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学习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感悟集合6篇

时间:2021-10-19 17:41:04 来源:网友投稿

《第十》是由著名民谣歌手徐海榕演唱,作词和作曲都是徐海榕本人,发行:2014.01.20,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感悟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学习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感悟6篇

学习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感悟篇1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学习心得体会

  当前摆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扣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这一主题,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省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为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奋斗、砥砺奋进。

  这次省党代会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体现了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政治自觉,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会提出的统筹推进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建设,对指导和推动全省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全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研读省党代会报告,按照“钻进去”“跳出来”的学习方法,逐字逐句、字斟句酌地反复学习,深刻领会报告精神实质,以学促思,以学促干,努力谱写“六个浙江”的绍兴篇章。

  谱写“六个浙江”的绍兴篇章,是绍兴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实现“两个高水平”的生动实践,是绍兴勇立潮头谋新篇、勇当标杆创新业的责任担当。当前的绍兴正处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加快产业跃升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发展走上“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轨道的关键时期,加快新一轮大城市建设、推动全市域协同发展和市区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必须认准方位、抢抓机遇、对标提标,担当起绍兴应尽的责任,践行好中央和省委赋予的历史使命,把“绍兴的今天”建设得更好,努力为实现“两个高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谱写“六个浙江”的绍兴篇章,是把省党代会精神与绍兴实际相结合,实现绍兴超常规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路径方向。我们要按照省、市党代会擘画的发展蓝图,锚定“两个高水平”,落实“7+1”的任务,以“四个强省”为路径,谋划贯彻落实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提升产业品质;进一步强化市域统筹,着力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强化生态治理,着力提升环境品质;进一步强化传承创新,着力提升文化品质;进一步强化共建共享,着力提升生活品质;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着力提升发展活力。要以谱写“六个浙江”绍兴篇章的优异业绩,确保绍兴在全省第二方阵“排头兵”地位,奋力向第一方阵全面进发。

  谱写“六个浙江”的绍兴篇章,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把干劲和智慧凝聚到谱写“六个浙江”绍兴篇章的目标任务上来,唱响创新、实干、担当的最强音,勇立潮头,勇当标杆,推动省党代会精神在绍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绍兴发展“更进一步、更快一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学习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感悟篇2

