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基中学 2009 —
0 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 测试卷
《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命题人:蔡锦芳
时间:2009-12-12
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 1 1 分,共 4 24 分)
1、生活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利用常温下
的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
2、一支读数是 37.2℃的体温计,不经过甩,先后测甲、乙的体温,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
36.4℃、38.8℃,经测量甲的读数是
;乙的读数是
。
3、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80℃的酒精是
态;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一50℃,此时应选
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4、冬天用嘴向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这是由于哈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发生
现象,此过程要
热;而平时用嘴向手吹气,则使手一阵凉爽,这是由于吹气加
速了手上汗水的
,此过程要
热(填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5、北国的动态,真的很美,你看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雾凇挂 满枝头,美如仙境。那么“滴水成冰”是
现象;而美丽的雾凇是水蒸气遇冷 凝结附在树叶上形成的冰晶,它的形成是
现象;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游客的 嘴里不断呼出“白汽”是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6、今年开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
用飞机在空中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中迅速吸热
,使空
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水蒸汽遇冷
变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
成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7、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菜窖中加几
桶水,这是因为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
8、饺子放入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煎就发黄变焦,这是因为水烧开了以后,虽 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_______,而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得多的缘故。
9、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上会“出汗”或“冰花”,根据物理知识可以知道,两者的形
成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同,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的
生成的,出现在
玻璃窗的
侧(填“内”或“外”);而“冰花”是水蒸气发生
现象在玻璃
窗的
侧形成的(填“内”或“外”)。
10、如图 1 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 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根据所观察的
房间 壶嘴上方白气较多,判断出
房间温度较高。
二、选择题(每题 3 3 分,共 0 30 分)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 25℃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B、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C、潮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2、图 2 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
A. 冰的凝固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 冰的熔化过程
D.蜡的熔化过程
3、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我国河流的水污染,日趋严重。“七十年代,淘米做 饭;八十年代,浇花灌溉;九十年代,鱼虾绝代。”提高环保意识,防止环境污染是每一 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可以节约用水 B、洗衣服时尽可能使用污染小的无磷洗衣服粉 C、将废旧干电池统一收集,集中填埋 D、将城市的生活垃圾回收后在郊区焚烧 4、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
蒸发,下面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A
B
C
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
B、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
D、樟脑丸在逐渐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 6、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露的形成
B、雾的形成
C、雨的形成
D、霜的形成 7、“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对此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C、都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8、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是放热的是 (
)
A、熔化、液化、汽化
B、液化、汽化、升华
C、升华、汽化、熔化
D、凝固、液化、凝华 9、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
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状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 10、在医院里,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 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B、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 C、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华;
D、消毒,保持卫生;
三、实验探究题(共 34 分)
1、图3中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_℃。
2、在探究水的沸点实验中:
(1)小华观察到水沸腾时的气泡现象如图4的
图所描述一样(选填“甲”或“乙”),
水在沸腾时吸热,温度会
(“继续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读数如图5所示,
则此时水的温度是
。
(3)实验中小华实际测得水的沸点不是 100℃,可能的原因是:(只需写出一个)
3、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
则由上表可知:
(1)此物质一定属于
体
(填“非晶体”或“晶体”); (2)此物质的熔点是
,
加热到第10min 时,
物质处于
态。
(3)(3分)在右图表中用笔线画出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4、(9 分)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活动课中,有以下三个场景:
场景一:A 组的其中一个同学随便选取了一支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同组的另一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得很快,差不多上升到玻璃管顶。于是大喊:
“快把温度计取出来,不然……。”但测量的同学还来不及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温度计却已经“砰”的一声胀破了。
场景二:B 组的其中一个同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同组的同学告诉他:“要小心点,不然会损坏温度计的。”话音刚落,温度计的玻璃泡就损坏了。
图 4 图 5 图 3
场景三:C 组同学在读温度计的示数时,有的仰视来读,有的俯视来读,还有的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结果他们测出的温度值都不相同。他们感到奇怪:同一杯水,温度为什么会不一样了。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应上述的场景,分析总结一下,应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答:(1)
;
(2)
;
(3)
; 5、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下图所示:
(1)观察甲图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
的关系; (2)观察乙图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
的关系; (3)观察丙图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
的关系; 四、综合能力题(共 12 分) 如下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物态变化名称。
、
、
;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两项节水措施。
相关热词搜索: 考试卷 第四章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