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 共 25 小题)
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认为:“随着自强运动的推进,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财富是权力的基础——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富有。新式国防远比传统国防花费大,它必须有更好的交通体系、工业和企业作支撑。”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企业有( )
①汉阳铁厂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①轮船招商局 ①开平煤矿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2.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经济形态是(
)
A. ①
B. ①
C. ①
D. ① 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洋务运动对中国传统经济冲击最大的是(
)
A. 创办近代企业 B. 派遣留美学生 C. 开设新式学堂 D. 筹建近代海军 4.1948 年 8 月 19 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如果当年金圆券的购买力以 1 计算,12 月跌至0.0603,1949 年 2 月跌至 0.0000002,相当于金圆券发行时的 500 万分之一。上述现象(
)
A. 说明国人的消费能力增强 B. 是政府刺激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C. 反映了国民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D. 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有直接关系 5.1934 年 6 月,荣宗敬说:“弟经营纺织业三十余年,困难未有甚于今日者。外厂竞争,农村破产,纱销呆滞,而所担负之统税、利息两项,年在千万以上。”这一材料不能说明(
)
A. 家庭手工业的衰败 B. 外资企业争夺市场 C. 国民政府征收重税 D. 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6.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导致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 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 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 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7.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 1923 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这反映了( ) A. 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 B.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C. 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 8.我国近代某个工厂刚刚创办时“正厂初办,下走无状,不能得世界之信用”,“既不能昭布信义、集累亿之赀;又不能速取捷效、执谗谤之口,独立搘拄,呼助无人。” 以下是 1840-1956 年我国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图,符合该工厂形态的是(
)
A. A B. B
C. C D. D 9.下面是 1934-1936 年中国对外贸易变化示意图。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实业救国兴起 B. 国际局势稳定 C. 社会性质改变 D. 政府政策推动 10.有人说,中国近代工业只不过是装配工业(即以外国零件装配成机器)或加工工业(即以外国原料加工成日用品)。商业资本因无强大的国内工业,它所经营的不是批发外货,就是趸卖原料。这主要表明了( )
A. 中国民族资本缺少原始积累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缺少政府扶植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缺乏独立性 D.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11.19 世纪 80 年代,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
A. 近代中国推行和平友好外交政策 B. 民族企业都是中外合作企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致 D. 民族企业得到外国大力支持 12.有学者说:“1895 年以后民营工业之所以发展较快,乃外人大量设厂所激起之经济民族主义使然。外人大量设厂之后,一面有民间提倡挽回利权,一面有清廷倡导于上。”该学者认为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
)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①实业救国思潮涌现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13.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始于(
)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C. 抗日战争之后 D. 解放战争之后 14.《海关十年报告》记载,1891 年上海伦章造纸厂,该“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此厂的产品在纳税方面并未享受什么特别优待的章程”。从上海伦章造纸厂的经营状况,最能体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
A. 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 B. 获得充分发展,有相当规模 C. 得到政府大力扶持与帮助 D. 生产的产品难与外国商品竞争 15.1889 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写道:“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则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转移于无形者。”材料表明兴设炼铁厂的初衷之一是(
)
A. 辅助官办军事工业 B. 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C. 加快民族工业发展 D. 维护民族经济权益 16.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年)》中说:“……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
①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
①封建制度的终结 ①人民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①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17.1903 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商部,并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商律》、《公司注册试
办章程》、《商标注册暂拟章程》、《奖励华商章程》等。清政府此举意在(
) A. 调动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 B. 完善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 C. 抵制外国商业资本的入侵 D. 使政府直接控制经济活动 18.下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
