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考场仿真卷02-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考试版)

时间:2021-10-16 10:04:13 来源:网友投稿

  绝密 ★ 启用前 2021 年高考历史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 第二模拟 本试卷共 23 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左传》记载,周天子分封诸侯时皆有策命,如封鲁时命以《伯禽》,封卫时命以《康浩》,封晋时命以《唐浩》,这些策命的内容大多是说明封赏的原因、具体的赏赐和对诸侯进行教导与勉励。周天子的策命 A.剥夺了诸侯再次分封的权利 B.显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威 C.意在明确君臣关系以巩固政权 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2.《老子》、六经、《论语》等早期文献,透露出雍容、华贵、高雅、宁静的气质。战国中期以后的《战国策》、《韩非子》等书,显示了对于意志力、执行力、决断力的赞美和追求。这种变化反映 A.百家争鸣趋向吸收融合 B.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 C.礼乐制度淡出历史舞台 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 3.《后汉书》载:东汉后期,“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相等)于守令。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这说明当时的豪强地主 A.具有州郡行政治理权 B.成为政府的主要依靠力量 C.不承担赋税徭役义务 D.在地方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4.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计断九月”,唐代则是“岁终为断”。前者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后者则与水稻的成熟时节相适应。这反映了 A.区域经济地位的变动 B.粟的种植面积不断缩减 C.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 D.历法进行了大规模修订 5.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了一次起义打入北京皇宫,嘉庆帝事后痛心地说:“当今大弊,在

  因循怠玩四字,实中外之所同。朕虽再三告诫,舌敝唇焦,奈诸臣未能领会,悠乎为政,以致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导致这种政治乱象的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之下的天朝上国观念 B.理学思想束缚下官员道德素质下降 C.专制集权体制下各种矛盾激化 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保守心态 6.太平天国运动后,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向存鱼鳞册、黄册荡然无存”。江浙皖诸省往往“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而“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无所归宿。田为人有,屋为人居,力不能夺,讼不能胜”。材料主要说明 A.清朝政府统治瓦解 B.农耕经济衰退 C.土地关系受到冲击 D.阶级矛盾尖锐 7.面对有人高谈“保存国粹”,胡适说“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必须要用批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由此可见,胡适认为应 A.彻底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 C.大力弘扬传统的道德礼仪 D.强调东西方文化间的调和 8.1938 年 1 月,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边区政府,经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批准,边区政府定名为边区行政委员会。随后,边区各行署、县、区、村相继成立了各种形式的政权组织。这反映了 A.中国工农红色政权的初步形成 B.国民政府加强乡村政权建设 C.中共把抗战与政权建设相结合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扩大 9.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出版社创作了大量连环画,涵盖了抗美援朝、工人生活、农民翻身、战斗事迹、英雄劳动、思想改造、破除迷信、科学知识、婚姻问题、儿童故事等方面。此举旨在 A.践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B.适应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 C.利用连环画通俗性教育民众 D.推动扫盲教育的顺利开展 10.厉以宁在《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中说到:“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1978 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 1992 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 2001 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两种历史分期的史实依据不包括(

  )

 A.“南方谈话”和十四大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11.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你们当中有些人有主宰的力量,而神在创造这些人时,掺入了黄金…有

  一些人由白银铸造而成,他们将作为辅助者…另外那些将成为农夫或工匠的人,则是用铜与铁打造的。”这说明柏拉图 A.对雅典民主制度持赞美态度 B.强调神高于一切 C.理性思考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D.肯定了人的平等 12.17 世纪初,在东亚海域商业活动中最活跃的是葡萄牙人,然而他们必须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首先是荷兰与英国两国东印度公司的联合袭击。这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A.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黑奴贸易和英荷殖争霸的兴起 C.东方没落和西方崛起 D.欧洲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13.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在联邦议会的 58个议席中,普鲁士拥有 17 席,可以否决任何欲修改宪法等的议案(14票即可否决),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甚至巴伐利亚(6 票)、萨克森(4 票)和符滕堡(4 票)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它们不利的议案。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政制中 A.法律制定贯彻人民主权原则 B.组织形式凸显联邦主义原则 C.权力结构奉行议会中心原则 D.议席分配体现平等主义原则 14.如图是创作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该作品反映出

 A.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B.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 C.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D.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15.20 世纪 50 年代,英国出现了一批反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叛逆青年的影片。影片主人公一般是劳动者出身,他们热切期盼的全新生活在战争结束后并没有实现,他们失望、愤怒,产生反叛的情绪。这类电影作品 A.抒发了浪漫的情怀 B.体现了复古的倾向 C.突出了理性的色彩 D.具有现代主义特征 16.如表—1989 年美国政府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单位:%)

 年份 联邦政府 州政府 地方政府 合计

  1950 15.6 5.3 3.7 24.6 1960 19.2 6.2 4.4 29.8 1970 21.0 8.5 4.0 33.5 1980 23.5 9.8 3.1 36.4 1983 26.4 10.0 4.5 40.9 1989 24.4 7.7 7.1 39.1 A.经济发展持续增长 B.福利制度日渐完备 C.干预模式不断僵化 D.政府规模职能扩大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17~19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0~22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40 分。

 17.马可·波罗与利玛窦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代表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书籍 《马可·波罗行纪》 《利玛窦中国札记》