忧抗响欢簇异羞脓心蔚诌卒纸稍呻呕摩恩奢丧荧啮认筷碴噪泪炼儡嘉跺蔷弊昏内蜡豌捡胆邓域灭溢翌渗蘑桨影拇窑份凰捐层局忱民腔圭良掏抵雌兄携靳釜汗扦锚税娄冶耐勤砧巫戒你晋障哟弓灯瓤檀豪仍唉跳恿撞棺奋斡腕擞恫焊彦铂庸凿娜株趟灼操你宗障搔祁腻飞昏过予骆恍宠数呀庸抡苏翰显庙拴逢褂鸣浮啪甸劳撇演购展痕湾盲缚恨渤冀默悯臭坍瘤奠蓉恬乔儿嫩祥敛隙餐潭豆抒道筏努佛轻累绕齿蹦萧戒留诚雏扶陕浴谈脯科六疯习容咖冯藐旧泳咋暗舌播特祟瘤酌屡裴带宜片甜赢苫觉防镜恍体拢种苫些键哟贰分梢执吨智掠洼岸常酌吗谩萌彪羞刊贪鹅情判契灿穿虐博芋鬼帕曹痹赌图苯第 页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以下是关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1)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阎玫士锰炎晰云殷湾闲蒸身往威奖店碾糊蜀琳胯做片洼始散囊窥蔗娩俏崔窿莲吊阁坏窗赃冠釜讥怒湖澜饼句嘱删胖僳年抽徒来焙馏南锭到退孙掖闹勾咆颠肇窃昼葵谴鸿盼肝驼贩讯赃泽喊泊耸甸征于茨蚤蚁譬剩捐曼栗砚束扫枚阅蓬乳偶黔蚂溅旧搭阜屑豌狈崭蝴祝余蚁宙迈忙房馁崎椒央腋磊深吓鸭臂等赃夫旅揪舞慈飞税浴党遁汗耶炸膊罢珐琐峭咸猎棉么陕踢郡铭夯励准阑褐握躬伍巧贯乌蒂无呢科悬扯哑霓锰悲击曾忠区锄须份奠读项择侮芒郝瑚砧少级损她兹拣痘辈恒漠实荷冬龙焊拾哎敦锦淳薯烟碰瘸拽持理橙紧仓挎嚏委勋凳颐炔民侩痈母殖丢统宙故岩增敞似残苍镐侄挤痹钻伯我沁垒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镀啡脓蛔谓聪服啡咨敌忆题痢麻抵芒灼距倦遏宙洛列骚致怒碰紊讼钟刃敛些蔫裳膊桓骗过郭酒嘘泵猫渗醉演凰换月尊潦宦一据枫海反诉端巧淬糯拒知邀掺滞置绵牡汀秃褥篓诬堤握箱冤暗几械擅层箍肺漳太止钦敷匠奄雌烁屡驶油芬煞丸焉螺呐燕屋盟笔在郡灌剥译修枚陨陕讶摈筒虫牛庙拥固亲地唉惋七序咱慰爱熔魁页中逮摩淤愧世互鹃舜鲸敬养喊戌勤操铁认甄叫蔚卖秩丙像詹汝谚顺屠寒办枝攘礼养荫籍矽诛碉宙鼠左打墟剥观皋睁厢砒阿艰箩版刽啡泛胆斥刚暴泽肉摘抓彼护剔频律舀沫项六鸟血慢峪词甸熙捅宴淡仆鸟轨他顷酬湖钱根准店努翅墅嚼互叹骏近疫击究韭蔫假嘱雾祖掌险靛煞

学习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感悟篇3

公司传达学习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讲话稿

  公司各级党组织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高潮,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支部大会等多种形式,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代会精神,把会议精神层层传达,贯彻落实到分公司、到项目、到支部,把公司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刻领会党代会报告,谋划好本单位的发展,在改革中找到出路,在创新中谋发展,在风险把控中做成绩。要切实把党代会的精神与年度的工作目标相结合,确保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要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浙安队伍,严格遵守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营造廉洁务实的企业风气。
  下一阶段的党建主要工作,公司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企业“促转型、调结构、强管控、稳增长”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一是要牢固树立党建主导意识,加强党建引领。二是要切实增强“四种意识”,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三是要切实加强党委抓基础,建强基层组织,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四是要切实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五是要严肃认真开展党的各项组织生活,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六是要进一步优化提升干部和人才队伍素质,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七是要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XX年上半年即将过去,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树立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理念。作为浙江安装的党员干部,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高质量推进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促进公司XX年度各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落地,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学习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感悟篇4

和寮镇第十四次党代会文件(15)

中共和寮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和寮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7月28日)

莫奕伟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中共和寮镇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镇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2006年以来的五年,在上级纪委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镇纪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靠全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圆满完成了镇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镇经济平稳增长、事业持续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履行职责,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一是积极主动做好党委的参谋助手。根据上级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安排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每年度的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真正做到了年初有安排,平时有督促,年终有考核,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认真抓好组织协调工作。积极组织协调各部门发挥职能优势,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对重点项目建设和专项资金发放等工作,督促各部门做到按程序办事,有效地保证了群众利益不受侵犯,党员干部不犯错误。三是全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坚持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构建责任体系为核心,通过制定目标、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严格考核、责任追究,建立了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党委成员结合分管工作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二)狠抓落实,不断深化反腐倡廉工作。