A. 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 B. 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D. 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19.“工厂死在接收上, 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
A. 1924—1927 年 B. 1937—1945 年 C. 1945—1949 年 D. 1949—1956 年 20.有人统计过,在 1872年到 1913 年间,中国近代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 55.9%,商人 18.3%,买办占 24.8%。这表明我国近代企业必然会带有(
)
A. 封建性 B. 集团性 C. 垄断性 D. 地域性 21.图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图二反映的历史信息相比,主要区别在于(
)。
图一 继昌隆缫丝厂
图二 江南制造总局 A. 是否采用机器生产 B. 其产品是否直接投入市场 C. 是否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D. 资金是否充足 22.清末洋务运动首领张之洞也是一位联语大家,其联语收入《联语存录》。其中一对联为“经纶天下,衣被群生”,此对联的对象是( )
A. 汉阳铁厂 B. 湖北织布局 C. 继昌隆缫丝厂 D. 江南制造总局 2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洋务企业 外国企业 民族企业 B.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国企业 C. 外国企业 洋务企业 民族企业 D. 外国企业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24.李鸿章在对《开平矿务局招商简章》的批示中指出:在用人上,“各厂司事人等,应于商股内选充,不得引用私人”;在财务上,“煤铁钱银出入,即派司事随时登注流水簿,每月一结,每年总结。”这一批示表明洋务运动( )
A. 生产经营不计较成本 B. 开近代中国机器生产的先河 C. 采用近代方式管理企业 D. 通过官商合股兴办军事工业 25.根据国内学者计算,中国工业增长率在 1912 年到 1920 年达到 13.4%,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情况的是(
)
A. 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B. 第一大工业是面粉业,第二大工业是纺织业 C. 重工业超过了外国资本 D. 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二、非选择题(共 共 5 小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謇由于“通海为产棉最盛之区,而花身细软尤为中国之冠”,且“通海乡人素以纺织为生计”,决定从兴办纱厂起步。1895 年 10 月开始筹建大生纱厂,1899 年春开机生产。大生纱厂先后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创办了跨涉十多个行业的 60 多家企业,想要建立购、产、销、运一条龙的自我循环体系。“尽花纺纱,卖纱收花,更续自转”,“以纺成之纱销于本地”。1897 年发行第一批股票,约定“当经太常寺少堂盛(宣怀)、翰林院修撰张(即张謇),合领南洋商务局官机二万锭,作为官股规银二十五万两,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两,共计官商本规银五十万两,以壹百两为壹股。官绅订立合同,永远合办。行本不足,另集新股,一体分利。以银到之日起息,长年官利八厘,余利照章按股分派。”1907 年,张謇申请获得了“二十年内,百里之内,不准别家另设纺厂”的专利权。张謇将大量利润投入到了南通的地方社会事业中去,先后创办或参与创办了各级各类学校 300 余所,兴办了大批文化体育卫生医疗设施、公共园林和慈善机构。1925 年,大生各厂被银行及其他团体接办。胡适评价张謇是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材料二
荣氏兄弟起初兴办的是面粉厂,后又兴办棉纱、织布厂。面粉业先后办了 12 个厂,棉纱织布业先后办了 9 个厂。当荣氏兄弟创办无锡第一家机制面粉厂保兴面粉厂时,当地豪绅诬告其破坏了风水,被无锡知县勒令停建。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荣氏兄弟历时 10 个月打赢官司,把保兴面粉厂建了起来。但是地方仕绅又诋毁其机制面粉不如土粉,某家姑娘吃了已经中毒死亡。面对困境,荣氏兄弟购进土粉掺和在机制粉中,以使产品粉色和吃口接近土粉,并以低于土粉的价格销售;又派人到一些面点、点心店去推销,赊销使用,不仅价格比土粉低,还相继在上海、苏州、天津、烟台等地设立批发处,扩大外销范围。终于打开了面粉销路,使保兴面粉厂初步站稳了脚跟。荣氏集团在许多重要产棉区设立收购棉花的花庄,早期主要集中在江苏太仓、常熟、支塘等地,后来发展到了陕西西安、咸阳等地。抗战胜利后,荣德生果断决策:“本花可以止进,宜售出现纱,调进美金,以便购美棉之用。”在福新一厂 1913 年创办时,荣氏兄弟就与其他投资人议定:“各股东分得的红利,三年内均不提取,用以扩充企业,各股东的股利,也存厂生息,以厚资力。”荣氏兄弟在获取利润后,适当地从中拿出来一部分,为家乡无锡兴办一些社会事业。
——编自金其桢、黄胜平《大生集团与荣氏集团兴衰成败之道探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实现“状元办厂”的原因有哪些? (2)历经几十年的坎坷曲折后,大生企业集团破产易主、走向衰落,而荣氏企业集团却兴盛发达。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大生集团与荣氏集团不同结果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对于我们研究中国民族工业兴衰的历史有何启示?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
请回答:
材料中徐中约和费正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认识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你赞同哪种观点?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28.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1929 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 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
(3)据材料三,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0 年初,在武昌成立湖北铁政局,委派蔡锡勇为总办,厂址选定汉阳,1890 年 11 月动工兴建,1894 年 6 月投产。此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家集冶铁、炼钢、轧钢于一厂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然而,铁厂从投产之始便财经亏损。至辛亥革命前,年产铁约 8 万吨、钢近 4 万吨、钢轨2 万吨。然而,公司除第一次世界大战间始见盈余外,财政常陷困境,外债沉重。
材料二
材料三 据《长江商报》2007 年 8月 14 日报道,武汉拟建近代工业博物馆。
(1)结合材料一,汉阳铁厂创办的同时期中国还创办了哪些民用工业?创办这样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汉阳铁厂创办的历史背景如何?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为什么汉阳铁厂由政府主办,但始终没有发展成为强大的近代钢铁企业? (3)你认为如果武汉建立近代工业博物馆,有哪些企业可以进入展馆? 3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晚期,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时产生的。在这以前,像在自然和社会史中许多事物一样,它会有一些偶发的、先现的现象,但不能因此认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史,只能从明代后期写起。然而,总的说来,明后期,尤其是入清以来,我国工业的生产技术已是日益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了。尤其是当时具有主导作用的棉纺织业部门,落后愈甚,它一直停留在农家副业上。整个明清时代,棉纺织业中未发砚资本主义萌芽,在...
相关热词搜索: 学年 资本主义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