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2.1《王好战,请以战喻》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17 11:57:39 来源:网友投稿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 、通过诵读,增强文言语感。

 2 、积累巩固基础文言词语。

 3 、通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4 、深入认识孟子的“王道”思想。

 教学方法:

 诵读、积累、点拨、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诵读、积累巩固基础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认识孟子的“王道”思想,体会学习孟子运用寓言式比喻说理艺术。

 【学生已在课前对字词、文意作了预习】

 一. 导入 温故知新: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引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及其作品 介绍孟子生平及思想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三、学习《寡人之于国也》 (一).齐读课文 (二).指名学生口头翻译,师生共同纠正误译之处 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表示假设,如果…就… ②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死:形容词作名词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衣:名词作动词 ⑤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王:名词作动词 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岁:年成 (三).指名学生翻译。

 (四)文意分析 1、 梁惠王说自己对国家既尽心又用心,他的尽心与用心是如何体现的呢?为什么这么重视人口? (移、察)他又是举例又是比较,但是结果呢?(“民不加多 ”)

 战国中期,合纵连横,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各君王的当务之急。

 “民不加多”的现状当然令梁惠王忧心忡忡。

 然而,有果必有因,那么,他的“移”的做法是不是强国的根本之策?宋代的朱子解释移粟用来给老幼的不能行走。移民是移走那些青壮年,为什么?梁惠王的一切决策都要以战争为指归,暴政所导致。

 2、从而引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在这里说明了什么?梁惠王和邻国之君的本质一样,都是杀民的暴政。(结合后文一句)看来时政很严峻那。

 3、接下来孟子具体的讲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包括几个方面?具体说说都有哪些措施?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谷、鱼、木,即有吃有用,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先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运用排比,有吃用不尽之感。那么,王道之始的标准就是要“养民”而非杀民。(补充: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一步做好之后呢?树桑、蓄殖、耕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这里俨然是在奔小康啊,那么第二步的理念就是要“富民”,同样是三个排比,令人不禁向往。那么,我们一手要抓物质文明,另外还要抓什么?精神文明,即教育,教化百姓要知孝悌之义,要有助老之心,以形成尊老爱幼、和谐美好的社会风气, “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这便是王道之成。P31 页孔子的主张,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4、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的统治者的?

 对比:诸侯贵族与下层百姓;狗彘食人食与涂有饿莩,可见老百姓的生活很不平等,很悲惨,很艰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此之乱世流亡之景象和上文所描绘的世界大同的美好景象也是一层对比,希望君主深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他又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有力的指出,统治者不要如此荒唐,不要错误归因,只有反省自我,具有仁心,才能除暴政而行仁政,则天下之民至焉。

 四.学习《齐人有一妻一妾》 (一).重点词语 1.解释句中加粗词。

 (1)其良人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2)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3)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暗中看。

 (4)卒之东郭墦间:坟墓。

 (5)与其妾讪其良人:讥讽。

 (6)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

 (2)蚤起:“蚤”通“早”。

 (3)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

 3.从文中找出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再举三个以上相同的例子。

 (1)文中宾语前置句:良人未知之也。

 (2)曾学过的宾语前置句:

 ① 无乃尔是过与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余之人不余欺也 ④大王来何操 ⑤夫晋,何厌之有 4、指名翻译课文,教师纠正翻译错误。

 (二).一词多义(道,之)

 (三).理解、分析文章 1.分析齐人的形象: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齐人内在品格的猥琐与外在形象的庄严、自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作者妙用了几个修饰性词语,起到了揭示人物性格、传达作者爱憎喜好的作用。必、尽、遍、顾)

 社会地位低下,不与任何人交往,是一个不知廉耻的乞丐 2.讽刺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对比)

 3.分析本文的寓意?

  讽刺官场中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钻营富贵利达的人。

 五.学习《孟子见梁襄王》 (一).背景简介 (二).重点字词(齐读课文)

 1、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沛然(pèi)嗜杀(shì)枯槁(gǎo)恶乎定(wù)

 2、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3、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4、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 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 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 谁能一之统一 B 用心一也专一 C 一鼓作气第一次 D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 由水之就下也往 B 金就砺则利靠近 C 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三).文意分析 1.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1)孟子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回答梁襄王“孰能一之?”的问话,“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对执政者的谏言。

 (2)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孰能与之”时,力透纸背地分析社会现状“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进一步指出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又运用比喻,并以“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现后,百姓拥戴的场面,且“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挡。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杀人者”的话题来抒发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的。

 2.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六.感悟孟子的人格魅力以及用喻的特点。(爽快、耿直、豪爽直率、无私无畏;语言犀利尖锐;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以喻显志、以喻抒情、以喻显智、以喻骋情)

 六.探讨:你认为孟子的思想在当时在历史和现实中有什么意义。

 (仁政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提示:在那个诸侯争霸的年代,孟子的主张不会成功。仁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意味着排斥战争。孟子似乎是个理想主义者,认为哪个君主“明”,民自然就会归附他,天下自然就会归他所有。这一点上,他未免过低的估计了战争的作用,又过于乐观的估计了仁政的力量。兼并天下本来就是一项残酷的政治斗争,必然要付出血的代价。争霸,是国力、智谋、武力的综合较量,乖乖在家等着,有谁会拱手送上土地? 孟子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原因,而是历史的原因。可以说,不是孟子的失败,而是历史的失败,是历史的悲哀。正因为历史没有选择孟子,所以战国才会如此硝烟弥漫,人民才会困顿不堪。历史没有选择孟子,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孟子。

 在当今的社会,当美国人以暴治暴,无法从阿富汗脱身时,当朝鲜用发展核武器威胁美国陷入战争的阴影之中时,当日本的军国主义开始抬头时,我们更需要孟子和孟子的仁政思想。

 七、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 诸子 好战 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