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和新中国外交第19讲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和世纪之交世界格局学案

时间:2021-10-21 10:54:53 来源:网友投稿

 第 第 9 19 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目标定位·明考向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讲主要讲述了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其突出特点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并逐步加强。具体表现为欧共体的形成与发展、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以及中国的振兴。20 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 考纲要求 (1)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主干梳理·理思路 基 础 排 查 理一理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西欧国家在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

 (2)进程:1951 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随后成立;1967 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作用:西欧加强经济合作,实力大增;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日本的崛起 (1)原因: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奠定了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朝鲜战争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大门;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2)结果: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3)政策和目标:奉行非集团和不结盟的政策;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4)作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两极格局的瓦解 (1)东欧剧变: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1991 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标志着苏联解体。

 2.“冷战”后的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冷战”结束后,地区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美国试图独霸全球,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2)表现:1999 年美国轰炸南联盟;2001 年发生“9·11”事件。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特点: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表现 一超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多强 1993 年成立欧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精 微 点 拨 想一想 1.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2.日本经济的崛起有哪些启示? 提示:(1)要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发展经济要面向国际市场。(3)要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4)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3.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霸权衰落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1)政治:西欧、日本的崛起。(2)军事:侵越战争失败。(3)外交: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4)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5)科技:苏联航天技术的发展。总之,20 世纪 70年代初美国的霸权受到了苏联、西欧、日本的严重挑战,经济上与西欧、日本形成竞争局面,军事、科技上受到了苏联的挑战,迫使美国调整外交战略。

 4.不结盟运动就是参加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吗? 提示:否。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的裁军。

 5.图解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因素。

 提示:

 6.国际格局就是国际局势吗? 提示:否。国际格局和国际局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趋于平衡,势均力敌时,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格局;而国际局势则是一种政治形势,国家间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导致国际局势的转化,但不一定会导致国际格局的变化。

 7.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吗? 提示:否。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则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吗? 提示:否。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损失,但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有共性和个性,苏东剧变仅说明了苏联模式受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运动仍在蓬勃发展。

 9.有人说“两极格局结束,美苏对抗不存在了,所以世界也就太平了”。你觉得对吗? 提示:不对。两极格局结束,原有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失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矛盾或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方面的矛盾显露出来,频繁发生局部战争。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频繁用兵,也给世界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故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教材补遗·拓视野 1.不结盟运动

  2.“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基本的世界格局。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是成为多极化中一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3.“一超多强”:是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演变过程中的现状,是过渡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

  考点探究·释难点

 探究一 欧洲的一体化 史料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 1951 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8 年,上述国家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65 年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上述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73 年,英国、爱尔兰、丹麦加入欧共体;1992 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 12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 年欧盟成立;1999 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2 年,大多数“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2004 年,欧盟成员国达到 25 个。

 ——经济观察网《欧洲一体化:神话与现实》 问题: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

 [史料导读] 从成员国数量增加和从经济合作到政治合作,说明了合作的领域和规模扩大;欧盟的建立说明欧洲一体化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欧元的使用说明合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探究一答案] (1)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领域扩展。

 (2)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3)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

 (4)合作的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史论总结] 欧洲一体化的原因、条件和影响 (1)原因: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②现实因素:欧洲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丧失;③外部因素:美苏的威胁;④直接原因:1950 年,“舒曼计划”的提出。

 (2)条件:①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②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④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⑤法德两国实现和解。

 (3)影响:①经济上: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②政治上:西欧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国际关系上: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迫使美国调整对欧政策;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探究二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史料一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更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一次谈话 史料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世界……建立一个按照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秩序。”原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夫说:“‘冷战’的结束正在使美国的领导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史料三 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邓小平 史料四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冷战”后的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邓小平 问题:(1)依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很多权力中心”是指哪些力量? 反映了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怎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依据史料三、四指出“国际形势的变化”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史料导读] (1)史料一反映了新的国际关系不同于旧的国际秩序,具有多个权力中心,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是世界多极化只是一个趋势,尚未完全形成。

 (2)史料二主要说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独霸世界的目的。

 (3)史料三联系史实可知,国际形势的变化是指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多极化加强。

 (4)史料四表明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基本特点:当今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探究二答案] (1)力量:中、日、俄、欧盟、印度等。特点:“一超多强”。趋势:多极化。

 (2)含义:两极格局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特点: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史论总结]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考向研习·悟考技 考向 二战后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 阶段 美国与西欧 美国与日本 战后初期 西欧全面衰落,在政治、经济等问题上听命于美国 美国独占日本,日本在各方面紧随美国 “冷战”爆发后 经济上扶植西欧,政治上、军事上控制西欧对抗苏联 结束对日占领,扶植日本成为反共基地 20 世纪 60、70 年代 经济上成为美国竞争对手,政治上开始推行独立自主外交 经济上成为美国竞争对手,政治上开始实行全方位外交 20 世纪 80 年代后 双方竞争加剧,但在某些方面也有合作 双方竞争扩大,在政治、经济、外交上分歧加剧 [针对训练] (2020·山东泰安二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看下面统计图,这种变化( D )

  A.表明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出现 B.说明欧洲的联合进一步密切 C.反映了美欧之间的贸易关系 D.有利于欧共体摆脱美国控制 [解析] 20 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下降,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上升,两者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小,有利于欧共体摆脱美国控制,D 项正确;只有美国和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不能表明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出现,A 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欧洲的联合进一步密切,B 项错误;美欧之间的贸易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 项错误。

 真题研析·立标杆 真 题 体 验 试一试 视角 1 (历史解释)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 1.(2020·山东高考·15)1969 年美国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法》,不再使用“共产党国家”与“非共产党国家”这一概念和划分方法,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并要求商业部修订管制清单。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美国( D ) A.同苏联关系缓和 B.与西欧竞争加剧 C.陷入侵越战争泥潭 D.国家实力相对衰弱 [解析] 根据“1969 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逐渐失灵,在和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整体国家实力相对衰落,美国迫切希望改善国际环境,所以此时美国开始调整外交政策,故选 D 项;此时美国同苏联的关系依然紧张,排除 A 项;同西欧竞争加剧和陷入侵越战争泥潭都是导致美国国家实力相对衰落的部分因素,不能全面涵盖题意,属于以偏概全的错误,排除 B、C 两项。故选 D 项。

 视角 2 (历史解释)七十七国集团成立的影响 2.(2020·全国卷Ⅲ·35)1964 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 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

 致。这种状况( B ) 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解析] 亚非拉国家为了扭转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被动地位而成立了七十七国集团,在裁军和国际安...

相关热词搜索: 格局 趋势 多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