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14社科新书淘宝,为现实把脉助思想高飞

时间:2021-10-16 09:32:36 来源:网友投稿

 4 2014 社科新书淘宝: : 为现实把脉助思想高飞

 《 中华读书报 》( 2014 年 01 月 08 日

  12 版)

  政经法:关注当下热点

 探索未来走向

  厉以宁新书《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人大社)纵论土地确权、国企改革、民营企业的产权维护、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当前热点问题。相关著作有社科文献社《遏制溃败》和商务《中国土地制度改革:难点、突破与政策组合》及《农民的鼎革》。《遏制溃败》就改革和社会转型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土地制度面临的困境、成因、制度背景以及改革路径。《农民的鼎革》则以农民与改革的关系为主题,核心关怀是农民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地位。福建教育社《中国乡村研究(第十辑)》,内容涉及中国农村社会的各种问题。

  中央编译社《中国未来 30 年Ⅲ——重塑梦想与现实之维》是继《中国未来 30 年》、《改革共识与中国未来》之后的第三本有关中国未来走向的学者文集。此外,《中国治理评论》集中关注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即出的第四辑,主题探讨城市社区治理。《世界能源中国展望2013-2014》(社科文献)有利读者了解世界能源发展总态势及当年的最新表现。

  谁先富了起来?谁该为高房价负责?怎么打好中国制造的下半场?教育过度产业化危害何在?北大社《十问中国梦——给梦想多一点时间》发出尖锐的质问。张军在《中国经济再廿年》中抨击各种唱衰中国经济的流行言论,对中国经济来说,可谓一种正能量。资本主义体系是否还能生存下去也是一个亟需回答的问题。沃勒斯坦等调查当下的全球图景,在《资本主义有未来吗?》中发表了有见地的论断。

  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过时的学校教育政策带来的“伤害”?怎样去应对它们?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华东师大社《学校会伤人》值得一读。教育方面,还有北师大社的《创业基础》,该书为教育部首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示范教材。

  江苏人民社“宪法知识丛书”用关键词引出宪法博大精深的内容,即将推出《国家之首》《大部制》和《地方政府》几本。另外,“法治中国丛书”(社科文献社)也推出《强国之道——财税法

 治的破与立》和《通往法治的道路——社会的多元化与权威体系》。大型书系还有江苏人民社“政党政治与中国问题书系”,该系列是目前我国第一套有关政党政治的理论研究读物,此次推出《价值引导制度》和《英国保守党选举研究》。单本著作中,广西师大社《治理秩序论:经义今诂》展示儒家关于社会治理秩序的架构和理念,为读者提供理解中国古代政治,理解儒家乃至审视当代中国政制的新视角。徐贲在中信社出版的《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为国内首部系统论述公共说理的著作。

  法律社《人权 法治 民主》精选罗隆基 20 世纪 20 年代至 40 年代间所发表的原作 30 篇,为读者提供关于现代中国政治的思想借鉴。《香江话民主》中,作者讲述了什么是成熟的现代社会、什么是理性的观察和冷静的思考建构的议论。梁治平《法律后面的故事》(广西师大社)体现了他近年来的法律观察和法学思考。

 《对话汪晖——管窥中国大陆学术风向与镜像》力求将 20 多年来弥漫在学界的“理念中国”思维路径还原到“大地中国”的历史地缘环境中。海豚社《田野里的大师——费孝通社会调查纪实》 是作者跟随费孝通外出考察、参加会议的日记。商务《逆流而上的鱼》是潘光旦于时代变革之际,提出的承续与新变的命题。书中不少篇目为第一次整理出版。

 文史国学:

 名家蔚为壮观

  2013 年岁末,哲学家汤一介和张世英的新书《瞩望新轴心时代》(中央编译社)和《觉醒的历程——中华精神现象学大纲》(中华书局)先后问世。前者反映了汤一介于新世纪伊始对华夏文明统序的深切反思。而张世英从中华思想文化史上自我显现的历程的角度和他的“人生四境界”论的观点,描述了中国人自我实现的历程。此外,人大社《汤一介集》全面展现其思想轨迹与学术贡献。

  华中师大社《钱基博集》第三辑于 2013 年底如期推出,全面反映了钱基博有关方志、版本目录学、国学教育和国文教学的学识见解。其《方志汇编》中收录的《无锡光复志》、《无锡风俗志》等,均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出版和集中披露。商务《中国史学名著评论》收录陈垣 20 世纪三四十年

 代为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历史系大学生开设的“中国史学名著评论”课程讲义,以及来新夏的听课笔记。

