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在喜获丰收的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今年是冲刺“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承接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充分肯定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工作。高度评价“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勾画出蓝图。发展目标令人鼓舞,措施催人奋进。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同时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坚持发展,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兼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求,顺应党心民意,符合时代潮流。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在转变中谋发展,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学好全会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实际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好全会精神,加深理解,要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展望未来五年,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整装待发,启程远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将掀开崭新一页。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集中讨论审议“十二五”规划和建议。
大会在的主要内容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党的理论建设方面;全会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实现的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第三,发展的战略是: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第四民生建设方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文化建设方面: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六体制建设方面,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七体党的建设方面: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
第八法制建设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要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积极扩大两岸各界往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加国际合作,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通过学习, 我觉得,“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研究和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对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还体现了以人为本,深切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分配合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历史转型。也将很好地解决两代农民工的生存生活问题。
我们作为基层的服务工作者,一定,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和要求,做好本职工作,深切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扎实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工作,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以实际的行动,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服务群众,对促进农村的工作和经济的发展奉献我们的力量,为十二五工作会议和工作,提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主要研究部署了我国“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落脚点是促进经济社会展,人民群众进一步过上好日子,为了达到此目的,要求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中国发展转型的基本方略将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主线,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适应环境变化,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求全党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不可丧失机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结合我县农业工作实际,肤浅的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农业宏观指导,要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抓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形成竞争性强农产品,抓种养加特色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山区农业粮食生产不是自身优势,也不是国家扶持重点,与全国相比,种粮成本较高,产出较低,农民种粮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我县在保障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外要继续利用我县有利立体气候资源,继续深化农业结构性调整:一是稳定烟草、蚕桑主导产业发展面积,通过配套设施完善技术,实现提质达效;二是扩大设施蔬菜、魔芋特色产业建设面积,反季节蔬菜要基本满足我县消费需求,魔芋产业成为我县中高山贫困地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三是适度开发药材种植。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有效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二、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农业实现现代化和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提高农业技术科技含量,就是要用工业化的理念管理农业,就是推进农业生产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目前我县农村绝大多数农户是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目前我县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部分土地存在荒芜,也因零散种植效益低下而普遍存在土地种植粗放,土壤地力下降的客观实际,所以政府继续要引导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实行专业化、组织化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产出率,增加种植收益。
三、继续加大力度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是以人为本,农民是我国劳动力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提高,扩大农民就业,既是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也是拓宽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新途径。农民教育培训要紧贴农村工作形势,要深化农民教育培训改革,要创建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要不断完善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农民教育培训的内容要多元化,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行业的农民对象需要。既要开展长期性、常规性的农民教育培训,又要从事阶段性、临时性、突击性的培训,同时培训的形式要更加灵活多样,从常规的教材培训、教师培训要探讨走向网络培训、信息化培训、重现场操作的实践的培训,力求做到教有所学,学有所用,掌握一项技术,实现增加收入的目的。要建立稳定的农民教育培训教师队伍,实行农民教育培训教师资格认证,推行教师考核机制。