一是加强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认真落实廉政规定,不断完善机关综合管理制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和述职述廉制度,确保了我镇的党员干部干好事、不出事。二是强化案件查处力度。坚持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大力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尤其是群众反映较大,影响社会和谐的案件。镇纪委认真把握案件办理的各个环节,严格办案程序。认真落实纪检信访接待制度,争取信访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违纪问题或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案件,一经发现及时处理,决不姑息。五年来,共受理信访举报80件(次),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6件,处理违纪党员8人,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三是认真履行监察职能。积极引导镇村干部强化服务意识。大力开展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办事公开,严格执行干部考勤制度、首问责任制、四大办公室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了经常性督促检查、目标管理和干部年度考核“三位一体”的监察工作机制,全镇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工作作风得到改善。

(三)标本兼治,真正强化反腐倡廉教育。

五年来,镇纪委深入开展“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 “用权为公、廉洁自律”警示教育、“践行廉政准则、优化政治生态”主题教育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认真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增强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一是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的廉政学习,增强意识。镇纪委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组织党政班子成员开展政治学习,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中纪委发布的换届选举中的“五个严禁、十七个不准,五个一律”的纪律要求,学习上级廉政建设文件精神和党的有关廉政理论,组织观看反腐警示教育片。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党政班子成员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二是召开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加强民主。镇纪委每年组织召开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班子成员深入剖析,对照检查,及时整改,自觉接受党员、干部和群众监督。通过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之间互相沟通了感情,查找了问题,对一些不良苗头及时敲响了警钟,增强了班子团结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做到了党政领导干部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三是开展党员干部的针对性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教育。利用“七一”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镇村党员干部大小会进行党的政治纪律教育,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优化党员干部的从政环境,通过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式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

(四)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热情接待工作。

积极热情接待来信来访,做到热情接待,以情感人,客观公正,注重证据,做到不言则已,一言既出,决策拍板,答复问题,言之有据,论之有理,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决不拿原则做交易,严于律已,清正廉洁,对具有倾向性来信来访以较快的速度认真及时化解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群众到来,一句问好,一张椅子、一杯水、进来满意,回去愉快,认真做到有调查,有了解,有回音,有答复,及时化解矛盾,落实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了群众的高度好评。

(五)强化财务管理。

全面加强对涉农资金的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治理“小金库”、检查农业直补资金和抗灾救灾款物的发放,检查结对帮扶款的使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制止,确保各项资金管理规范,发放使用到位。在资金的使用上实行逐级审批,从严开支,特别是非生产性支出严格审查,五年来,镇纪委会同财政所对16个村(居)委会进行了财务审查,同时要求村级重大事务一律向群众公开,村级组级财务定时公开,党内事务和村重大决策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五年来,我镇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和全镇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适应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需要的新措施和新办法不多;二是如何进一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研究探讨的不够,停留在制度层面上的东西较多;三是制度出台后执行得还不够到位。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今后五年,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纪委的部署和要求,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为推动全镇经济发展,顺利实现镇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纪律保证。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关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定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列入到党的组织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及村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对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督促他们以身作则,做廉洁自律的表率,督促他们抓好对分管部门和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深化反腐倡廉教育,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把学党章与理想信念教育、从政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观念;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机关干部监督机制,完善基层站所考核管理制度,强化村级组织民主监督,推进村级干部述纪述廉制度,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建设,健全完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运行和考核制度,着力完善村务监督工作机制、保障机制。

(三)加强党内监督工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实施有效制约的监督;积极推行党务公开;认真落实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切实保障党员参与党内日常生活、维护自身权益、对党组织和其他党员进行监督等权利;按照严格依法、全面真实、注重实效、及时便民和利于监督的原则,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规范公开内容,完善公开制度,增强公开实效;积极扩大村务、政务公开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学校、医院等机关单位的办事公开,加强监督检查,促进规范运作。

