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 震卦
震卦。震上震下。
孔子《宣圣讲义》
震为八卦之一。六子之长。以阴初生阳。故为长男。伏羲方位与巽对。文王方位与兑对。先后天殊也。巽以阳初生阴。名长女。而兑则为少女。若在后天。震主东方木。兑主西方金。则以洛书。九宫方位为序。非如先天。本河图天地生成数。阴阳互生。五行始成之序也。故以卦言。取先天。则与巽为主宾。在后天。则与兑为匹配。此震之用。亦如艮巽兑。有先后天之别也。周易为后天之象。故从震兑相对成用者多。而其往来却非兑。而为艮。则以卦爻震艮原一卦。惟倒易其上下耳。反震即艮。反艮即震。如往为震。则来为艮。故周易之序。震艮相继。传曰震起也。艮止也。一起一止。犹一始一终。亦即一往一返。一去一归之意。故卦始于震。终于艮。震之始。非如乾之大始。乃后天之始。即时与方之首也。艮之终。非如坤之大终。乃后天之终。即时与方之终。然震始而艮终者。气数也。若以位言。则仍应为震与兑。兑为阴道之穷。故雷泽归妹为女之终。是自震始至兑终之一例。盖震一阳两阴。阳在初。兑则两阳一阴。阴在上。一升一降。其行全反。恰成始终之象。如行道者。自甲地始。至乙地终。往来异向。则为穷变之时。又如日行由北而南者。亦由南而北。有其极也。合之一日。朝为日出。则震也。夕为日入。则兑也。回圈不已。终而复始。自有其度。此震兑间。为一始一终。而非必始终也。犹一岁始于春。终于冬。非果终也。冬后有春。况兑象为秋。属西方金。而非北方水。故所谓终者。乃行之至。犹极也。震艮亦然。震为木。艮为土。盖先后天。震位与艮同属东北。故艮有终。始兼赅之称。以艮坤二八易位。原可代坤永终。而后天恰居震先天之位。且与震连接。自可协震之始。此艮终始之道。合先后天者也。震一阳始于下。当时之春。象木之荣。主甲乙东方之地。帝出之方。此所以称为始也。或谓之首焉。以六爻言。则上下相同。初四皆阳。二三与五上皆阴。成两阳四阴之卦。与艮恰相反。即颠倒也。故所谓起与止者。皆指阳言。阳道升。自下而上为起。至上已穷为止。止者不可再升也。如欲行。惟反降耳。此震艮自相始终。恰成往来。亦象数自然如是。以义言。震动也。作也。又惊也。字从雨。乃云之省。下为辰。虽谐声。亦会意。以震为雷。如雷之动。亦包众形。则阳气泄于太空。行于云中。其象如古囘字。故名雷。即震也。震乃雷之用。雷见必震。
雷鸣必动。不独气之动。凡物皆随之动。此所以能动作万物。而皆升起也。
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孔子《宣圣讲义》
此震卦彖辞也。震以得乾之始。故具四德之亨。亨者通也。通于一切。无不亨也。而其功用。在华茂万物。生长而育成之。如时之春。万物皆生。万物皆茂。荣华畅达。庄严美丽。无不雍容华贵。是谓之亨。故比予人之礼仪。嘉会宴享。从容中度。和乐有节。则全其生。育其性。发其情。昭其德。以孚于天道。此亨也。而震得之。震者动也。动则易躁。然以时动。则皆中节。所谓和也。和则为亨。以其本乾元之始而亨也。震自下发。则其气勃郁。其行突兀。其起也。如物之挺生。其进也。如马之奔至。是以有震之名。以其象雷之行也。雷电行于空中。倏忽飘疾。不可捉摸。气为之也。故其动也。令有虩虩之感。言畏惧之心。自然应也。而虩虩兼有迅疾威猛之状。如虎之伺隙而动。相机而攫。毫无疑猜。以其疾也。故曰震来虩虩。来字明其行之所自。若不震。不知其来。而来也。则觉其震。此人物咸随其震。而虩虩也。以震之猛。则当有其威。而由震之动。却又成其仁。是仁而勇者。仁者其德。勇者其行。以勇言。则皆生虩虩之心。以仁言。则又有笑言哑哑之态。为久蛰者思启。被囚者思释。震动之力。无不欣欣焉以向荣。骎骎焉以条达。此则笑言哑哑之象也。花开如笑如解语。物之生育亦如之。哑哑者。微笑貌。以中心悦怿。而自含笑也。则震之用。能拔幽发潜。振微立懦。使各得遂其生。乐其性。适其情。成其德也。此所以占亨之由来。但震雷之气。因地城而有迟速。由远近而别升沉。故震惊者。百里为度。言所闻止于百里。乃人之耳聪有限。非雷之威鸣不达。则虽见电光。而不闻其声。目所触者耳不至。则心知其远。而不生虩虩之惊。此所以徒喜其动。不畏其威。可见天道好生。雷霆之威不过。雨露之泽有余。以时而来。则畏者。转为敬。惊者。反为安。故虽震惊。不丧匕鬯。以其无所损也。震为长男。主器之人。匕鬯不失。则保全其器。此鼎卦之用。承受其业。以成其德。则匕鬯不伤。鼎食无害。且人生贵在有养。如万物之于雨露。物得雨露。则生育华茂。则不丧匕鬯。亦天之德。恩威并至者也。
