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 阅读集萃二十篇
一、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节选自《送东阳马升序》宋濂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节选自《师说》韩愈
1 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B
) )
(A A )
余幼时即嗜学
嗜:喜欢
(B B )援疑质理
质:总结
(C C )是故无贵无贱
是故:因此
(D D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难道
2 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是 (
D D
) )
(A A )无从致书以观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童趣》沈复)
(B B )人非生而知之者
鸣之不能通其意
(《马说》韩愈)
(C C )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卒皆夜惊恐
(《陈涉世家》司马迁)
(D D )余因得遍观群书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湖心亭看雪》张岱)
3 3 、 以下几句话编为四组,分别体现宋濂诚信、明礼的是 (
A
) )
① 录毕,走送至,不敢稍逾越
②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④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A A )
① ④
(B B )
② ③
(C C )
① ③
(D D )
③ ④
4 4 、 对【乙】段落有关内容的理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C
) )
(A A )如果想跟从别人学习道理,是可以询问他的年龄是否比自己大的
(B B )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知识最终也不会理解
(C C )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如果懂得的道理比自己少,就能去当他的老师
(D D )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有,道理存在之地,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 5 、 横线上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 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2 2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把他当作老师。
二、
[ [ 甲]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 乙] ] 人之为学, 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 : ①[ [ 资] ] 盘缠。②[ [ 审] ] 详细。③[ [ 稽] ] 探究、考察。④[ [ 庶几] ] 差不多。⑤[ [ 子羔、原宪] ] 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⑥
[ [ 勉] ] 勤勉,努力。
2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
(1 1 )或遇其叱咄
( 有时 )
(2 2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 地方、区域等)
)
(3 3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等待 )
(4 4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见闻少,知识浅薄
)
22 .划线词语意思或相同的一项是(
B B
)
A A .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 B .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 C .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 D .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23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虽然愚笨, , ( 但 ) 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2 2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一个人做学问, , 如果不是每天 ( 或一天天地 ) 进步, , 那就会每天
( 或一天天地 ) 退步。
24 .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共同之处: : 淤要勤勉好学, , 于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
( 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
)
不同之处:甲文求师之难
乙文
有朋友学习
三、
①余幼时即嗜学。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③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怠。④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⑥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⑦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⑧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⑨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⑩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 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4 .对文章第一段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B B
A A .①| |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 ⑩
C C .①②③④⑤| | ⑥⑦⑧⑨| | ⑩
D D .①②③④⑤| | ⑥⑦| | ⑧⑨| | ⑩
15 . 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A
A A .写出了“我”的求知若渴。
B B .变现了老师的脾气暴躁。
C C .写出了“我 ”的胆小怯懦。
D D .表现了老师的德隆望尊。
16 .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作者求学艰难的一项是 D D
①无从致书以观②无硕师、名人与游③益慕圣贤之道④门人弟子填其室
⑤无鲜肥滋味之享⑥缊袍敝衣处其间⑦同舍生皆被绮绣⑧余因得遍观群书
A A .①④⑤⑧
B B .③⑤⑥⑦
C C .③④⑦⑧
D D .①②⑤⑥
17 .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C
A A .善用对比是本文的特色,通过“我”和“同舍生”的对比,突出了“我”求学的快乐。
B B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出了学馆条件之差,反衬了“我”学习的刻苦 。
C C .学习生活的艰苦没有动摇作者的求学意志,他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终于学有所成。
D D .本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求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四、
【甲】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 有 不 成 者 , 非 天 质 之 卑 , 则 心 不 若 余 之 专 耳 , 岂 他 人 之 过 哉 !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
不 听 其 语 , 并 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 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
注释:①殊:特别。
②寝陋:丑陋。
③易:轻视。
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
⑤畅:酣畅。
⑥匕著:调羹和筷子。
9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1 )主人日再食(
食:提供伙食
)
(2 2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 “ 披 ” ,穿
)
(3 3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给予,赠送。(
)
(4 4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
咸:全,都
)
10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B B
)
A A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 B .以中有足乐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 C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学而不思则罔
D D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段中划线的句子。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女仆拿热水来(给我)浇洗,用被子围着、盖着(我),(我)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
12 .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 法。请按提示在 A A 、B B 、C C 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文
句
学习态度和方法
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A A 虚心求教
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一心向学
乙文:
B B. . 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
循序渐进
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C C 勤奋刻苦
13 .【甲】【乙】。
两文末尾画波浪线的名子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都是反问句,加强了语气,能警示读者并引起读者思索,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总结了上文,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甲文强调专心是 业精德成的重要条件,乙文肯定默诵是熟记书本内容的有效手段。
五、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 20- -2 22 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②,悔前所为;
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③,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然有勤劳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④为若干卷。
(原文有改动)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 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 qiā ān n 。⑦善:认为……是对的。⑧勒:编辑。
2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 1 )走送之
跑。
(2 2 )援疑质理
询问。
(3 3 )然负此自放
但是,可是。
(4 4 )故虽有勤苦之劳
劳累。
21 .请将选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
(2 2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
22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 1 )
【甲 】文中宋濂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无师的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一困难的?
常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2 2 )
【乙】文中秦观在治学的道路上遇到了善忘的问题,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
六、
【甲】家中来营者, , 多称尔举止大方, , 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 , 余不愿为大官, ,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 , 习劳习苦, , 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 余服官二十年, , 不敢稍染官宦习气, , 饮食起居, , 尚守寒素家风, , 极俭也可, , 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 , 由俭入奢易, , 由奢返俭难。尔年尚...
相关热词搜索: 东阳 阅读 马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