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广东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含答案

时间:2021-10-19 11:57:24 来源:网友投稿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广东省深圳市 2021 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充分

 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灿烂成就。

 展品中有数十件珍品,例如《中兴四将图》,便是宋代肖像画中

 的佳作。画中四将身着圆领袍服,皆为文人装束;四武官作为待从,皆身着便装。

  ,但均身形矫健,表情机敏,颇有军士风范。

 本次展览绘制了许多线图:西汉深衣展开示意,唐代女子妆容详解,明代巾帽的“流行款”……此外,本次展览还制作了

 服饰复原人像, 为 了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完整地呈现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总的来说,通过精心的谋划、巧妙的布置,本次展览向人们展示了一段丰富多彩的、立体版的《中国古代服饰史》。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文字,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展示

 不可多得

  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

  15 尊不同时代的 B.展现

 不可多得

  诸武官的年龄和相貌各异

 15 尊不同时代的 C.展现

 屈指可数

  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

 不同时代的 15 尊 D.展示

 屈指可数

  诸武官的年龄和相貌各异

 不同时代的 15 尊 19.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冒号

 B.

 引号

 C.省略号

 D.书名号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为了人们直观地感受古代服饰之美,完整地把握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 B.以便人们直观地感受古代服饰之美,完整地把握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 C.为了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得以完整地呈现 D.以便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得以完整地呈现 18.A 19.D 20.B

  广东省广州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4 月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Ⅰ (本题共 3 3 小题,9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借景,园林之最要者也。在古典园林造景中,借景是一种

  的装饰手法。

 中国古代造园家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的视景范围中来,收无限景致于有限空间之中,常常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

 )同时,还常将漏窗、空窗连续排列,沿墙组成

  的花窗带,透过窗而借院内、墙内、廊内的景色,使观者游走其间,每换一窗,

  会看到新景。原本孤立、静止的景色,透过一扇扇窗的引导呈现出流动而富有变化的形态,

 衍生出新的复合意象,给人以意想不到的全新的美的享受——这就是借景造境。通过借景,使园林不但增添了许多美景,天地万物还与园林联系在一起,组成一种更高层次的美感。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司空见惯

  逶迤绵延

  就

  并且

  B.屡见不鲜

  逶迤绵延

  才

  因而

  C.司空见惯

  连绵不绝

  才

  因而

  D.屡见不鲜

  连绵不绝

  就

  并且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造园家通过巧妙地用窗借景,使园林内外的不同风景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B.造园家使园林内外的不同风景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源自巧妙地用窗借景。

  C.园林内外的不同风景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源自造园家巧妙地用窗借景。

  D.园林内外的不同风景,通过造园家巧妙地用窗借景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3 分)

 18.(3 分)D 19.(3 分)A 20.(3 分)

 示例一:借景,不但使园林增添了许多美景,还使天地万物与园林联系在一起,形成一 种更高层次的美感。

 示例二:通过借景,园林不但增添了许多美景,还与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更 高层次的美感。

 广东省佛山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4 月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I (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

 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生活必需品之一,中华民族举国之饮,食用、治病、解渴,都需要使用茶。平民百姓,粗茶淡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历代文人墨客、社会名流及宗教人士,烹泉煮茗、吟诗作画,高唱“君子之交淡如水”。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

 ,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

 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在任何时候,喝上杯茶,都仿佛能穿越时空,寻到历史的痕迹,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气息。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

 。

 18.文段中划横线处所补充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3 分)

 A.更

  独成一体

  孕育

  名片 B.也

  别具一格

  孕育

  记号 C.也

  独成一体

  蕴藏

  名片 D.更

  别具一格

  蕴藏

  记号 19.对画波浪线句子修改得当的一项是(3 分) A.茶是生活必需品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治病、食用、解渴,都需要使用茶。

 B.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生活必需品之一,解渴、食用、治病,都需要用到茶。

 C.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一斗茶,生活必需品之一,治病、食用、解渴,都需要使用茶。

 D.茶: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生活必需品之一, 解渴,食用,治病,都需要用到茶。