《宗主附注》
震为四隅卦之首。乾坤六子之长。故称长男。在时为春。一岁之初。在方为东。四方之始。五行为木。群生之长。后天以震。率领群伦。有如人间帝王。传曰帝出乎震。此指太乙。主天地
生化者。佛家谓之帝释。即后天天界之尊。出者。言自此出行也。按九宫方位。徧历各宫。归还中央。而其始出必在震地。即东方也。甲乙属木。生阳之地。阳自地生。一阳初生曰震。以其由坤三阴。变为两阴一阳。而阳始于下。阳主升。自下始动。如物之生。自根实初芽。生机之初见也。阳自地下萌动勃起。以出于地面。如天地间春日。阳气外泄。鸣于太空。谓之雷震。故名震。言如惊蛰后之雷。轰然一声。万物同振。故震者振也。振作之也。鼓动之也。由静而动。由息而起。皆震也。一阳之德。越乎一切。本乾健之道。以自强而不息。不息则起。如人之眠后起也。起则不复静矣。故震者有为也。帝由震行。历于九宫。物由震动。茂于四时。人由震起。作其德业。数由震始。成其消息。故震在卦为后天之长。同日之出。当阳之兴。主岁之春。率万物而同生。成此在鼎新之余。而必以震继其道也。革故鼎新。是已变也。鼎峙震起。则又变焉。以静不可久。久则反为动也。鼎者重器。器必有主。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周易之序。以震继鼎。言鼎有所归。必归于世之所尊。天下之主。家庭之长。皆主器者。静以御动。则鼎自新。作以承息。则震随起。此动静作息。相继而不止。周(廴囘)而无穷也。虽鼎与革往来。震与艮往来。若不相涉。实则鼎革四阳二阴。一变而成震艮二阳四阴。怡相对待。自成回圈。观其爻象。即可知之。
震艮往来。实即一卦颠倒而成两卦。震倒即艮。震阳在下。艮阳在上。以中互言。震互水山蹇。是动之难。而艮互雷水解。则止之怠。动自下上。其难可知。艮自上下。其怠易见。然震中有艮。艮中有震。则两卦之用原相赅。可见动者宜知止。止者宜知动。此固盈虚相倚。利害相伏。天之道也。阳生而阴退。阳长而阴消。震以阳得时。故在下而能升。少而能胜。初起而强。此震为生化之长。春之象也。而以动为义。动则多变。吉凶悔吝。皆由动生。此震曰震栗。言多危惧也。物之初生。恒自奋发。本阳气之动也。故震有奋发之义。以其势不可遏止。故与艮正反。在先天震与巽对。巽为入。亦与震起反。震强而巽懦。震刚而巽柔。故震为长男。阳之长。巽为长女。阴之长。其情性悬殊。则其为用大异。而象物则皆为木。以后天同方相近也。木亦有刚柔之别焉。故在天象。震为雷。巽为风。已不同矣。雷行迅疾而勃起。风行舒卷而续及。是在天已巽其用。卦之象物。因爻之得时与否。阳者上升本于下。阴者下降源于上。卦皆自初爻始。此先天之义。以其变明所自也。故震为刚初动。巽为柔初成。八宫卦相对举。如艮与兑也。惟周易则以震艮往复。巽兑往来。是与先天之序有殊耳。
彖曰。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不丧匕鬯。出可以守宗庙社
稷。以为祭主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之义。以震彖辞称震亨。虽威加于众。而恩亦至焉。物由震以苏生。天假震以化育。此所以为亨也。震来虩虩。笑言哑哑。为全卦最要之义。即指由恐惧而生恭敬之心。以自警。因遂其生。乐其道。而有欣荣之志。以体天和。而各厚其德也。故此二句。凡三见焉。至初爻释文。始述其义。释彖但本彖辞序列而已。震惊百里。亦承上二句来。震惊之义略别。震者惧。惊者动。其情有轻重。故称百里。明有远迩之分。远则惊。而动作以自振起。迩则震。而恐惧以自戒饬。故曰惊远而惧迩也。如雷电发于云中。远则惟惊。近则必震。盖声威可畏。不似光耀之和平。而电者气也。近则气盛。远则气衰。故闻其轰烈之鸣。则觉天威之咫尺。虽狂夫愚妇。莫不恐惧战栗不胜。以其近也。若但见其电。未闻其雷。光华闪然。一瞥即逝。则见之者。不过忽生惊讶之念。而非畏惧莫安之情。以其远也。故震与惊。动与惧。由百里判之。百里内者近。百里外则远矣。且言百里。亦包有其威严甚壮。虽百里亦届之意。可见天威时布。