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九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33讲空前严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

时间:2021-10-21 11:01:42 来源:网友投稿

 第九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时空坐标

  知识主线

 20 世纪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在调整中创新。

 线索 1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运行机制的变化 (1)19 世纪中期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 世纪30 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政府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 20 世纪 70 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20 世纪 90 年代“新经济”问世。

 线索 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实践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第 第 3 33 讲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目标定位·明考向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 (1)了解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本讲主要讲述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经济危机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1929至1933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迫使美国对其经济政策作

 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出重大调整,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并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考纲要求 (1)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

 主干梳理·理思路 基 础 排 查

 理一理 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2)主要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激化了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3)直接原因:股票等投机活动过度,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2.标志: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华尔街股价狂跌。

 3.表现 (1)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2)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3)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4.特点:持续时间特别长;波及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强。

 5.影响 (1)对各国 ①政治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加深;法西斯势力抬头。

 ②经济上: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对世界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在世界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②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1)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不断恶化。

 (2)美国人民期盼新的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来克服危机。

 (3)1932 年,罗斯福在总统大选中胜出。

 2.措施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管制证券业。

 (2)调整工业生产: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3)调整农业: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4)实行福利制度: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

 (5)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4.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影响 (1)直接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1940 年,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

 (2)间接影响: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社会危机,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精 微 点 拨

 想一想 1.1929 年发生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使一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

 2.请图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

 提示:

 3.罗斯福新政中既能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什么? 提示:兴办公共工程。

 4.罗斯福新政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吗? 提示:否。罗斯福新政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即“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5.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主流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分别是什么? 提示: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6.“新政”为何能取得成功? 提示:(1)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发展的客观要求。

 (2)美国有着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20 世纪 30 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6)罗斯福的个人因素。

 7.罗斯福新政有何借鉴意义? 提示:(1)加大银行监管力度,实行正确的货币政策。

 (2)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

 (3)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大力促进再就业工程建设。

 (4)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5)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教材补遗·拓视野

  美国社会各派别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主要派别 对新政的认识 保守派大商业领袖 对新政“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就反感 社会主义政党及其他激进组织 激进的左派批评新政不彻底,攻击财富仍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政治异见者(非左非右) 抨击“财阀”“其他金融势力”给国家带来贫困,而且向整个社会实施专制 多数民众 讴歌新政,认为新政提高了弱势群体的地位,视罗斯福为“救星”

 考点探究·释难点

 探究一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应对措施 史料一 1920—1929 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 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 55%。当时美国还流行一种说法:“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人们纷纷贷款购物。

 史料二 同 1929 年相比,1932 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 44%,美、德、法、英四国共有 29 万家企业破产,工业生产倒退到 20 世纪初和 19 世纪末的水平。

 史料三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的。——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 问题:(1)据史料一、二,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与特点。

 (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面临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世界各国在初期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结果如何?这场危机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史料导读] (1)史料一说明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和银行不良信贷为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2)史料二说明经济危机波及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体现了范围广、危害大的特点。

 (3)史料三反映了胡佛的反危机措施,仍坚持自由放任的原则。

 [探究一答案] (1)原因:贫富分化严重;过度消费的虚假繁荣。特点:范围广;危害大。

 (2)措施: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结果:经济形势更加恶化。

 启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反对保护主义,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要适时进行改革。

 [史论总结]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教训 (1)造成此次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各国的“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这就说明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和干预经济。

 (2)造成此次危机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深的原因之一是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采取了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设置关税壁垒、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商品倾销战,因此,危机程度加深,形势恶化。这就说明各国发展经济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国际间合作,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

 探究二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评价 史料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 20 世纪的重要转折点。“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第二点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早期进步运动倡导者常常诉诸基督教义,诉诸人的良知其中还包括爱默生的“改造人”的思想。而“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为每一项计划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出发,而是从纯经济规律出发:设法救济穷人,增加就业等等,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买东西以维持工厂开工。

 问题:依据史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贡献。

 [史料导读] 从史料中的“两点”可概括其特点:即制度化、系统化,实用主义,遵循经济规律等。第二小问,可结合所学史实组织答案,如:使美国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经济又重新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等。

 [探究二答案] 特点:改革的范围广、力度大;具有浓重的实用色彩(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改革经济体制为主;遵从经济规律,通过提高消费力来拉动经济发展。

 贡献:使美国走出经济低谷;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的道路;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史论总结] 对罗斯福新政的新认识及其新启示 新认识 新的 理论 放弃了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转向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 新的 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新的 起点 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在美国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新启示 金融 稳定 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实行正确的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 就业 保障 “以工代赈”,启动市场,扩大就业;实施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 政府 职能 切实转换政府职能,提高效能,市场和政府干预相结合 国际 合作 积极谋求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风险

 考向研习·悟考技 考向 运用多元视角认识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视角: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视角: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视角: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视角: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都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针对训练] (2020·山东临沂期中)“在‘新政’期间,国家不再干预劳资纠纷,而是以‘总资本家’身份,在激进劳工运动的配合下,迫使垄断资产阶级承认劳工组织工会、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劳工处境。”这反映了( C ) A.政府违背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B.新政使用激进手段调整经济 C.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D.新政改变了政府部门的职能 [解析] 材料反映了新政允许工人阶级成立工会、进行集体谈判、改善劳工处境,这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故 C 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A 项错误;新政是改革,不是“激进”手段,排除 B 项;新政扩大了政府的权力,没有改变政府部门的职能,D 项错误。

  真题研析·立标杆 真 题 体 验

 试一试 视角 1 (历史解释)美国总统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1.(2020·天津高考·12)美国总统胡佛为应对经济危机,继续增加联邦政府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入,鼓励各地扩大在修建水坝、桥梁及清除贫民窟等方面的贷款;允许各州银行实行“银行休假”。上述做法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差异主要在于( A ) A.推行的行政力度不同 B.追求的根本目标不同 C.遵循的法律程序不同 D.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胡佛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经济危机过程中,有适度的进行干预,但是效果有限。而罗斯福新政则是全面干预经济,有利于缓解美国的经济危机。因此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干预的力度不一样,故 A 项正确;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排除 B 项;二者都要遵守美国的宪法,排除 C 项;从胡佛以及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来看,二者都关注失业问题、公共工程等方面,因此关注的社会问题基本一致,排除 D 项。

 视角 2 (史料实证)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的表现 2.(2018·全国卷Ⅲ·34)表 1929—1931 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时间 类别

 1929—1930 年 1930—1931 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 C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

相关热词搜索: 资本主义 罗斯福 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