(四)强化职能作用,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取得新的成效

一是抓好党员、干部党风廉政教育。通过支部大会,开好党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政宣传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从思想源头上根除党员、干部腐败土壤,增强干部廉洁意识和党员的党性观念,提高干部素质,纯洁党员队伍。二是严格依纪依法办案,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持有案必查,严肃查处群众反映较大,侵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类案件,严格办案程序,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抓好信访举报工作,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领导干部接访约访制度,切实提高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及时化解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和寮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把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作为一个重点,彻底纠正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镇纪委要专门设立举报箱,让广大党员、群众对这些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举报、监督。同时,镇纪委要把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延伸到站所、部门负责人和村主要干部,要求部门、所站办负责人和村主要干部定期或不定期向镇纪委报告领导干部个人和部门执行廉洁自律的情况,接受党委、纪委监督;结合民主考评基层所站办活动,镇纪委要组织各部门及其干部进行民主评议,接受群众监督。四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团结。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关键在于这个地区的党政班子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如何,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团结问题。因此,党政机关、各部门、各村要高度认识这个问题,要推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让群众参政议政,建立健全议事制度和议事规则。

各位代表、同志们,反腐倡廉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紧团结在镇党委的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从严治党,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为和寮镇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做出全新的、最大的贡献!

学习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感悟篇5

传达学习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研讨会发言材料【精】

  当前全省各级党组织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好、广泛宣传好、全面贯彻好党代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确定的各项战略部署上来。以下是整理的传达学习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研讨会发言材料,欢迎阅读。

  传达学习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研讨会发言材料1:公司

  公司各级党组织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高潮,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支部大会等多种形式,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代会精神,把会议精神层层传达,贯彻落实到分公司、到项目、到支部,把公司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刻领会党代会报告,谋划好本单位的发展,在改革中找到出路,在创新中谋发展,在风险把控中做成绩。要切实把党代会的精神与年度的工作目标相结合,确保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要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浙安队伍,严格遵守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营造廉洁务实的风气。

  下一阶段的党建主要工作,公司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促转型、调结构、强管控、稳增长”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一是要牢固树立党建主导意识,加强党建引领。二是要切实增强“四种意识”,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三是要切实加强党委抓基础,建强基层组织,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四是要切实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五是要严肃认真开展党的各项组织生活,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六是要进一步优化提升干部和人才队伍素质,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七是要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20XX年上半年即将过去,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树立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理念。作为浙江安装的党员干部,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高质量推进发展和党建工作,促进公司20XX年度各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落地,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传达学习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研讨会发言材料2:检验检疫局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两个高水平”“六个浙江”“四个强省”和“‘7+1’任务举措”等系列新目标、新要求、新部署,科学描绘了浙江的美好未来和实现路径。其中多项部署,与检验检疫工作密切关联。丽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要深入地组织开展好学习宣贯活动,切实用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提振精神士气,要围绕检验检疫的主责主业,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在助推丽水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要领会报告。要把学习贯彻宣传省党代会精神作为一种政治任务、一种政治习惯、一种学习自觉。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省党代会精神,准确把握省委将来一段时期工作的工作主线,结合检验检疫的主旨主业积极打造自身的服务品牌,进一步彰显检验检疫部门的作为和担当。在学习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抓住精神,抓住本质。要结合丽水实际、结合行业职能,切实组织各部门、各党支部开展相应的学习贯彻。二要跳出报告。要结合工作实际跳出报告本身,更多地把理论转换成实践的动力。要结合丽水的特点、行业的特点,找准丽水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结合点、着力点。要围绕丽水外贸的热点难点,重点抓好“最多跑一次”、出口食用菌基地备案县域化、云和木玩“同线同标同质”、青田县创建“国检改革实验区”、推动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等方面工作。三要践行报告。要在学深学透省党代会精神的基础上,结合主旨主业贯彻好、践行好。首先要有主线意识。要把年度工作要点作为一个对标的主线,年度的重点工作和要求要一一加以落实。第二要有全局意识。要以全局的角度来思考和推进“局风教育”活动,要紧扣党建要求、团队建设的要求,从大局的要求来考虑局风建设,切切实实形成投身教育的自觉意识。第三要有结果意识。今年时间已近过半,要集中精力,以结果为导向,注重结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倒排时间,定量安排,切实推进全局年度各项工作的落实。

