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二十四史》精华30句

时间:2021-10-19 12: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二十四史》精华 30 句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公元前 2550 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 年),计3229 卷,约 4000 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二十四史》精选 30 句

 1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

 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

 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3 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4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5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 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汉书·刘般传》

 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7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8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9 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10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11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12 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汉书·文帝纪》

 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衣食来源。

 13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成帝纪》

 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

 14 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汉书·食货志》

 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15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

 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16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17 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

 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

 18 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三国志·吴书三·三嗣主传》

 对于读书这件事,担心的是人们不喜欢它,喜欢它是没有什么伤害的。

 19 成败相因,理不常泰。《南史·宋本纪》

 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20 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徐勉传》

 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21 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旧唐书·魏征传》

 背着木柴去救火,扬起沸水来止沸,用残暴来代替残暴,与原来的混乱同出一辙,其后果之严重是很难测的,这样下去,继前朝而为君的,给后代还有什么可显示的呢?

 22 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

 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23 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汤和传》

 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24 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元史·郝经传》

 (用兵之道在出奇制胜):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同山丘一样不可震撼,分散的时候又如风雨一样无处不在,行动可以像闪电一样迅速,动作可以像鹰鹘一样凶猛。

 25 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以正天下?《金史·世宗上》

 朝廷里的人自己行事都不正,怎么要求天下的人行为端正呢?

 26 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

 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笔)也写不完罪恶;放尽东海之水也无法流完恶行!(罪大恶极)

 27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28 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

 29 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30 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华 《淮南子》精华 30 句 句

 《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道家名著。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儒等各家思想,主要的宗旨归于道家。

 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胡适认为“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

 书又集道家的大成。”

 小编精选出书中的 30 句经典名言,论及天道人事极为透彻精辟,直击人心。原文+大意+点题,供大家参考学习。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大意:边塞上有一个人丢了一匹马,人们都来安慰他。他的父亲说:怎么知道不会因此而得福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果然带了一匹胡地的骏马回来了。

 点题:老子说祸福相依,从更广大和更长久的角度去看,一定是这样。我们平时常常因福而喜、因祸而悲,恰恰说明我们看得窄、看得短。

 2、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淮南子·说林训》

 大意:翻船的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会游泳的人;马狂奔的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好车把式。

 点题:真正有本事的人,平时是看不出来的,但在风云变幻、情况危急之时,就能显现出来。人要做的就是好好修炼然后等待,有了真本事,自有一飞冲天之时。

 3、置猿槛中,则与豚同,非不巧捷也,无所肆其能也。

 ——《淮南子·俶真训》

 大意:把猿猴关在笼子里,它就会像猪一样,并不是它没有灵巧攀登、轻捷跳跃的本领,而是没有它发挥本领的机会。

 点题:人要学会主动找到适合自己发挥长处的环境、平台和机会,才能真正显现光彩。如果是时机不到,则要学会蛰伏等待。

 4、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淮南子·说山训》

 大意:美好的事物,就算受到玷污辱没,也不会变得低贱;丑恶的事物,就算有人鼓噪吹捧,抬高其身价,也不会变得尊贵。

 点题: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人只需要坚持自己认为值得坚守的,做自己认为对的。人最容易被世间的好恶裹挟,而变得随波逐流,是非不分。

 5、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淮南子·览冥训》

 大意:向人求火不如自己去找火石,借井打水不如自己去凿井。

 点题:求人不如求己。

 6、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淮南子·主术训》

 大意:圣人对于善事,无论多小也要做;对于过错,无论多小也要改。

 点题:行善,是一种态度;改过,是一种追求。

 7、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淮南子·缪称训》

 大意:为人纯正,行动坦直,所有的邪恶自会止息。

 点题:能够正身直行,必然源于心正。心若正,则无不正。

 8、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

 ——《淮南子·主术训》

 大意:眼睛随便乱看就会惑乱,耳朵随便乱听就会迷惑,嘴巴随便胡说就会带来乱子。

 点题:活得乱七八糟,都是因为随便,所以要做个不随便的人。推而深之,根本处是要葆有一颗简单、干净、纯粹的心。心纯,万般皆纯。

 9、逐鹿者不顾兔。

 ——《淮南子·说林训》

 大意:追赶鹿的人,顾不上看兔子。

 点题:做事,人要学会把住根本,紧盯目标,全力以赴。在这种状态下,根本没工夫去三心二意、左顾右盼。反之,就是你根本还在门外,还没进入状态。

 10、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淮南子·原道训》

 大意:善于游泳的人容易被淹死,善于骑马的人容易摔下马来,正是因为他们的长处,反而自招祸难。

 点题:越是擅长,越是长处,越容易骄傲自大、掉以轻心,于是越容易栽跟头。一切谨慎无后患,小心驶得万年船。

 11、槁竹有火,弗钻不然;土中有水,弗掘无泉。

 ——《淮南子·说林训》

 大意:干枯的竹子能生火,但不去钻它就不会燃烧;地下藏有泉源,但不去挖掘就流不出泉水来。

 点题:理想再丰满,设想再美好,不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去做,也是

 白搭,终究是空中楼阁。

 12、不贪最先,不恐独后。

 ——《淮南子·诠言训》

 大意:不强求能得第一,不担心落在最后。

 点题:凡事但求尽心尽力、不问结果,便超脱了想赢怕输的世俗窠臼,拥有了最好的东西——淡定的心性。这样反而更容易获得成功,因为不容易出岔子、出乱子,而能够踏踏实实,坚定前行。

