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树人,因文而教
—— 浅谈 如何发挥语文课堂育人的主渠道的作用 朱慧婷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国唐代的韩愈也把“传道授业解惑”的“传道”放在了教育的首位。可见,教育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还要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挥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无声”的效果呢? 一、钻研教材,德育寄寓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理念下,钻研教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上好一堂德育渗透课,最重要的就是钻研教材、把握文本,寻找德育的渗透点,教师在课程上的调控、渗透能力完全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程度。因此,我们要把这个工作放在第一位,研究教材的依凭性、前瞻性和德育渗透性,寻找文本的德育渗透点。作为小学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选取的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大公无私、心灵崇高,刚正不阿;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有变现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音律美的古今诗歌……它们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收正确的、高尚的道德熏陶。
例如,人教版第十册《白杨》一课,德育意识隐含于教学内容之中,不外显、不张扬,就是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言语对话中流露着,两者紧密得天衣无缝、不露痕迹。课文结尾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种叙述性的描述,怎么不让人想到边疆建设者们那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怎能不唤起小学生长大后建设西部、繁
荣祖国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课文没有这样写,因为语文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感悟”,就像寓言故事一样,故事叙事简单明白,可是蕴含的道理十分深刻,这是其它学科不能比拟的。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寻找到课文教学的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领悟到:在那茫茫的大戈壁上,高大挺秀直而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不单单是大的小的白杨树,还有那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们。促使学生经常产生类似的道德行为,这是德育寄寓教学之中的结果,而且显得那么自然,那么贴切。
二、课堂渗透,德育寄寓教学过程 由于语文德育内容分散而又丰富,课堂阅读又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最有效的途 径。因此,只有以读文本,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发挥文中形象的感染力,才能水到渠成,真正感悟、欣赏到文本的内在价值,因此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应当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一)在导语引入中渗透。这是课始环节,也是启动情趣的环节,如果抓不住这个环节,整堂课将会逊色不少,德育的价值显得较大缺损。导语引入渗透方法很多,如谈话法、提问法等。只要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和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细微地去体会,这样的渗透就是有价值的。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它是通过语言文学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的毁灭经过的、是一篇进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设计导语时,通过采用谈话法简介时代背景;然后采用质疑法提出问题: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为什么会毁灭?这些问题,将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再酌情渗透近代史教育,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在朗读讲解中渗透。语文阅读教学,不论是记叙文、散文,还是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都有明确的德育目标,而且必须要通过朗读讲解加以贯彻落实,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一方面,教师可以以情激情,在朗读讲解中表现鲜明爱憎,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具体的情节、人物和事件分析,将内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情感体会出来;再一方面,教师还
可以借助朗读、范读、赛读、感情读,读出不同的语调,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及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读出文中的内在感情,体会文中的“道”之所在,从而使学生倍受教育和感染。如在教学《敢于向命运挑战》时,首先朗读和范读课文,让学生初识霍金,让霍金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然后赛读课文,引导学生走进故事中去了解霍金敢于向命运挑战不光表现在他能够坚强地活着,还表现在他能够顽强地创造,他用他超人的毅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征服了世界。从而告诉人们,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最后感情朗读课文,让学生走进霍金的内心世界,与他对话,向他提问,与他交谈,再次让学生受到感动。这样,学生在朗读、范读、赛读、感情读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潜移默化的洗礼。
(三)在拓展延伸中渗透。阅读教学是为了学习内容、感悟体验、净化心灵,同时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我们可以形象地说,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而行为和习惯中又渗透着儿童对于所见所为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因此,拓展延伸是德育渗透极其重要环节,能拓展延伸到课外读物、也能拓展延伸到生活经历、还能拓展延伸到社会实践等,只要有利于德育渗透,拓展延伸就会显得无比重要。如学习《小珊迪》这一课后,学生对小珊迪的悲惨生活很同情。教师就趁热打铁地说:“如果小珊迪生活在今天,该是怎样的呢?”学生发言踊跃,各抒己见。对珊迪的同情,对沙皇社会的憎恨,学生显得是格外的爱憎分明。
三、明理提升,德育内化个人品行 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这只是思想教育的第一步,还有待于深化,不能让学生的这种认知能力仅仅局限于口头,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用这种认识能力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达到知行统一,体现完整的教学过程。但指导学生知行的转化,教师的导向十分关键。学生的认识能力只有恰当地联系实际,才能使内在的思想认识向规范的道德行为转化。
相关热词搜索: 树人 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