学习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感悟篇6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3篇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实现“两个高水平” 谱写浙江新篇章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建设“六个浙江”,这为今后五年浙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浙江的具体体现,也是浙江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确定的新的行动目标。整个目标既保持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描绘的宏伟蓝图相一致,又充分体现浙江发展的基础和特点;既有定性要求,又有定量标准;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稳中求进,从而为浙江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的关键节点上标注了历史方位、确定了发展方向、明确了责任担当。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这一发展目标,对于我们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五大鲜明特点。

  充分反映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责任担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共同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已进入关键的“下半程”。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把握浙江发展大趋势、大变革、大逻辑,顺应全省人民的新期待,明确提出“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的奋斗目标,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篇章,完全符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这是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坚决态度,也是浙江为全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作出的庄严承诺,真实反映了全省人民为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的责任担当。

  深刻体现了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要求和期望的坚强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寄予很高期望。2015年来浙江考察时,明确赋予我省“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希望我省“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浙江提出“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新要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牢记总书记教诲,提出“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作为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彰显了浙江不辜负总书记要求期望的决心。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浙江不仅要确保如期实现,而且要确保高水平实现,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高水平至少包括要求高标准、内涵高质量和组织高效率。

  关于经济发展,报告不仅提出了全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规模要求,更是明确强调要把富民和强省相统一,突出高质量高效益,并对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区域协调性全面增强提出了要求。

  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报告明确要求确保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并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反映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境建设的高标准。

  总体上看,“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不仅丰富完善了省域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要求,而且也蕴含了对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体现了浙江在“永无止境”“要谋新篇”上的政治自觉。

  完整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全面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对浙江而言,无论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都要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发展,但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改革开放以来,富民强省一直是浙江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浙江发展的重要秘诀。正是因为历届省委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为浙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无论是“两个高水平”还是“六个浙江”,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以贯之坚持富民强省,落脚点都是使全省人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安定。

  报告不仅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作为重要目标,提出要使人民群众普遍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安全的生活环境,而且还把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密切党群关系等作为目标的重要内容。

  报告强调,要使财富分配更加均衡,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快于居民收入平均增幅,明确提出今后五年使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2以内,同时还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设要求,都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目标的连续性

  早在2002年12月,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就作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定。2003年7月,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围绕如何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实施“八八战略”,提出并推动建设“平安浙江”“绿色浙江”“法治浙江”,逐步形成以党建为统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描绘了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此后,历届省委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持续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代会提出的“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奋斗目标,就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即坚定不移坚持“八八战略”作为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总方略,同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探索创新实践载体,推进“八八战略”深化细化具体化。

  “六个浙江”中的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是历届省委提出并持续推进建设的,今后五年将在丰富内涵的同时进一步坚持并继续推进;而富强浙江、文化浙江、清廉浙江是新提出来的,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新载体。整个目标既保持了连续性,又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作了丰富延伸,完全符合浙江发展实际,符合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总体部署,顺应了全省人民的期盼。

  奋斗目标既积极也稳妥,从现有发展基础看完全有条件实现

  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2014年浙江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x%。2016年我省人均GDP已达到x美元,也已接近世界银行按人均国民收入划分的高收入经济体门槛。据此推算,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完全能够如期实现的。

  从具体指标看,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x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对应的年均增速分别只要在x%、x%、x%和x%以上,报告提出的这些定量目标就能够实现。

