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安全风险 管理
1.1.1 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辨识、评估、控制的目的、职责、方法、程序、范围、频次、控制原则、持续改进等要求。
1.1.2 组织全员对本单位的场所、生产设施及作业活动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并对安全风险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1.1.3 安全风险辨识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选定合适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定期对所辨识出的存在安全风险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物料等进行评估。尤其是非常规活动和状态的安全风险评估。
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1.1.4 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等级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1.1.5 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管理控制、个体防护等。
1.1.6 将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1.7 制定变更管理制度。
1.1.8 变更前应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重要(大)变更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告知和培训相关从业人员。
1.2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
1.2.1 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2.2 全面辨识重大危险源,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制定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
1.2.3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设置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进行日常监控。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应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3035)的技术规定。
1.2.4 按照相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相关档案材料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1.2.5 企业应按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检验,并做好记录。
1.3 隐患排查治理
1.3.1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的管理机制,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
1.3.2 组织制定各部门、岗位、场所、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标准或排查清单,明确和细化事故隐患排查事项、具体内容和排查周期和相关要求,并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
1.3.3 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组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实行隐患排查、记录、监控、治理、销账、报告的闭环管理。
1.3.4 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记录,建立隐患信息档案。
1.3.5 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职责。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1.3.6 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按照职责分工,立即或限期整改一般隐患,明确责任、措施、时限。
1.3.7 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应急预案。
1.3.8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后,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者委托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机构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1.3.9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制度,鼓励从业人员发现、报告和消除隐患。对发现、报告和消除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或者表彰;对瞒报隐患或者消除隐患不力的人员实施问责。
1.3.10 运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对隐患排查、报告、治理、销账等过程进行电子化管理和统计分析,并按照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定期或实时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1.3.11 至少每月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至少每季度向从业人员通报一次。生产经营单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向职代会报告。
1.4 预测预警
1.4.1 根据生产经营状况、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管理等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
相关热词搜索: 排查 隐患 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