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 2021 学年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同步课时作业(9 9 )伟大的历史转折
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召开了许多重要的会议,其中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阐明了(
)
A.拨乱反正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进程,下表可以说明当时中国(
)。
时间 改革进程 1978 年 12 月 安徽凤阳小岗村 18 户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 1979 年上半年 贵州、四川、甘肃等地一些贫困生产队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1980 年 5 月 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明确肯定了包产到户 1980 年 9 月 中共中央召开各省市第一书记座谈会,最终肯定了包产到户 1981 年 10 月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以文件形式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 年 9 月 中共十二大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强调要长期坚持 A.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高速发展 B.对外开放面临强大的阻力 C.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中争议很少 4.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决议(草案)》规定“不许包产到户”。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写好了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1980 年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他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上述变化说明(
)
A.包产到户适应农村生产力水平 B.人民公社经营体制被放弃 C.集体经营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D.农村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5.20 世纪 80 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
A.人民公社体制全部废除 B.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C.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D.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6.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1979-1980 年,各地干部和社员群众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一类是包工包产,联产计酬。这些政策实行后,多数农民增产。由上述现象可知(
)
A.农民因获得了土地所有权生产积极性提高 B.对旧体制的改革促使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C.观念和政策上取得了突破但实践上却受阻 D.促进了农业发展但对城市改革的影响较小 7.开放后的深圳当年共与客商签订 885 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 51 亿港元,其中中外合资合营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 90.3%。由此可知,深圳特区的主要建设经验是(
)
A.吸引外资提升国际竞争力 B.积极引入市场调节体制 C.变单一为多种所有制并存 D.加大国家资金投入力度 8.1980 年 8 月 26 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上述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
A.推动了我国向市场化经济转型的步伐 B.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C.说明改革开放步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D.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9.“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是二十多年前流传在住房条件很差的上海老百姓中的一句话。但如今的浦东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也主要设在浦东,这一切都得益于浦东的开发与开放。下列关于其开发和开放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目的是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③浦东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④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从 1984 年到 1986 年,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达 1 万—4 万多项,用汇额达 100亿美元,其中沿海 14 个开放城市到 1986 年底累计引进技术 4200 项,用汇 31 亿美元,项目和金额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反映出我国(
)
A.沿海地区是当时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心 B.我国引进外资力度不断加大 C.引进技术设备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 D.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11.到目前为止,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格局(如下图)。结合所学推断 20 世纪90 年代与“箭头”相关的一个重要决策应该是(
)
A.开辟沿海开放城市
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12.1949 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 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 2017 年出境游超过 1 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
A.进出口贸易增长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
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 年,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确定企业在增收基础上,可以提取一些利润留成。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国有企业改革转向实行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两权分离”。1986 年,国务院提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993 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994 年开始试点。2005 年底,52.7%的国家重点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的股份制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改制达 80%以上。1997 年,党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任务,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开始改变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分散的状况。
—— 摘编自陈清泰主编《重塑企业制度:30 年企业制度变迁》 材料二:20 世纪 70 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入“滞胀”时期。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开始了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英国政府分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在企业层面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分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通过放松对企业的各种管制,辅之以减税政策,力争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之后,撒切尔夫人对处于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行业的国企,以及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的改革。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其 GDP 的比重降至 6%左右。
——摘编自赵世萍《美国、英国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 20 世纪 70 年代后中国国企改革的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背景,并简要说明英国的国企改革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英国国企改革的共同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个伟大的年份是 1984 年。1984 年的特殊气质,在元旦刚过不久就散发了出来。1 月邓小平突然决定到此刻正饱受争议之苦的深圳、珠海两个特区看看,并先后写下“珠海经济特区好”“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的论断。也正是这一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我们惊奇地发现,日后很多我们现在还耳熟能详的公
司(张瑞敏创办的海尔、柳传志的联想、李东生的 TCL、赵新先的三九制药、王石的万科、李经纬的健力宝、潘宁的科龙)均诞生在这一年,后来,人们就把 1984 年叫做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 1978 一 2008》 材料二:“改革”主要是相对政府资源垄断,政府管制而言,指的是恢复个人的自由选择权,让老百姓有权利决定做什么与不做什么,如何做,做成的东西卖多少,到哪里卖,以什么价格卖,得到的收入怎么分配,剩下的钱如何再投资等,一句话,就是给个人以自由。“开放”实质上也是扩大自由,是让中国人和外国人能更加自由地进出国界,做投资,做贸易。让个人经济自由权跨越国界延伸,拓宽自由的地理边界。
——陈志武《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4 年”称为“伟大的年份”的理由,并分析改革和开放的关系。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深刻阐述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事”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故选 B 项。
3.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从起初少数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到中共中央不断商讨摸索,再到包产到户最终得到肯定并大规模实行,这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故 C 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高速发展和开放的内容,故 A 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对外开放的内容,故B 项错误;“争议很少”的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从 1978 年开始,直到 1982 年才被肯定并强调长期坚持,说明存在的争议不少,故 D 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信息反映,包产到户从被明令禁止到农民偷偷进行,再到邓小平发表谈话表示肯定,这一变化说明包产到户适应了当时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以起初虽遭禁止,但最终得到推广,故选 A 项。材料没有体现人民公社体制被放弃,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集体经营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排除 C 项;包产到户是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排除 D 项。
5.答案:B 解析: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的农村改革取得进展,从而推动了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此选 B 项。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各地从实际出发,进行探索和实践,改革旧体制,促进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并未改变土地的所有权,A项错误;“多数农民增产”表明在实践上也取得了突破,C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外合资合营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90.3%”可知,深圳通过吸引外资,加强市场调节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但题干中未涉及加强国际竞争力,故A项错误,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投资比例,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迁,故C项错误;题干中强调的是要增加各种社会投资和吸引外资,不是加大国家投资,故D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根据教材资料卡片可知,经济特区的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这推动了我国向市场化经济转型的步伐,选A项。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故排除B项。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步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故排除C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故排除D项。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与进出口贸易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文化水平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成效显著,故 B 项正确;据材料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不能推断出公务出境人数的减少,故 C 项错误;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只是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的原因之一,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故 D 项错误。
13.答案:
(1)主要趋势:
改革范围:从个别试点到全面展开; 企业地位:国企的独立性逐渐增强(或政府对企业干预减少); 所有制:从国有独资向股权多元化(股份制)转变(或国有独资企业日益减少,股权多元化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 经营形式:从工厂承包制(厂长经理负责制)向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转变; 企业布局:从全方位覆盖转为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2)背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过多;国企众多,生产效率低下;滞胀危机,经济增长缓慢(或凯恩斯主义失灵);供给学派(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提出。
不同之处:通过出售的方式减少国企数量;私有化程度高;是对原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局部调整。
(3)共同影响:有利于市场发挥经济调节作用,增强企业的活力(或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高);提高了经济的竞争力;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增加政府收入(或改善了政府的财政状况);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换。
14.答案:
(1)理由:经济特区取得重大成功;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一些大企业和著名企业家登上历史舞台。关系: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证明,开放能够催化原有体制或推动改革,改革为开放创造更有效的氛围和条件。
(2)观点:无论改革还是开放,实质都是给生产经营者以自由选择的权利。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及主体性作用的发挥;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以生产经营的自由;通过政企分开等措施来扩大企业自主权;对外开放政策则让中外都获得投资、贸易、技术等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关键性作用,同时又发挥了政府的指导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历史 作业 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