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 学年度
校本研修活动记录
(备课组)
组别:
五年级语文组
姓名:
张
碧
校本研修活动记录
(备课组)
2015 年 4 月 29 日 备课组长
高小燕 活动地点 五年级办公室 主辩人
张
碧 参加人员 张
华、马江娟、高小燕 研修主题
在《将相和》这篇课文中,课题性、二维性如何体现?
主辩人 辩案
一、 教学重难点、交点。
教学重点:感受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体会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教学难点:
把握文中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领悟文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即通过具体的、有代表性的事件中人物的言行的表达方法。
交点:廉颇和蔺相如因何“不和”,又是怎样“和”的? 二、 教学方法、学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以读促悟法
学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朗读法、表演法 三、 “边学边交”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 ( 学贵质疑,上课伊始,教师出示题目 ,学生读题目之后质疑,既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了自然再现,理清文章条理,又使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锻炼,还使学生的作文命题能力得到点滴积累。)
1、教师直书课题,学生齐读并质疑。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将”是?“相”是?
3、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出示廉颇说的话语。)
4、真的如廉颇所述,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吗? (二)研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 整体感知,再现三个小故事。
(课表指出,要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环节的设计,既是对上节课文的回顾,又培养 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1)快速读文,思考:文章写了哪三个小故事?
(2)板书出示三个小故事。
2、师生共议,完璧归赵。
(1)展示“和氏璧”的故事。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一环节,让孩子出示自己课前收集的“和氏璧”的故事,并在课堂上展示,与同学们分享这一成果,既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使孩子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还使孩子养成了课前积极预习的好习惯。)
(2)自由读文,画出描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的语句。
(3)辩一辩:蔺相如为什么说和氏璧有点小毛病?“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一个“撞”字又能看出什么?
(4)朗读描写蔺相如语言的相关段落。
(5)演一演:我们来当小演员,知道台词,还得设计设计动作,才能入木三分。
3、小结学法:
读一读、画一画、辩一辩、演一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因此,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小结“完璧归赵”这一小故事的学习方法。继而,让孩子运用这一学法,根据温馨提示,小组合作学习“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两个小故事,充分体现了边学边交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主辩人辩案
4、小组合作,渑池之会。
(1)出示温馨提示。
(2)学生分小组合作自学“渑池之会”。
(3)多元交流,感受蔺相如有勇有谋的品质和爱国思想。
5、自主学习,负荆请罪。
(1)出示温习提示。
(2)学生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感受廉颇勇于改错的精神,蔺相如的顾大局、识大体品质。
6 6 、总结全文,明确故事之间的联系。
(明确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难点。当孩子们学懂三个故事之后,再来引导孩子们理解其间的联系,孩子们易于掌握,教学难点悄然突破。)
(三)纵观全文,领悟表达方法。
(新课标指出:“通 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第三、四环节的设计,训练了孩子表情达意的能力,使本课的二维教学目标得以完成。)
我们的脑海中之所以可以再现廉颇、蔺相如的丰满形象,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典型语言、典型动作进行描写。
(四)学以致用,练笔抒情。
请同学们仿照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一写你身边富有特色的同学们。(课件出示“小练笔”。)
(五)品读原文片段,感受古文魅力。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读古典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 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这一环节,让孩子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旨在让孩子感受古文的魅力。)
1、激趣出示《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节选。
2、配乐诗朗诵,感受古文魅力。
(六)布置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此环节,为孩子们设计了读名著、积累好词句的作业,正是为提升学生语文素质所做的铺垫。)
1、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完整《廉颇蔺相如传》。
2、积累关于团结协作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蔺相如
完璧归赵(勇敢机智
爱
(不和)
渑池之会
不畏强暴
(和)
廉颇
负荆请罪(勇于改错)
国
( ( 词语式板书将课堂教学重点清晰呈现,便于学生记忆,有效辅助了课堂教学。)
相关热词搜索: 将相和 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