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
学习目标:
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
2、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识记生字,规范生字书写。
2、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课前准备:
1、课件、田字格黑板。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情。
1、老师讲《黄香温席》的故事。
2、师问:听了故事你们想说些什么吗?生自由说感受。
3、小结引课:“百善孝为先”,这节课我们一起再认识三个儿子,看看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4、板书课题。
上课伊始,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有关母(父)子情深及其他材料,为课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教师的激情谈话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圈出生字,并想办法记住它。
2、检查识字情况 我会读
嗓子
晃荡
胳膊
拎着水桶
沉甸甸
既聪明又有力气 (1)同桌互读 (2)指出同桌读错的词帮助正音——当小老师教大家读。
教师随机提示:动作理解“拎”。提示“沉甸甸”的变音等。
3、在语境中识字。大屛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生先自由练读,然后选择句子读。师提示读准个别变音的词语。
(1)我的儿子 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 嗓子。
(3)三个妈妈打了水, 拎着水 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4)一桶水可重啦!水直 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5)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 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三、默读质疑。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学生汇报。
四、精读探究
归纳学生共性的问题:明明是三个儿子走过来,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一)三个儿子的表现 1、出示插图,三个儿子都在干什么呢?自由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
a a 、 一个 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 B 、 一个 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C C 、 另一个 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交流:你觉得这三个儿子怎么样? 3、指导朗读句子,读出三个儿子的活泼可爱。
读这些句子或段落,一是为了在语言环境中进一步巩固汉字的识记效果,二是为了抓住重点句子来学习语言,发展语言,三是可以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后面的阅读打基础。
(二)体会妈妈提水的辛苦: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就在力气大的孩子在翻着跟头,嗓子好的在唱歌的时候,她们的妈妈在干什么呢?出示插图
2、引入重点段,引读。
3、你有什么感受?再出示图片,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让学生用 “ 一 个 妈 妈 ________________. 一 个 妈 妈 ______________. 另 一 个 妈 妈_______________.”想象妈妈提水的情景进行说话。
4、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读表现出三位妈妈提水的辛苦。
5、假如你是其中一个妈妈的儿子,你会怎么做?怎么说? (三)理解老爷爷的话: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1、再次出示插图,让学生说说谁做得最好,为什么?相机板书。
2、出示老爷爷的话,让学生说说“这个儿子”是谁?老爷爷的话是什么意思? 五、联系实际。
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六、指导写字。
1、大屏展示“胳膊”。
2、生观察字的结构及发现。
3、师范写。
4、生仿写,师巡视。
5、评议书写作品。
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字的共同点,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汉字进充分的观察,不但要观察笔顺笔画,还要观察结构比例的细微区别,并注意笔画的穿插变化等。
七、布置作业。
1、给爸爸妈妈讲《三个儿子》的故事。
2、找一找像《黄香温席》这样感人的故事与同学交流。
再让学生完成弹性作业:回家后,认真地完成一件家务事,把做的、想的写下来,促使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建构起大语文的学习观,并以此带动形成家庭"亲情高潮"。
板书:
三个儿子
孝顺
体贴(根据学生的回答)
好儿子
课文:
三个儿子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
妈妈被他迷住了。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故事:
黄香温席
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 9 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来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儿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温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9 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卧冰求鲤
传说曾子母亲卧病中想喝碗鱼汤。此时正值隆冬,曾子顶风冒雪赶到集市,变卖了自己的棉袍,欲给母亲换几条小鱼,不料寻遍集市,未见卖鱼的。他又赶到赵王河边,毫不迟疑地扒开积雪,脱去上衣,卧冰求鱼。当他以赤子之心融开厚厚冰层,一条重逾 1 斤的鲤鱼跃出冰窟。曾母吃了儿子做的鱼,病愈如初。人们说,曾子卧冰求鲤的诚心感动了上苍,为此上苍特命给曾母延寿 10 年。
以疑引读,以读回答,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并读出三个妈妈的说话语气,由不同的
语气体会三个妈妈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体会水的“沉甸甸”,再引导学生思考三个儿子对待妈妈的态度的区别,从而理解老爷爷的话的含义。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其真"。(叶圣陶语)如何带领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读书指导十分重要。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通过"初读、精读、赏读、活读"对学生的读进行四个层面的指导,让学生的读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理解妈妈的辛苦是全课的重点,理解了这个,才能理解及时地帮助是多么必要,那么全文的重点段应该如何突破?“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今天的课上,我看到了一次精彩的表现。
相关热词搜索: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