 古籍整理和版本目录学专家张宗祥的文集由上海古籍推出,其中大量文稿系首次整理刊布。名家个人文集还有《韦卓民集》、《杨东莼文集》、《章开沅集》等。后者全面汇集章开沅迄今为止在学术研究、教育管理、社会思考、文明对话等方面的成果。此外,还有浙大社的《黄震全集》。

  域外文献方面,上海交大社《日本汉文史籍丛刊》和复旦社《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代表了该领域的最高水准。前者对相关日本汉文史籍进行全面、系统、集中的搜集和整理。后者以 36 巨册,标志着琉球王国时代的汉文文献首次以完整方式呈现。《国外珍藏晋商资料汇编》(商务),收录散落在俄罗斯、蒙古、日本等国的晋商文献、碑刻资料和票号书简等原始材料 40 万字和珍贵历史图片 50 余幅,是晋商研究资料收集整理的重大成果。另外,上海古籍《华言与蕃音——中古时代后期东西交流的语言桥梁》涉及唐代以后波斯语等语言在中国的教授与传承、古代中国对外沟通中的语言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新世纪中国考古新发现:2001-2010》(社科社)集结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考古杂志从十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中遴选的 60 项考古发现。

  集合学界众多力量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全面反映中国从史前时期到1949 年的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发展过程。此次推出的第一册,含 400 余幅图和民族、人口、都市、城市遗址与布局等 6 个专题图组。周振鹤《中国政治地理十六讲》,为中国政治地理学奠定理论基础。

  华东师大社《中国学术编年》,全面综合与总结传统中国之历代学术,首次对原有的学术史进行历史还原和重建。专制史方面则有《逆鳞集:中国专制史论丛》(世图公司),作者在书中率先提出中国“封建社会”终止于秦代之前。浙大社《中华礼藏》以海内外现存全部传统礼学文献为搜集对象,为礼学研究的展开和当代礼仪重建提供文献基础。人大社《改革开放口述史》中,亲历者回顾了诸多改革开放进程中重大事件的鲜为人知的细节。

 当我们谈论历史问题时,很少有人关注这些脍炙人口的历史进程是如何产生的?中华书局《重构近代中国》回顾 20 世纪初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各个时期的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书写。汉唐阳光《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中,茅海建从“张之洞档案”中,发现观察戊戌变法的新角度,看到了戊戌变史实结构的“另面”。

  西方历史方面,“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历史》的新译详注本由中信社出版。另一部西方史学著作、威廉·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从史前到 21 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也由该社推出。在美国史学界,美国内战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但对于战争中的“死亡”问题,却鲜有关注。《这受苦的国度》从“死亡”的角度出发,提升内战研究的人文情怀。

  艺术人文:异彩纷呈见思想

 曼德拉的逝世,引发了一股相关的阅读热潮。这位南非“斗士”的传记也适时推出。其中,人大社《曼德拉传》和广西师大社《漫漫自由路:曼德拉自传》可谓代表。其中,后者为曼德拉唯一自传,由曼德拉亲自执笔。

 政治人物的传记中有《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译林)。戈尔巴乔夫回顾自己如何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传奇人生,以及私人生活和情感经历。其中大量珍贵照片为首次公开。《孤独与团结:阿尔贝·加缪影像集》由加缪女儿卡特琳娜·加缪整理、编写,收录其珍藏的家庭照片、报纸影像、手稿等资料,记录了加缪的传奇一生。《沉默》是 20 世纪美国音乐代表人物约翰·凯奇的代表作,此次漓江社推出的是其问世 50 周年纪念版的中译本,也是该书的首个中译本。凯奇在本书中以独特方式,展现了他对实验音乐和现代音乐的思考。

  作为第五代导演智力宝库的《电影编剧的秘密》(上海交大社),可谓是《霸王别姬》《活着》编剧芦苇的第一本心灵回忆录。作者首次全视角反省了中国电影,深度解析编剧的创作核心。相关新书还有海豚社毛尖系列影评文字,包括《我们不懂电影》、《一直不松手》和《有一只老虎在浴室》。

 人文思想类随笔中,有北大社的《鸟儿歌唱》。学者李零在书中对 20 世纪中国和世界的重要历史文

 化话题进行了独到解读。其中,《读〈动物农场〉》《太阳不是无影灯》《环球同此凉热》等篇尤为人称道。海豚社《书中日月长》和《或许有用的思想》也是同类新书中优秀之作。前者是媒体人胡洪侠谈书的文章结集。后者是文化人陈冠中的散文随笔集。浙大社《无声无光集》收录学者张晖近年撰写的中国文史随笔,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学术价值。

