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计视角优化公立医院捐赠管理-以 X 医院捐赠为例 健康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而公立医院就是保护健康的“护盾”。公立医院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特别是现在进行的公立医院现代化改革,破除以药养医的固有盈利模式,加强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日益重要。
2007 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指出:为鼓励社会捐赠卫生事业,规范捐赠资助和受赠受助行为,保护捐赠人和受赠受助人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 2017 年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上海市卫生计生单位接受公益事业捐赠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卫计规【2017】9 号),进一步规范捐赠组织和流程,指导医院公益事业捐赠管理。
一、医院捐赠管理的概念 公立医院是指依法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事业单位。为促进公立医院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捐赠制度,我们国家和各级地方管理部门进一步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公立医院捐赠管理的程序 该捐赠是指国内外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捐赠人”)自愿无偿向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受赠单位”)提供资金、物资等形式的公益性支持和帮助。公立医院也必须接受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接受本
单位采购物品(服务)挂钩和涉及商业营利性活动、涉嫌不正当竞争和商业贿赂、损害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等相关法律法规禁止卫生计生单位接受的捐赠。
严格按照卫生计生单位接受公益事业捐赠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做到事前捐赠项目双方捐赠意向的充分沟通和论证审核,接受捐赠方内部审批、集体决策及向上级主管单位报批;事中自愿平等的签署捐赠协议,捐赠财产的接受和验收确认;事后捐赠财产的支出和使用管理,及整个捐赠项目的信息公开等。主要关注事项如下:
( 一) 捐赠方案及捐赠人关联方、资质及履约能力的审核 公立医院内部成立以捐赠牵头部门、财务科、监察、设备管理部门、基建管理部门、医疗事务管理部门、信息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捐赠管理委员会。捐赠意向及方案由捐赠人提供,经过公立医院捐赠管理委员会进行内部流转审批,并经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决定,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捐赠人根据捐赠物的性质以及捐赠资产的类别以及捐赠程序制定捐赠方案。捐赠管理委员会主要责任审查捐赠方案和捐赠人相关资质、履约能力,对当中是否存在商业贿赂等《医疗卫生结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办法》中明确禁止接受的捐赠进行摸排调查以确定捐赠事项是否合规合法,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示、检查和监督;财务部门负责对捐赠标的物的价值和使用寿命进行审核,并且要和市场上的同类商品进行价格对比,以确保标的资产的价格反应了其公允
价值;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对标的资产的种类和功能进行检查和监督,以确保捐赠标的物符合捐赠方案的要求。
( 二) 签订书面协议 公立医院接受社会捐赠资助,必须向捐赠资助人出具加盖法人单位财务专用章的合法票据或证明。
( 三) 捐赠财产的核算 公立医院对于所接受的捐赠资产要按照捐赠资产的性质分别核算:接受的非限定用途的资产,要纳入到单位“其他收入-捐赠资助”核算;接受的限定用途的捐赠资助财产,纳入单位“专用基金-捐赠资助基金”,按捐赠项目分设明细核算。
( 四) 捐赠资产的验收 捐赠资产的验收是捐赠方案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整个环节中的核心环节。捐赠方资产的验收,是对捐赠人的捐赠标的物进行核算的重要一环,其标志着捐赠资产符合捐赠方案的描述,是否符合捐赠的要求。公立医院的捐赠要建立捐赠委员会各成员对捐赠的标的资产进行协同验收和以使用部门和业务部门为主的捐赠项目性能调试。
三、案例分析 X 公立医院是上海一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该院积极配合卫生综合改革的有关政策,狠抓医院管理,提高内涵服务质量,围绕“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降低医疗费用”的工作目标,落实一系列措施,赢得了广大的赞誉。
2017 年,为促进本地区公立医院的发展和提升医疗服务环境和病人就医体验,Y 公司自愿无偿地向 X 公立医院提供捐赠静脉配置中心的意向。
Y 公司出具相关捐赠方案,方案中说明了具体的捐赠设备标的物和相关的安装服务工作的标的金额。按照《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卫生计生单位接受公益事业捐赠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X 公立医院以医院党政事务部为牵头部门,会同医院监察部门和业务部门和医院外聘法务对捐赠人进行了资质和关联方的核查认定,确认其符合《上海市卫生计生单位接受公益事业捐赠管理办法》中认定的合法公益捐赠。
并且在院内相关职能、业务科室和法务进行流转审批,报医院党政班子会进行集体决策通过后报区卫健委相关部门审批同意,拟定捐赠协议,暂定捐赠价值为 487 万元,其中装修工程 94 万元,设备价值 393 万元,附有捐赠清单明细并约定最终以捐赠好后第三方审价和资产评估报告作为我院最终入账依据。最终由业务部门进行验收,并经第三方工程审价和资产评估实际捐赠价值为 459 万元,医院财务科以此价值分项归集进行入账。
后经专项审计发现如下问题:
1、该捐赠项目前期仅对捐赠人资质和关联方等公益捐赠合规性进行了审查,没有对捐赠人捐赠期内会计报表进行审查,通过会计报表数据关注捐赠人的实际履约能力,给捐赠财产带来财产归属合法性和捐赠项目违约风险;
2、该公立医院虽然对该捐赠项目进行了院内审批流转,但未根据相关捐赠规定建立院内自己的公益类捐赠项目实施管理细则,也未成立医院捐赠管理委员会对捐赠项目实施集中协同讨论、审批;验收环节也仅是业务部门进行验收,而不是当初该项目参与审批的各部门协同验收,缺乏对医院捐赠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造成捐赠项目验收环节内部控制的盲点; 3、该项目最终验收和捐赠协议所附清单中列明的捐赠设备品牌、数量很多不一致,虽然最终是以实际交付资产和第三方审价、资产评估价值作为入账依据,但是造成了因捐赠资产不一致造成的合同物资标的法律纠纷风险。
四、结论 目前,我国出台相关公立医院捐赠管理办法,对于规范公立医院接受捐赠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但是,该办法还需要公立医院自身进一步的完善和细化。
( 一) 加强捐赠方案和捐赠资格、履约能力的审查 在捐赠的初始阶段,捐赠方案的审查不能够流于形式,更重要的要对其实质性内容进行审查,特别是捐赠者资质和履约能力的审查。对于捐赠标的物价值和捐赠者实际资产情况不符的情况,要进行进一步的审查,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可聘请相关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到前期的项目评估当中来,以切实做到捐赠项目前期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及合法合规性审查,有效规避捐赠项目相关风险。
(二 二) 不断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内部公益捐赠制度
公立医院在不断深化和落实国家卫健委对公立医院改革精神,逐渐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医院内部控制建设也在不断完善。所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公立医院应该依照国家及地方各部门制定的卫生计生系统公益捐赠相关制度,根据本单位自身情况制定医院公益捐赠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用以指导医院该项目的行为实施,加强医院公益捐赠项目的内部控制管理; ( 三) 提高验收环节的重要性 验收环节是捐赠方案的最后环节也是核心环节。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对标的物的验收、价值判断是捐赠标的物价值的重要审核程序。而目前大多审核方案重视前置程序,而忽视了后面的验收环节。因此,应重视验收环节的重要性,做到医院捐赠管理委员会成员协同验收,对于与当时捐赠协议有差异货不对板的捐赠资产要根据实际验收资产及时签订补充协议,并根据最终第三方评估价作为医院入账价值,以保证医院对捐赠资产的合法据实拥有,降低法律纠纷风险。
相关热词搜索: 捐赠 医院 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