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杜甫诗三首师案教师用

时间:2021-10-19 11:29:50 来源:网友投稿

 杜甫诗三首

 5 5- - 26- -d d

 新授课

 2 2

 刘成玲

 马秀菊

 赵喜春

 10. 22

 ● 【学习目标】

 1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杜甫生平 及每首诗的创作背景 , 理解 每首诗的内容 及表达的感情 ,并熟练 背诵这三首诗歌, 领会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感悟诗歌节奏美、意境美,获得阅读快感。

 3 3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诗人忧国忧 民的情怀,做心怀天下之人。

 ● 【重点难点】

 1 1、 、 对 对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的理解和赏析。

 2 2、 、 对诗歌中作者渗透的情 感的理解, 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感悟 。

 ● 预习导学

 第一课时

 ·知

 识

 储

 备·

 ● 走近 作家作品 :

 杜甫 ( 712- - 770)

 )

 ,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由于其诗 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 被尊称为“诗圣”。

 又由于他能 忧国忧民, 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著有《杜工部集》。

 代表 作品:《前出塞》、《咏怀五百字》、《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三吏”包括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写作背景

 《望岳》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736 )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 (yǎ ǎ n) 州 (今属山东省)去省亲 — 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 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

 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春望》写作背景:天宝十四载( 755 )十一月,诗人赴奉先 (今陕西蒲城)

 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 鄜(f f ū)

 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 — 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 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字

 词

 梳

 理·

 1 1 、 初读诗文, 给 下列 划线 的字注音

 岱 宗 (

 d dà ài i

 )

 夫 如何(

 f fú ú

 )

 花 溅 泪(

 jià àn n

 )

 曾 云(

 c cé é ng

 )

 搔 更短(

 s sā āo o

 )决.眦.

 ( (z zì ì

 ) )

 不胜..簪.(

 z zā ān n

 )

 2 2 、解释 下列划线 的 词语 。

 造化 钟 神秀:

 阴阳 割昏晓:

 荡胸生 曾 云:

 决 眦 入归鸟:

 烽火 连三月:

 浑 欲不胜簪 :

 ● 合作研讨

 · 环节一

 疏通文意 ·

 1 1 、 熟读 诗 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翻译 下列 句子。

 (1 1)

 )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 2)

 )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 3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 4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5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 6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 7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 8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环节二

 文本探究·

 2 2、 、 《望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 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

 3 3、 、。

 《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首联远望, 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的形象; 颔联近望, 着力写泰山的秀美(虚)和高大(实); 颈联细望, 抓住泰山高和幽深 (实)

 着力表现诗人的感受; 尾联极望 ,由望岳产生登岳的意愿 。

 4 4、 、 《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可作两种解释:(1 1 )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2 2 )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很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此联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 为“感”“恨”的主体(触景生情)。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移情于物)。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5 5、 、 《春望》这首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 环节三

 素材背诵·

 (1 1)

 )

 《望岳》中 (远望)

 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语句是:

 岱宗夫如何 ? 齐鲁青未了 。

 (2 2)

 )

 《望岳》中 (近望)

 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是:

 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

 (3 3)

 )

 《望岳》中 (细望)

 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是:

 荡胸生曾云 , 决眦入归鸟 。

 (4 4)

 )

 《望岳》中 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

 )

 者志向高远、坚定)

 (千古名句)

 的语句是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5 5 )《望岳》中既表明心愿又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是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5 5)

 )

 《春望》 中 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长安沦陷后的凄惨景象)的语句 是:

 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 。

 (6 6)

 )

 《春望》 中 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 (战火连 天,家书难觅)

 的名句 :

 烽 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7 7)

 )

 《 春望》 中借“花”“鸟”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诗句是: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8 8)

 )

 《春望》中 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 (因忧愁而日益衰老)

 的语句是: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随堂检测

 (1 1 )《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语句是: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2 2 )《望岳》中虚写 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3 3 )《望岳》中 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是: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4 4 )《望岳》中化用了孔子的“ 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句子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5 5 )《望岳》中 点明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的语句是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6 )《春望》中 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 的语句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7 7 )《春望》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 的名句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 8 )《春望》中写烽火遍地,思念亲人惨戚景象的诗句是:

 __。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第二课时

 ·知识储备·

 ● 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 )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到战乱后 的故乡 。

 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 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本文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

 ·字词梳理·

 1 1 、 初读诗文,给下列划横线的 字注音。

 逾 墙(y yú ú )

 邺 城 戍 (y yè è)

 )

 ( shù ù )

 老 妪 (y yù ù )幽 咽 (y yè è )

 急 应 (y yì ì ng )

 2 2 、 解释下列的划横线的 词语。

 (1 1 )吏呼 一何 怒 :

 (2 2 )老翁 逾 墙走 :

 (3 3 )急 应 河阳役 :

 (4 4 )独与老翁 别 :

 (5 5 )

 犹得 备晨炊 :

 ● 合作研讨

 · 环节一

 疏通文意 ·

 3 3、 、 熟读诗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翻译下列句子。

 (1 1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 2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3 3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环节二

 文本探究·

 1 1、 、 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 逼问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思考《石壕吏》的构思艺术。首先,了解故事发生的全过程,其次,把握差吏为什么要利用夜间?老翁为什么要“逾墙”?“泣幽咽”者是谁?参考教学用书 205 、6 206 页. .

 2 2、 、 《石壕吏》一 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表达诗人对人民饱受战祸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含蓄地揭露了捕吏的凶残。

 ·环节三

 素材背诵·

 (1 1 )

 《石壕吏》一诗中 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自战死,揭露战争罪恶 的诗句是_ _ 一男附书至 , 二男新战死 。

 (2 2 )

 《石壕吏》一诗中 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 天明登前途 , 独与老翁别 。

 (3 3 )《石壕吏》 一诗 中揭示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

 有孙母未去 ,。

 出入无完裙。

 (4 4 )《石壕吏》一诗中写“吏”与“妇”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吏呼一何怒 , 妇啼一何苦 。

 ·环节三

 拓张延伸·

 1 1、 、 把《石 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 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运用 一定的 描写方法,力争补充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2 2、 、 探究杜甫诗的创作风格·艺术特色

 ●随堂检测

 (1 1 )《石壕吏》一诗中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自战死的诗句是_ _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

 (2 2 )《石壕吏》一诗中暗示 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 天明登前途 , 独与老翁别 。

 (3 3 )《石壕吏》一诗中说明兵役之苛酷,战争之惨烈 的诗句是:

 有吏夜捉人,二男新战死

相关热词搜索: 杜甫 教师 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