  越是让人困惑的年代,越需要相信思想的力量。中信社“时代的精神状况”丛书,最近推出雅各布斯的《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萨拉马戈的《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和霍布斯鲍姆的《断裂的年代:20 世纪的文化与社会》。

  《激进艺术小史:八十年代上海记事》(上海三联)以上海为立足点,记录了上世纪 80 年代前后不同艺术团体、艺术家各自的或相呼应的实验、实践、态度和观点。相关新书还有北大社《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 80 年代》,作者对改革十年(主要是 80 年代)中“文化热”及代表性文学、电影等的批判性解读,从思想文化角度对“新时期”进行历史观照。汉学家杨联陞先生言其治学如开“杂货铺”,《哈佛遗墨(修订本)》(商务)即为其“杂货”诗文集。书中主要收录杨联陞学术随笔与诗歌联语,展现这位海外汉学家的学术意趣与情怀。

  作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浙大社《元画全集》涉及欧美、日本、中国 110余家收藏单位约 670 件存世元画作品,是对中国元代绘画一次整体的、全球性的整理发掘和汇编出版。《梅兰芳纪念集壹编》汇集 20 世纪 20-40 年代发表于京、津、沪等多地《申报》《北洋画报》《半月戏剧》等媒体上关于梅兰芳先生的时事及评论文章,从不同视角展现了梅兰芳全盛时期的艺术成就。

  中华书局《建筑的意境》为梁思成弟子萧默先生遗作,生动阐释“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同时还对中国当代建筑向何处去,也做了独特的反思。从汉晋越窑到明清景德镇窑,中国古代瓷器生产经历了近两千年,商务《中国陶瓷源流及域外传播》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中国瓷器品物和瓷艺源流变迁的图景。另外,人民邮电社《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的艺术》从手冢治虫的重要作品、角色、公司经营及对动漫产业的贡献等角度,介绍手冢治虫的艺术生涯。

  大众读物:见证另一层面的时代现场

 北师大社《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强调“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主张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剑桥妈妈”杨文在《和儿子一起成长 1》,中,让我们认识、理解孩子生命成长的韵律。林语堂编,丰子恺绘插图的《开明英文读本》(海豚社),被郁达夫誉为“我看过及用过的各种教本中最完善的东西”。中华书局《中国美德读本》是苏叔阳继《中国读本》之后主编的又一新作,以一百多个感人质朴的故事,展示了道德的魅力和人格的光辉。相关新书还有《我的小学》(清华大学社),以孩子的视角观察小学生活,审视小学教育,体会与同学和老师真挚而纠葛的情感。

  上海交大社全新修订版的《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呈现复杂多变的世界全景,为未来的中国找出一些启示。《一个人与这个时代》是对白岩松的采访记录,同时也是其 20 年央视成长记录。《四个中国人》(清华大学社)以四个保持做人底线的民间艺人的日常生活来呈现本真质朴的“中国人”。

  如果你明明没有很想看的电视节目,却抱着遥控器直到深夜;如果你每天躺下前不刷几分钟微博就睡不着觉……,财政经济社《小心!软瘾》讲述当代人的时代通病“软瘾”。人民邮电社《无压力更快乐:瞬间释放压力的 100 个妙招》,被称为对抗抑郁、焦虑、失眠、没劲儿、烦的战斗书。在压力不断加码的现代社会,女性如何改变自己,永葆心灵的成长和开放,是《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华夏社)的核心内容。

  文史读物中,财政经济社《增补〈论语〉》和《倾覆与重构: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大起底》值得一读。前者很好地补充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后者试图剥离层架垒叠于农民起义之上的标签和变色镜片,还其真实的历史样貌。《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以宏阔的视野与通俗的语言,为东西方文明各自发展的路径,清理出一条脉络。社科文献社《蒋介石与日本—一部近代中日关系史的缩影》,从蒋介石与日本亦敌亦友的关系入手,分析近代中日关系。

  竺可桢与陈寅恪是大学同班同学?陈寅恪对华罗庚不满?漓江社《竺可桢与陈寅恪》呈现这位科学巨擘与史学大师交往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爱因斯坦谈人生》(复旦社)大部分内容是爱因斯坦迄今从未发表过的书信。

 《2013 语录》(中信社)将一个年度的时代现场,浓缩在由 l000 条语录构成的口述史里。另外,人民邮电社《年代秀之那些事那些年》选取深圳卫视《年代秀》栏目开播两年以来的节目精华,见证 20 世纪七八十年...

相关热词搜索: 把脉 淘宝 新书