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配位化学的早期历史及W Wr erner 配位理论
第一节
早期研究及链式理论 一、早期研究
1 1 、配合物的发现
:
最早记录:1704 年,德国 Diesbach得 到 的 普 鲁 士 蓝KCN.Fe(CN) 2 .Fe(CN) 3 。
。
:
研究开始:1793 年 年 Tassaert 发现CoCl 3 .6NH 3
的 当时无法解释稳定的 CoCl 3 和NH 3 为何要进一步结合
2 2 、配合物性质研究
1 1)
)Cl- - 用沉淀实验(用 AgNO 3 )
配 合 物
淀 可 沉 淀 Cl- -数 目
现在化学式
CoCl 3 .6NH 3
3
[Co(NH 3 ) 6 ]Cl 3
CoCl 3 .5NH 3
2
[Co(NH 3 ) 5 Cl]Cl 2
CoCl 3 .4NH 3
1
[Co(NH 3 ) 4 Cl 2 ]Cl
IrCl 3 .3NH 3
0
[Ir(NH 3 ) 3 Cl 3 ]
2 2 )电导率测定
配合物
摩尔电导( ( Ω- -1 1 ) )
离子数目
现在化学式
PtCl 4 .6NH 3
523
5
[Pt(NH 3 ) 6 ]Cl 4
PtCl 4 .4NH 3
229
3
[Pt(NH 3 ) 4 Cl 2 ]Cl 2
PtCl 4 .2NH 3
0
0
[Pt(NH 3 ) 2 Cl 4 ]
二.链式理论(Chain theory)
1869 年 瑞 典 Lund 大 学Blomstrand 教 授 及 其 学 生Jorgensen(麦 后任丹麦 Copenhagen 大 大学教授) 提出 链式理论。
。
当时认为元素只有一种类型的价 —— 氧化态,N N 为 为 5 5 价,Co 为 为 3 3 价,Cl 为 为 1 1 价。
NH 3 — —Cl
CoCl 3 .6NH 3
Co —NH 3 — —NH 3 — —NH 3 — —NH 3 — —Cl
NH 3 — —Cl
Cl
CoCl 3 .5NH 3
Co —NH 3 — —NH 3 — —NH 3 — —NH 3 — —Cl
NH 3 — —Cl
Cl
CoCl 3 .4NH 3
Co —NH 3 — —NH 3 — —NH 3 — —NH 3 — —Cl
Cl
Cl
IrCl 3 .3NH 3
Ir —NH 3 — —NH 3 — —NH 3 — —Cl
Cl
实验: IrCl 3 .3NH 3 的溶液不导电,其被 中的氯离子不能被 AgNO 3 沉淀。
第二节
Werner 配位 理论 一、 Werner 配位理论 1891 年,瑞士苏黎士(Zurich)
)的 大学的 Werner 教授,提出新的配位理论学说 。
基本观点如下:
1 1 )大多数元素有两种类型的价:即主价( --- )和副价( — )。分别相当于现在的氧化态和配位数。
2 2 )每种元素都倾向于既满足它的主价又要满足它的副价。
3 3 )副价指向空间的确定位置。
* * 主要贡献:
:1 1 )提出了副价的概念(现称配位数)。
2 2 )奠定了配合物的立体化学基础。
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副价结合更为稳定,不 易解离。
CoCl 3 .6NH 3
CoCl 3 .5NH 3
ClClClH 3 NH 3 NNH 3NH 3NH 3NH 3CoClNH 3ClClH 3 NH 3 NNH 3NH 3Co
CoCl 3 .4NH 3
CoCl 3 .3NH 3
第三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Werner 理论虽提出了 主价 和 副价的概念,但其本质及二者的区别当时不能解答。
ClClNH 3ClNH 3NH 3CoH 3 N NH 3ClClNH 3CoH 3 NCl
离子键 1916 年,Kossel 提出了正负离子因静电吸引而形成离子键。
共价键 1916 年,Lewis 提出两个原子共享电子对而形成共价键。
配位共价键 (配位键)
共享的电子对由配体单方提供的共价键。
配合物的内界
配合物中由配位键结合的部分。
配合物的外界
通过离子键与内界结合的部分。
例:[Co(NH 3 ) 6 ]
Cl 3
内界
外界
配位体(配体)
配合物中提供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
配位原子
直接与中心原子相连并提供电子对的原子。
二、配位数
1 1 .定义:中心原子接受配体提供电子对的数目,称为 配位数 。
2 2 .影响配位数的因素
1 1 )空间因素(空间位阻):A A 、中心金属