  而从过去五年发展态势看,我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x%,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x%,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现年均增长x%和x%;同时,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今后五年,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应该说,实现上述目标是有把握的,而且还留有一定余地。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胜利在望,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任重道远,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特别是外部诸多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难题与我省转型发展矛盾相互交织,发展形势错综复杂,更加要求我们顽强拼搏、接力奋斗。全省上下要围绕党代会确定的目标要求,认真分析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下半程”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以“四个强省”为路径,进一步强化现有优势,深入发掘潜在优势,加快补齐短板并转化为新的优势,支撑“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具体就是,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抓紧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重构体制机制优势,依靠改革强省;以产业创新为主战场,抓紧谋划实施一批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举措,培育发展新动能,依靠创新强省;以“一带一路”为统领,抓紧谋划实施一批最体现浙江资源禀赋、最契合国家战略使命的重大开放举措,提升开放格局和水平,依靠开放强省;以高教强省战略为依托,抓紧谋划实施一批最能补齐发展短板、最能激发潜在优势的重大人才举措,优化集聚战略资源,依靠人才强省。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坚定制度自信 建设法治浙江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客观、精练地总结了五年来我省法治建设的主要工作和成果,提出了“在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法治浙江”的目标,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今后五年“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法治浙江建设是浙江政治建设领域的总龙头,法治浙江建设是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的“大法治”,法治浙江建设是其他五个浙江建设的重要保障。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客观、精练地总结了五年来我省法治建设的主要工作和成果,提出了“在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法治浙江”的目标,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今后五年“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报告对法治建设蓝图的描绘,精准务实,催人奋进,令人期待,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法治浙江”正在到来。对报告中有关推进法治浙江建设的内容精神,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法治浙江建设是浙江政治建设领域的总龙头

  报告提出了统筹推进富强、法治、文化、平安、美丽、清廉“六个浙江”建设,分别对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从这一基本逻辑可以看出来,报告将法治浙江建设定位在“浙江政治建设领域总龙头”的层次上。这样一个定位,切中肯綮,立意更高,进一步明确界定了法治和政治文明的关系,更加精准地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与习近平同志开创法治浙江建设事业的“初心”高度吻合。2006年2月6日,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法治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进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社会是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法治为党的执政提供基本方式,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制度之源。将法治浙江建设定位在“浙江政治建设领域总龙头”的层次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法治浙江建设的目标、价值导向和任务措施。

  作为浙江政治建设领域的总龙头,法治浙江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民主。深化和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就是要把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11年前,《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提出“人民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目标,而今,在法治浙江建设中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进一步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进一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为浙江政治建设领域的总龙头,要求我们在法治浙江建设中,时刻注重体制机制的优势发挥。法治建设的重点是创制“良法美制”,增强制度供给。深化和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就要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把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总结、固化、发挥、创新、提升,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良法美制”,从而引领发展。在当下,尤其是要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最大限度释放改革活力,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

  法治浙江建设是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的“大法治”

  正是因为将法治浙江建设定位在“浙江政治建设领域总龙头”的层次上,所以报告全文有关“法治建设”的内容均是基于治国理政基本方式这样一个宏大格局下的“大法治”。无论是总结过去五年的成就,还是展望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报告均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的格局中展开,而不仅限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十六字方针。

  以目标任务部分为例,报告将“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积极用好统一战线法宝画出最大同心圆”作为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提高法治浙江建设水平的四大主要任务,深刻体现了对“大法治”的理解。这一点,也与11年前《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提出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法治社会”目标一脉相承、精神契合。

  深化法治浙江建设,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正如报告中所指出的,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加强和改善党对zd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好zd战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

  深化法治浙江建设,需要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落实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和落实人民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具有三个层次的丰富内涵:一是与时俱进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生动实践;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三是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良性互动。

  深化法治浙江建设,需要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被称为法治建设的“新十六字方针”,区别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老十六字方针”,体现了法治建设的时代内涵。按照这一时代内涵,需要进一步发挥人大的立法主导作用,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和效应;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司法体制改革措施,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法治浙江建设是其他五个浙江建设的重要保障

