、社保、投融资等方面制度继续改革是关键。补齐城市公共卫生短板、改善城市公用设施、实施新型智慧城市行动、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等等,这些是实际政策执行和投入的重要领域。而围绕关乎民生的交通出行、住房、医疗、教育、环境等方面突出问题,进行优化产业与空间布局依然大有可为。
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十三五”期间,中国税制改革取得了多项突破,特别是实施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可能会继续深化税制改革,加强财税的再分配功能并兼顾与其他制度之间的配合,对例如房产税、个人所得税等体系进行讨论和改革;并对低收入、残障、老年群体等建立相应的救助和保障制度。
重点基建发展是重要助力。以“胡焕庸线”为界,我国的东部人口众多,水量充沛,交通、运输网络发达,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而西部则地广人稀,低温干燥,牧区众多,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基础设施建设偏慢。而在东西部内部,也有因山地、高原、运河、港口而异的资源分布不匀、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带来的巨大区别。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助于加强原本资源贫乏或交通不便的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减少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沟通、运输成本,通过建设航空机场、铁路、公路、通讯基站、电力网络助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现资源调配,帮助欠发达地区、低收入人群提高收入水平。
此外,推动教育平等,利用新基建改善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升学机会较小的不平等禀赋;推动性别平等,保障妇女儿童在家庭、工作中的权力等方面,也是加强民生福祉、促进群体间差距缩小的重要手段,可能会获得相关政策支持。
►完善养老与社保制度
如前文数据所展示,我国在2010年便迈入了人口的拐点,抚养比开始逐年上升,老龄化人口占比逐渐增多。伴随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物质水平的提高,健康事业已经成为国民最关心的事业之一,而如何完善养老体系,使“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也是我国正在探索的重要议题。建立养老和社会保险体系将有助于消除群体间不平等,是我国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条件。“十四五”期间,我们认为我国会继续完善国民健康政策,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和养老体系的建设上对相关产业进行政策性的倾斜,并继续深化医保体系以及养老保障的改革与完善。
具体地,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可能会:1)加大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以促进我国医疗科技的发展水平:一方面,通过加强健康卫生教育、提高食品药品卫生条件、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够有效地降低医疗保障的负担,增进全民健康;另一方面,支持医药事业发展、科技进步,将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效率。2)深化医保体系改革,健全多层次医保体系。2016年,我国的城乡居民医保实现了全覆盖,截至2019年,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3.5亿人。除了对城乡居民医保进行继续改革、提高医保给付能力和运行效率,商业医保市场也可能成为发展的重点,对全民医保进行补充,实现多层次的保障体系。3)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养老产业,实施合适的人口政策引导人口结构可持续发展;4)“盘活”养老体系,加速养老金体制改革。“十三五”期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已经超过99%,但大部分仍依赖于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而第二(私人部门补充性计划)、第三(自愿储蓄型养老计划)支柱的体量和作用则较为有限。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可能会通过完善养老金投资体制保障养老金保值增值、加快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扩大养老金覆盖面等手段“盘活”养老体系,尽量做到覆盖广、可持续、多层次。5)此外,由于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仍未得到消灭,我们认为疫情的常态化管控或也将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当中,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基层医疗软硬件资源配备也可能会成为政策重点。
►进一步倡导绿色发展促进生态和谐
作为“十三五”中生态环保政策延续,我们认为绿色发展、生态和谐将仍然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之一。结合当前我国的发展阶段,我们认为减少碳排放、鼓励新能源、努力实现“碳中和”可能将是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
减少碳排放、绿色发展的最直接方式便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特别是风能、水能、氢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化石能源占据约85%,水电份额为8%,核能则仅占据2%。“十三五”期间,我国一直致力于提高能源的多样性和能源效率,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的政策可能会继续强调能源的效率问题,并对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采取鼓励措施。以风电为例,近日发布的《风能北京宣言》提出,未来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根据BP的2019年的预测,至204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将保持8.5%的年均增速,占到全球的26%。
另一方面,我国可能会着重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ETS,EmissionTradingScheme),确保碳市场效率。当前,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启动交易,未来我国可能会继续推进其他地区的碳市场建设和低碳试点示范,发展气候投融资市场,通过市场手段调控碳排放,鼓励能效提高。此外,碳市场的建设有助于开展数据调查、统计分析,为未来科学制定碳排放额度和分配计划提供支持。
除上述外,我们认为外部不确定性增强背景下国家安全和军事科技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纪律严明的党政队伍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环境问题等议题也将(仍然)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前文数次体现的,“十四五”规划是一个整体体系的规划,各项战略之间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紧密关系。例如“新基建”将促进“新制造”,而“新制造”又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实现我国下一阶段的目标,即十五年内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各个领域、众多政策的协同作战。
哪些行业将从未来五年的战略重点受益?
作为我国发展的指南针,五年计划对于我国发展战略的规划对于资本市场表现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在我国的历次五年计划期间,重点战略行业都会相对市场有较为出色的表现,且这一相关性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健全仍在继续增强。例如,在“十二五”期间,被规划列为支柱性产业的文化传媒行业表现大幅领先市场,录得213%的涨幅,同期上证综指涨幅仅为33%;“十一五”期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对于科学、技术等行业极为重视,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都大幅跑赢市场;“十三五”期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引下,截至2020年9月,食品饮料、家用电器、休闲服务等民生相关的行业都大幅跑赢市场。因此,我们认为分析“十四五”期间的重点政策将对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布局也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站在当前的时点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未来五年的规划中有可能受益/重点战略的行业可能如下: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走向“新中国制造”: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端移动,应运而生的“新制造”行业将有望受益。例如集成电路产业链、软件行业、光伏新能源产业链等,我们预计这些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包括芯片设计、制成设备等都有望受益,特别是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研发投入占比较大的环节,有望受到政策倾斜和补贴。
►扩大内需,大消费板块:国际形势复杂、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我们认为未来五年内主要依靠内需的大消费板块可能会有更稳定的表现。一方面,受益于国内“内循环”的侧重,这类板块可能会对进口产品出现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在国际物流容易受到扰动、跨国贸易受到政治干预增多时,这类行业将相较其他行业收入波动更小。此外,中国的内需规模已经在世界领先,并仍在进一步增长。这种大市场带来的生产规模能把经济学上常讲的“规模效应”发挥到极致,使得中国产业发展具备无论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典型的“纯内需”板块,如建材、食品饮料、本土交运等。
►改革社保、完善收入分配相关领域:完善收入分配对扩大大众消费品需求有利。我们看好医药行业整体,包括生物制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这类行业未来可能会迎来政策利好,同时需求稳定增长。同时,在政策扶持下且伴随人口老龄化,我们认为养老行业也将受益于老年人口的增多、对于老年生活质量的提高,例如养老院、老年病相关医疗保健药品和器械、家政服务等。
►资本市场大发展主线:我们在《迎接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的拐点》报告中指出,伴随人口结构和居民财富水平的变化,我国的资产、财富管理市场有望迎来迅速扩容。在“十四五”规划下,我们认为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开放将成为重要议题,而大资管行业将有望受益。具体来说,证券市场体量增长、活跃度提高,券商行业有望受益;居民资产配置专业化、机构化趋势下,资产管理行业有望受益;人口结构变化和资产配置需求增多,保险行业有望受益。
►绿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包括主营业务为清洁能源如水电、风电等的能源行业、电力运营企业及其上游企业,例如光伏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此外,我们还看好清洁能源的下游应用,例如新能源车等,可能会受益于政策补贴。
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网页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建言献策 通用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