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人,你能“写”吗?
如今出名的营销人有什么共同特征?穆峰这厮认为:一是文笔很棒,很能写,善表达,会沟通;二是脑子好使,能思索,善整合,会总结。
仁兄勿急,先听穆峰说明一番。为什么营销人要能“写”?缘由有三:
一、传播平台的要求使然
影视明星的传播平台是荧屏,要求他们有较好的演艺;营销人的主要传播平台是专业媒体(平面媒体或网络媒体),这要求我们的文字功底要强。
事实上,你要在业内混个脸熟,就必需在专业的传播平台上不断重复消失你的名字。或许,你说我不这样,我先干些大活儿,然后拿些奖,这不也知名了吗?哈!哈!营销人就是这样,喜爱特别制胜。但请留意,要是起先你没名气,怎么可能接到大活儿?其二,即使天助你也,接到大活儿了,自己本领行干得也美丽,倘要参评去,你不得写“策划纪实”呀!这还是要写,还得写好,逃是逃不掉的。
我们知道《销售与市场》被称为“营销人的黄埔军校”,它培育出了叶茂中、朱玉童等“营销超男”。这两位哥们就没少在“中国营销第一传播平台”上发文章,不断让业内人士重复记忆他们的名字。尤其是叶茂中,那厮文笔甚是了得,生动活泼,让人看得很轻松、很快乐,就像被全身按摩一样。早在 1995 年,叶茂中出了本《广告人手记》,很畅销。据说,策划人赵强在书店看后大为折服,96 年底他主谋评选“中国十大策划人”已列出九个,差一个苦思冥想,突然想起了叶茂中,就把他拎了进来。要知道发在《金田》上的“中国十大策划人”是首次类似评选,影响很深远。一夜间,叶茂中跟其他九人“名正言顺”得成了当时中国策划界的一线人物。因此很多人说叶茂中是写成名的,这话一点儿不假。
二、自我学习的过程
写,对营销人而言是最好的学习。我们常常在生活或工作中,时时常得偶有心得,但很模糊不直白,这就要用笔边写边思索,使之细化、系统,让别人一看也能共鸣,或许在写的过程中,还可能得到更多、更深、更有价值的东西。
其实,营销人之间比拼得是总结、整合的力量。很多人很擅长总结,他干了一个活儿可能比别人干十个活儿总结的东西还要多,当然认识就更深刻了。他们之所以会总结,就是爱动笔,在笔锋行走时一层一层地往下思索,越想越深,见解不断,认识常新。
以前,我认得一位《经济观看报》的资深记者,问他怎样写财经文章,他说:写起来很简洁,就是“抄”,把别人举的例子揉入自己的文章里,再加工升华,为自己的观点服务。这点,我也深有同感。
三、沟通的最佳方式
营销人想要别人了解你,最佳的方式是什么?演讲,虽然与人面对面接触,但影响受众到底有限,况且对身价还有要求;上电视,你有那么大腕吗?只有写,才是营销人最佳的沟通方式。当然大腕上电视做节目很风光,但他刚出道儿时也走这条路。
总之,营销人要传播自己,必需用笔将自己的观点完完全全地呈现给读者,让他认识你、了解你、记住你。
可以说,知名营销人是在实战的前提下,“写”出来的。诸位仁兄,你“能”写吗?若是文笔差点,穆峰这厮还是劝你抓紧练习,哪怕从以前语文课本每单元后的作文题练起也行,必需要“写”啦!
那写好有什么标准吗?我估摸着有三个吧!
1、文笔生趣,语言生动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最反感很多教授专家写些很生硬的东西。我们都知道和别人沟通时,用活泼生动的语言总能使气氛更融洽。而且要命的是他不是把简单的理论简洁化,而是把简洁的道理简单化,就怕你一看就明白,反而显得他不“能耐”了。从文字来看,那些人或许
就是个成天板着脸一本正经的家伙。试想,板着脸和别人沟通确定有障碍,他会认为你摆谱儿;你再以生硬的文笔和读者沟通,他会懒得理你。
因此写东西还是轻松些,活泼些,再生动些,先能让人看下去。在此,我建议写论文的学子们不要写些“只有自己才会仔细看的东西”,纵使你谈的话题多么了不得,但别人看都看不下去,你还“论”啥呢!
2、观点独特,以理服人
一篇好的专业文章总能给人一些兴奋,由于这是自己独创性的思索。如果你谈些和别人一样的东西,那对读者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当然,你不能为了特别,就蛮不讲理,必需合情合理、以理服人。
3、言之有物,信息量够
很多人喜爱看吴晓波的书,尤其是《大败局》、《特别营销》。我感觉是下了很大功夫搜集资料的,每章每节给人的信息量都很足,而且整合各种观点很有力度。
《特别营销》第七章讲娃哈哈推出特别可乐的前前后后,为了说明宗庆后的“冒险”程度,讲了一个故事。98 年初,宗庆后到美国考察。一位哈佛高校的营销教授得知娃哈哈要生产碳酸饮料,不无惊讶地对宗庆后说:“你知道吗?在美国,有三件事被认为是只有上帝帮忙才能实现的,一是彩票中头奖,二是当选美国总统,三是战胜可口可乐。”可见在资料搜集上下足了功夫。
我们一些营销人总是谈些不痛不痒的观点,还不想拿些恰当的论据支撑之,于是文章很轻飘。当然我也常犯这毛病,还请诸位仁兄监督之。
相关热词搜索: 你能 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