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0-2021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课时练习:6.2,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时间:2021-10-21 12:57:35 来源:网友投稿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单选题

 1.20 世纪 60 年代,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是(

 )

  A. 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B. 反对林彪、江青反革命活动 C. 发动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 2.“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红太阳”“效忠信”“揪斗”“一句顶一万句”等词汇、语句成为流行语的时期是(

 )

  A. 辛亥革命时期

 B. 抗战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3.读图 5,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 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 B. 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C. “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工农业得到快速增长 D. “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4.作家莫言在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该场景体现的历史时期是(

  )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5.下表为我国 1958-1978 年间粮食总产量和增率情况表,1958 年—1961 年粮食总产量和增率方面所反映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1958 年 1959 年 1960 年 1961 年 1978 年 粮食总产量(万吨)

 19765 16968 14385 13650 30477 增率(%)

 1.32 -16.48 -17.96 -5.38 7.23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注重重工业发展而影响了农业生产 C. 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经济困难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 6.1958 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也折射出当时历史的现状。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 20 世纪50 年代后期历史现象的是(

 )

  A.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 C. 科学发展春风起,社会和谐旭日升

 D. 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 8.“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 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 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9.“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请你判断这是习主席所做的《念奴娇•追思________》(

  )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邓稼先

  D. 雷锋 10.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似水流年》是一部以饱含血泪的笔墨,抨击中国“文革”十年浩劫的小说,是一曲用发自心底的真情,呼唤中国人绝不允许“文革”悲剧在神州大地重演的悲歌,值得重视和肯定。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 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11.每一代人都从前人那里获得智慧和经验,吸取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下列各项体现这一主题的有(

 )

  ①西汉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换来空前的盛世 ②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失误,为今天的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③世界人民反思战争带来的灾难,避免战争重演 ④农民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小明同学查阅资料时,发现由于印刷问题,下列一段文字有几个字看不清楚:1959 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口口口口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你认为“口口口口”应该是(

 )

  A. 人民公社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一五”计划 二、填空题

 13.相关链接题 ①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________

 ②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是________

 ③通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会议是________

 ④标志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是________

 ⑤文革时期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________

 ⑥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其中解放军好战士是________

 ⑦2001 年,我国加入的经济组织是________

  三、材料分析题

 14.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探索有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两次失败,两次转危为安。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在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扭转局势,奋力打开新的局面。

 材料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示意图(节选)

 (1)据材料一,选择其中一例,运用相关史实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扭转局势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 A、B 两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差异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探索有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启示。

 15.历史上的大国都经历过曲折探索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 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 1040 亿美元,到 1932 年只剩下 580 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 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 ”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 1936 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鲁教版《世界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1956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也就是在这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基础,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复兴之路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美国损失了一半财富”的事件是什么?“新政”的“新”表现在哪里? 20 世纪 90 年代后,美国经济进入了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苏联“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什么? 20 世纪 50 年代,针对这一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苏联哪位领导人进行了改革?

  (3)材料三中“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对哪三方面的改造?“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后出现了一些失误,请试举一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因此:

 ABC 与题意无关,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背景,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2.【答案】

 D

 【解析】【分析】“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红太阳”“效忠信”“揪斗”“一句顶一万句”等词汇、语句成为流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混乱,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造反派夺权,社会混乱。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难度不大,知道“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红太阳”“效忠信”“揪斗”“一句顶一万句”都是文革时期的流行语即可作答。

 3.【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的有关知识。一五计划发生在 1953-1957 年,所以 A 与题意无关;

  三大改造导致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所以 B 表述错误; 改革开放发生在 1978 年以后,所以 C 与题意无关; “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所以 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大跃进影响的理解。

 4.【答案】

 D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语录歌”、“造反有理”等都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沉重灾难的内乱,是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文革”期间,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文革中,造反派冲击政府机关,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使国家政权遭到了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了践踏。

  ABC 三项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题意; D 项文化大革命是题干场景体现的历史时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5.【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所示,1958 年—1961 年粮食总产量和增率方面急剧下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是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急于求成,违背了粮食的自然生产规律。

 ABD 三项都不是 1958 年—1961 年粮食总产量和增率方面所反映情况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D 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是 1958 年—1961 年粮食总产量和增率方面所反映情况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史实。

 6.【答案】

 B

 【解析】【分析】1958 年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应该选择当年的历史事件,根据所学可知①是指 1956 年底已经完成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④是指 30 年代就已经完成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故排除①④。

 B 项②③可能是 1958 年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题目要求是“1958 年”“ 当年” 。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 1956 年,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 30 年代,两者都不属于 1958 年。

 7.【答案】

 B

 【解析】【分析】A 项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指的是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不符合题意; B 项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指的是 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符合题意; C 项科学发展春风起,社会和谐旭日升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不符合题意; D 项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是 20 世纪末的 1997 和 1999 年,申奥成功是 2001 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二十世纪 50 年代的措施。掌握我国不同时期重要史实的发生时间,在1958 年总路线的指引下,党中央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8.【答案】

 C

 【解析】【分析】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被迫害致死,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C 项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是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冤案反映的问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及刘少奇的冤案。培养学生记忆分析能力。

 9.【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可知材料评述的是焦裕禄。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B 项焦裕禄是题干习主席所做的诗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焦裕禄的事迹的灵活运用能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需要灵活运用焦裕禄的事迹。

 10.【答案】

 C

  【解析】【分析】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

相关热词搜索: 建设成就 课时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