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沁园
郭静楠
教学目标
⒈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⒉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
⒊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4.学习本文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⒈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⒉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借助一定的写作手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配背景音乐、图片)
同学们,有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你们能说说这条短信的故事吗?
师生共叙:5.12 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一处坍陷的民宅上,一位已经死亡了的母亲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自己身体的姿势。她的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已经死亡
了的母亲的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位伟大的妈妈,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不但用血汗培养孩子、而且用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孩子。这位伟大的妈妈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生等救援人员泪流满面。大家说说,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当时会有如此坚韧的毅力呢?这故事说明母爱是伟大无比的,是的,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 母亲》,再次感受作者所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
二、检测字词、作者简介。
1、字词篇。
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瑞:吉祥的。
菡萏(hàndàn):荷花。
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欹(qī):倾斜。
荫蔽:遮蔽。
花瑞: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适意:舒适。
亭亭: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遮拦:zhē遮挡,阻挡。
2、作者篇。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3、认识文体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三、自由地读,整体感知课文。
问题预设:题目《荷叶 母亲》是编者加的,合适么?为什么?(提示:荷叶与母亲有什么联系?)
四、细细的品,品味课文精髓。
1、为什么 4—6 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
(提问学生,教师点拨)
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烦闷”是因为半夜的雨让白莲凋谢了,白瓣儿像小船一样飘散在水面上,开得正艳的红莲会不会遭遇白莲的命运呢?
“不适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我”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散尽‘是因为母亲唤我回屋的同时,红莲旁边的大荷叶正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母亲保护女儿的同时荷叶正保护这红莲(暗示母亲像荷叶)。
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
花本无情人有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
大了。那么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
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2、荷叶何以让作者联想到母亲?(荷叶保护红莲)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的情感?找出相关句子 。
句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情感:赞颂母亲、歌咏母爱
4、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5、全文的文眼是:“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揭示全文的主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常是议论抒情性的文字。
6、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寄情、触景生情、寄情于物、借物喻人)
76、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五、拓展练笔,写法迁移。
1、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除了你______________。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除了你_____
_________。
2、畅谈感受:
妈妈,我想对你说 …… 六、小结课堂。
同学们,《荷叶 母亲》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句关爱的叮咛;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爱着孩子是母亲生命的习惯。母亲一切的辛劳与无私付出,都是为了让子女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这就是母爱的伟大。相信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永远为我们遮蔽 的“荷叶”。我也相信当未来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辽阔的蓝天的时候,一定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最后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文章结尾处作者深情赞美母爱的句子——(师生共同朗诵)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相关热词搜索: 荷叶 教案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