 13、惟不求利者为无害,惟不求福者为无祸。

 ——《淮南子·诠言训》

 大意:只有不求利益之人才能不导致害处,只有不求福分之人才能没有祸患。

 点题:人的所求,背后都是欲望,会迷乱人心,让人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最终造成的只能是祸。无欲无求或许遥远,但起码要将欲望节制在合理正当的范围内,如此即便福浅,也能远祸。

 14、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淮南子·说林训》

 大意:高大的泰山,如果背对也会看不见;细毛的末端,如果仔细去看也能看清。

 点题:人做事,第一要看准方向,路子要对;第二要踏实去做,尽心尽力。认真,用心,是做好事情的不二法门。

 15、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

 ——《淮南子·缪称训》

 大意:祸患产生于欲求太多,灾害产生于没有防备。

 点题:少欲能避祸,有备则无患。

 16、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淮南子·说山训》

 大意:要想招引游鱼就得先通水,要想招引飞鸟就得先种树。

 点题:要办成一件事,必须先创造条件;创造条件,必须要抓住根本。如此,则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17、福由己发,祸由己生。

 ——《淮南子·谬称训》

 大意:祸和福,都在于自己。

 点题:人行善、走善路,善人会亲近,恶人无怨恨,积累的都是善

 的因素,最终获得的怎会不是福?人作恶、走恶路,善人远避,恶人亲近,内心蠢动与互相驱动之下不断去做更大的恶事,最终怎会不造成恶果?

 18、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制于蝼蚁,离其居也。

 ——《淮南子·主术训》

 大意:能够吞舟的大鱼,一旦失去了水,也会被蝼蚁所制服,这是因为它离开了适于自己居住的处所所致。

 点题:在人生的各种场景中,人皆有适合自己的位置,找准这个位置,不仅能活得更自在,也能将自身价值最大化。错位只会带来缺少归属感的痛苦和憋屈。而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离不开对自己和外在环境的全面、准确认知。

 19、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淮南子·汜论训》

 大意:说话一定要讲信用,约定了就一定要做到,这是天下的高尚行为。

 点题:说话算数,答应了就要做到,本是做人的基本。而能做到的却太少,使信义成为稀有,于是才成为“高行”。

 20、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体。

 ——《淮南子·说山训》

 大意:兰花生长在幽静偏僻的山谷中,并不因没有人采撷佩带而不吐出迷人的芳香;舟船在大江大海中,并不因没有人乘坐而停止了飘浮;君子做正义的事,并不因没有人知道而停止。

 点题:本色是人内心的底色,与外在环境怎样、别人知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无关,而只做自己认为当做的,遵从本心而活。非如此,有目的、有所求、为了做给人看,正是虚伪的定义。

 21、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多惧害勇。

 ——《淮南子·缪称训》

 大意:人的贪欲多了,就会亏损道义;忧虑多了,就会损害智慧;畏惧多了,就会伤害勇气。

 点题:这一句反过来说,正是:义者无欲,智者不忧,勇者不惧。如果做不到,就是不义、不智、不勇。

 22、目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眦。

 ——《淮南子·说林训》

 大意: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眼角。

 点题:人最容易忽略的,是身边;人最不了解的,是自己。有自知之明,并善待身边人,过好寻常生活,就是真正的智慧。

 23、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俶真训》

 大意:等到大寒节气到来时,冰霜寒雪从天而降,然后才能知道只有松柏能经得住严寒考验,依然繁茂。

 点题:文天祥说:时穷节乃现。在最严峻艰难的时候,恰恰是考验一个人修养和人品的最好时候。

 24、日不知夜,月不知昼,日月为明而弗能兼也。

 ——《淮南子·缪称训》

 大意:太阳不知道黑夜的情况,月亮不了解白昼的景象,太阳与月亮都有光亮可以照明,却不能兼知黑夜与白昼的情景。

 点题:任何事物包括人,都难免存在片面性,看人看事看自己,要有这份明白。在此基础上,更要学会扬长避短,如日月那样守住、行好自己的轨迹,发好自己的光,才能走出一份顺达通畅、天长地久。

 25、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淮南子·主术训》

 大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正义,即使再强大也定会灭亡。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善的志趣,即使勇猛也必会遭遇挫伤。

 点题:义,是一个国家打底的东西;善,是一个人打底的东西。打不好底,如建造高楼,必定立不住。建得越高,摔得越响。

 26、君子不...

相关热词搜索: 二十四 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