天视式昭。天心时敏。天听式聪。聪明正直。神德至矣。人胡不惊。物胡不震。雷鸣则雨降。电发则阳宜。此仁德之施。生化之普及。必以春夏之时致之。此震之用。天道也。时宜也。而人物咸被其恩。而畏其威矣。不丧匕鬯者。言震惊之际。而中心不摇。恐惧之余。而神志若一。则不以骤然之震。而失所持。不因茫然之时。而损其器。故比之祭祀重典。嘉会大礼。虽偶尔有所惊触。仍不伤于祭器或食品。则可见其从容有度。庄敬自强。心存敬畏之思。志无纷歧之念。行守矩矱之节。形犹磐石之安。则惊而不昏。惧而不惑。动而不乱。震而不欹。且愈以自庄。常有其度。非能养之有素。习之有方者。不可得也。故平日执虚如盈。视轻若重。无时不守礼。无行不循法。则可以任大而致远。负重而行艰。谨严于颠沛之间。端正于造次之地。则俨然众之主宰。神所凭依。万目斯瞻。四海具望。此虽不君临天下。子抚人民。亦足以代摄朝仪。主持祭典。是以不丧匕鬯。即可以守宗庙社稷。为祭主也。祭主者。君也。震本帝出之象。而非九五之尊。故曰出。言自震以出也。又出对守言。意谓如君之出。太子留守。君王有行。世子监国之例。故用出字。实包数义。而原文亦有脱耳。就不丧匕鬯释之。则以震本长子。主祭最宜。既主重器之鼎。即可继承宗庙社稷之守。是虽未履尊位。已有其德。未果为君。已堪其任。故曰出。言彼出则可为人主。不然。匕鬯细物。而非重器。何以能知其可守社稷。主祭祀。则以匕鬯虽微。而关于祭享之用。小微犹慎。
更可见其大事不渝。且匕者具也。鬯者物也。皆为烹鼎之需。鼎者重器。物具有失。则贻鼎鼐之羞。匕鬯不全。则戾烹调之义。是不丧匕鬯。正以见其能主重器矣。比之井卦。羸其瓶。失其繘。有乖井养者。正相对照。井以不堪大任。而废其事。震以能谨小节。而致其功。则虽非乾。而可代乾。以主宗庙社稷矣。鼎以折足而覆公餗。震以保全匕鬯而主祭事。亦自相反。惟震因恐而自慎。由动而自强。慎则有乾惕之心。强则孚行健之道。此所以称其可守宗庙而主祭事。传曰主器莫如长子。即以震能继鼎。而竟其养民之道。新民之功。故释彖文。特明述其用甚大。非徒震惊也。而祭主享宴。恰本亨字来。亨即享。亦即烹字。乾嘉会足以合礼。亨之用也。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孔子《宣圣讲义》
此震卦象辞也。震六爻卦。上震下震。如离坎然。故在原卦两阴一阳。合成四阴两阳。而上下相应。初与四皆阳。二与五。三与上。皆阴。则阳自下始。至四爻后。相接而起。遂如波浪。一起一落。落而后起。与坎卦象正同。坎下卦九二。上卦九五。两阳相应。仲介两阴。亦如水波之前后相接。中间自落。如片段然。故坎卦象曰水洊至。而震卦象曰洊雷。原卦震为雷。雷之行于云中。亦犹波之行于水面。雷者阳气。而云则阴。波者动浪。而水本静。静生动。则波成。阳出阴。则雷震。此雷之行。如水波之相接。自成推衍之势。起落之情。故曰洊。洊又重也。再也。前已见。而后复见也。或谓之叠。一片一片相压而不断也。雷以电名。雷之发也。有光有声。光行若龙蛇之飞逝。而声度于空中。则以气有强弱。去有厚薄。道有远近。或有崇山峻峰之隔绝。或以巨风疾雨之搅阻。则闻者若断若续。时宏时细。遂如水波。自成低昂之象。扬抑之形。此一起一落。非果起落。而人以为起落耳。但卦象由两阳爻。重叠接续。乃称为洊。洊则非一度也。如雷之鸣。时相轰响。巨细不一。亦洊也。以其鸣。决非一响即止者。纵耳不闻。目犹见其光。则己远矣。因其重叠接续。故卦亦以上下两震象之。此所以称洊雷震。言震上震下。与他卦由两不同卦合成者有殊。如离曰明两作离。艮曰兼山艮。巽曰随风巽。兑曰丽泽兑。皆揭示上下同卦之意。而坎之水洊至习坎。则尤与震类。正以雷行与水行最似也。震以洊至。则威严愈壮。如发爆然。连珠不绝。势最惊人。以其声之震也。可见天之怒威。人以雷比天之怒。谓其蓄之久。而发之骤。郁之甚。而宜之疾。则犹人之愤怒。而宜其威。忿恨而吐其郁。自有可畏之情。当惧之势。故由雷之叠鸣。君子遂有恐惧之心。而增修省之念。此人道之震。亦与天相应者也。畏威而
自戒慎。知怒而自反省。君子成德之士。实以此为其道焉。有过则惧罚。有罪则畏诛。行恶则有疚于心。念妄则多馁其气。此常人之情。而君子则否...
相关热词搜索: 易经 震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