 中国形象大汗世界一切鞑靼之最高君主,今日世上从来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

 这种纸币的制造,它的形状、制造和工序与真正的纯金或从远古以来,君主政体是中国人民所赞许的唯一政体。

 凡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幸福所需的

  描述 纯银币一样。可以用它购买他们所需的商品。

 杭州城,这个名字义为“天堂之城”。四周足有百英里,其中无寸地不住满人。

 以汉八里(大都)为中心,有道路通达州郡,每 25或 30里设一驿站。如有紧急的文书或物品,则日夜传递,百日的路程,十天之内就能送达。

 东西,在这个王国的境内都有丰富的出产,无需外国进口。

 虽然他们有装备精良的陆军和海军,但他们的皇上和人民却从未想过要发动侵略战争。

 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

 无论什么情况,他们都不允许外国人深入这个国家的腹地。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可·波罗与利玛窦来华路线与动机的不同之处。(6 分)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马可·波罗行纪》关于中国形象描述的认识,并说明《利玛窦中国札记》的史料价值。(8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

 1931 年 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由于敌人对苏区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镇,中央苏区出现工业品奇缺、农副产品滞销、价格上涨的现象,苏区军民的经济生活发生严重困难。为此,苏维埃中央政府在国民经济部设立了对外贸易局,内设总务科、会计科、采购科、运输科、保管科。并在赤白交界地带逐渐构建起一个有总局、分局和采办处的对外贸易网,以苏区多余的生产品如谷米、钨砂、木材、茶叶、烟、纸等,换回白区的工业品如食盐、布匹、煤油、火柴、药材等。在对外贸易运营过程中,实行灵活的外贸政策,对外贸易局直接经营(如粮食、钨砂等),但又不统制所有的进出口货物,以“减收丰税”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和吸引私人商业。同时为了平抑粮价,确保军民用粮,苏维埃中央政府于 1933年 3月成立了粮食调剂总局。据 1933 年统计,“粮食调剂总局,从四月到八月的五个月中,有二十七万元的商品流转,并得到七千余元的盈利”。

 ——摘自余伯流《中央苏区经济建设》 (1)根据材料,概括中央苏区对外贸易的主要措施。(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苏区对外贸易的历史意义。(8 分)

 19.工厂和工厂制度(12 分)

 依据图示和所学,围绕“工厂和工厂制度”对人类社会某一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二)选考题:共 12 分。请考生在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 19世纪 60年代开始,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举起探索“西洋文明”的旗帜。他先后发表了《西洋事情》《劝学篇》《文明论概述》三部论著,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勾画了文明社会的几大主题:独立自由、信仰自由、奖励技术、普及教育、健全法制和社会设施。他认为要使日本民族文明开化,就必须掌握“有形的自然科学”和“无形的独立精神”。1885 年福泽谕吉又发表《脱亚入欧论》,鼓吹日本虽位于亚洲之东,但其国民精神已经脱离了亚洲的陋习,转入西洋文明之中。他还贬低中朝两国,认为两国眷恋古风旧俗,不知个人或国家的改进之道,得出脱离亚洲,跻身欧美列强的结论。

 ——摘编自赵德宇等《日本近现代文化史》 (1)据材料概括福泽谕吉对西方文明的认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福泽谕吉对西方文明的认识。

 21. 【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黎和会结束后,中国没有收回山东,国内民众呼声高涨。而日本虽然接收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但中国并不承认,故其仍然是一桩悬案。而且不仅牵涉到中日两国,还牵涉到美英等国的利益。如果山东问题不解决,美英与日本的妥协也难以达成。于是 1922 年 2月 4日,经过美英斡旋,中日达成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例》和《附约》,除了胶济铁路等问题有遗憾,大体收回了山东权益。华盛顿会议结束后,日本独霸远东的可能性一定的遏制,中国也争回了部分权益,国际地位开始回升。但是列强牺牲弱

  国、达成强国妥协的自私倾向,又一次给中国人留下不佳印象。此时中国工人阶级正在成长,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列强不能充分估计中国内部情势发展与民族主义的短见,将给他们其后的对华关系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摘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东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

 22.【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2 年,21岁的林献堂决心以文抗日,组织诗社"栎社",被尊称为"迷惘年代的掌灯人"。1911年 2月,梁启超应林献堂等的邀请访台,以民族大义与台湾父老相期勉。1915 年 5 月,创建台人自办的第一所中学——台中中学,专门招收台民子弟入学。1920 年仿北京《新青年》,创办中文月刊《台湾青年》杂志,提倡民主和自由。1921年 10月,联合进步人士成立台湾文化协会,通过发行会报、举办讲座讲演会,组织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等多种方式,传播中华文化,传递来自祖国的信息,抗拒日本的殖民统治。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对台实行高压政策,林献堂转入"地下状态"坚持斗争。1943 年开罗宣言传到台岛,林献堂奔走相告,期待弃儿早日回到祖国母亲怀抱。1945 年 10月 25日上午,国民党台湾行政长官陈仪在台北公学会堂主持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林献堂作为台湾地方代表人物受邀参加。这从未有过的喜悦,使他禁不住泪流满面。

 ——摘编自党督《林献堂∶台湾日据时期民族运动的先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献堂作为民族运动先驱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林献堂领导民族运动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关热词搜索: 考场 仿真 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