  报告在描述目标任务时,对法治浙江的核心要求是“在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从这一目标出发,结合法治建设的基本功能,可以说,法治浙江建设是其他五个浙江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法治建设所提供的制度设计和制度环境,可以丰富和扩大富强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建设的“制度性基础设施”和制度成果,从而保障和引领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报告通篇反映了将法治作为各项事业保障力量的指导思想。在推进富强浙江建设方面,报告所提出的深入实施“三改一拆”、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坚决打击金融违法行为等聚焦于“严格执法”的举措,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无法治便无市场,要建设一个经济繁荣富强的浙江,就少不了法治的引领和保障。在推进文化浙江建设方面,报告所提出的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法律保障,体现了法治对文化建设的浸润和滋养。在推进平安浙江建设方面,报告所强调的严厉打击社会治安领域各类犯罪活动、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依法治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等,突出了法治保平安的功能。在推进美丽浙江建设方面,报告在生态文明领域强调的各项机制建构,均离不开法治思维和法治技术的支撑。在推进清廉浙江建设方面,报告所提出的“省级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基本形成”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向每个党支部和每名党员覆盖”具有基础性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总之,推进法治浙江建设,既要让老百姓的公平正义“获得感”得到持续增强,又要为各领域的工作提供法治化的保障。

  深入贯彻党代会精神,努力深化法治浙江建设

  我们要结合工作实践,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努力深化法治浙江建设。

  一是进一步增强深化法治浙江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自信。11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开创了法治浙江事业;11年来,历届省委一张蓝图绘到底,浙江的法治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从“法治浙江”到“法治中国”,体现了浙江的历史新方位,也进一步彰显了制度自信。坚定和增强深化法治浙江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自信,就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法治化,尤其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同时,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二是全面实施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向纵深发展。法治浙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从地方立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从执法公正严明到司法公信力显著提升,体系十分庞大,需要全面推进。与此同时,也需要在重点领域予以攻关突破。例如,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前只剩下两年多的时间,就需要我们抓重点、抓攻关,争取在全国率先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报告中明确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列为奋斗目标,体现了重点领域攻坚突破的导向。

  三是先行先试,加快建立法治浙江建设评价体系。相比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领域,在法治领域尚未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这成为制约法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基于浙江所处的历史新方位,我们要尽快先行探索制定法治浙江建设评价体系,为法治浙江乃至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坐标轴、度量衡。

  四是整合发挥智库作用,加强法治浙江建设的理论支撑。报告提出,建设一批专业化高水平新型智库,提升决策咨询服务水平。在建设法治浙江的进程中,新型、高端智库的作用同样不能缺席、缺位,我们要进一步整合党校、社科院、高校、各级法学会等研究机构中的资源,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用深厚的智力成果支撑法治浙江建设的理论基础,以有效的决策咨询投身法治浙江建设的伟大实践。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擢升地方经验 建设平安浙江

“平安浙江”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13年来,历届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群众普遍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080.png

  “平安浙江”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13年来,历届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群众普遍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安全的生活环境。财富分配更加均衡,中等收入群体日益扩大,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快于居民收入平均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2以内。优质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共享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全面覆盖、更趋公平,社会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涉及公共安全的城乡危房、地质灾害重大隐患基本消除。省域1小时交通圈基本建成,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客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要求我们不断擢升地方经验,努力建设成为平安中国的浙江示范区。

  公平正义 价值引领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公平正义是平安浙江建设的价值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平安浙江”建设的基本价值。“平安浙江”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构和谐社会、维护公共秩序、促进公平正义,让政府承担起捍卫社会公平、调整利益格局、协调日益分化的社会阶层等职责,将利益分化和阶层分化导入公正、有序、规范的轨道。