 20.学校茶艺社举办了一场茶文化讲座,其中一项活动是对对联。请根据茶艺社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3 分) 上联:漫吟诗赋乾坤大 下联:

 18、 C [解析]

 原句挖空有四处: (1) 更,层进关系,也,并列关系,此处“茶”与“茶文化”是两个不同的话题,属并列关系。(2) 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独成一体,比喻与众 不同,自成一家。此处指茶文化与其他中国文化类型不同,而不是指同一类型的不同风格。

 (3)孕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蕴藏:蓄积深藏未露。此处的宾语是“文化基因”,并不是两种事物间的相承相生。(4) 记号,能引起注意、易于记忆辨识的标记;符号,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名片,中国古代称名刺,是标示姓名及其所属组织、公司单位和联系方法的纸片。此处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符号”和“名片”在这里使用都是恰当的。因此,选 C。

 19、B [解析] 上文谈及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本处应顺势联系茶在我国的影响,故排除 A。

 既然是举国之饮,治病就不宜放在首位。“使用”,使人或物为某种目的服务。此处谈日常生活,不宜用书面语。故排除 C。

 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顿号用于分隔句中并列词语,故排除 D。

 20、[参考答案]

 细煮香茗日月长 [评分标准] 结构与上联相同 1 分,“茶文化”这一主体 1 分,“仄起平收”1 分。

 [解析] 对联仿写,结构相同,字数相同,同一位置词性相同,含义相近,格调情感一致。

 文段中“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在任何时候,喝上一杯茶,都仿佛能穿越时空,寻到历史的痕迹,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气息”的内容,说明喝茶能使人在现代生活中沉静下来,放慢心理节奏,也说明了茶文化历史悠久,沉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考生如能结合上述内容任意一点,都可给分。

 广东省茂名市 2021 届高三第二次综合测试语文试题

  ( ( 一) ) 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有人说:“苏州没有了小巷,就像人脸没有了五官。”我的仓街,现在已经五官残缺不全。再看看仓街的那些同胞手足:平江路、山塘街、木渎老街……改造成(

 ) 的“一河一街一排房”,倒是有点像当今的人造美女,去医院流水线上整的容,每个人站出来,几乎是从一个模子里(

 ) 出来的。已至大寒时节,仓街,在冬雨中,低矮老房、弄巷残旧、斑驳墙体,呈现出一派萧瑟衰败,尤为凄冷。我在雨中(

  ),似乎听见了仓街低低的(

  )。

 现在,我只敢在这烟雨濛濛中回望仓街,若隐若显的样子不至于面目狰狞。我的仓街或许,有一天,它也会最终消逝得寸痕难觅。可它永远是我心底最变捷的那一部分。

 18.下面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千篇一律

  拓印

  踽踽独行

  饮泣声 B.千人一面

  复制

  茕茕独立

  饮泣声 C.千篇一律

  拓印

  踽踽独行

  哭泣声 D.千人一面

  复制

  茕茕独立

  哭泣声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3 分) A.已至大寒时节,仓街,在冬雨中,残旧的弄巷、斑驳的墙体、低矮的老房,呈现出一派萧瑟衰败的气象,尤为凄冷。

 B.已至大寒时节,在冬雨下的仓街,弄巷残旧、墙体斑驳、老房低矮,尤为凄冷,呈现出一派萧瑟衰败。

 C.已至大寒时节,在冬雨中,仓街,老房低矮、弄巷残旧、墙体斑驳,呈现出一派萧瑟衰败,尤为冷清。

 D.已至大寒时节,仓街,在冬雨中,尤为凄冷,残旧的弄巷、斑驳的墙体、低矮的老房,呈现出一派萧瑟衰败的气象。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我的仓街有一天会消逝得存痕难觅,可它永远是我心底最牵挂的那一部分”,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 分) ( ( 一) ) 语言文字运用 I ( 本题共 3 3 小题,9 9 分) )

 18. [答案] A。“千人一面”,指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

 “千篇一律”,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也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呆滞。文段指平江路、山塘街改造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故用千篇一律。“拓印” ,指摹印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图画。根据状语“从一个模子”应选“拓印”。“踽踽独行”,孤零零地独自走着。“茕茕独立”,强调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根据语境“在雨中”,应选“踽踽独行”。饮泣,指泪流满面,进入口中。形容极度悲痛。根据上下文,看到仓街的衰败、凄凉,我的内心是极度悲伤的,应用“饮泣”。综合所述,选 A。