四、普及推广农业实用项目和技术,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一是要积极推广农业生产实用技术,要综合应用作物良种、农业栽培、病虫防治、配方施肥、农业机械农业先进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和农作物秸秆还田项目,沼气不但解决了农民能源问题,引导和发展了循环农业,同时美化靓化了农村环境,秸秆还田避免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肥的使用量,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地力。这符合“十二五”提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设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要求。
在2010年10月15——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同时会议还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诸多亮点激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并积极开展对会议精神的学习。通过此次对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的学习,我明白了大会的宗旨,旨在为我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主线,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以及价值观的先进化和多元化,这也是近来几年我国发展转型的基本方略。
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学校也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学习中,大家达成共识: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时俱进,共创和谐社会,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博大宽广的胸怀,还要有甘于清贫的孺子牛精神、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境界。通过和全校老师共同学习,结合当前的学习形势,作为一所初级中学的负责人,我认为要抓好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必须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相结合,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科学规划 “十二五”教育发展蓝图相结合,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提升教育质量相结合。一方面要对学校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认真总结好、宣传好学校十一五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宝贵经验,另一方面要遵循学校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科学编制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学精神、共创和谐谋发展”,这样,才能抓住机遇,明确方向,全力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乘着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春风,为了我校各项工作能在十二五期间能更好地发展,我认为应着力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和创建和谐的文明校园五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教学工作是整个学校的中心工作,任何时候教学质量都是一所学校的立身之本,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我们要下大力气在教学管理上做文章,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
1.严格落实省、市、县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各项规定,着力提高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2.体现人文管理理念,把人文管理思想进一步落实到学校的具体工作中去。全方位体现人文管理,实现人文德育,凸现人文课堂,强化人文服务。教师要做到以父母心对孩子,以朋友心对家长,以专业心对课堂。
3.进一步完善集体说课→督导组督导→评议→再督导→再评议的课堂督导活动,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教研组要从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学科教学指导与管理入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要在“研”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
5.年级组要通过依靠并发挥班主任、学科责任人的作用,形成育人的合力,管理的合力,提高质量的合力。要不断探讨不同年级学生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结合年级特征开展好年级教育教学的研讨活动,加强学风教育,把握好年级整体教学质量关。
6.教导处要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以创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学生个体,高质量的管理成效为目标。教师要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7.要求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各班建立“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记载本,及时进行检查登记,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8. 建立研训一体机制,教学、教研和培训一体化互补,建立校本档案:①校本教研档案(校本教研长期规划、学期计划及活动安排;各级申报立项课题申请书、研究过程记录、阶段性成果或结题资料;校本微型课题选定、主题学习内容与研究过程记录、成果及运用;教研组活动的年规划、期计划、周安排及工作总结;校报、校刊;汇编教学论文集、教学设计集、教育叙事集、教学案例集、教学反思集等)。②校本培训档案(学校教师阶段性发展培训规划,学年培训计划,学期培训安排及内容记录;教师参与校本培训写实及考评记录等)。③校本管理档案(落实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要求;教师备课质量检查及综合评价;作业设计与批改质量检查及综合评价;课业辅导调查表;学科测评试题及成绩统计表、学情分析资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优秀课例光盘;优质课件;校本课程开发资料等)。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的推进带给我们这样的感悟:课程改革的最大制约点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需要提高教育能力,需要转变教育行为等,而传统的在职培训、学历达标等继续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挑战的需求。教师们普遍感到原有方式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教师专业的提升效果不明显。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专家引领,进行科研理论指导,突出前瞻性。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聘请专家作报告,对全体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二是组织观看教育专家的录像报告和教育教学经验光盘,从名家的成长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三是优先派出名师对象外出学习考察,听名家报告,观摩名家讲课,与名家交流对话。开阔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师的理念,提高教师自主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名师带动,进行实践跟踪培训,突出实践性。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聘请市、县两级教学名师,到学校听课、评课、讲示范课,对本校名师培训对象进行教学实践跟踪培训指导,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邀请外地名师和教学骨干教师来学校交流研讨、示范指导,把外地经验和本地实际相结合,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三是由本校的骨干教师对象结对帮带,带动本学科的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共同提高。
3.同伴互助,加强专业研究探索,突出探究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实行课件择优选用制,变一人优势为大家优势。二是结合学校建立“研训一体机制”和开展“月末相约新课堂“活动,开展骨干教师风采展示和同课异构对比活动,淡化评比意识,浓化研究氛围。三是开展网上教研,用好学校网站,使之成为教师学习、交流、培训、提高的平台。开设 “教育教学网上论坛”和各学科 “网上课改研究工作室”,组织研讨攻关,开辟学校教研的新途径。
4.自主发展,形成个体教学风格,突出创新性。开展三项活动:一是自主学习,在教师中开展“五个一”学习活动,即参加一次培训;读一本新课程书籍;钻研一个年级新教材;写一篇论文、体会;参加一次学术交流。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课堂教学示范,业务讲座,指导一名教师的教学工作。通过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把握新课标、实施新教材的能力。二是开展同课异上研讨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三是坚持做好教育教学反思,人人成为反思型教师,争做研究型教师。
