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6 )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 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上》,有删改)
秦二世立,不行仁政,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 汤武之贤,不藉 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中》)
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 海内叛矣。故周五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下》)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此时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 B.当此时/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 C.当此时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 D.当此时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州,《禹贡》把天下分为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公侯,古代指公爵与侯爵,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礼记•王制》把爵位依次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D.海内,古人认为围绕中原有东、南、西、北四海,后用“四海”泛指天下各地,把中国称为“海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总结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篇将秦王的威武写得颇有气势,对比陈涉以疲弊之卒灭秦,来证明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力量。
B.中篇批判秦二世不行仁政,沿袭无道,失掉民心,提出了“牧民之道,务在安之”的观点。
C.下篇重点批评子婴的过失,忠臣不谏,智士不谋,而天下大乱。认为秦的本末都未能守住,所以没办法长久。
D.三个选段分析天下形势,总结秦亡原因,批评秦的过失,提出“仁政安民”的主张,为汉朝的统治提供借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2)“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祖楷,魏殷州刺史。父谦,周荆州总管。彭少 孤,事母以孝闻。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善 《周官》《尚书》,略通大义。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骑士因执而锁之。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其从者愕然而去。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 男。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堕容。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上曰:“试为我言之。”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观者以为知言。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上大悦,赐钱一万。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遂遣之。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从幸洛阳,彭督后军。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 谥曰肃。子宝德嗣。
(节选自《隋书·崔彭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
B.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
C.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
D.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孤”,文中指幼年丧父。“鳏寡孤独”中的"鳏"是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 “寡”指
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独”指年老无子女的人。
B.《周官》,亦称《周礼》,它与《仪礼》《礼记》并称为儒教经典“三礼”。《诗经》 《易经》《道德经》也是儒教经典。
C.“男”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D.“谥”是指谥号。谥号专指有功之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表扬性质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彭胸有胆略,才智非凡。崔彭奉命带两人去召回镇守齐州的宇文纯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他的才智,最终捉住宇文纯,成功完成任务。
B.崔彭喜爱读书,能学以致用。年少时喜欢读《周官》《尚书》,在守卫皇宫时给炀帝讲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得到皇帝的赞许。
C.崔彭有军事才能,多受倚重。周武帝时,官至门正上士。高祖即位,被任命为监门郎将。去世后,炀帝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军。
D.崔彭射术高明,闻名于突厥。曾在武德殿一箭射中殿梁上的鸽子,因此被可汗请去。
到达突厥国中后,再展射箭绝技,突厥人无不叹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 (2)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观者以为知言。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 少师廷和子也。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 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在翰林时,武宗问钦天监及翰林:“星有注张,又作汪张,是何星也?”众不能对。慎曰:“柳星也。” 历举《周礼》、《史记》、《汉书》以复。丁继母忧, 服阕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移疾归。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榼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嘉靖三年,帝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亦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臣等不能与同列,愿赐罢斥。”帝怒,切责,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慎、元正、
济并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廷和喜,疾愈。还永昌。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
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
(节选自《明史•杨慎》)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 B.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 C.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 D.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师,职官名。春秋时楚国设置,为君主的辅弼之官。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明、清时期以朝臣兼任,拥有实际的权利。
B.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探花、榜眼。
C.服阙,又叫“服除”,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朝廷官员在位期间,若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到祖籍。官员守制期满,可再次为官。
D.隆庆,年号。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历史上最早的年号是汉光武帝的“建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慎机敏好学,博闻强识。在翰林时,钦天监和翰林院众人无法回答武宗问题时,杨慎不仅准确作了回答,还进行了佐证。
B.杨慎重视孝道,讲究礼制。继母去世后,他按照礼仪服丧;闻知父亲生病,他急忙归家探病;父亲去世后,他又请求归葬。
C.杨慎禀性刚直,抗疏切谏。武宗着便装外出,刚走过居庸关,杨慎就直言上书,极力劝阻
武宗。不久,武宗只得称病回朝。
D.杨慎坚持原则,不惧权势。桂萼、张璁被召为翰林学士时,杨慎曾多次上书反对,即使被下昭狱,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大榼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2)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臣等不能与同列,愿赐罢斥。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彧独将 宗族至冀州。初平二年,彧去绍从 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卓遣李傕等出关东,所过虏略,至颍川、陈留而还。乡人留者多见杀略。兴平元年,太祖征陶谦,任彧留事。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潜迎吕布。时太祖悉军攻谦,留守兵少,而督将大吏多与邈、宫通谋。豫州刺史郭贡帅众数万来至城下,或言与吕布同谋,众甚惧。贡求见彧,彧将往。惇等曰:“君,一州镇也,往必危,不可。”彧曰:“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贡见彧无惧意,谓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建安元年,汉献帝自河东还洛阳。太祖议奉迎都许,或以山东未平,未可卒制。彧劝太祖曰:“昔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太祖遂至洛阳,奉迎天子都许。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常居中持重。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 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摘编自《三国志•荀彧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 B.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
C.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 D.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汉武帝以后,迄于东汉,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B.宗族,指拥有共同祖先...
相关热词搜索: 孟津 河南省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