 19. [答案] D, A 项成分残缺,“仓街”缺谓语,B 项,“在冬雨下”、“一派萧瑟衰败”搭配不当,C 项“一派萧瑟衰败”搭配不当,“ 老房低矮、弄巷残旧、墙体斑驳”不合逻辑。

 20.①原句把主语“我的仓街”独立成小分句,起强调作用,强调了 我对仓街深深的眷恋、惋惜之情。

 ②原句多用短句,长短句结合,句式灵活多变,与前文“至大寒时节,仓街,在冬雨中,尤为凄冷”等整体的语体风格符合。

 ③“或许”表猜测,是一种主观感受,独立为小分句,表达了作者对仓街不会消逝怀有期待,“最终”表达对仓街可能会消逝的无奈。

 (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广东省肇庆市 2021 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I (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田间劳作结束,农作物收晒完毕,“粮入仓,菜入窖”,朔风始起,万物境藏。

  寒塘萧瑟,寥落残败的荷收敛了“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艳和“莲叶何田田”的舒张,此时只剩下根根枯管、片片残叶,随寒风轻摇。枯荷残叶,窸窸窣窣地诉说着夏日里的风韵。倘若来一场冷雨,倒也熨帖了李义山“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心境。(

  ),有了铮铮铁骨,坚守着生命倔强的风骨,孕育着灼灼其华的气象。

 远山空旷,乔木的高耸,抖落满树繁花,只剩余下枝枝杈杈在光影里交错,自已枯瘦冷寂的树枝,指向苍穹。它以风为笔,于苍茫大地上,挥斥质朴的道劲。走近细看,枝条上已经长出了一些比米粒还小的芽苞,襄在黑色的鞘壳里偷偷地窥出一点儿嫩绿或娇紅.深深浅浅地蕴蓄着勃发的生机。

 18.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枯萎、残落了的荷,历经风吹雨打,可是依然直立 B.历经风吹雨打的荷,枯萎了,残落了,却依然直立 C.历经风吹雨打,枯萎了.残落了,却依然直立的荷 D.依然直立的荷,枯萎了,残落了,却历经风吹雨打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D.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18.(3 分)B[解析]括号后面是“有了铮铮铁骨",与之内容切近的是“依然直立”。C 项虽然把“依然直立”放在了尾句,但是作定语,强调性较差,故排除。D 项“依然直立”在首句,且是作定语,故排除。A 项和 D 项“枯萎、残落”与“历经风吹雨打”位置颠倒,因果关系混乱.故排除。

 19.(3 分)C[解析]C 项与画波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 项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B 项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D 项使用了对比、对偶的修辞手法。

 20.①“乔木”和“高耸”换位置。②“剩余下”重复,保留 种表达即可,如“剩下”“余下”等。③在“自己”前添加介词,如“将”“把”等。(每处 1 分,共 3分。原文有三处语病,分别是语序不当、重复赘余成分残缺。如有其他答案,只要修改正确,即可给分。)

 广东 2021 届高三新高考 4 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 -20 题。

  大运河老了,一个衰老的生命总是喜欢选择沉默的。它或者就这样老去,直至死亡,像世界上绝大多数中世纪的伟大建构那样湮没在岁月的风尘之中,成为后人永远的追忆与凭吊;或者在冷落中等待——等待一个更加强有力的崭新时代,(

 )。那么就等待吧,对于一个经历了二千四百多年的伟大生命来说,这次的等待大概不会太久。

  又一个黄昏莅临了,木叶萧萧,衰飒如诉,古运河上弥漫着美丽的伤感。帆船从远方驶来,一群燕子殷勤地追逐着桅杆,几千年以前它们就是这样追逐的,从江南追逐到蓟北,又从蓟北追逐到江南。夕阳的佘晖下,你渐渐看清了航船的每个细部:油亮发黑的船板,被磨出了...

相关热词搜索: 广东省 语言文字 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