三、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早已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变问题为课题”的课改研讨模式,教师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激励者、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1.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开放性。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知识信息的输出、接收的方式和总量,虽然已经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但还是没有把教学内容的认知放在大环境中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应该放手让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查阅相关资料,访问查询甚至操作体验相关事物,通过广播、电视、录像、电脑等手段了解相关信息,彻底打破过去“满堂灌”的封闭性局面,把教师角色定位作为考核老师的标准之一。
2.在课堂结构上,坚持整体性。课堂结构是由各个环节合理组成,每一个环节蕴含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针对课堂结构这一特征,注重全方位思考,界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理顺教学思路,选择教学方法,设计作业训练,整体规范教学行为。
3.在师生关系上,坚持民主性。变教师课前设计问题教学为课堂问题生成教学,变传教式为师生合作探究式,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由形式变成常规。
4.在教学目标上,坚持高效性。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课前准备很重要,而备课则是重中之重。要以学科组为单位,充分发挥集体备课优势,从备课、上课、训练等多维度探求高效教学。备课,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上课,严谨设计教学程序,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训练,从学生掌握知识,熟悉技能两个角度出发,设计训练题,巩固教学目标。
四、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我校德育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和谐”为主旋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和学习成绩的和谐发展为目标,逐步完善“主体内化”的德育创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机制,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和“绿色学校”。
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根本,以“理想信念、礼仪感恩、遵纪守法、行为习惯、诚实守信”为重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活动育人主渠道作用,统筹校内外德育教育资源,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群体育人氛围。
3.政教处进一步完善群体育人工作考核细则,全体教职工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扎实做好群体育人工作。
4.进一步总结问题学生团体咨询工作经验,形成工作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问题学生团体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学生会议,及时解决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与困惑,解决学生中突出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成果转化率。
5.认真落实《班主任工作规定》,切实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强化工作引导,加强过程指导与考核,进一步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6.强化德育工作研究,要在构建具有我校德育特色的校风、学风建设上做探讨;要在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管理上不断创新;要在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上做文章,要在优化、细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管理与评价上下功夫。
7.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宣传模范人物和好人好事好榜样,让学生学有榜样
-
,赶有目标,班主任要建好学生思想进步档案,建立班级学习标兵制度,大力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8.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形成育人合力;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等部门的教育管理作用,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五、创建和谐文明校园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创建。
1.努力建设教师队伍。教师乃教育之本,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态度,通过抓队伍素质提高,引领和谐校园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以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建立激励教师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教师资源充分使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为突破口,摸索一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之路,注重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鼓励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2.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学校要将综治维稳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抓,将打造平安校园、维护校园稳定作为学校主要工作任务,以“打造平安校园,优化育人环境”为目标,积极巩固平安校园创建成果。通过“小手拉大手,校园连家园”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一日行为规范》、法制科讲座等进行辅导,通过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通过校会、班会、家访、信息联络等方式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确保校园安全。
3.建立新型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合作、彼此尊重,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同学之间应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互相学习、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型同学关系。一个学生在校度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他只有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一个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归宿感,才有利于自己的进步与成长。教职工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完善人格的要求,更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组织对个人,要做到公正处事、公平待人,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多加关心;个人对组织要多看一点大局,多做一点贡献,多讲一点服从;个人与个人之间,要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爱心;个人对自己,要多一点自律,多一点自省,多一点修炼。努力形成见贤思齐、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通过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我们深感教育的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建设文明校园、文明单位、绿色学校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载体,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营造压力与希望并存,制度与情感共融的,奋发向上、融洽友爱的和谐校园,才能全力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例文 五中全会精神 学习心得体会 党十七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