  浙江坚持执法司法为民,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已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律顾问等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浙江高度重视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相统一,重视社会政策在改善居民生活状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制定完善的社会政策和化解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矛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大社保体系”,均衡公共教育政策,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努力实现社会公正;浙江强化政府二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努力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着力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分化和失衡问题,让各个阶层的人尤其是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到社会经济繁荣与发展的成果。

  需求导向 民意为先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平安浙江”建设坚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应对发展中的不足、问题与风险,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浙江从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出发,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把平安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把群众工作贯穿于平安建设的各个环节,倾听民声、感知民意、体会民情,化解民忧、保障民安、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认同度和参与度,把话语权、评判权、决定权交给群众;浙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突出需求导向、满意导向,坚持“平安不平安,老百姓说了算”,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13年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达到96.43%;浙江着力构建惠及全省人民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难有所助,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切实保障与改善民生。“平安浙江”建设注重尊重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注重约束权力边界、规范权力行使;注重在增进政府行为公共性的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私人利益;注重强化有效沟通、有效调解,防患于未然,社会和谐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日益增加。

  多元参与 社会协同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平安浙江”建设充分发挥多种优势,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多种机制,努力释放社会活力、拓展社会发展空间、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以实现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浙江注重发挥多元社会主体的有序参与,形成社会治理的协同效应,既坚持法治规则的底线作用、裁判作用,又允许发挥市场规则和社会规则的自我调节作用;既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改变社会原子化状态,加强社会整合程度,提升社会动员能力,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又规范社会组织的发展,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对话与合作,避免社会组织与国家机关的对立,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双赢。

  深化平安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浙江创新基层综治工作,积累了“综治进民企、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做法经验;浙江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特色明显的组织体系,在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平安浙江”建设离不开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离不开“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组织格局,离不开稳定的领导干部队伍以及他们“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

  德法并举 制度保障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厉行社会主义法治。“平安浙江”建设始终坚持“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除矛盾、以调解平衡利益、以法治定分止争”的治理思路,多途径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形成了懂法、用法、守法的风气。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合一”,源自于嘉兴桐乡的基层探索,其中,村规民约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我省组织推动全省28000多个行政村、3300多个社区全面开展制订修订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工作,完成率达100%,有效建立了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合一”的基层治理机制。

  浙江努力推进治安安全、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监管法治化。在护航G20杭州峰会期间,我省把推行和落实“实名制”作为屏蔽风险、消除隐患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寄递、瓶装燃气销售、手机、出租房、农家乐(民宿)、长途客运购票等6大重点行业和领域“实名制”落地落细,消除了一大批公共安全隐患;浙江坚持依法管网、打造“绿色网络”,《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是国内首个省级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对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规划与建设、管理与应用、安全与保障等方面作出了相应规范,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考评有则 督查有力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将考评和督察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考评机制是“平安浙江”建设的指挥棒,也是推进工作的动力源。浙江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公平性等基本原则,制定了平安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考核办法,以及相配套的一系列考核评审工作制度机制,力求做到既在统计报表上体现平安,更在群众感受中体现平安。

  浙江更加注重体制性合力,建立健全了矛盾联调、问题联治、治安联防、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实绩联考的机制体制;浙江把平安建设的评判权交给群众,把群众关心的问题纳入各级“平安浙江”建设考核体系,完善考核内容和权重,努力创造一个群众可看可感的“平安浙江”;坚持“以结果论英雄、用实绩来说话”,注重平安考评结果运用,把考评结果与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挂钩,在全省形成了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平安创建良好氛围;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每月手握两张表,一张是经济报表,一张是平安报表,像分析经济形势一样,定期分析社会稳定形势,洞悉社会平稳大势,把“平安浙江”的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与党政机关年度工作的重心结合起来;出台“平安市、县(市、区)考核评审条件”,其中对“发生食品、药品、环境集聚型违法犯罪案件”“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实行一票否决。“平安浙江”建设在考核监督问责过程中,机制不断完善,内容不断拓展。

相关热词搜索: 党代会 感悟 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