B B 、配体
例:镧系元素的配合物
2 2 )中心原子的氧化态
Pt(II), 4; ;Pt(IV), 6。
。
第四节
配体类型
依据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的数目,可将其分为:
1 )
单齿配体
例:H 2 O 、NH 3 、 、 PMe 3
2 )双齿配体 H 2 NCH 2 CH 2 NH 2
NH 2NH 2
Ph 2 PCH 2 CH 2 PPh 2
PPh 2PPh 2
2 2 ,2’- - 联吡啶
N N
4 4 ,4’- - 联吡啶
N N
3 )三齿配体 H 2 NCH 2 CH 2 NHCH 2 CH 2 NH 2
NH 2NH 2NH
HO 2 CCH 2 NHCH 2 CO 2 H
OONHMOO
三联吡啶
N NN
4 )四齿配体
H 2 NCH 2 CH 2 NHCH 2 CH 2 NHCH 2 CH 2NH 2
NHNH 2NH 2NH
N(CH 2 CO 2 H) 3
OONMOOOO
12- 冠-4
OOOO
5 )五齿配体
H 2 N(CH 2 ) 2 NH(CH 2 ) 2 NH(CH 2 ) 2 NH(CH 2 ) 2 NH 2
NHNH 2NH 2NHNH
15- 冠-5
OOOOO
6 )六齿配体
EDTA
OOOONNOOOOM
18- 冠-6
OOO OOO
7 )八齿配体
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
)。Gd(III)与 与DTPA 的配合物用作核磁共振造影剂。
OOOONNNOOOOMOO
* 同一配体的配位方式不止一种,依其所在的配合物而定。
例:-COO - 可以多种方式配位。
CO MOCO MO MCOOMCOOMMCOOMMM
** 非螯合多齿配体与配位聚合物。
例:4 4 ,4’- - 联吡啶的一维、二维及三维配位聚合物。
N N M M N N M N N
NNNN N N M M N N M N NN NN NM M N N N N N N M
N NN
第五节
命名法简 介
一、
配合物的定义 :
配合物是以具有 接受电子对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为中心 ,与一组 可提供电子对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分子或离子 ,以一定的空间构型排列在其周围所组成的个体为特征的化合物。
二、命名
1 1 、配离子
1 1 )配体名称放在中心原子之前;
2 2 )不同配体之间以圆点( ·)
隔开;
3 3 )配体数目以二、三、四表示(一可省略);
4 4 )最后一个配体名称后缀以“合”字;
5 5 )如果中心原子不止一种氧化数,可在其后的圆括号中用罗马数字表示。
例:[Co(NH 3 ) 6 ] 3+
六氨合钴(III )离子
2 、含配阴离子的配合物
在配阴离子与外界阳离子间用为 “酸”字相连;若外界为 H + 离子,则在配阴离子后缀以“酸”字。
例:
K 3 [Fe(CN) 6 ]
六氰合铁(III )酸钾
H 2 [PtCl 6 ]
六氯合铂(IV )酸
3 、含配阳离子的配合物 阴离子在前,配阳离子在后,符合无机盐的命名规则。
例:
[Co(NH 3 ) 6 ]Cl 3
与 与 FeCl 3 对比
三氯化六氨合钴(III )
[Cu(NH 3 ) 4 ]SO 4
与 与 BaSO 4 对比
硫酸四氨合铜(II )
4 、配体的次序 1 )若既有无机配体又有有机配体,则无机配体在前,有机配体在后。
例:
cis-[PtCl 2 (PPh 3 ) 2 ]
顺 顺- 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铂( (II )
2 )阴离子在前,中性分子在后。
例:
K[Pt(NH 3 )Cl 3 ]
三氯·氨合铂(II )酸钾
3 )同类配体的名称,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例:
[Co(NH 3 ) 5 (H 2 O)]Cl 3
三氯化五氨·水合钴(III)
)
4 )同类配体中若配位原子相同,则
将含较少原子数的配体排在前面。
例 :
例 :
[Pt(NO 2 )(NH 3 )(NH 2 OH)(Py)]Cl
硝基 —— 负离子;
氨 氨 ———无机中性分子 羟氨 —— 无机中性分子;吡 啶 ——有机配体
氯化硝基·氨·羟氨·吡啶合铂(II)
)
相关热词搜索: 化学 讲义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